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文章从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入手,探讨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采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奠定基础,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观”,“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需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之中,如《五彩池》《桂林山水》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感,《新型玻璃》《太阳》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令他们如临其境,如听其声,如见其人,从而通过形象思维来感知、感悟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当作者刻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情感就随之而产生了,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教学活动,与作者同喜同悲,并感受到作者笔下人物的美好品质,在脑海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这样教师就可以免去许多繁琐的讲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使它泛起粼粼波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灵活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先欣赏屏幕上波浪翻滚、气势雄伟的辽阔大海,水平如镜、和风拂柳的美丽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美。然后教师激情告白:“同学们,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无法与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这幅画点缀得更美,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激活了情感。
  三、培养良好语感,有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语感能力之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悟性是一种潜在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运用语言,培养语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
  1、让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引起情感共鸣。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按不同文章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朗读风格,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意韵,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与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在意境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
  2、让学生在感受形象中朗读,体会情感。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在教学课文《会摇尾巴的狼》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课件——“有一个陷阱里有一只狼,陷阱边上有一只羊,狼在陷阱里怎样爬也爬不上来”的动态画面。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读到“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谁也不会来救你的”这些句子时,学生对羊的同情之心和对狼的痛恨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3、让学生在朗读中展开联想,升华情感。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上,他们在看、听、读之中,就能凭借直觉和联想去体会,使抽象的文字化为真切的具体的画面,从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例如在讲《海底世界》一课时,让学生边听边看配乐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深情地朗读课文优美的词句,学生听着教师的朗读,看着眼前课件屏幕上出现海底的美丽景色,浮想联翩,从而激起他们热爱大海的情感;再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多彩的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美好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既使教学情景交融,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得到升华,又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总之,情感让语文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情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永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陕西教育(教学).2005年04期
  [2] 苟凝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革新.2010年06期
其他文献
传统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灌”,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学生成了接受知识和工具,久而久之,人的个性被抹杀,人的创造力被束缚。面对教育陷入的僵局,国家教委提出了教育改革,切实执行素质教育,全面培养提高人的能力素养,开发人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鲜活的个体。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乏味,恰恰缺少生动和活泼,缺乏
期刊
新世纪的钟声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育更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在小学数学数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民主学习,启发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将自己的活动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和需要,学生才有
期刊
随着十几年的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研究走过了由“低效语文课堂”到“有效语文课堂”转变的漫长之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要求。那么,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才算是“高效语文课堂”?又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从有效到高效呢?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
期刊
随着全国新课程课改的不断发展,瓮安四中也一直在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探索着一种适合我校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五一一五课堂。而且对有效课堂进行了新的定位,有效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问题这一现象,结合生物教学,阐述如何实现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几要素。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教学效率;语言的艺术性;问题的创设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和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而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就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科
期刊
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
期刊
所谓“五步教学法”,即教师通过“预习自学-情景互动-多维训练-展示评价-回馈总结”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教学。五步教学法遵循《课标》的要求,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活力为宗旨,进行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实验。多年的研究实验证明,五步教学法可以施用于小学阶段,五步教学法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是五步教学法的基础  “预习自学”
期刊
[摘要]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文章认为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
期刊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能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大多数语文老师忽视了对孩子语感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缺失。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体验语感  小学生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课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