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建筑美、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舞蹈美书法美、人物美、语言美、服饰美等等,美的事物遍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语言美——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难以想象一个“结巴”讲课会产生什么效果,“蚊子”的低吟会有谁喜爱,“破罗”的单调高音会有谁去欣赏,也难以想象祥林嫂“我真傻”的重复罗嗦会有谁爱听。相反,疾徐适度、抑扬顿挫、简单明了、幽默诙谐的语言,却是人人都能听懂且人人爱听了。教师若在语言上多下些功夫,往往能深深地牵动学生的脉搏,引起课堂的共鸣。比如,几何中讲“点动形成线”时,教师若以“流星”为例,独具匠心,用语言描绘一番:“夏日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颗流星,拖着长长尾巴,坠落天际……”,寥寥数语,就以流星陨落,其身后留下一条优美的弧线,说明了“点动形成线”这一结论。生物课讲“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时,教师可设问“人的鼻子为什么‘大头’向下呢?因为‘大头’向下,便于对气味的接受,同时下雨天不会漏雨。”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捧腹之后,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力学中讲“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时,教师若说:“我们常见足球运动员用头把足球顶开,可谁见过有人用有头去顶投掷过来的‘铅球’呢?”学生会在大笑之余,想到了铅球质量较大,因而惯性较大,从而明白了“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这一结论。语言的诙谐美、恬静美往往可使一节课妙趣横生,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形象,更深刻。
2 绘画美——课堂教学的窗口
美术课,理所当然要体现绘画美,绘画不美,就无所谓美术了。但美的绘画用在其他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会使抽象的知识更具体形象。
2.1 板图。物理学中的力学示意图,化学中的实验装置图,生物学的板图,地理学中的地图,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语文中的课文结构图等等,无不体现绘画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对图形草草应付,忽视了“绘画美”,势必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大大冲淡了课堂教学效果。
2.2 板书。字迹工整、简单明了、布局合理的板书,除体现书法美之外,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刻“画”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了“绘画美”。美的“绘画”,可看出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学生直观地掌握知识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窗口”。
3 服饰美——课堂教学的秘诀
3.1 服饰美,首先应是色彩美。主色调和、对比色调和,可突出一个体形、气质上的优点,弥补其生理缺陷。教师若能把主色调和、对比色调和用于教学之中,则可使课堂教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3.1.1 主色调和。其配色原则是:首先确定整套服装以哪一个色为主色,再按照配色目标要达到什么效果或追求什么情调,适当选取其他色作为配衬和装饰。一节课,要讲什么,教师应在重点内容上下大气力,切不可主次不分,乃至喧宾夺主,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只有作好主色“调和”,确定好“重点”,去合理组织教材,才能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内容掌握更好。
3.1.2 对比色调和。服装对比色的恰当“调和”,可避免颜色的单调、呆板。教学中对一个新概念、新内容的讲解,若一味单一的讲述,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如能做好“对比色‘调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新旧知识作一对比,将相近、相反的概念等作一对比,可使学生在对比中,温故而知新,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2 服饰的整体美。服饰的整体美是指人在着装后构成的一种状态,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课堂教学若失去了“外在美”,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失去了“内在美”,就会使学生在美的“包装”下迷失自我,一堂课下来,学不到真东西。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有既“好听好看”,引人入胜,又“实实在在”,不搞形式主义,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方能体现“服饰的整体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流行色与教学改革。对流行色的研究要涉及光学、化学、生理学、色彩美学、市场商品学、预测学、未来学等各种学科领域。“流行色”领导了时装的新潮流。什么颜色将会为大众所喜爱,有待于人们作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过去的应试教育,往往会使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考试打转,搞得疲惫不堪,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往往会使学生高分低能。因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富于改革创新精神。什么样的教法会为学生所喜爱,什么样的教法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振兴,教师必须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学改革上下大气力,使教法象“流行色”一样,永不过时。用“服饰美”于课堂教学之中,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审美观”,掌握好知识的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结构。“服饰美”的良好运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秘诀”。
总之,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也应无处不美。一节好课应当是“语言美”、“绘画美”、“服饰美”的高度统一,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课堂教学中恰当的美育,会使您步入成功的殿堂!
1 语言美——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难以想象一个“结巴”讲课会产生什么效果,“蚊子”的低吟会有谁喜爱,“破罗”的单调高音会有谁去欣赏,也难以想象祥林嫂“我真傻”的重复罗嗦会有谁爱听。相反,疾徐适度、抑扬顿挫、简单明了、幽默诙谐的语言,却是人人都能听懂且人人爱听了。教师若在语言上多下些功夫,往往能深深地牵动学生的脉搏,引起课堂的共鸣。比如,几何中讲“点动形成线”时,教师若以“流星”为例,独具匠心,用语言描绘一番:“夏日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颗流星,拖着长长尾巴,坠落天际……”,寥寥数语,就以流星陨落,其身后留下一条优美的弧线,说明了“点动形成线”这一结论。生物课讲“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时,教师可设问“人的鼻子为什么‘大头’向下呢?因为‘大头’向下,便于对气味的接受,同时下雨天不会漏雨。”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捧腹之后,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力学中讲“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时,教师若说:“我们常见足球运动员用头把足球顶开,可谁见过有人用有头去顶投掷过来的‘铅球’呢?”学生会在大笑之余,想到了铅球质量较大,因而惯性较大,从而明白了“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这一结论。语言的诙谐美、恬静美往往可使一节课妙趣横生,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形象,更深刻。
2 绘画美——课堂教学的窗口
美术课,理所当然要体现绘画美,绘画不美,就无所谓美术了。但美的绘画用在其他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会使抽象的知识更具体形象。
2.1 板图。物理学中的力学示意图,化学中的实验装置图,生物学的板图,地理学中的地图,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语文中的课文结构图等等,无不体现绘画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对图形草草应付,忽视了“绘画美”,势必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大大冲淡了课堂教学效果。
2.2 板书。字迹工整、简单明了、布局合理的板书,除体现书法美之外,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刻“画”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了“绘画美”。美的“绘画”,可看出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学生直观地掌握知识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窗口”。
3 服饰美——课堂教学的秘诀
3.1 服饰美,首先应是色彩美。主色调和、对比色调和,可突出一个体形、气质上的优点,弥补其生理缺陷。教师若能把主色调和、对比色调和用于教学之中,则可使课堂教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3.1.1 主色调和。其配色原则是:首先确定整套服装以哪一个色为主色,再按照配色目标要达到什么效果或追求什么情调,适当选取其他色作为配衬和装饰。一节课,要讲什么,教师应在重点内容上下大气力,切不可主次不分,乃至喧宾夺主,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只有作好主色“调和”,确定好“重点”,去合理组织教材,才能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内容掌握更好。
3.1.2 对比色调和。服装对比色的恰当“调和”,可避免颜色的单调、呆板。教学中对一个新概念、新内容的讲解,若一味单一的讲述,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如能做好“对比色‘调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新旧知识作一对比,将相近、相反的概念等作一对比,可使学生在对比中,温故而知新,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2 服饰的整体美。服饰的整体美是指人在着装后构成的一种状态,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课堂教学若失去了“外在美”,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失去了“内在美”,就会使学生在美的“包装”下迷失自我,一堂课下来,学不到真东西。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有既“好听好看”,引人入胜,又“实实在在”,不搞形式主义,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方能体现“服饰的整体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流行色与教学改革。对流行色的研究要涉及光学、化学、生理学、色彩美学、市场商品学、预测学、未来学等各种学科领域。“流行色”领导了时装的新潮流。什么颜色将会为大众所喜爱,有待于人们作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过去的应试教育,往往会使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考试打转,搞得疲惫不堪,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往往会使学生高分低能。因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富于改革创新精神。什么样的教法会为学生所喜爱,什么样的教法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振兴,教师必须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学改革上下大气力,使教法象“流行色”一样,永不过时。用“服饰美”于课堂教学之中,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审美观”,掌握好知识的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结构。“服饰美”的良好运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秘诀”。
总之,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也应无处不美。一节好课应当是“语言美”、“绘画美”、“服饰美”的高度统一,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课堂教学中恰当的美育,会使您步入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