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i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对学生影响十分重要,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是广大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摆脱“教师负责制”的教育弊端,尝试创新教育的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就结合在具体教学中的切身感受,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实施创新教育。
  1、教师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不能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要通过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从而熟练、高效地驾驭教材,把新时代下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再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克服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知识权威,把知识强加给学生,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音。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民主自由的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其次,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再次,教师作为领导者,仅仅是学习者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要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探讨,合力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是整体的、全面的,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师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之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多给学生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角度提出疑问。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数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理和积极探究的过程。
  此外,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培养学生总结能力,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相辅相成,并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每一教学环节的实施,都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行动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以特定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引发学生探究、创新。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设计、提问问题,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出示的问题既是未知的,又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解决的,这样才会吸引学生,产生兴趣,引发求知欲,主动思考,提出质疑,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2、合理满足学生的欲望,使学生拥有成功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创新的兴趣。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屡屡失败,则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畏惧,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极其必要的。
  3、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还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趣事、成就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应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历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理论的产生,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既可以了解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其中创新精神。
  三、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行,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态势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评价,而要帮助、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以积极的态势解决问题,从而在客观上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鼓励学生创新。
  (江苏省溧水县白马中学创)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首要工作便是让孩子在语文课中幸福地成长,使之成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巨大的创造力量的人。   有人说:“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确实,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而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孩子们的多彩梦而存在的。在那儿,花会与他们共舞,白云会与他们说话,小音乐家杨科希
期刊
在整个非智力因素活动中,情感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对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加以吸收,进行知识的积累。这就告诉我们,情感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积极的定位、维持、调节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  一、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没有爱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格外注意。  有些学生上课学习的定理公式等内容常常记不住,可是,电影、电视看过一遍就能给别人清楚的叙述主要情节。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对电影、电视感兴趣,因而能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于一点。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
期刊
宗法制度产生于先秦,它的起源、发展和衍变,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上古时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面貌。  由于资料的欠缺,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夏代是否存在宗法制度,也不能清晰地描述出当时宗族的具体形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代是存在宗法制度的。相对于商代所存在的处于初级阶段的宗法而言,西周以及紧接其后的春秋时期,宗法的制度化已臻于完善。  一、宗法制的形成与发展  1、宗。《说文宀部》
期刊
写一手漂亮字,是一个人较好的文化素质的表现,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和交际。尤其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更应该加强写字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结构美、形态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记忆,发展思维。  1.教法灵活多变,激发兴趣。教学中采取穿插写字游戏、猜字谜、编顺口溜等生动有趣的方法,可
期刊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深入钻研,把握教材  数学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凝结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无可否认,它是由教育专家们精心编写而成的前人丰富经验的综合。  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趣味性、现实性、开放性、灵活性、挑战性、问题性、活动性、过程性、人文性、
期刊
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尤其是中考作文,农村的学生作文得分大大不如城市学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农村学生的视野积累及情感体验等不如城市的学生,因此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应该有农村的特色,即慢工出细活。争取经过三年的系统训练,学生的作文成绩与城市的相比能缩小差距,下面我提出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一、学生平时多观察坚持写随笔  初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显得空洞,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都是比较无力的甚至是千篇一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
期刊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很广。它往往能使计算明了、简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主要使用质量差和气体体积差。现将常见类型和解法列举如下。  一、质量差法  (一)、固体质量差  例1、Na2CO3、NaHCO3、CaO、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溶于足量的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中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29.0g。则原混合物中Na2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