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在地理课堂绽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MA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地理课堂实现德育渗透:一要回归本位,升华认识,凸显地理课德育功能;二要依托文本,对接现实,提高地理课德育实效;三要搭建平台,借力活动,延展地理课德育途径。这样,才能让课堂绽放德育之花。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德育工作引向深邃。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功能;德育实效
  作为教师,相信你和我一样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多年后,你曾经的得意弟子,见到你连声招呼也不打,与你视若陌路;而那些非常令你头疼的学生,见到你时却能嘘寒问暖,对你非常的热情与尊敬。如此反差的礼遇,相信一定令你五味杂陈。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于你得意弟子,你多关注其成绩名次,忽略了对其思想教育;而于曾令你头疼的学生,他知道你的经常“腻乎”是存心为他好,所以他心存感激。
  通过这个小小的事例,笔者只是想说明,我们的教学不能只追求分数,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否则,就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说那样:没有道德教育的教育,等于让利剑握在疯子手中,你说可怕不?这样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在地理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是何等的重要啊!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 回归本位,升华认识,凸显地理课德育功能
  1. “课标”对地理课德育地位刚性要求
  地理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最新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要求,个人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第一,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第二,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培养学生热恋故土,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第三,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而言,则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全球眼光。就这三点,笔者认为第一点最为重要,最接地气。因为人只有成其为“人”了,才能有所担当,才会有益于国家和世界。
  2. 历史和现实赋予地理教师的使命要求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知道,分数是我们需要的,但这不是全部。别忘了,我们在挖空心思给学生知识深度和宽度的时候,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厚度和温度。就现用地理教材(湘教版)而言,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德育因素,以及学生很感兴趣的德育因子。
  二、 依托文本,对接现实,提高地理课德育实效
  基于以上分析和对现实的考量,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课渗透德育,主要从做好做实以下两点。
  1.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全球化的时代大潮销蚀着国家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同样,信息化下便捷的通讯手段迟滞甚至取代了游子回家的脚步。
  201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相关内容时,我就结合时政,给出相关的地形图,让学生讨论如何伏击准备扫荡的日军;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教学中国地形的时候我就结合红军长征路线来出题让学生讨论。这样既缅怀了历史,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讲湘教版八上《中国的疆域》一节中,在学生已明确我国陆地总面积的情况下,结合中印两国的领土争端,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强调:虽然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领土主权问题上要毫不含糊绝不能让步,从而珍视祖国的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
  地理教学中还要适时适度结合乡土地理资料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桑梓情怀。八年级上册很多章节,如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都很适宜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大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地球是我们全人类的共有的家园。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现代化与传统化不可避免的冲突更需相融对接的大背景下,各国、各地相对封闭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特别是在世界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为此,结合初中地理教材中这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拥有全球意识、全球眼光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加强对学生的全球合作意识和全球责任意识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非常多,穷尽之,不可能,也没必要。就重要性而言,培养学生的“中国情结”,还要让学生拥有“世界眼光”应是地理课堂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搭建平台,借力活动,延展地理课德育途径
  1. 结合重要节点,开展课外活动
  教育实践中,可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针对我国目前的海洋现状,可举行以“我爱我的蓝色国土”演讲比赛,以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开展“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可以通过集邮等活动,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浓浓的爱国情;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家乡的资源、环境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 打通学科界限,构建立体体系
  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事。换而言之,地理教师不能光顾自己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与各学科各极形成合力。如在讲授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时候,我就引用一些中国古诗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揭示气温高低与地形高低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引用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并且配以相关的庐山的桃花盛开时的图片,让学生去讨论;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特点,我引用了“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等诗句,这样深入浅出,形象而且生动,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学习《中国的疆域》一课,我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让学生懂得历史上英、美、俄等国都曾依托海洋创造大国奇迹。而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走向海洋的国家之一,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只有明初(特别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短暂的一瞬。明朝中期以后,我国海洋事业开始慢慢走向衰落:近代以来淡薄的海洋意识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面对今天不容乐观的海洋国土现状,我们该自觉地树立积极的海洋观。
  综上所述可见,中学地理课堂德育渗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也不是随便可以放一放,而应是常抓不懈的;同时,地理课堂的德育渗透中也不能零打碎敲,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要有一条主线。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实現地理课堂的德育课程化。倘如此,我们的课堂在引领学生探寻知识的百花园时,就能自然地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把德育工作引向深邃。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翻转型课堂的教学现状,其次,概述翻转型课堂结合微视频在PS课程中的必要性,而后注重分析翻转型课堂结合微视频在PS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强调翻转型课堂在PS教学中起到的发展前景,希望给业内同仁以启发。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主动讲述,学生在讲台课堂下面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以灌输式形式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时间。但是19世纪开始,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也成为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被列为基础教育课程是现代信息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
摘 要:中职教育是学生为了面向社会所学习的技能。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是现在社会非常需要的一种职位。中职教育的学生基础知识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扎实的,所以在此基础之上要为学生的明天来考虑,学生中职计算机的教学需要面向社会需要来进行,教师要时刻地关注社会的需要,从社会出发,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教学是二十世纪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  关键词
研究了ABEI-HO-Cr(Ⅲ)化学发光体系,发现了Vc可以抑制该体系发光这一特性,并应用这一抑制发光效应,建立了Vc的分析测定方法。用于蔬菜、水果的Vc含量的实际样品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成长靠的是教育。因此,在当下积极推行的素质教育之中,学校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专业;创新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树立新的教育观,紧抓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当下职校工作中应
摘 要:随着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常规。计算机专业学生量变不断发展的同时,其质量的核心课堂教学却出现了很多难题。比如用普通教育的标准来度量职业教育、比如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广大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师,本文探讨计算机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的策略,为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提供一些设想。  关键词:中职职业教育;计算机课堂教学;策略  一、
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NF)、盐酸环丙沙星(CP)、氧氟沙星(OF)、盐酸洛美沙星(LM)均可在Ce(Ⅳ)-NaSO化学发光体系中产生响应,据此对上述4种药物进行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