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悠中华,武韻深厚;
南宗北派,英才辈出。
白眉拳术,一脉相承;
流芳百世,风骨远扬。
作为白眉传人之一,
郭永钊先生与无数同门一样,
传宗师遗风,授徒高超技与德,
续门派传奇,弘扬白眉情与义。
一片真心永流芳,光耀武林钊後世。
承名师技艺 扬国粹四方
香港新界元朗大旗岭村,曾是一个平静而普通的市郊村镇。但是在1960年,此处迎来了一个不普通的人:白眉派第四传掌门人张礼泉宗师,以及日後在门派中建树颇丰的张炳发、李世强、李文达等,他们在当地拉开武林新传奇的序幕。原住民郭永钊先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中,渐渐与武术结缘。
由於张礼泉、张炳发,以及李世强、李文达各为父子关係,因此在香港新界元朗大旗岭村里,白眉派经历了四传、五传、六传的阶段。郭永钊先生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一过程。並且在八岁那年,他拜师李文达,成为白眉派的七传弟子,开始书写属於自己的承传门派的故事。
在成长的过程中,郭永钊先生从开始在祠堂里观看师傅及前辈们练武,到後来每日经过七八个小时、不畏伤痛勤加练习,再经过多年的沉淀後,他的武艺大大提升,得以担任助教工作。在其师傅李世强移民南美後,十六岁的他任李文达健身学院副教练,致力教导新一代学员。
21岁的时候,郭永钊先生的白眉武艺已经炉火纯青,还独创一套白眉擂台拳击法,年少风发之时便可在香江武林中独当一面。不过,此时的他想到更大的世界闯一闯,因此移民法国,在首都巴黎做中餐厅。
同时,郭永钊先生发现当地虽有不少教授中国功夫的教练,但多是看着相关书籍照本宣科,缺少实操经验,甚至有人教的内容与正宗的中华武术大相径庭,无益於传播中华国粹。为此,他利用工作閒暇时间,设馆广招徒弟,希望能帮助当地被误导的习武之人找到正确的方向。“我想,自己学了十多年的武术,如果没人学习並且传下去,就等於浪费了。”於是,经过筹备,郭永钊先生在1978年创办法国白眉总会,设馆广纳学徒。经发展,不少华侨、欧洲人及非洲人登门学拳。教学成果日益丰硕,结桃李於塞纳河畔。
借助武术的平台,郭永钊先生的白眉拳在異国他乡大放異彩,不仅教授过百名弟子,还得到首批在香榭丽舍大道与凯旋门典礼中进行舞狮表现的荣誉。更有一次登擂台竞技,他运用白眉拳击败一名曾获冠军的黑人拳手,让中华武术名声大噪,也让其感到自己作为“龙的传人”,是多麽引以为豪的事情。
此後,郭永钊先生在法兰西的岁月因白眉拳而屡获殊荣:1980年任法国中华国术联合总会总教练、1984年代表法国国家队教练参加台湾武术大会、1989年到法属圭亚那佳因市任华侨商会教练……
众多令其难忘的经历,伴随着这个传播中华国粹的过程:在远赴英伦的期间,郭永钊先生助力当地精武体育会发展,让泰晤士河畔绽放中华武术的繁花。一次其随法国武术家协会参与2000多人的盛典上,他作为现场中华武术的唯一代表,完成了精彩绝伦的表演,事後一位九十多岁、拥有十段柔道级别的前辈主动与之握手,並对郭永钊先生说:“你表演的功夫很完美,我从未看过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此情此景,仅是回忆,就足夠让人动容。
回乡育人才 尽责守门风
旅居海外多年,郭永钊先生的武术事业虽建树颇丰,但家乡的召唤始终在他心底回响。既然到了荣归故里的阶段,何不衣锦还乡?1990年,郭永钊先生再次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扎根,开展贸易生意。他对白眉执著的热情,也随之带回元朗。
以香港作为起点,郭永钊先生的武术事业又一次发展得有声有色,他不仅为当地众多学生传授白眉精髓,也积极参与当地各种武术活动中,还受邀到深圳龙岗地区开展武术教学。
总结多年的教学,郭永钊先生认为传授武艺重在学习门派精神,如果能让同门好友团结在一起,可保证门风纯正、坚守流派本源,因而能更好地将白眉拳传承发扬。所以他成立全球白眉武术总会:“我一生锺情白眉拳,也希望联合香港的同门,把白眉精神延续下去。”郭永钊先生解释,白眉拳的内涵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武艺与哲理需要个人通过水滴石穿的积累才能发掘出来。因此要在未来保持白眉拳的本真,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深入:“白眉拳的精髓在於能培养人的耐心、恒心,让人们懂得,追求武术是无穷无尽的,要是习武达到一定年龄的沉积,就能习得出神入化的技艺。”
例如回忆当年张礼泉宗师的武艺,可谓空前绝後,成就非凡。民国时期,他曾任黄埔军校总教练,为广东武术界带来不少殊荣:他将各派之精要汇集,创编一套“四门八卦”。在实践练习方面,更编成了一套对拆称之为“脱跳拳法”使学者由浅入深。而其在运用武器方面,亦遵循同一宗旨,其运用棍、剑、刀、鞭、戟等多种兵器,既融会贯通又不乏特色。
其中,最让武林中人称道的是,张礼泉宗师没有把所学的各派拳术武器套路冠以白眉某某拳、棍、凳及扒等名称,反而道出其来源,可见他对“武术忠於师承”之精神是绝对遵从的,为学武者之道德典范。
“做人做事有品德,对家庭父母有尊敬。”因为对宗师武德之敬仰,郭永钊先生在面对从十几岁到六十多岁的学生时要求,习武首要重在培养武德。同时,擅长大耙、棍法的他在授课中,要求学生把马步扎稳,先打好基础,然後再学习其它招式:“白眉的武术特点是,通过人体近距离的接触,利用九劲一同发力,动作连贯,招式稳当。”
对恩师李文达,郭永钊先生同样佩服有加。他形容,老师的九步推精彩完美,是自己眼中独一无二的白眉技艺。也在日後的成长及教拳中,他从中体会到灵活多变的重要,因而帮助自己得到提升,並使武功臻於化境。
热衷白眉拳的郭永钊先生,也对舞麒麟锺爱有加,他拥有娴熟的相关技术,也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倾囊相授,好让该项寓意吉祥、趣味横生的汉族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弘扬。
今日,舞麒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於云南、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山西等地广为流传的风俗。其中,尤以客家人居住地区最为重视。因此郭永钊先生说:“舞麒麟是客家人心中很神圣的活动,也保留了很多传统的因素。”
顺应时代的发展,他在这些基础上,把新的表演方式加入舞麒麟中,而此项运动因与白眉一样,同样需要稳定的马步作为基础,因此易於互通、便於融合。郭永钊先生的创新也因此源源不绝。2000年,他还受新加坡武术总会的邀请,到当地教授短尾麒麟项目。
在文化层面,郭永钊先生也希望赋予舞麒麟新的内涵,因此成立相关团体,並计划推行“麒麟送金钱”、麒麟糖、麒麟红包等项目,为节假盛典带去喜庆、给长者孩子带去欢愉。
对白眉的执著,是郭永钊先生多年以来不可替代的欢乐。同时,他也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因此把自己所学的白眉拳与舞麒麟都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体会到国粹的魅力,让源自东方文化的快乐,在香港传播,在世界宣扬。
郭永钊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麒麟山庄武术会创办人兼总监教练
全球白眉武术总会副主席
法国白眉总会创办人
国际郭永钊白眉武术拳击总会总监
深圳龙岗李汉明白眉拳术研究会顾问
大旗岭青年团主席
中外白眉李文达七传纪念会会长
2010年,其个人故事收录进《中华武林人物誌》
南宗北派,英才辈出。
白眉拳术,一脉相承;
流芳百世,风骨远扬。
作为白眉传人之一,
郭永钊先生与无数同门一样,
传宗师遗风,授徒高超技与德,
续门派传奇,弘扬白眉情与义。
一片真心永流芳,光耀武林钊後世。
承名师技艺 扬国粹四方
香港新界元朗大旗岭村,曾是一个平静而普通的市郊村镇。但是在1960年,此处迎来了一个不普通的人:白眉派第四传掌门人张礼泉宗师,以及日後在门派中建树颇丰的张炳发、李世强、李文达等,他们在当地拉开武林新传奇的序幕。原住民郭永钊先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中,渐渐与武术结缘。
由於张礼泉、张炳发,以及李世强、李文达各为父子关係,因此在香港新界元朗大旗岭村里,白眉派经历了四传、五传、六传的阶段。郭永钊先生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一过程。並且在八岁那年,他拜师李文达,成为白眉派的七传弟子,开始书写属於自己的承传门派的故事。
在成长的过程中,郭永钊先生从开始在祠堂里观看师傅及前辈们练武,到後来每日经过七八个小时、不畏伤痛勤加练习,再经过多年的沉淀後,他的武艺大大提升,得以担任助教工作。在其师傅李世强移民南美後,十六岁的他任李文达健身学院副教练,致力教导新一代学员。
21岁的时候,郭永钊先生的白眉武艺已经炉火纯青,还独创一套白眉擂台拳击法,年少风发之时便可在香江武林中独当一面。不过,此时的他想到更大的世界闯一闯,因此移民法国,在首都巴黎做中餐厅。
同时,郭永钊先生发现当地虽有不少教授中国功夫的教练,但多是看着相关书籍照本宣科,缺少实操经验,甚至有人教的内容与正宗的中华武术大相径庭,无益於传播中华国粹。为此,他利用工作閒暇时间,设馆广招徒弟,希望能帮助当地被误导的习武之人找到正确的方向。“我想,自己学了十多年的武术,如果没人学习並且传下去,就等於浪费了。”於是,经过筹备,郭永钊先生在1978年创办法国白眉总会,设馆广纳学徒。经发展,不少华侨、欧洲人及非洲人登门学拳。教学成果日益丰硕,结桃李於塞纳河畔。
借助武术的平台,郭永钊先生的白眉拳在異国他乡大放異彩,不仅教授过百名弟子,还得到首批在香榭丽舍大道与凯旋门典礼中进行舞狮表现的荣誉。更有一次登擂台竞技,他运用白眉拳击败一名曾获冠军的黑人拳手,让中华武术名声大噪,也让其感到自己作为“龙的传人”,是多麽引以为豪的事情。
此後,郭永钊先生在法兰西的岁月因白眉拳而屡获殊荣:1980年任法国中华国术联合总会总教练、1984年代表法国国家队教练参加台湾武术大会、1989年到法属圭亚那佳因市任华侨商会教练……
众多令其难忘的经历,伴随着这个传播中华国粹的过程:在远赴英伦的期间,郭永钊先生助力当地精武体育会发展,让泰晤士河畔绽放中华武术的繁花。一次其随法国武术家协会参与2000多人的盛典上,他作为现场中华武术的唯一代表,完成了精彩绝伦的表演,事後一位九十多岁、拥有十段柔道级别的前辈主动与之握手,並对郭永钊先生说:“你表演的功夫很完美,我从未看过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此情此景,仅是回忆,就足夠让人动容。
回乡育人才 尽责守门风
旅居海外多年,郭永钊先生的武术事业虽建树颇丰,但家乡的召唤始终在他心底回响。既然到了荣归故里的阶段,何不衣锦还乡?1990年,郭永钊先生再次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扎根,开展贸易生意。他对白眉执著的热情,也随之带回元朗。
以香港作为起点,郭永钊先生的武术事业又一次发展得有声有色,他不仅为当地众多学生传授白眉精髓,也积极参与当地各种武术活动中,还受邀到深圳龙岗地区开展武术教学。
总结多年的教学,郭永钊先生认为传授武艺重在学习门派精神,如果能让同门好友团结在一起,可保证门风纯正、坚守流派本源,因而能更好地将白眉拳传承发扬。所以他成立全球白眉武术总会:“我一生锺情白眉拳,也希望联合香港的同门,把白眉精神延续下去。”郭永钊先生解释,白眉拳的内涵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武艺与哲理需要个人通过水滴石穿的积累才能发掘出来。因此要在未来保持白眉拳的本真,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深入:“白眉拳的精髓在於能培养人的耐心、恒心,让人们懂得,追求武术是无穷无尽的,要是习武达到一定年龄的沉积,就能习得出神入化的技艺。”
例如回忆当年张礼泉宗师的武艺,可谓空前绝後,成就非凡。民国时期,他曾任黄埔军校总教练,为广东武术界带来不少殊荣:他将各派之精要汇集,创编一套“四门八卦”。在实践练习方面,更编成了一套对拆称之为“脱跳拳法”使学者由浅入深。而其在运用武器方面,亦遵循同一宗旨,其运用棍、剑、刀、鞭、戟等多种兵器,既融会贯通又不乏特色。
其中,最让武林中人称道的是,张礼泉宗师没有把所学的各派拳术武器套路冠以白眉某某拳、棍、凳及扒等名称,反而道出其来源,可见他对“武术忠於师承”之精神是绝对遵从的,为学武者之道德典范。
“做人做事有品德,对家庭父母有尊敬。”因为对宗师武德之敬仰,郭永钊先生在面对从十几岁到六十多岁的学生时要求,习武首要重在培养武德。同时,擅长大耙、棍法的他在授课中,要求学生把马步扎稳,先打好基础,然後再学习其它招式:“白眉的武术特点是,通过人体近距离的接触,利用九劲一同发力,动作连贯,招式稳当。”
对恩师李文达,郭永钊先生同样佩服有加。他形容,老师的九步推精彩完美,是自己眼中独一无二的白眉技艺。也在日後的成长及教拳中,他从中体会到灵活多变的重要,因而帮助自己得到提升,並使武功臻於化境。
热衷白眉拳的郭永钊先生,也对舞麒麟锺爱有加,他拥有娴熟的相关技术,也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倾囊相授,好让该项寓意吉祥、趣味横生的汉族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弘扬。
今日,舞麒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於云南、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山西等地广为流传的风俗。其中,尤以客家人居住地区最为重视。因此郭永钊先生说:“舞麒麟是客家人心中很神圣的活动,也保留了很多传统的因素。”
顺应时代的发展,他在这些基础上,把新的表演方式加入舞麒麟中,而此项运动因与白眉一样,同样需要稳定的马步作为基础,因此易於互通、便於融合。郭永钊先生的创新也因此源源不绝。2000年,他还受新加坡武术总会的邀请,到当地教授短尾麒麟项目。
在文化层面,郭永钊先生也希望赋予舞麒麟新的内涵,因此成立相关团体,並计划推行“麒麟送金钱”、麒麟糖、麒麟红包等项目,为节假盛典带去喜庆、给长者孩子带去欢愉。
对白眉的执著,是郭永钊先生多年以来不可替代的欢乐。同时,他也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因此把自己所学的白眉拳与舞麒麟都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体会到国粹的魅力,让源自东方文化的快乐,在香港传播,在世界宣扬。
郭永钊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麒麟山庄武术会创办人兼总监教练
全球白眉武术总会副主席
法国白眉总会创办人
国际郭永钊白眉武术拳击总会总监
深圳龙岗李汉明白眉拳术研究会顾问
大旗岭青年团主席
中外白眉李文达七传纪念会会长
2010年,其个人故事收录进《中华武林人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