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新课标新形势下的政治课应多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众多政治教师在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一些做法,呈现给大家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政治 思想 教育
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明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做为培养人的场所有着一定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索与研究,下面浅谈自己的下些体会和感受。
一、 优化课堂教学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这要求我们要真正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和作用,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的渗透意识。在政治课教学中,其真正把学生看成是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强化行为规范
认真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思想道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尽量避免一般化,成人化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按学、讲、记、做、查、评的系列进行教育。将〈〈规范〉〉和〈〈守则〉〉发给学生,在班会上组织学生学习,开班会上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和“小品演出”等,人人都来参与,以此形成大家都讲〈〈规范〉〉按〈〈规范〉〉去做事,提高师生贯彻〈〈规范〉〉和〈〈守则〉〉的自觉性。为让学生的良好行为成为习惯,每月由学生用量化的方式对照〈〈规范〉〉,自评行为。学期未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同学互评,最后评出行标兵,给予表彰。这样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度化,系列化,达到多次反复练习,形成习惯的目的。
三、 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对学生成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自然环境建设。校园要净化,不要脏、乱、差;校园要绿化、美化,多种树种花,创建花园式的学校。二是人文环境建设。学校要按规定悬挂名人画像,国旗地图,有醒目的校训、班训,处处能见到教育人激励人的标语,绘画、格言、警句等,在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卫生角、行为评比栏等。应根据实际,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知识教育。三是优化师生关系。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真挚的爱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和严”是校园中人际关系的主旋律,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生活上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学习上要耐心热诚的辅导,思想上要严格要求,因势利导。学生要尊重教师,热爱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的身教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也会效仿教师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学校还要要求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学校的小主人。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的作用。
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各有其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依托和补充,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联贯学校和社会的纽带。中学生以“课内渗透”为立足点,以“课外延伸”为增长点,着力拓展中学生的德育空间,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打下基础,学校应屐社会力量,聘请校个辅导员,请他们配合学校搞好思想品德教育,举行英雄事迹报告会,法制报告会,开展军训等,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五、 重视实践活动
我们要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性,实践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发展道德水平。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决定思想品德不是光靠灌输就能解决问题的,它必须要靠受教育者,在活动和实践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才能加深对行为准则的理解和认可,才能实现真正的内化。因此,学校无论是组织学生活动,还是搞社会实践,都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活动,实践的真正主人,不要怕他们遇困难,受挫折,甚至做点错事,困难,挫折同样都是教育学生的宝贵资源。
总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造就能肩负时代使命的一代新人的需要。
关键词:政治 思想 教育
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明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做为培养人的场所有着一定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索与研究,下面浅谈自己的下些体会和感受。
一、 优化课堂教学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这要求我们要真正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和作用,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的渗透意识。在政治课教学中,其真正把学生看成是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强化行为规范
认真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思想道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尽量避免一般化,成人化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按学、讲、记、做、查、评的系列进行教育。将〈〈规范〉〉和〈〈守则〉〉发给学生,在班会上组织学生学习,开班会上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和“小品演出”等,人人都来参与,以此形成大家都讲〈〈规范〉〉按〈〈规范〉〉去做事,提高师生贯彻〈〈规范〉〉和〈〈守则〉〉的自觉性。为让学生的良好行为成为习惯,每月由学生用量化的方式对照〈〈规范〉〉,自评行为。学期未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同学互评,最后评出行标兵,给予表彰。这样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度化,系列化,达到多次反复练习,形成习惯的目的。
三、 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对学生成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自然环境建设。校园要净化,不要脏、乱、差;校园要绿化、美化,多种树种花,创建花园式的学校。二是人文环境建设。学校要按规定悬挂名人画像,国旗地图,有醒目的校训、班训,处处能见到教育人激励人的标语,绘画、格言、警句等,在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卫生角、行为评比栏等。应根据实际,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知识教育。三是优化师生关系。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真挚的爱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和严”是校园中人际关系的主旋律,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生活上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学习上要耐心热诚的辅导,思想上要严格要求,因势利导。学生要尊重教师,热爱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的身教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也会效仿教师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学校还要要求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学校的小主人。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的作用。
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各有其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依托和补充,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联贯学校和社会的纽带。中学生以“课内渗透”为立足点,以“课外延伸”为增长点,着力拓展中学生的德育空间,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打下基础,学校应屐社会力量,聘请校个辅导员,请他们配合学校搞好思想品德教育,举行英雄事迹报告会,法制报告会,开展军训等,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五、 重视实践活动
我们要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性,实践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发展道德水平。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决定思想品德不是光靠灌输就能解决问题的,它必须要靠受教育者,在活动和实践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才能加深对行为准则的理解和认可,才能实现真正的内化。因此,学校无论是组织学生活动,还是搞社会实践,都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活动,实践的真正主人,不要怕他们遇困难,受挫折,甚至做点错事,困难,挫折同样都是教育学生的宝贵资源。
总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造就能肩负时代使命的一代新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