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研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得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其中,生物科学知识是学习的载体,而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教学之中,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生物信息,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积极构建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有效整合,既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和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模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目的。根据实践研究我认识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的核心是教学而不是技术。它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讨论、交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化宏观为微观,化静为动,从而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备课,是进行整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过程很重要,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才能收放自如地指导学生学习,充分有效地进行整合教学。备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备教材。包括本课中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必须让学生掌握,哪些需要了解,教材在章节中的地位、作用、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二是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变化,因此需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三是备教法。该课中的难点,通过哪种教学形式才能突破,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记忆深刻,这些都是我们备课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实践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生理过程等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于生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人类学习的动力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和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刺激学生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课件的新颖性、趣味性、实效性和必要性,必须考虑生物教学特点,才能与信息技术形成有效的融合。例如初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根毛吸水过程和细胞吸水原理,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靠详实的语言、几幅挂图和几个静态的模型来进行,内容抽象而枯燥,学生不易掌握。教学前,我从网上下载一个“细胞吸水、失水过程”的flash动画和一个“根毛吸水过程”的三维立体动画整合到教学课件中。教学时,大屏幕上的flash动画形象细致地模拟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三维立体动画更是将“根毛吸水过程”表达得清晰有趣。活泼的动画一定会感染学生,一组组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再适时发问:“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根毛细胞是如何吸水的?水分又是如何到达植物体内各部分的?”……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能激活课堂气氛,大家情绪很快会高涨,纷纷参与到教学中去。创设情景,使原本微观、抽象、看不到、摸不着的生理过程被转化为宏观、形象、有趣的运动过程,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易于掌握,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兴趣。再如初中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的教学,我们利用课件展示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紧急输血可挽回生命,引起学思考: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使他们带着疑问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章时正值冬季(种子萌发、植株的生长、花的结构、开花结果),在当地没有实物很难观察到,“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由于气温的影响实验很难做,而仅有书中的图片、模型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对有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以及正常的生理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理解。但教学中我们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现实,结合动画、图片、视频剪辑等,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看到种子的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全过程,全面地向学生展现生动、美妙的生物世界,有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2、注重学生实践,通过多边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是生物学教学的必由之路,但多媒体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必须亲自观察到生物学现象的演示及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才能将所学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和创新的舞台,认知才能深入发展。
  3、视、听结合,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生物学的许多知识是需要理解和反复记忆的,过去依靠增加读写背的练习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直观情景,学生经过多种器官得来的材料会牢牢地保持在记忆里,多媒体技术能做到即能看,又能听,还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和保持的知识量,比单听老师讲课所得到的要多得多。
  4、多媒体组合教学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化快为慢、变慢为快、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化动为静或变静为动,真实而形象生动地把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生物及生命现象再现在课堂上,极大地加强感知度和扩展感知面、缩短了学生与感知客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巩固记忆、促进应用。
  四、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不仅是一种形式,要注意适时、适量,并非每堂课强求整合。
  2、多媒体化的学习环境容易忽略个别学生,教师应充分面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式,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引导和鼓励,形成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3、课件的操作性、交互性要强,在适当的时候应有适当的操作提示,要能任意地进入各个环节,便于人机交互。使用时要适可而止,留有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已的思维和想象。
  总之,在认真分析生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着力于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诸多功能,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郭绍青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学生物学教学理论 》刘恩山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 韩保来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4.《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胡明 李少毅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套版”现象比较严重,这类作文选材陈旧,偏离主题,结构单调,思维浅显,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套版”作文是应试教育心理催生出来的怪胎,要在作文中注入真实的生命
摘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是目前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的教育问题。文章针对当前英语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践行思路,包括:巧设开局,充分利用趣味教学;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意教学技法的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巧用鼓励教育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文章旨在充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同时也为相关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性;践行思路  1
【内容提要】导入是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导入得当,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叙述中学英语教学的五种导入方法:①复习导入;②图片导入;③直观导入;④音乐导入;⑤表演导入。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学导入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类似演戏,一定要在开场后的几分钟内就吸引观众,如果每次都平铺直叙、照本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与穿插情感教育是推进英语学科深化改革的必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英语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关于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的思路,包括: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引导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发掘情感教育素材,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等方面。文章旨在通过渗透情感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
摘要:目前,新课标新形势下的政治课应多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众多政治教师在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一些做法,呈现给大家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政治 思想 教育  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明了
目的:  在邓老“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下探讨并观察益气安神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同时为治疗失眠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选取70例同时符合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两年多以来的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 利用资源,增强实践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许多初中数学佼佼者,进入高中后,第一个跟头便栽在数学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学生学习状态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学生数学成绩低下归因  造成众多初中数学学习成功者沦为高中数学学习失败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
阅读自学就是把书读通读懂,领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掌握作者介绍的知识的能力。阅读自学能力的高低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特殊任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教师以为阅读自学能力就是朗读能力,没有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或者以迎接考试为目的,把一篇完整的文章讲解得支离破碎,或者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严重的妨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讲,阅读自学能力的核心
摘要:《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作为中专语文教学,应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