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制胜探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作文有许多共性,其实很难有考场内外之分。但是,考场作文有规定的范围要求,有限定的写作时间,属于“急就章”。它不像平时写文章那样,可以等待“灵感”到来之后才下笔,或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随意改变写作的内容。换句话说,谁具备了写好各类文章的能力,谁就能够自如地写好考场“急就章”。
  
  一、美文争共赏,才识服“判官”
  
  从高考作文阅卷来看,所谓的“写好各类文章的能力”,首先表现在考生所具备的“才”和“识”上。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积累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大胆的想象、娴熟的技巧、优美的语言是把作文写活的基本保障。但是,一个人拥有了这些“才”其实还是不够的。因为好文章不是简单地堆积材料或展示才华,更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材料和写作技巧,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加工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表达“我”的独到见解,甚至使其闪现哲理的光华,这就是“识”。
  “才”和“识”虽然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但“才”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基础,“识”是提升考场作文品位的必要条件。有一位往届生,借用《凤凰涅pán》为题,叙写了自己从失败到奋起,从而取得自我新生的心理历程,结尾几段,是这样写的:
  我知道,我的心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既然阿加门农也要花费十年时间才能攻破特洛伊,夺回海伦;既然奥德修斯也要历经艰险才能回到故乡,重新为王。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拒绝面前的这一点荆棘呢?
  我细细审视自己,我的身体不够强壮,我的意志不够坚强。但我不会害怕前方的路,因为我还有一颗跳动的心,在呼告着未来!
  我不是凤凰,但我梦想凤凰的永生;我不是英雄,但我渴望英雄的不朽。而我的心灵,它告诉了我前进的方向!
  执掌着智慧的女神雅典娜啊,你愿意睁开你的慧眼,去关注一个凡人的涅pán吗?
  丰富的知识是一种“才”,深刻的见解则是一种“识”。我们不仅要为这位考生具有较为丰富的外国文学修养而赞叹,更要为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心灵的“涅pán”而鼓掌。
  考场是无情的,考场又是“多情”的,只有美文,才能争得共赏;只有“才识”,才能征服“判官”。
  
  二、扎实打基础,临场方自如
  
  才识哪里来?功夫在考场外。
  议论文中小至成语名言,大至典故传说,考生心中要有“一本账”,待要用时,自然而然便呈现眼前了,这就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的背后是考生十年寒窗的积累和理解,没有投机和巧合,只能扎实地打基础;记叙文可以是对所见所闻的叙写,也可以是对生活的艺术再创造,它必须得益于合理灵活的思维,扎实娴熟的写作功底。
  未来的考生们,想要成为考场骄子,就老老实实地学习,勤勤奋奋地练习吧。要学的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要练的是多种多样的方法。
  
  三、自然表真情,纯朴见睿智
  
  对近几年高考作文的现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荩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从最近两年的阅卷看,有些文章的确思路活跃,形式多样,但很多乍看情节编得很圆满,细看却有似曾相识之感。某个情节或某段用词精彩的排比句老师第一次批阅到,也许会击节三叹,但第二、第三次遇上,就有受骗上当的感觉了。许多考生动不动就编故事,而且编的都是外国人的故事。试想,中学生对外国人的生活究竟能有多少实际体验,文字也许很花哨,但内容的虚假度增加了。”
  
  四、套文最可悲,切忌背范文
  
  高考作文的备考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学范文,背范文,并以此作为写好考场作文的典型经验和制胜法宝。有的语文老师在学生进入高三以后,不是指导学生注意各种文体特点,尝试训练为主,而是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一篇范文,甚至要求背诵范文,以此代替训练,求得备考捷径。此种备考法,只是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范文库,而不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考生们抱着侥幸心理,盼望考场上能够套上一篇美文佳作,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一旦临考时“套”上了,考生们沾沾自喜,老师们自以为是。可如今高考作文阅卷对此种现象毫不容情地说了“不!”并明确规定,对套用的雷同卷一般最高得分不超过20分。
  套用的实质是一种抄袭,过分地仿写也会让自己的个性丧失殆尽。在提倡考生展示个性,积极创新的时代,考场作文坚决杜绝套用,也不提倡仿写。
  在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批“另类”作文,那就是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古白话写的作文。为什么会刮起这股“复古”风呢?究其原因是因为2001年高考某省诞生了一篇满分卷,这篇作文以其流畅娴熟的古白话征服了阅卷的教师们,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于是,一批“追风族”在今年的高考中纷纷效仿。虽然也有几篇“上乘”之作,但已经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激发起阅卷老师的兴趣了,因为第二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美丽的人不可能再排上天才的行列。至于那些半文不白,仅在语言上故作雕琢的不伦不类的作文,那就大有东施效颦之嫌了。
  考生们,考场作文制胜因素多多,以上是就今年高考阅卷中最突出的几个方面而论。以下为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送上一帖,仅供参考:
  扎实打基础,才识不可无;方法学到手,临场方自如;
  审题应仔细,主题不偏移;创新要提倡,瞎编见鬼吧;
  自然最重要,真情不可少;纯朴见睿智,雕琢是掩饰;
  套文最可悲,范文不可背;追风要不得,形式自斟酌;
  表达全方位,描写排首位;语言像翅膀,书写同化妆;
  写作无捷径,勤练是根本;功到自然成,等你拿高分。
其他文献
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所以需要数学的缜密思维。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要求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论证有据、构造有序,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缜密思维是作为人的高级意识活动,不仅仅是复制、反映现实,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现实,就要求我们具有缜密思维习惯;数学教学,也是一种数学教育,是让学生智慧生成的思维之旅。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断、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
期刊
内容摘要:开放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新课程倡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强化民主和谐、标新立异的创新途径,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媒介进行的一种沟通与交流,教师应树立“教学活动”的观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期刊
一、数学: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科学史表明,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看作万物之本源。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认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物理学家伦琴因发现了X射线而成为1910 年开始的诺贝尔物理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当有人问这位
期刊
人文素养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它关系到人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人的价值取向、人的文化品位等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当今社会,无论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假如不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那么将会给他未来的人生路途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是高校教学不可忽视的
期刊
孔子一生可谓抑郁不得志,但在教育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这两个教育观点影响深远,而“因材施教”更是光辉夺目。在《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很多,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冉有畏缩不前,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胜过人,故抑而退之。如果说“大同社会”是孔子的社会理想,那么因材施教无疑就是孔子的教育理想
期刊
内容摘要:教育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课堂倾听是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听、用脑子听。倾听是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有效的倾听学生才能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倾听习惯养成之后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更能博采众长,弥补学习者个体考虑问题的不足,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期刊
什么是超常发挥?超常发挥的感觉出奇地好。具体分析一下,有三种发挥。第一是失常发挥,就是学的多,考的少。考出来的只是学的大概5%或10%,完全就是失控了。第二,正常发挥,就是考的跟学的差不多,学的东西基本都考出来了。第三是超常发挥,就是你居然考的比学的还多。  高考超常发挥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实力层面。首先要有一定的智力天分,能够理解所有课堂所讲的内容,要有学习能力,能够很好地组织、安排考试和作业,
期刊
一、英语词汇学习的意义与现状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在外语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就是词汇,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如果不储备一定数量的词汇,
期刊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优选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就显得非常重要。本人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做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在学法上给予指导    1、很多同学还是沿用初中时的那套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或很少预习,认为课前预习与不预习对学习影响不大,这是预习不当的表现。  2、由于刚搬进新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初三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比较神秘,而且化学学科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