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苏世清转业后分到了县司法局,认识并与局长的侄女结婚后一年就到这个偏远的凤花镇当了副镇长、镇长。
1月22日,苏世清原本应该回家度周末,但是那天一位在首都工作的老乡回家省亲,他负责接待,喝多了酒,就住在了单位。
原本23日苏世清的计划是八点半去看望五保户伍艾雯的。伍艾雯是镇上年龄最大的五保户,因为年龄大,格外受到上级重视,每年中秋和春节镇上都要慰问。九点半赶到黄家村,镇上明春准备新修一条道路,涉及到几十户拆迁,一个叫黄三的村霸带头闹事,他要亲自带队拔这个钉子户。
但是当第二天早晨他醒来坐在椅子上时,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四十六分,他知道今天上午是没有时间看五保户伍艾雯了,那就下午吧。
他想下午上午都一样,春节前去就行,反正年年都是一个内容,一袋米一袋面,五斤油二百元钱。他亲自送去,说点热乎话,就算完成任务。不像拔钉子户,不能有丝毫含糊,稍有不慎就可能威胁镇政府的威信,以后就不好开展工作了。苏世清觉得原定计划应该调整了。事情就在这些偶然因素的促动下发生了。
苏世清实际上等这个机会已经有两个月了。两个月前,他到县里开会,无意间听人说县里修一条贯穿南北的县道,只是这县道绕开了凤花镇。他听到消息后,当即安排请主管交通的领导喝酒,争取让这条道路能够经过他们镇。
副镇长李宝明站在花园酒店门口的路灯下,看见苏世清下车了,李宝明很从容地过来迎着他。苏世清又很快看见交通局局长的车疾驰而来。苏世清像即刻走上舞台的演员一样,精神饱满地投入了演出。
演出很成功,苏世清带的三瓶茅台很快就见了底,在座八个人都有些相见恨晚。李宝明变戏法一样又上来两瓶。这两瓶茅台酒下去以后,大家就义薄云天了。交通局局长明确表示:“没有凤花镇就没有这条路。”
二
花晓那天起来的时候,阳光还没有到达凤花镇。她原本在团县委任副书记,书记离任后她一直主持工作,以为自己怎么也会当上书记的,工作很卖力气。但是,主持两年工作以后还是没有任用她的意思,她知道有问题,还没等她做出反应,就从县委宣传部调来了书记。迎接新书记上任的欢迎会上,她看着同事们在她和新任书记之间左右周旋的样子,觉得自己该离开这里了。后来就来了凤花镇当副书记。
来了不到三个月,镇委书记调走了。她作为副书记再一次主持党委工作。面临县乡换届,她知道,这个位置像那个团委书记职位一样不一定属于她,苏世清会死盯这个位置。
花晓从理论上认为苏世清盯这个位置理所当然,但这并不排除她对这个位置想入非非。她积极参与镇上的各项工作,对苏世清主持的政府工作格外关注。办公室自然有察言观色的人,随时向她汇报政府尤其是苏世清的行踪。苏世清在2006年1月23日的一切行动都掌握在花晓心里。
花晓知道各级党政部门年底都要例行看望军烈属、五保户、老干部,苏世清也不例外。对苏世清原计划去看望伍艾雯,花晓并没有多想,但是,苏世清今天要拔钉子户,这在镇上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已经到了年底,年底稳定压倒一切,这时候干这样的工作是机关工作大忌,苏世清决不会不懂。懂得利害还要坚持做,这里就有了文章,于公于私花晓都不能不管。问题是苏世清没有跟她说,明摆着是不想她参与这件事。在这个前提下,她必须采取一种看似无意的策略介入。
花晓八点半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看到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唯独没有苏世清。花晓知道今天的安排有了变动。花晓搞不清这变动是不是冲她来的,就若无其事地和大伙聊天,一边等着苏世清。花晓尽量让自己的位置比较醒目,使苏世清一出门就能看见自己,这是给苏世清一个调整思路的时间和机会。她希望苏世清能懂她的用心。
苏世清一眼就看见了她。他迈着只有军营里的人才会有的步伐走过来,第一句话就说:“花书记,没来得及跟你说,今天我打算把黄三那狗日的办了。”
花晓知道“办了”是什么意思,就说:“我知道,别出事。”又突然想起的样子,问了一句:“不是先看望伍艾雯吗?刚才他们说都通知了。”
苏世清说:“时间恐怕有些紧,下午去。”
花晓说不清楚为什么,又盯了一句,说:“已经通知了,伍艾雯在等着。”
苏世清说:“她又没事,让她多等会儿也死不了人,影响不了改革开放大局。还是先去黄家村,下午再去看她。花书记,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给坐镇行吗?”
花晓觉得苏世清这小子太聪明,她被弄得很舒服却又心有不甘。就追了一句:“都安排好了?”
苏世清抬头向副镇长吼了一嗓子,哗啦啦来了上百口子人,公安、税务、工商等几个主要部门都来了人。汽车、摩托、拖拉机,各种交通工具一下子涌进政府大院,副镇长李宝明竟然亲自开着一辆大型推土机。院子里一瞬间暴土扬场,人声鼎沸。花晓看这阵势,又观察镇上主要工作人员也都在。这使她恼羞成怒,说:“安排得不错嘛,我去不是多余吗?”
苏世清急忙说:“怕走漏风声,严格保密。”
花晓说:“跟我保密?”
苏世清说:“花书记别开玩笑了,我哪敢呐。我是想给你一个惊喜。花书记,你可一定要出马,咱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这一仗要败了,路就修不成了。修不成咱和上级怎么交待?和老百姓怎么交待?你一上阵士气大振。”
花晓说:“什么打仗?我们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几点行动?”
花晓知道自己很被动,但是她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在这个行动中闪亮登场。毕竟,除了苏世清,没有人知道真相和细节。如果把这次行动比做一个舞台,花晓只要稍做努力就能抢了苏世清的戏。
但是,不管她怎么抢风头,花晓都知道自己出师不利。
花晓毅然走到了队伍前面。
三
三年前苏世清刚到凤花镇时,就领教过黄三。苏世清走马上任的第二天是镇上的大集,他和各村村长有个例行的见面活动,会后和几个村长在镇上饭店吃饭,正喝着,就见一个年轻人走进来,也不客气,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就坐下了。本村的村长说:“黄三,今天苏镇长刚上班,你就别搅和了。”苏世清听出话是硬的,口气是软的,心里对黄三这个人就有了几分判断。
黄三没有说话,自己拿过酒瓶子,倒了满满一杯白酒。倒完了,才很做作地抬起头来,对大家说:“我蹭杯酒喝,行吗?”
苏世清还真的和黄三喝酒,先是小杯,后是大杯,再是碗。喝到后面黄三说:“苏镇长,是个爷们。你这个哥们儿我认定了。在这个地方,有用到哥们儿的地方你说话。”
喝完之后苏世清适时地下了逐客令。黄三已经有些失控了,他低着头,嘴里骂骂咧咧地说:“撵……撵……撵我走?在凤花镇敢撵老子的人还……还还没生呢。”
苏世清知道,只要在这里就拿黄三没有办法,他也不理他,对服务员说:“上饭。”吃完后大家一拥而出到单位开会,没有人理黄三。苏世清故意把黄三晾在一边。
他必须给他制造一个犯错误的机会。
单位离饭店很近。苏世清好像很有准备,让办公室给每人发了一个笔记本、一支圆珠笔。还拿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让副镇长李宝明给大家念,让大家学习。
一会儿黄三就果真到单位来闹事了。
苏世清对派出所所长说:“黄三威胁国家工作人员,扰乱办公秩序,给我拷起来。”
花晓那时刚到凤花镇,她汲取机关工作的经验,在陌生的环境里少说为佳,对一切都持观望姿态。她那天始终没有出来,站在窗前,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四
也是冤家路窄,这条路正好通过黄三家新盖的门楼。如果绕道走,镇政府的威信就会一落千丈,而且其他拆迁户的工作就没法做了。苏世清没有别的选择。
黄三接到拆迁通知时,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就把通知书撕了,他放出话说:“谁敢拆我的房子就断谁的腿!”
苏世清知道,黄三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苏世清不想硬碰硬,他在等待时机,甚至是制造时机。周日上边来人,他在喝酒的时候听见席间有人说黄三去外地催账了,早晨走的。苏世清合算了一下,来回起码要两天。虽然已经到了年底,一般不再开展这种震动性较大的工作,但是黄三不是别人,对付黄三只能将计就计。他喝完酒没有回家,直接把李宝明叫来,两人商量了一晚上,一致决定要大动作。
说真的,整个过程他根本没有想过和花晓说,李宝明也没有提,他们就这样心照不宣地布置了整个活动。
黄三家的确是这一带少有的富户,枣红色瓷砖镶嵌的门楼比周围人家高出一大截,在一片平房中间显得格外霸道。这些人刚站稳,就出来很多人,黄三的母亲披头散发冲出来,嚷着:“我们杀人了还是放火了?凭什么拆我家啊?谁敢动俺家一根柴火,俺黄三饶不了他。”
苏世清先是劝说,大家都知道正常程序走不通,但走不通也要走一遍,不能留下借口。
后来人们一拥而上,黄三不可一世的门楼顷刻间土崩瓦解!
为了不出意外,他们中午就在附近买了些包子吃了,下午顺便把临近的几家同时拆了。
快天黑的时候,花晓接到一个电话,说后天上午在省扶贫办当副处长的一个老乡过年回家,县委要凤花镇做好接待工作。她把情况和苏世清一说,苏世清很高兴,说:“好事啊,好好招待他们,明年让他给咱们打几眼井。”
花晓说:“你真是无利不起早啊。”
苏世清笑了,说:“你是大机关下来的,哪知道乡镇的苦啊。乡镇过去收点税,财政还有点钱,日子好过点。现在什么都没有,干点事只能沾上级部门一点、卡乡镇企业一点、财政挤一点。死要面子没法干乡镇工作。”
五
花晓第二天早晨去找苏世清,苏世清正接待客人,花晓认识,是镇上的纳税大户,经营五金的。老板看来很生气,见了花晓只是粗略地握手,之后就喋喋不休地说。花晓听明白了。过年了,他接了一批活,年前交货。他光顾忙生意,没顾上给有关部门打点。昨天晚上三点多,他和老伴正在家睡觉,一伙人突然闯进去,说他们是非法同居,把他们带到了派出所。他说了一堆好话才让他回来拿钱赎人。
老板说:“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自己家睡觉招谁惹谁了?管我们要结婚证,我管谁要结婚证?当时结婚谁给结婚证,有也是一张纸,这些年谁放这玩艺?”
苏世清站起来,给老板倒了一杯水,尽量控制情绪说:“别着急,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放人。”
老板说:“放人管屁用,今天放明天抓,在自己家都不消停我还怎么做生意?”
苏世清问:“还有其他部门去吗?”
老板一提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站起来说:“苏镇长,你没听说吗?一个破草帽,围着一堆大檐帽。我的厂子一天接待过七拨人。”
苏世清很同情,本想给派出所把电话,但又放下了。
苏世清说:“不打了。打电话不是办法。我今天打了,明天他们又去了;我给这个部门打了,那个部门又去了。我打得过来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老板高兴地说:“对对对,要抓牛鼻子,抓主要负责人。”
苏世清若有所思,说:“花书记,你看这样好不好?过年了,往年都是看望一下各职能部门,咱今年改一下,把他们请过来,把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的人都请来,开个茶话会,咱们做点牌子,以镇党委政府的名义授予这些守法经营的纳税大户重点保护企业的称号,这些企业没有镇党委政府的批文谁也不能去。”
花晓说:“来得及吗?这就放假了,不行年后再说。”
老板一听就急了,红赤白脸地说:“花书记,宜早不宜迟啊。你别看今年就剩两天了,这两天还不知道多少企业倒霉呢。快开吧,什么年不年的,我们老百姓都不在乎,你们是国家的人还在乎这些?”
苏世清说:“今天下午就开。”他起身叫来李宝明,列举了一些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企业负责人。苏世清一边写一边和花晓商量。
花晓突然想起了伍艾雯,说:“今天又看不了伍艾雯了。”
苏世清说:“明天吧,明天抽时间去。”
六
早晨苏世清刚吃完饭,昨天的老板就来了。正说着,省扶贫办副处长也到了。花晓和苏世清用介于官方和民间的程序向处长汇报凤花镇这几年扶贫工作的情况。苏世清特别提到家乡饮水难问题,这地方是滨海地带,水含氟量高,这里人的牙都是黄的。
处长是学者出身,又在这种亲民部门,更多一些忧国忧民的情怀。加上家乡人的热情,自然心有恻隐,主动提出到村里看看。苏世清巴不得,急忙安排车辆,他特意嘱咐让李宝明安排。
一会儿,他们就驱车去了一个较为贫困的村,至今还喝苦咸水。处长喝了一口就咽不下去了。处长带着感情说:“让家乡父老乡亲还喝这样的水,我们失职啊。”苏世清的目的达到了,急忙悄悄走到李宝明身边说:“中午咱让处长多喝几杯。”
中午喝完酒,苏世清安排车辆、礼品,欢欢喜喜把处长送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的思绪很自然地回到自己的事情。昨天在拆迁现场,钟丽来电话,本来不是要紧事,但是,钟丽这次在电话上说的事绝对要紧。钟丽说自己怀孕了。所以第二天一早,苏世清就回家了。
七
苏世清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单位。今天是腊月二十五,该给大家放假了。
苏世清整个上午都昏昏沉沉,中午喝了点酒,一直睡到下午四点多。有个退休老干部来报药费,会计不在,苏世清翻翻自己的口袋,还有一千多块钱,就给垫付了。一会儿大家都来到他的办公室,有说有笑。快过年了,难得有个机会放松一下,大家口无遮拦,都很开心,光等着晚上去金利来饭店吃饭。
苏世清是在酒桌上听到手机响的,他接电话的时候已经发现七个未接电话,都是一个号码,而且是生号。苏世清有些奇怪,接通一问,是一个陌生人说:“你们别吃了,快走吧,黄三他们正往这里赶,他要杀你呢。你们快走,他们带了土枪。”
苏世清急忙向李宝明吩咐了事情,然后下楼,楼下没有一辆车。人们都纳闷,不知道苏镇长搞什么花招。事情复杂,没有人敢多说。
很快他们就听到了汽车越来越近的声音,在乡村的黑夜格外刺耳。他们不知道这是谁的车,是黄三的?还是他李宝明找来的。有的急性子说:“他太猖狂了,今天哪也不去,看小子想干啥?”有的说:“咱们不能怕啊,今天要是怕,以后他就更狠了。”大多数人沉默着、等待着,有的人悄悄捡了砖头、木棍之类。
两辆车疾驰而来,车灯闪着刀锋的光芒刺破了夜空。车嚣张地停在他们面前,下来二十几个人。黄三说:“苏镇长,你现在有两条路,一条嘛,你怎么把门楼扒了,怎么再给我盖起来;再一条,你今天给我留一条腿。”
苏世清厉声说:“我早就告诉过你,凤花镇是共产党的天下。你以为你有几个臭钱,就可以为非作歹了?我告诉你,我们能让你富,也能让你穷。李宝明,抓!”
李宝明摁下早已经输好的手机号码,一瞬间警笛大作,六辆警车从不同的方向包围过来。黄三一看,喊着:“快开枪!”
一团火焰向苏世清扑来,花晓在苏世清身后,猛地推了苏世清一下,然后她觉得脸上一阵滚烫。花晓知道自己中弹了。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黄三等人被带走。苏世清和花晓被送到县医院。苏世清右肩胛衣服都被打烂了,胳膊受了轻伤,简单处理了一下。花晓伤得重,左脸颊上有几粒石子,医生给取出来后,花晓哭了。
八
赶集的日子到了。这是一年最后一个集,人们都在这个集上置办年货。苏世清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看的五保户伍艾雯死了。
三月份,全县换届工作结束了。苏世清因为五保户伍艾雯的死受到了处分,取消了提拔资格。花晓担任凤花镇书记,李宝明当了镇长。
苏世清到发改委担任正科级副局长。在送行宴会上,花晓悄悄对苏世清说:“你还答应我去看看玫瑰大棚呢。”
苏世清笑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花晓记得处理事故那天,她从伍艾雯的厕所出来,和李宝明走了碰头。李宝明看着她,眼神雾一样弥漫着。他们沉吟了一下,谁也没说话,但是,他们对接的眼神已经合谋了一个结局。
(原载于《小说月刊》第8期)
苏世清转业后分到了县司法局,认识并与局长的侄女结婚后一年就到这个偏远的凤花镇当了副镇长、镇长。
1月22日,苏世清原本应该回家度周末,但是那天一位在首都工作的老乡回家省亲,他负责接待,喝多了酒,就住在了单位。
原本23日苏世清的计划是八点半去看望五保户伍艾雯的。伍艾雯是镇上年龄最大的五保户,因为年龄大,格外受到上级重视,每年中秋和春节镇上都要慰问。九点半赶到黄家村,镇上明春准备新修一条道路,涉及到几十户拆迁,一个叫黄三的村霸带头闹事,他要亲自带队拔这个钉子户。
但是当第二天早晨他醒来坐在椅子上时,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四十六分,他知道今天上午是没有时间看五保户伍艾雯了,那就下午吧。
他想下午上午都一样,春节前去就行,反正年年都是一个内容,一袋米一袋面,五斤油二百元钱。他亲自送去,说点热乎话,就算完成任务。不像拔钉子户,不能有丝毫含糊,稍有不慎就可能威胁镇政府的威信,以后就不好开展工作了。苏世清觉得原定计划应该调整了。事情就在这些偶然因素的促动下发生了。
苏世清实际上等这个机会已经有两个月了。两个月前,他到县里开会,无意间听人说县里修一条贯穿南北的县道,只是这县道绕开了凤花镇。他听到消息后,当即安排请主管交通的领导喝酒,争取让这条道路能够经过他们镇。
副镇长李宝明站在花园酒店门口的路灯下,看见苏世清下车了,李宝明很从容地过来迎着他。苏世清又很快看见交通局局长的车疾驰而来。苏世清像即刻走上舞台的演员一样,精神饱满地投入了演出。
演出很成功,苏世清带的三瓶茅台很快就见了底,在座八个人都有些相见恨晚。李宝明变戏法一样又上来两瓶。这两瓶茅台酒下去以后,大家就义薄云天了。交通局局长明确表示:“没有凤花镇就没有这条路。”
二
花晓那天起来的时候,阳光还没有到达凤花镇。她原本在团县委任副书记,书记离任后她一直主持工作,以为自己怎么也会当上书记的,工作很卖力气。但是,主持两年工作以后还是没有任用她的意思,她知道有问题,还没等她做出反应,就从县委宣传部调来了书记。迎接新书记上任的欢迎会上,她看着同事们在她和新任书记之间左右周旋的样子,觉得自己该离开这里了。后来就来了凤花镇当副书记。
来了不到三个月,镇委书记调走了。她作为副书记再一次主持党委工作。面临县乡换届,她知道,这个位置像那个团委书记职位一样不一定属于她,苏世清会死盯这个位置。
花晓从理论上认为苏世清盯这个位置理所当然,但这并不排除她对这个位置想入非非。她积极参与镇上的各项工作,对苏世清主持的政府工作格外关注。办公室自然有察言观色的人,随时向她汇报政府尤其是苏世清的行踪。苏世清在2006年1月23日的一切行动都掌握在花晓心里。
花晓知道各级党政部门年底都要例行看望军烈属、五保户、老干部,苏世清也不例外。对苏世清原计划去看望伍艾雯,花晓并没有多想,但是,苏世清今天要拔钉子户,这在镇上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已经到了年底,年底稳定压倒一切,这时候干这样的工作是机关工作大忌,苏世清决不会不懂。懂得利害还要坚持做,这里就有了文章,于公于私花晓都不能不管。问题是苏世清没有跟她说,明摆着是不想她参与这件事。在这个前提下,她必须采取一种看似无意的策略介入。
花晓八点半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看到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唯独没有苏世清。花晓知道今天的安排有了变动。花晓搞不清这变动是不是冲她来的,就若无其事地和大伙聊天,一边等着苏世清。花晓尽量让自己的位置比较醒目,使苏世清一出门就能看见自己,这是给苏世清一个调整思路的时间和机会。她希望苏世清能懂她的用心。
苏世清一眼就看见了她。他迈着只有军营里的人才会有的步伐走过来,第一句话就说:“花书记,没来得及跟你说,今天我打算把黄三那狗日的办了。”
花晓知道“办了”是什么意思,就说:“我知道,别出事。”又突然想起的样子,问了一句:“不是先看望伍艾雯吗?刚才他们说都通知了。”
苏世清说:“时间恐怕有些紧,下午去。”
花晓说不清楚为什么,又盯了一句,说:“已经通知了,伍艾雯在等着。”
苏世清说:“她又没事,让她多等会儿也死不了人,影响不了改革开放大局。还是先去黄家村,下午再去看她。花书记,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给坐镇行吗?”
花晓觉得苏世清这小子太聪明,她被弄得很舒服却又心有不甘。就追了一句:“都安排好了?”
苏世清抬头向副镇长吼了一嗓子,哗啦啦来了上百口子人,公安、税务、工商等几个主要部门都来了人。汽车、摩托、拖拉机,各种交通工具一下子涌进政府大院,副镇长李宝明竟然亲自开着一辆大型推土机。院子里一瞬间暴土扬场,人声鼎沸。花晓看这阵势,又观察镇上主要工作人员也都在。这使她恼羞成怒,说:“安排得不错嘛,我去不是多余吗?”
苏世清急忙说:“怕走漏风声,严格保密。”
花晓说:“跟我保密?”
苏世清说:“花书记别开玩笑了,我哪敢呐。我是想给你一个惊喜。花书记,你可一定要出马,咱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这一仗要败了,路就修不成了。修不成咱和上级怎么交待?和老百姓怎么交待?你一上阵士气大振。”
花晓说:“什么打仗?我们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几点行动?”
花晓知道自己很被动,但是她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在这个行动中闪亮登场。毕竟,除了苏世清,没有人知道真相和细节。如果把这次行动比做一个舞台,花晓只要稍做努力就能抢了苏世清的戏。
但是,不管她怎么抢风头,花晓都知道自己出师不利。
花晓毅然走到了队伍前面。
三
三年前苏世清刚到凤花镇时,就领教过黄三。苏世清走马上任的第二天是镇上的大集,他和各村村长有个例行的见面活动,会后和几个村长在镇上饭店吃饭,正喝着,就见一个年轻人走进来,也不客气,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就坐下了。本村的村长说:“黄三,今天苏镇长刚上班,你就别搅和了。”苏世清听出话是硬的,口气是软的,心里对黄三这个人就有了几分判断。
黄三没有说话,自己拿过酒瓶子,倒了满满一杯白酒。倒完了,才很做作地抬起头来,对大家说:“我蹭杯酒喝,行吗?”
苏世清还真的和黄三喝酒,先是小杯,后是大杯,再是碗。喝到后面黄三说:“苏镇长,是个爷们。你这个哥们儿我认定了。在这个地方,有用到哥们儿的地方你说话。”
喝完之后苏世清适时地下了逐客令。黄三已经有些失控了,他低着头,嘴里骂骂咧咧地说:“撵……撵……撵我走?在凤花镇敢撵老子的人还……还还没生呢。”
苏世清知道,只要在这里就拿黄三没有办法,他也不理他,对服务员说:“上饭。”吃完后大家一拥而出到单位开会,没有人理黄三。苏世清故意把黄三晾在一边。
他必须给他制造一个犯错误的机会。
单位离饭店很近。苏世清好像很有准备,让办公室给每人发了一个笔记本、一支圆珠笔。还拿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让副镇长李宝明给大家念,让大家学习。
一会儿黄三就果真到单位来闹事了。
苏世清对派出所所长说:“黄三威胁国家工作人员,扰乱办公秩序,给我拷起来。”
花晓那时刚到凤花镇,她汲取机关工作的经验,在陌生的环境里少说为佳,对一切都持观望姿态。她那天始终没有出来,站在窗前,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四
也是冤家路窄,这条路正好通过黄三家新盖的门楼。如果绕道走,镇政府的威信就会一落千丈,而且其他拆迁户的工作就没法做了。苏世清没有别的选择。
黄三接到拆迁通知时,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就把通知书撕了,他放出话说:“谁敢拆我的房子就断谁的腿!”
苏世清知道,黄三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苏世清不想硬碰硬,他在等待时机,甚至是制造时机。周日上边来人,他在喝酒的时候听见席间有人说黄三去外地催账了,早晨走的。苏世清合算了一下,来回起码要两天。虽然已经到了年底,一般不再开展这种震动性较大的工作,但是黄三不是别人,对付黄三只能将计就计。他喝完酒没有回家,直接把李宝明叫来,两人商量了一晚上,一致决定要大动作。
说真的,整个过程他根本没有想过和花晓说,李宝明也没有提,他们就这样心照不宣地布置了整个活动。
黄三家的确是这一带少有的富户,枣红色瓷砖镶嵌的门楼比周围人家高出一大截,在一片平房中间显得格外霸道。这些人刚站稳,就出来很多人,黄三的母亲披头散发冲出来,嚷着:“我们杀人了还是放火了?凭什么拆我家啊?谁敢动俺家一根柴火,俺黄三饶不了他。”
苏世清先是劝说,大家都知道正常程序走不通,但走不通也要走一遍,不能留下借口。
后来人们一拥而上,黄三不可一世的门楼顷刻间土崩瓦解!
为了不出意外,他们中午就在附近买了些包子吃了,下午顺便把临近的几家同时拆了。
快天黑的时候,花晓接到一个电话,说后天上午在省扶贫办当副处长的一个老乡过年回家,县委要凤花镇做好接待工作。她把情况和苏世清一说,苏世清很高兴,说:“好事啊,好好招待他们,明年让他给咱们打几眼井。”
花晓说:“你真是无利不起早啊。”
苏世清笑了,说:“你是大机关下来的,哪知道乡镇的苦啊。乡镇过去收点税,财政还有点钱,日子好过点。现在什么都没有,干点事只能沾上级部门一点、卡乡镇企业一点、财政挤一点。死要面子没法干乡镇工作。”
五
花晓第二天早晨去找苏世清,苏世清正接待客人,花晓认识,是镇上的纳税大户,经营五金的。老板看来很生气,见了花晓只是粗略地握手,之后就喋喋不休地说。花晓听明白了。过年了,他接了一批活,年前交货。他光顾忙生意,没顾上给有关部门打点。昨天晚上三点多,他和老伴正在家睡觉,一伙人突然闯进去,说他们是非法同居,把他们带到了派出所。他说了一堆好话才让他回来拿钱赎人。
老板说:“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自己家睡觉招谁惹谁了?管我们要结婚证,我管谁要结婚证?当时结婚谁给结婚证,有也是一张纸,这些年谁放这玩艺?”
苏世清站起来,给老板倒了一杯水,尽量控制情绪说:“别着急,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放人。”
老板说:“放人管屁用,今天放明天抓,在自己家都不消停我还怎么做生意?”
苏世清问:“还有其他部门去吗?”
老板一提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站起来说:“苏镇长,你没听说吗?一个破草帽,围着一堆大檐帽。我的厂子一天接待过七拨人。”
苏世清很同情,本想给派出所把电话,但又放下了。
苏世清说:“不打了。打电话不是办法。我今天打了,明天他们又去了;我给这个部门打了,那个部门又去了。我打得过来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老板高兴地说:“对对对,要抓牛鼻子,抓主要负责人。”
苏世清若有所思,说:“花书记,你看这样好不好?过年了,往年都是看望一下各职能部门,咱今年改一下,把他们请过来,把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的人都请来,开个茶话会,咱们做点牌子,以镇党委政府的名义授予这些守法经营的纳税大户重点保护企业的称号,这些企业没有镇党委政府的批文谁也不能去。”
花晓说:“来得及吗?这就放假了,不行年后再说。”
老板一听就急了,红赤白脸地说:“花书记,宜早不宜迟啊。你别看今年就剩两天了,这两天还不知道多少企业倒霉呢。快开吧,什么年不年的,我们老百姓都不在乎,你们是国家的人还在乎这些?”
苏世清说:“今天下午就开。”他起身叫来李宝明,列举了一些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企业负责人。苏世清一边写一边和花晓商量。
花晓突然想起了伍艾雯,说:“今天又看不了伍艾雯了。”
苏世清说:“明天吧,明天抽时间去。”
六
早晨苏世清刚吃完饭,昨天的老板就来了。正说着,省扶贫办副处长也到了。花晓和苏世清用介于官方和民间的程序向处长汇报凤花镇这几年扶贫工作的情况。苏世清特别提到家乡饮水难问题,这地方是滨海地带,水含氟量高,这里人的牙都是黄的。
处长是学者出身,又在这种亲民部门,更多一些忧国忧民的情怀。加上家乡人的热情,自然心有恻隐,主动提出到村里看看。苏世清巴不得,急忙安排车辆,他特意嘱咐让李宝明安排。
一会儿,他们就驱车去了一个较为贫困的村,至今还喝苦咸水。处长喝了一口就咽不下去了。处长带着感情说:“让家乡父老乡亲还喝这样的水,我们失职啊。”苏世清的目的达到了,急忙悄悄走到李宝明身边说:“中午咱让处长多喝几杯。”
中午喝完酒,苏世清安排车辆、礼品,欢欢喜喜把处长送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的思绪很自然地回到自己的事情。昨天在拆迁现场,钟丽来电话,本来不是要紧事,但是,钟丽这次在电话上说的事绝对要紧。钟丽说自己怀孕了。所以第二天一早,苏世清就回家了。
七
苏世清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单位。今天是腊月二十五,该给大家放假了。
苏世清整个上午都昏昏沉沉,中午喝了点酒,一直睡到下午四点多。有个退休老干部来报药费,会计不在,苏世清翻翻自己的口袋,还有一千多块钱,就给垫付了。一会儿大家都来到他的办公室,有说有笑。快过年了,难得有个机会放松一下,大家口无遮拦,都很开心,光等着晚上去金利来饭店吃饭。
苏世清是在酒桌上听到手机响的,他接电话的时候已经发现七个未接电话,都是一个号码,而且是生号。苏世清有些奇怪,接通一问,是一个陌生人说:“你们别吃了,快走吧,黄三他们正往这里赶,他要杀你呢。你们快走,他们带了土枪。”
苏世清急忙向李宝明吩咐了事情,然后下楼,楼下没有一辆车。人们都纳闷,不知道苏镇长搞什么花招。事情复杂,没有人敢多说。
很快他们就听到了汽车越来越近的声音,在乡村的黑夜格外刺耳。他们不知道这是谁的车,是黄三的?还是他李宝明找来的。有的急性子说:“他太猖狂了,今天哪也不去,看小子想干啥?”有的说:“咱们不能怕啊,今天要是怕,以后他就更狠了。”大多数人沉默着、等待着,有的人悄悄捡了砖头、木棍之类。
两辆车疾驰而来,车灯闪着刀锋的光芒刺破了夜空。车嚣张地停在他们面前,下来二十几个人。黄三说:“苏镇长,你现在有两条路,一条嘛,你怎么把门楼扒了,怎么再给我盖起来;再一条,你今天给我留一条腿。”
苏世清厉声说:“我早就告诉过你,凤花镇是共产党的天下。你以为你有几个臭钱,就可以为非作歹了?我告诉你,我们能让你富,也能让你穷。李宝明,抓!”
李宝明摁下早已经输好的手机号码,一瞬间警笛大作,六辆警车从不同的方向包围过来。黄三一看,喊着:“快开枪!”
一团火焰向苏世清扑来,花晓在苏世清身后,猛地推了苏世清一下,然后她觉得脸上一阵滚烫。花晓知道自己中弹了。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黄三等人被带走。苏世清和花晓被送到县医院。苏世清右肩胛衣服都被打烂了,胳膊受了轻伤,简单处理了一下。花晓伤得重,左脸颊上有几粒石子,医生给取出来后,花晓哭了。
八
赶集的日子到了。这是一年最后一个集,人们都在这个集上置办年货。苏世清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看的五保户伍艾雯死了。
三月份,全县换届工作结束了。苏世清因为五保户伍艾雯的死受到了处分,取消了提拔资格。花晓担任凤花镇书记,李宝明当了镇长。
苏世清到发改委担任正科级副局长。在送行宴会上,花晓悄悄对苏世清说:“你还答应我去看看玫瑰大棚呢。”
苏世清笑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花晓记得处理事故那天,她从伍艾雯的厕所出来,和李宝明走了碰头。李宝明看着她,眼神雾一样弥漫着。他们沉吟了一下,谁也没说话,但是,他们对接的眼神已经合谋了一个结局。
(原载于《小说月刊》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