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绝唱,好家们的守望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兰州鼓子”,是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清民时期茶馆酒肆演唱鼓子蔚然成风,更有“到处弦歌”的盛况。在历经184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活动场所和生存机制的转变;艺人“老龄化”的突出特征;唱词不清、拖腔较长、“以慢为美”的审美倾向;自视清雅,仅限自娱雅集的活动方式等诸多因素都使得这些好家的守望,不断遇冷。新鲜“老龄”血液、演唱形式的变革以及女性艺人的“新声”这些现象的产生,确是生机,但能否为鼓子的传承别开生面?尚未可知。
  【关键词】兰州鼓子;渊源与沿革;活动场所和生存机制;“老龄”;女性艺人
  【中图分类号】J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032-02
  【本文著录格式】安鸽.百年绝唱,好家们的守望——兰州鼓子田野调查报告[J].北方音乐,2020,05(09):32-33.
  一、“鼓子”无鼓·渊源与沿革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古子”“兰州曲子”等,是主要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及周边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其传统曲目反映内容,多为明代以前的历史事件、传奇故事、才子佳人等。唱词雅俗共赏,既有我国古典诗词的典雅自然、委婉清幽的艺术特色;又有古朴粗俗、口语白描的乡土风格。在漫长的衍变、发展过程中,经过演唱实践、吸收融合曲牌、民歌等,曲式结构也逐渐由“缠令衍变、发展成联缀体“套曲”,从而形成了十大调,鼓、词、悲、胯、越、平、勾、当、令、百。其中“词、胯、勾”三个调类已经失传,无从考证,后新增了“海调”。
  究其历史渊源,近世学人主要持两种观点。其一、鼓子艺人李海舟、原兰州鼓子研究会副主席崔宝山先生等人认为其源于宋代。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十年,车驾入宫,起居太上,后苑小厮儿打息乏,唱道情,太上云,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
  《四库全书》记载“宋安定君王赵德麟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观点则更为泛化。“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兰州鼓子渊源于宋代的鼓子词。”《全书》中就“鼓子词”一词解释其特点是“歌唱主要用鼓伴奏”,但“兰州鼓子”却“从来不用任何鼓伴奏,因为兰州鼓子是属于‘雅'的音乐,而鼓是“俗”的乐器”。
  笔者曾就此提问民间艺人,老艺人只说“鼓子”是在清代时由满族旗营军兵将北京子弟书带入兰州,在不断吸收了河陇地区流传的民间曲调之后,逐渐演变而形成兰州鼓子。
  其二,木石齐主,杜亚雄等人从伴奏乐器、传播主体、字调,历史文化背景等角度推断其源于明清。“兰州鼓子形成于明清时期是比较可靠的说法”。(杜亚雄,赵塔里木:1988)
  “其实兰州鼓子,正复渊源有起于清代(明朝无有也),出于北平鼓书或子弟书。观其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皆与北平相似,惟不用八角鼓耳。”(木石齐主:1949)
  李耀先、黄虎据老艺人朱延明所藏其太祖爷(朱延明为第六代孙)朱秀才手抄《兰州古子曲录》十二本中,最早的抄本注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此做出确论,兰州鼓子至少约有184年以上的历史,是目前明确兰州鼓子历史的力证。但“鼓子”是否源起宋代“鼓子词”?以及“鼓子”为何无鼓的问题,至今仍未解。
  二、茶馆酒肆应犹在·活动场所和生存机制
  兰州鼓子于清民时期常演在茶馆、酒肆传唱,鼎盛时有“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之势。据艺人们回忆,活动点多是可达16处,其中“鸿运社”(现兰州市五泉公园大雄宝殿南部)是最大规模的活动场所能容纳500人之多,且茶馆皆为营业性场所。“清光绪年间,演唱兰州鼓子词曾风靡一时,布政司丰伸泰、按察司黄云、兰州府傅秉鉴等,先后为研究、欣赏兰州鼓子词曾设酒宴,令皋兰县衙役,遥邀各地善唱兰州鼓子词的名艺人来府演唱。当时,兰州鼓子界的权威演唱场所,以皋兰县政府门前(今武都路)之茶馆为冠。凡能进该茶馆演唱者,颇有“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之势。”
  “当时兰州人口只有十八万,城区也只是从现在广场西口到小西湖,却有这么多的曲艺茶馆,艺人达数百人之多,几乎到处弦歌。”
  今天能够听到鼓子的地方却是难寻,大多为政府下设辖區文化机构,也有几处爱好者的家里。近来年甘肃省为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鼓子”,成立了保护基地。兰州市下设七个兰州鼓子传习所,其中有4个传习在皋兰县。老人们俗称皋兰“那是鼓子的窝。”笔者曾先后采访过两位国家级传承人:魏世发老人、陈增三先生。他们的活动场地均涉及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的“兰州鼓子保护基地”。
  在老艺人的心里,鼓子是极“雅”的。段树堂艺人的一席话是很具代表性的。秦腔是卖唱的,太俗气,兰州鼓子从不卖唱,只是自己娱乐,要比秦腔雅的多。所以在寻找好家(爱好者)雅集的地点、时间前,得先找到圈内有名声的“好”(技艺高超)家。
  笔者找到了安宁区文化馆传习所的魏世发老人、肖振东先生等十多位好家,大多来自魏氏、肖氏家族。他们边听鼓子边喝茶饮酒,烟雾弥漫,兴起时划拳,“拉梢子”帮腔。在笔者眼中,这一派盎然的景象,似是那“茶馆酒肆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传习所仿古的一扇门,关上的既是他们怡然自得的清雅风趣,却也是他们曲高和寡的清淡场面。外面的人不知道里面在唱着什么,里面的人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魏老告诉我,现在几乎没有营业性茶馆酒肆活动场所,安宁区传习所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两万元补贴、传习所社员每年50元的社费。这些只能用来购买茶叶纸杯等生活用品,勉强维持外出演出事宜,乐器的采购和维修只能由好者自己承担。   三、新鲜的“老龄”血液
  魏老曾谈及,鼓子的爱好者多是六十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其中最年轻的54岁,是魏老的侄子。“每年能培养出来的,不多,也就是一两个。但是爱好者一直有。”其中一位爱好者,每日往返乘四小时公交,穿越东西狭长的城市,只为“唱上一曲”的心满意足。
  相比较“年龄均六十岁以上”的安宁区传习所,城关区陈增三先生团队显得略为年轻,年均五十多岁。在谈论鼓子的传承现状时,陈先生说道,“我一直在七里河健康路小学教鼓子,有的娃娃唱的好滴很,但是上了初中就不唱了。”正如陈老所说鼓子所遭遇的的“断层现象”,陆陆续续地有人爱好、有人学,但老的老、少的少。缺乏青年人的参与,传承脉络难以延续。
  以老人为主,是兰州鼓子艺人的突出特征,每每吸收的新鲜血液也呈现“中老龄化”的趋势,但这是否也正是鼓子衰而不绝,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不禁令人深思。
  四、演唱形式的变革以及女性艺人的“新声”
  (一)演唱形式的变革
  兰州鼓子采用单人坐唱为主,众人帮腔的形式,以兰州方言行腔,乡土气息浓厚。演唱中间无道白,一唱到底,无特殊着装要求,没有过多的形体动作和复杂的表情变化。“大多艺人演唱是闭着眼晴,只是在过门、间奏处饮茶润嗓时,缓睁双眼。在演唱过程中些许身体部位的挪动与变化,也是为配合唱腔的顿挫迟急而产生的自然反应,而非有意识的表演动作。”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扬琴、二胡、古筝等。
  诚如上述所言,安宁区兰州鼓子传习所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表现形式。陈增三先生却将其加以革新:原本的“坐唱”站起来了,眼睛睁开了;演唱者的动作和表情幅度虽不大,却也动起来了;服装也从杂乱到统一;更甚有以刘艳玲为代表的女性艺人的演唱。视觉上的可观性也切实推动了鼓子的发展。至于唱腔古老冗长,方言的晦涩难懂,并非艺人们意识不到,而是坦言“至少也要唱完整一个曲牌。”
  (二)女性艺人的“新声”
  “演唱鼓子是抛头露面之事,女的不宜抛头露面。”这是老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兰州鼓子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就鲜见女性艺人。“1985年,中国曲艺家协会甘肃分会、兰州市文化局、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振兴兰州鼓子座谈会”上,各县区与会者反映:兰州地区能唱兰州鼓子者有近三百人,出现了青年、妇女学唱的可喜景象。”出现了“妇女学唱的可喜景象”,但也未见更多数据和信息。
  “在兰州市及县区151位艺人中,女性艺人有6位,占4%。在我所有的采访中,只见过一位女艺人的演唱。这种“阳胜阴衰”的局面,不仅与男性艺人的态度有关,更与传统的男权思想与茶馆文化关系密切。”黄虎曾据现场登记、《什川镇 “兰州鼓子”协会会员名单》等资料,对鼓子艺人进行性别数据分析。从上述资料中不难看出,女性艺人的数量仍旧屈指可数。
  作为女性艺人,刘艳玲老师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显见的,老一辈的男性艺人虽不多言,也默默接受了。以往“男人们的事”,现在女性也能玩了。这一现象的产生,确是生机,但能否为鼓子的传承别开生面?也未可知。
  五、结语:好家的守望
  鼓子的现实困境除外界因素之外,从音乐本体出发,仍有很多问题。其一,兰州鼓子的曲式结构,有固定的鼓子头、鼓子尾,加之中间连缀的多个曲牌,使得曲目时长少则20分钟,多则70、80分钟;其二、方言复杂难懂,唱词不清常常出现“紧盯文字,一不留神也会丢失”的情况。拖腔较长、演唱过缓,且“以慢为美”的审美倾向,都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愈快的今天,背道而驰。以上诸多问题都使人不禁疑问,“山长水阔知何处?”但好家们百年来的传承与守望,却也让人发出“不忧清客随潮去,自有诸郎能夜行。”的殷切盼望。
  参考文獻
  [1]杜亚雄,赵塔里木.“兰州鼓子”简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2).
  [2]康健民.“兰州鼓子”源流及其现状浅析[J].中国音乐,2002(4).
  [3]黄虎.兰州鼓子的调查与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杨阳.雅俗嬗变古韵犹存——兰州鼓子唱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Z].北京:中国 ISBN中心,1992.
  [6]《中国曲艺志·甘肃卷》编辑部.中国曲艺志·甘肃卷(初审稿)[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
  [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曲曲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安鸽(1995—),女,汉族,甘肃兰州人,上海音乐学院,2017级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乐舞与书法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相互独立存在着, 但也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并相互影响,它们都是人们情感抒发的艺术表现形式,乐舞为书法的呼吸与韵律、力度的把握、线条的勾画以及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指导, 从而使得乐舞和书法二者可以互相融合。笔者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当作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剑器舞与草书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剑器舞对草书的影响探究,来考察乐舞和书
期刊
【摘要】《致爱丽丝(爵士版)》是一首改编自贝多芬《致爱丽丝》的、具有拉格泰姆风格的钢琴曲。本文结合早期拉格泰姆的艺术特点,在节拍与节奏、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致爱丽丝(爵士版)》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并在演奏速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当今中国音乐爵士化状况及爵士音乐的推广进行反思,并对未来发展加以展望。  【关键词】拉格泰姆;起源;改编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因其具有时尚性、娱乐性功能备受人们的喜爱。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单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听觉需要,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成为主导。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流行与古典的融合在横向和纵向上加深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多维度地诠释了当今流行音乐的发展动向,音乐风格大融合的时代即将到来。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风格;传统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音乐风格流派之一,表现主义音乐抛弃了过去存在的种种音乐准则,崇尚用声音直接体现人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充分展示个性与自由。而这一切,产生于20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又深深地作用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理查·施特劳斯作为一位横跨19世纪与20世纪的作曲家,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歌剧方面造诣非凡,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就是这样一部充满20
期刊
【摘要】自西方现代舞被“拿来”至中国,不管是现代舞还是当代舞的发展,从开始的“居无定所”到现在的“登堂入室”,众多中国现当代舞编导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这里定少不了“那个跳《扇舞丹青》的王亚彬”。从古典走向当代,从舞者走向编导,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勇于尝试着舞者的多种不可能性。首先,她在身体表达上的“吸纳”与“沟通”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亚彬舞影工作室举办的“亚彬和她的朋友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多的希望听到令人舒适的音乐。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笔者通过对作品《黄浦江深》的具体分析以来表达民族声乐演唱与流行音乐作品结合是具有必然性的。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流行音乐;《黄浦江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民族声乐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含义与发展历程  1.中国民族声乐的含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声乐教学与台词教学共性与个性,探索高职艺术院校戏剧表演专业声乐课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寻求声乐训练与台词训练相结合的有效训练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改变自身的原始发声状态,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不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融会贯通;声乐教学;台词教学;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纵观目前高职艺术院校戏剧表演专业的
期刊
【摘要】作为在高师音乐学院中深造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合唱钢琴伴奏水平。在进行合唱伴奏的学习中不仅要将钢琴伴奏、和声编配以及伴奏音型的设计这些打好基础,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能够从整体来控制伴奏的能力,也就是本文所要讲到的合唱钢琴伴奏的教学重点——交响音乐思维。这个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是一旦找到了窍门、明白了这种感觉,对我们今后的合唱伴奏以及独唱伴奏活动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高师音乐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的活态的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都市化的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多重优势的新媒体数字技术是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能有效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以广东省的音乐类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普遍做法
期刊
【摘要】巴洛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的作品以《十二平均律》为代表,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巴赫的音乐中充斥着平衡与失衡,和谐与对抗的思想,他的《十二平均律》被称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本文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第一首(BWV846)前奏曲和赋格为例,分析前奏曲给人感情上的交流和赋格的理性思维的碰撞,使大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巴赫。  【关键词】巴洛克;巴赫;《十二平均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