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下)

来源 :中国农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江南农业中 ,出现了一种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今日我们所说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改造资源 ,进行多样化的生产 ,同时利用食物链原理 ,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 ,从而降低了投入而增加的产出 ,达到了较高的生产率。这种生态农业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常熟的大经营中 ,明清之际时在嘉湖一带已相当普遍 ,并为小经营所采纳。这种生态农业在江南平原逐渐普及 ,为江南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明清之际玉米、马铃薯、红薯的传入和推广除了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外,还存在许多负面影 响。其负面影响是为清代“人口奇迹”创造了基本条件,使南方亚热带山区形成了结构性的贫困
目的:观察透射电镜下脊髓突触体形态,定性定量检测突触体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氨基酸递质,研究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所得大鼠脊髓突触体的形态是否完整及其生理活性。方法:将制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对纳入研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每星期1次,6次为1个疗程。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总体症状
自从李新吾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近年来,杨才德及其科研团队等率先利用穴位埋线刺激
<正>12月15日,由美国ACX西班牙Fagavi工厂生产、天津好牛公司进口的1000吨西班牙苜蓿顺利通过植物检验检疫,在天津港装车发往各地。这是中国首批大规模进口的西班牙苜蓿。据
介绍3DS MAX灯光的基本种类,解释灯光的关键参数,对场景中布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也做比较详细的说明。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用教材教"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狭隘、片面、肤浅的理解,有的作一厢情愿的纯技
<正>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而水稻种植业的地位则相对有所下降。其中,太湖地区的桑树种植发展很快,
1537年三江闸建成之后,引起萧绍平原水系水流平缓、扁角螺孳生环境改善、河浜和低田大量形成以及水生作物普遍种植等一系列生态反应。嘉靖之后,水红菱又种于高田,使姜片虫病
在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内,采用空气作为气化剂,对杏仁壳进行了气化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产生的燃气热值在4741~5418kJ/Nm3之间,主要燃气成分含量为CO:15.4%~18.7%,H2:9.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