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特性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当前的审美观念来看,审美文化是能够集中体现当代审美特征的范畴,而电视又是最为适宜担当审美文化的内涵和使命的。在对电视与审美关系上我的看法起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如果说,以前总是用传统的美学观念来衡量电视,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能符合这个框子;现在我觉得这样有点像古人说的刻舟求剑,不如通过当下的审美现实来重新建构美学学理,尤其是对于审美活动性质的再认识。电视在很大程度上会帮我们这个忙,因为它在当下的审美活动中是非常典型的,也是最能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嬗变的。
  【关键词】电视艺术;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48-1.5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并非都是艺术。新闻的、时政的、社会民生的很多信息,还有很多意识形态的导向,虽然也是图像化的传输方式,也是通过视觉的途径,最为广泛地传达给受众,但不能以艺术的和审美的角度来进行价值判断,或者说首要的不是艺术和审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类节目当然就不是。比如说《焦点访谈》节目报道某个造纸厂倾泄污水,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或者某个小煤窑违反规定私自开采造成重大矿难事故,这类节目虽然也是由摄像机拍摄下那种触目惊心的图像化的场面,显然这是不能从艺术的和审美的角度来进行评价的。除了它们的政治效应之外,自有新闻学、传播学的价值判断。我们要说的是电视艺术,或者说是以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其主要判断标准的节目类型。高鑫教授的界定是很周延的: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所说的电视艺术是较为广义的,除了一些电视本体所产生的艺术形式如电视剧、电视小品、MTV、电视综艺晚会等,都是较为典型的电视艺术,当然它们也还是与传统的艺术形式难以割裂的,如MTV是将音乐通过电视手段加以图像化的艺术表现。其他一些原有的艺术形式,因其通过电视进行拍摄和传输,如电视戏曲、电视散文等,也因其以电视为载体、为传播媒介,而具有了电视艺术的共有的某些共有审美特征。因而,电视艺术可以说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较大的范围是指通过电视工作者组织、编导、拍摄的所有艺术形式。它们中的多数节目类型是传统的艺术形式,而由电视工作者以其艺术匠心,加以组织、导演和摄录而形成了一个艺术整体,并通过电视台进行播放。如《曲苑杂坛》等类节目,虽然是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相声、魔术和杂技等,虽是较为松散的,但在电视艺术家的编导下,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这些节目在进入电视艺术行列时,必然经过电视艺术家的精心处理,包括对节目的选择、主持人的语言连接、摄像处理与剪辑等,形成了一个具有电视艺术特点的整体,有了属于这个节目的灵魂。
  电视艺术首先是以视听一体的动感图像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的。电视艺术以人为核心,而真实的演员在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中显得尤其真实,或者用波德里亚的话说就是超真实在电视剧里,活生生的人的种种情感情绪变化,通过摄像机的技术性处理,在镜头中显得不仅是非常真实,而且呈现给人们的图像是相当充盈的。这样产生的效果自然是远比一般的传统艺术强烈。如果说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身在此山中的习焉不察,而在屏幕上出现的人物镜传播文化像却感到一种反观的兴奋。进入角色的演员本来就是导演选来切合人物特征的,加之表演的经验使得人物的情感得到了细致入微的表现和凸显。这是特别容易引起电视观众的情感投入的。声音和画面的有机配合,更使得观众(审美主体)进入情境之中。与画面形成一体化的有人物语言、音乐旋律和夸张的拟声,这些都通过电子技术而创造出浓郁的气氛,透射出浑然一体的艺术感染力,由不得你不被吸纳其中。符合人物个性的语言通过演员的有声表演直接拨动观众的心弦,而无须如文学作品那样以文字传达而在内心形成隐形的模拟。音画相融的图像呈现,省略了欣赏者的内心模拟和并不稳定的内在联想,而直接的影像呈现给人们的震撼和冲击是非常突出的。它是有形的,也是相对稳定的。这一点,电影和电视有其同样的审美效应,在其广度和呈现的强度上甚至超过了舞台戏剧。
  电视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当广泛而密切的关系,这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十足的体现。电视剧以其连续的形式充分地表达着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场景,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多是普通人感情。之所以有广泛的收视率,形成愈加看好的产业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普通人的感情纠葛息息相关。那么多的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等都有很高的收视率,其原因多半缘自于此。乃至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和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里,也都加入很多类于普通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使得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和英雄形象,有了儿女情长的一面,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同。这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路是一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人们以审美的、艺术的色彩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者说是将日常生活与审美需要混杂在一起。尽管它使审美变得不再神圣,也用不着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却是使我们的生活氛围,呈现了无处不在的审美色彩。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需要,通过电视艺术得到普遍化的实现。在当下的文化现实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将日常生活和审美掺杂在一起,而最为普通、最为广泛的审美方式,莫过于在家居中与电视为伴。相对来说很多并没有多少艺术修养和文化知识的人,也能对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相当投入,这不能否认他们是在审美。而他们之所以和电视有着不解之缘,除了观看环境的日常化、家居化之外,还在于电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更多地表现了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普通人的人生故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它是现在的文化现实,也是现在的审美现实。
  电视艺术以超真实图像的连续呈现引发着、调动着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和对事件进程的期待。这在对电视剧的观赏中是最为普遍的,也可以说是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人们对于听故事有着天然的兴致,甚至也可以说是人们骨子里的天性。这从中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大行其道就可以知其仿佛了。说书人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赚得多少人如痴如醉!张国涛的博士论文《论电视剧的连续性》认真地研究了电视剧的连续性问题,也就是电视剧何以能够数十集地连续?这个问题其实是特别具有美学意义的,也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的,我相信是来自于人类的天性的。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从审美心理角度进行考察,而国人对故事的好奇心审美期待是普遍性的。电视艺术充分挖掘了这个潜能。引人入胜的情节叙事有着很强的魅力。一个成功的电视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在于情节的跌宕起伏,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审美的魅力就在于叙事的魅力。哪怕是同一类型的作品,只要进入情境里面,人们便会对具体角色的人物命运开始关注,随着叙事情节的曲折而产生情感的波澜。审美中的情感不是一条直线,而恰恰是一条喜怒哀乐五味杂陈的曲线。高明的作者和导演是通过对情节的节奏掌握来创造这条曲线。如果观赏者的情感不能得到这样的兴发,而只是单一的和平顺的,那么,审美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艺术品要给人以审美知觉上的一体化或整体感。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是艺术品的基本品格。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论美学都特别强调这一点。苏珊朗格将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相区别,认为一个作品,无论多大篇幅,多大规模,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符号存在。朗格指出: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称号。这种艺术符号是一种单一的有机结构体,其中的每一个成分都不能离开这个结构体而独立地存在,所以单个的成分就不能单独地去表现某种情感。在一件艺术品中,其成分问题和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组成一种全新的创造物。在朗格看来,艺术品必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其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意义。清代艺术家石涛在其《画语录》中所说的一画,其实也是指艺术品的完整性。这对电视艺术来说,也是一个起码的美学要求。一部电视剧,无论多少集,3集好也好,5集也好,应该形成一个有着内在生命的整体。而有些电视系列剧,虽然可能是每集讲述一个故事,但在总体上,它是有一个突出的主题的,这也就是这类作品的整体性。其他的电视艺术作品,如果不是叙事性的,也要在内在的构思上,在作品的各部分中贯穿一个灵魂,这也是一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突出一种意义。电视艺术虽然是图像的动态呈现,但它们之间的连接不应该是无意义的叠加,或者凌乱的堆积,必须是以内在的意义连接的。仅仅是图像的呈现而缺少内在的连接线,缺少意义的贯穿,那是谈不上什么审美的。电视艺术在图像或细节上,或人物语言上,使人产生惊奇感,这是审美的需要,也是能够产生经典作品的条件。惊奇感是进入审美状态的主要关口,没有惊奇感的产生,也就没有审美的进入。电视艺术是以视听一体的图像呈现给人以惊奇感的。当然,这种惊奇感有的是画面上的,有的是人物语言上的,也有的是情节上的。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创造出惊奇,才能真正发挥最大的审美效能。
  【作者简介】王美玲:哈尔滨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重大决策,军事院校教育应该向信息化教育转变,研究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信息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员队伍信息化建设;教员队伍信息化建设重点是突出对全体教员进行现代信息化教育观念培训。  【关键词】信息化;教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5-
期刊
【摘要】随着任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深化任职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适应任职教育院校转型的需要,不断推进任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6-1.5  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育目的,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教学
期刊
【摘要】文章认为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应以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教学方式。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从高中美术教学观念的角度总结了对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心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0-1.5  美术课程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
期刊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testing),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并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由于并不影响被检对象的使用性能,无损检测技术在这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本文中将X射线检测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结合,对其原理和适用范围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就业指导中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用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3-1.5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轮滑教学的讲解、示范的论述,提出轮滑教学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学生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保护技术的培养作出探讨。  【关键词】轮滑教学;讲解;示范;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05-2  一、在轮滑的教学实践中,要遵循几个原则  健身性原则。本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安排一些容易实施,容易自练,并且有较大健身
期刊
【摘要】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于一身,把中西方声乐作品演唱的同样清丽委婉、亲切感人。她卓越的演唱技巧,丰富灵动的舞台表演,打破了中西方声乐艺术之间的鸿沟,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本文通过她对中国民歌、西方古典艺术歌曲及歌剧咏叹调的完美演绎,剖析其演唱风格,并对其“中西合璧”的歌唱理念和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吴碧霞;中西合璧;演唱风格;跨界唱法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而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是广大辅导员工作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本文就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1-1.5  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
期刊
【摘要】本文对2013年3月25日播出的《说实在的》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进行记录,共记录句子237个,其中有8个语气词,反复出现了104次,平均每2.28个句子中就会出现一个语气词,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语气词在东北方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对节目中出现的8个语气词分别进行研究。  【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CXLX13_776)的研究成果之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创新机制。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研究生;党建;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18-2  高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优秀科技文化创新人才重要基地,它所培养的研究生是大学生中文化知识水平较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