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现状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了高校辅导员接受教育与培训、队伍的稳定性、专业声誉、政策法规对辅导员专业的边界保护、专业研究能力等五个维度的情况,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自身“非专业化”,队伍建设“非专业化”等问题。
  辅导员专业化职业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诸多的新情况和新任务。如何才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十分迫切。于是,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问题也成为高校发展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梳理了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现状。
  一、问题与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接受教育与培训状况
  1.学历学位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校辅导员队伍中至今还没有博士研究生从事辅导员工作,而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占被调查对象的10.4%,本科学历者占83.9%,专科及其以下占5.7%。由此可见,该校辅导员队伍以本科学历为主,而且学历较为集中。
  2.辅导员所学专业分布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校在岗辅导员的所学专业是相当分散的。被调查的139位教师的第一学历集中在中文,思政等6个专业中,从这一现象看,似乎是不论在本科阶段学习什么专业,都可以从事当前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这充分显示出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边界、专业性低的问题。
  3.辅导员在职岗位培训
  调查显示,该校有一半以上的辅导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其中,近3年来未接受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占被调查人数的96.2%,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占被调查人数的65.8%;在参加过在职培训的辅导员中,参加过国家级专业培训的占0.3%,参加省级培训的占20.1%,只参加校级培训的占65.8%。可以看到,目前在职的高校辅导员培训具有外出交流少、层次低等特点,主要以校内培训为主。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1.高校辅导员的的从业时间
  在岗的辅导员中,一般情况来说,平均从业时间更长,则说明该职业中职业队伍的流动性更小及群体更稳定。而根据调查,该校的辅导员中,工作时间小于三年的辅导员占到了26.3%;已经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在4到6年的辅导员则占到了63.2%;这两项相加,说明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在6年以内的高校辅导员的比例达到了90%,长久坚持在辅导员岗位工作7年以上者只有10.3%人。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内部流动性大,专业化程度很低。
  2.辅导员的从业原因
  从业原因是职业者能够长期坚持从事一项职业的根本动力源。访谈发现,20.5%的高校辅导员认为,对做学生工作的兴趣是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目的所在;24.1%的高校辅导员认为,选择这份工作主要是为了寻求未来从事某些行政工作的经验;5.3%的人选择做辅导员是为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基础;有44.0%的人认为,选择辅导员工作是迫于当前的就业压力。调查表明,目前在岗的高校辅导员中真正喜欢这一职业的人只有五分之一,说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度较低,许多高校辅导员并非从意愿上从事这一职业。
  3.辅导员的未来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职业者对自我职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实施与行动策划,表明了职业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阶段性。对此,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员的未来职业打算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被调查的辅导员中,26.6%的人有通过辅导员工作经验积累之后,再到高校的行政岗位上继续发展的职业规划,42.1%的规划是进入某些专业教学岗位上继续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有10.3%的在职辅导员有到研究岗位上继续发展的职业规划,10.1%则有其他的工作规划。在当前的在职辅导员中,准备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的,只有10.8%的人。由此可见,大部分在职辅导员对岗位工作的未来充满疑虑和不自信,他们更希望到高校其他岗位去发展自己,显示了当前高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混乱。
  4.辅导员的职业满意度
  对于本职业的满意度,是想要维持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这一队伍产生流动的直接原因,就是目前的在职辅导员对本职业的不够满意。
  本文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考察,包括对工作的环境、工作的效果质量、主管部门评价考核制度以及工作过程感受四项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辅导员中对自己工作环境非常满意的占16.0%,对自己工作环境基本满意的辅导员占68.3%,非常不满意的占3.2%;对自己工作质量非常满意的辅导员占21.4%,对自己工作质量基本满意的辅导员占69.3%、对目前工作质量非常不满意仅仅为1.3%;对学校的评价考核制度,14.6%的辅导员认为非常满意,59.4%的辅导员觉得基本满意,认为非常不满意的则占到了4.7%。由此可见,对目前的高校工作环境、工作质量,辅导员们还是相当满意的。
  然而,我们的访谈却发现,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满意度很低。一位受访者称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是“万金油”“灭火器”;也有辅导员说:“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却不知道该怎么干,干什么”;还有辅导员说:“干一辈子辅导员工作肯定不愿意,问题是目前还不知道该王往哪里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研究能力
  1.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被调查的139位辅导员中,一般是按照高校德育教师职务晋升职称的,其中,已经有38.3%的辅导员晋升为高校讲师职称,61.7%的人仍然是助教。他们当中,从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主持过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的有1人,占被调查教师的0.7%。有11人参与省部级课题,占被调查教师的7.9%。主持有厅级或校级课题的有54人,占调查对象的38.9%。其中还有63人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占被调查人数的52.5%。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2.辅导员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被调查的139位辅导员中,近3年来,参加过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的有5人,参加过省级专业学术会议的有18人,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共有23人,占辅导员的16.5%。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参与较高级别的专业学术会议以此来开展交流学习的机会是很少的。
  3.辅导员订阅读专业期刊情况
  在被调查的139位高校辅导员中,订阅专业学术期刊的辅导员达到了41.2%,其中,56位辅导员订阅了1种专业期刊,5位订阅了2种专业期刊,而所订阅的期刊是《辅导员工作》《大学生》杂志。在被调查的139位高校辅导员当中,平均每周到图书馆经常阅读与辅导员工作和大学生工作相关联专业期刊的有7人,经常到图书馆阅读或借阅专业图书的有45人,其原因大多是为考研究生做准备。
  4.辅导员的学术发表情况
  从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被调查的139位辅导员中,在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的3年里,76.9%的人有学术论文发表。反过来说,该校辅导员队伍中3年内没有学术发表的教师占23.1%。其中,大部分辅导员发表学术论文是为了满足高校职称评定的要求(高校职称评定要求助教晋升讲师最低条件是公开发表3篇以上专业学术论文)。由此可见,该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研究能力不强,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二、结论
  1.辅导员自身的“非专业化”
  首先,是目前高校辅导员“选聘”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许多高校较为注重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而对所学专业是否有利于符合辅导员职业,要求甚少。
  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存在诸多问题,对选聘留用的辅导员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造成新入职辅导员在能力素质方面与工作要求的胜任力差别较大,当这些辅导员在岗位积累2~3年的工作经验,能够胜任本质工作时,学校出于各种原因往往将优秀者选拔到新的工作岗位,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一些高校辅导员总是在伺机而动,有机会就转行成为惯例,形成辅导员自身难以“专业化”的问题。
  2.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非专业化”
  文献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难以定位,非职业化现象成为人们的共识。主要表现在:
  (1)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不清。辅导员职责是什么?一直难以界定。高校辅导员一般任务是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然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在概念上不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势必形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不明确,在高校日常工作中扮演着“万金油”“灭火队员”等角色,哪里需要他们就往哪里去,失却了专业发展方向。
  (2)辅导员在高校组织中的地位不明。如果说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和教师一样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享受职称评定等待遇保障?如果辅导员仅仅是大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试问,现代大学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大学?难道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还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独立吗?难道大学需要这么多的管理者才能运行吗?可见,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很难获得应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军法.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以河南省为案例.高等教育研究,2008,(02):68.
其他文献
摘要:《纲要》要求“中班幼儿能用自己剪出的图形和自然材料创造性粘贴组合画面,组成简单情节。”但根据对本班幼儿日常剪纸行为的观察,发现本班幼儿的剪纸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的剪纸水平有待提高。在巧手节主题开展之后,有关纸工的教学活动安排较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专门设置了剪纸区,以便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做纸工水平,锻炼双手的灵活程度。在这一系列的剪纸活动中,孩子们处处展现着自己的潜力,促使我们教师去挖掘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多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与实用性,在了解学生心理、学习兴趣等资料后开展针对性教学。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深对教学模式创新的认识,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
在班级管理中,“激励”对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的学生是必要且有效的方法。“小组评比”是一种能长期坚持,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小组评比机制兼顾全体学生,让学生能及时看到不足,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学习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小组评比“激励”学优生学困生中等生如何让学优生精益求精,更加进步?如何让中等生坚持不懈,有所提高?如何让学困生不轻言放弃?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地学习,这一问
人尽皆知,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不仅有“酒仙”的清誉,更有“诗仙”“谪仙”的美誉。这些称名其实源出于一点,那就是他写诗前必要畅饮一番,在常人来说可能是神志不清的时候,正是诗仙诗兴大发,笔毫舌吐跃跃欲试的良机!因此,人、酒、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志难酬借酒消愁,酒大醉诗情澎湃,人因诗名传千古,而有诸仙令名齐集一身的可观效果,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葩了。  李白浪漫笔法诗仙酒仙之酒今不在,诗仙
摘要:课堂上老师的“导”是帮助学生“学”的关键,教师的引导贯穿课堂的始终,上课开始时需要“导”,教授新内容时需要“导”,针对性练习时需要“导”。认真设计导课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关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关键词:英语教学 导课 传授 练习 引领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贯穿始终,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教学任务,为了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只把目光盯在了知识的复制上,学生自然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它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机电一体化 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
加强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例,介绍了秉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理念下的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实践。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前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深入贯彻落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人对婚礼及自身造型要求的不断提高,婚礼市场对“新娘秘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我结合情境仿真教学模式和引导文教学法,在化妆造型课实操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妆造型课实践教学 新娘妆 新娘秘书 引导文教学法  作为一名当代的中职形象设计专业的化妆造型课教师,我时刻关注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随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近几年,
摘要:通过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指出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与学校三方面,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深入研究校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例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合作模式运行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
小学班主任工作繁重而艰巨,需要教师时时关注孩子们的细微变化,用细心、耐心、爱心来呵护孩子的成长。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用爱心去耕耘,用慧心去播种,用耐心去等待,辅助孩子走好成长的路。  热爱学生保护自尊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每位同学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充满爱心,同学间团结互助,合作学习。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用爱心去耕耘,用慧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