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池塘中鱼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以池塘为代表的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2)能够熟悉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了解生态系统的核心素材要素;
   (3)能在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说出运用实验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具备基本的设计实验和自主完成实验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让学生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法,提升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见解。
   (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认知,让学生牢固掌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了解渗透系统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制订计划环节能用实验探究基本原则进行设计。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生物和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生态系统。
  (多媒体呈现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如池塘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学生讨论:分析刚才呈现的这些生态系统的特点,解读各种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观察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设计意图:导入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点,让学生认识生物体和环境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于生态系統这个概念的认知。】
  2.生态系统的构成
  (多媒体呈现池塘生态系统)
  师:大家通过观察池塘生态系统,看看这一生态系统都由哪些元素构成,每一个元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互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池塘生态系统的组图。
  师:大家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这些组成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则是分解者。
  教师分别给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个概念,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解读,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3.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既然大家知道了池塘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个部分构成,那么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一个严密的生态系统,这也是生态系统这个概念的来源。
  学生自主阅读书本中关于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结合池塘生态系统的实例,理解概念的内涵,加深对概念的认知。
  【设计意图:建立学生对生态系统这个概念的认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知识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对于核心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方法上做合理选择。教师应当避免单一的说教或者是简单地让学生阅读书本中的概念,而是应当更多地借助实例或者范例,让学生体会与感知概念的内涵,并且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来源。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学生才可能真正建立对于概念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吸收这部分知识要点,这才是概念教学最终要达到的效果。】
  4.认识科学的调查方法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调查事例,基于案例分析总结科学的调查方法,包括构成要素、涵盖哪些具体的环节等。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从这个案例中大家认识到,科学的调查方法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目的,选定相应的调查对象。随后,需要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并且做好全过程的调查记录,完成最后的整理分类,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调查实例,这可以让学生直观认识一个完整的调查过程,并且了解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大家做归纳总结,学生的思维会更为清晰,也能够更快地掌握科学调查的一般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学生今后的独立调查中用到,是锻炼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过程。】
  5.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制订对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案,然后完成整个调查过程。教师为学生做好小组的划分,辅助小组成员完成具体的分工,让学生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制订调查方案。有了具体的调查计划后,学生根据制订的计划在课下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定一个生态系统,并且结合刚刚学到的调查方法完成对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这个学习活动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是对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锻炼。教师要多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也能很好地建构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成长。】
  四、教学总结与反思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不仅要建立基本的概念,还要熟悉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调查方法,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自主完成对于小型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查,以这样的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并且建立学生的综合认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感受这些知识在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普遍存在。
其他文献
门静脉血栓 (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一旦形成可引起或加剧门静脉高压,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因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时才得以发现,这时血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机化,内外科处理均十分困难[1-2].2006年6月至2009年2 月,我们对16例PVT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腹水患者实施门静脉覆膜支架成形术和门静脉分流术(TIPS
期刊
【摘 要】 有些小学教师的音乐能力相对偏低,加强小学教师音乐素养的培养应当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小学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增添音乐的成分,助力各科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这便是小学教师音乐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所在。  【关键词】 小学教师;音乐能力;有效措施  有的教师的音乐能力非常薄弱,有的教师只是了解五线谱,还有的教师唱歌找不准音准和音调,甚至有的教师根本跟不上节奏。为此,本文提出了几种常见的提高小学教师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脐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在腹腔镜下对26例脐疝患者进行修补治疗.手术方法为用超声刀进行脐孔周围组织分离后,应用腔内缝合器将补片钉合疝孔边缘完成脐疝修补术.分析总结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脐疝修补的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脐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5~15 ml,平均8 ml.所有
目的 总结高危肾移植的临床经验,寻找提高长期存活率的方法.方法 将1991年4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治疗的921例高危.肾移植病例分为儿童组(34例)、再次移植(再植)组(169例)、高敏组(35例)、高龄组(297例)、糖尿病组(112例)和肝炎病毒感染或携带(肝炎)组(274例),并以807例普通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对受者和移植.肾(人/肾)存活率、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AR/CR)以及并发
患者 男性,62岁,因慢性咳喘30余年,加重2个月于2009年10月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0余年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痰,偶有黄脓痰,较易咳出,伴喘憋,活动后明显.无咯血及痰中带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背部疼痛,无心悸、盗汗等症状.多于天气转凉时加重,自服"消炎药"后可好转,未予系统诊治.入院前2个月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不易咳出,咽喉部哽咽感,喘憋加重,活动受限明显,与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建立学生对于矛盾这个概念的认识,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且能够理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方法和过程目标:基于实例分析和问题讨论,训练学生的辩证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矛盾的实质有更好的认识,了解矛盾的基本特性,并且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念,让学生意识到矛
期刊
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非常复杂,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分泌的血管生成及淋巴趋化因子一起参与浸润癌特异性的组织重塑和基底膜降解过程.本研究设计和构建带有U6启动子的MMP-2基因特异性的小干扰RNA表达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染入人胰腺癌Bxpc-3细胞株中,观察转染后癌细胞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水平的变化及癌细胞本身迁
期刊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学校已经形成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这种环境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存在的基础教学理念,对其予以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对课堂教学工作效果的突破,教师正在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创新,这给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进步带来了重要支持。  一、运用信息技术,布置良好课堂环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教师要通过科学
期刊
我国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居世界首位,是居我国第2位的癌症杀手,居全球第3位的癌症死因.近年来,肝癌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包括肝癌的分子学分期、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应用、对循证医学观念的重视、综合治疗模式的更新等,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主要是手术切除)仍为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
期刊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常用手段.良好的免疫相容性 使自体骨移植成为治疗的金标准,但存在诸如需二次手术及 供体组织的数量限制等问题.同种异体骨移植及异种骨移 植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病原传播、免疫原性、 高感染发生率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可生物降解支架是组织 工程支架能通过控制生物活性分子的剂量和动力学释放延 长生物活性分子的滞留时间以达到具有治疗作用的浓度水 平,因而是实现具有生物功能工程学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