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经历,主宰着探索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模式框架如下:
  
  
  
  设疑是前提,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要学习什么,做哪些准备。
  创设情境,就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环境在一定时刻的相互作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如展示图表、模型等。可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教学情境。
  提出问题: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动机,明确思维的方向,进入教学的主要阶段。提出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要力求做到目的明确、知识准确、通俗具体、形式多样,具有典型性,易于举一反三。
  探究是关键,它是指解决问题的活动,包括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提出假设:问题情境创设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假设,确定研究的方向、计划等。
  实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依据假设所确定的研究方向,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程序,讨论实验方案。同时,还要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实验探究:就是组织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推断实验结论等。
  归纳整理:就是将探究得到的个别、具体的整体性材料和结论经过分析、综合,纳入认知结构的框架之中,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对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进行综合整理,将无序的信息加工成有序的知识块,以便更好的应用。
  探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准备、实施、交流研讨。例如学生学习了铁离子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含有杂质,这种杂质可能是什么?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盐酸溶液中可能有三价铁离子(铁离子呈黄色,也可能含有亚铁离子呈浅绿色)。假设提出以后就要引导学生设计检验假设的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和结果,并分析推导出实验的结论,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情况。
  巩固训练:是使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所以,训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训练主要是在课内练习,形式可以多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思考题、习题,用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去解答有关问题,分析有关现象,训练运用知识的能力。
  迁移发展:是对归纳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和探索中发现的新知识规律进行提高性联系。迁移性练习,旨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示例: 初中教科书《O2的实验室制法》
  [创设情境]讲台放一瓶氧气、MnO2、KClO3,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氧气是怎样得到的?引出课题。
  [提出假设]二氧化锰加热可能产生氧气,氯酸钾加热可能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加热也可能产生氧气。
  [实验设计] ①给试管中的二氧化锰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有何现象发生?②给试管中的氯酸钾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有何现象发生?③给试管中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固体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有何现象发生?
  [实验探究]让学生按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他们会发现三个实验有不同的实验结果,自然会问为什么。
  [归纳整理]实验现象:①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不复燃;②中的固体加热至熔化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不复燃;加热至熔化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复燃;③中加热就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很快就会复燃。
  现象分析:①说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不会分解;②加热至熔化前不会产生氧气,说明此时氯酸钾没有分解;③加热至熔化后产生了氧气,说明氯酸钾分解了;④短时加热能产生大量的氧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分解。
  知识整理:①二氧化锰不能分解;②氯酸钾能够分解,但与温度有关;③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
  [巩固训练]加热KC1O3和MnO2的混合物,反应完毕,试管内的残留物固体是什么?怎样分离?(提示:MnO2不溶于水)
  [迁移发展]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氧气,请你用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总的考虑。”针对经济生活知识模块,为实现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教学能力目标,我认为教师应有以下两个转变。    一、立足现实,转变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内容广、抽象性等特点,学习难度较大,对刚刚开始学习的学生来说难度就更大.实例法运用具体的实例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是一
教师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交响乐演奏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以研究生科研基础的建立模式为着眼点,分析多年来试行的培养机制和协作机制,提出研究生科研基础模式建立的方法和几个阶段,以促进对研究生科研潜质的开发。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出发点。通过对我国网络参政促进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研究,网络参政具有身份隐蔽性、广泛性、平等性,信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气氛的美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语文课堂中美育理念的教学,既能够使学生发展审美意识,也有助于其审美感、审美趣味、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形成。  一、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充满美学思想的教学模
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近年来在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推行全面行为预算管理,有效地促进单位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全面行为预算不仅实现了领导方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物理学使用数学作为工具,是一门定量的科学。它研究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的一般规律,以及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对学生的发展都是重要的。传统教育下严格的
选择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利用谷物冷却机和离心风机的作用,改变粮堆内气体介质条件,调整粮堆温度、湿度,达到降低晚籼稻谷水分的目的。
针对高大拱板房式仓拱顶空间积热情况,进行了探索性降温试验,消除拱板仓拱顶空间隔热层对仓温、粮温的影响,探讨控温措施,使储粮处于低温环境,达到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