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将“一切为了学生”落到实处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都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即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考量对象。如何才能将阅读教学落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彰显差异,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点说起来容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的补给往往并不是学生之所“需”。王荣生教授说过:“如果没有适切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无论树什么大旗,玩什么花招都无济于事。”教师的教学补给只有在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
  如在教學《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并进行板书:黄河波涛汹涌、筏子小巧轻盈、乘客谈笑风生、乘客镇定机敏。此时,不少学生纷纷质疑:“课文的题目是‘黄河的主人’,艄公才是课文写作的重点,但作者为什么偏偏写得最少,而是用了很多的笔墨描写了其他事物和人物呢?”学生的这种困惑与障碍,就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于是,教师相机提问:“从课文中所写的波涛汹涌的黄河、小巧轻盈的筏子、谈笑风生的乘客中,你能不能体悟到艄公的特点呢?”学生纷纷从文本的内容入手,真切感受到作者之所以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这些内容,其实都是为了衬托艄公的特点。
  所谓“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与困惑,将教学的焦点对准学生内在的需求,按“需”施“教”。
  二、契合体验,尊重学生学习发现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他们解读文本的思路和探寻问题的视角可能与成人有着较大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发现有时会让人完全不可思议,此时,教师就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而是要善于倾听学生内在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发现。
  如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通讯报道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通讯报道的真实性这一特点,教师将关注点聚焦在不同角色描述谭千秋老师牺牲自己、抢救学生的语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进行语言描述,而要借助于其他人的转述来展现呢?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学生在对比思考中发现,这正是通讯报道真实性的需要,利用当时在场人员的转述比作者自己主观的描述更加令人信服。在研讨过程中,一位学生有了这样的发现:“我觉得作者在选择具体人物时也是有讲究的,分别从被救同学、救援人员、学校同事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发现是教师教学之初没有预设到的,不妨可以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他们一起研究,一起探讨,从而真正认识到不同角色的人群在事情发展时所经历的阶段是不同的,借助他们的视角就是要还原事件的真面目。
  教学设计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本”,但并不是达成目标的唯一通道。教师从学生的动态生成和学生的主动发现入手,没有机械地随着教案走,而是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肯定了他们的探寻精神,从而真正落实了“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三、尊重认知,点拨学生争议认知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同的个性解读就意味着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认知,难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争议。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在有争议处适当点拨,才能让学生拥有潜在的发展可能。
  《负荆请罪》是一个典故,很多学生早已对故事情节了如指掌。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洞察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廉颇要向蔺相如道歉,为什么要选择‘负荆请罪’这种方式呢?是不是显得有点过于招摇过市了?”不少学生就此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认知,教师紧扣这一争议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认为有必要这样做的学生认识到,廉颇用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要让赵国人放心,赵国的文武大臣已经和好如初,也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向秦国宣告,赵国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尤其是文武大臣同心协力,实际上是为了赵国的安全着想。
  在这样的争议和辩论中,学生之间形成了多维的互动对话,逐步意识到廉颇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精心设计的,究竟是不是招摇过市或者是一场秀,都是学生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辩论,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思考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而通透的把握,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高效发展。
  四、设计层次,组织学生整体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关注的主体。考量课堂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落实。因此,所谓“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积极践行为了一切学生,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核心层面,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不同的活动,不能让任何学生望而却步,而是在契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之后设计了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果你是天文学家,现在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你会怎样向记者们介绍火星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对文本传递出来的资源进行吸收,深入研读作者的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对火星的全面介绍。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还设计了支架,比如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提供基本的话语范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阅读感知、积累悦纳、倾吐表达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展现。
  在案例中,每个学生都真正进入到情境中,演绎着最精彩的故事,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参与。因为教师提供了鲜明的交流平台,形成生生想做事,生生有事做,生生做成事的境界。
  五、归类升华,重视学生自主总结
  课堂教学不能将教学的关注点完全聚焦在过于繁杂的目标上,更不可让学生只顾着“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自主性的小结,可以是基于内容层面的信息归类,可以是基于主题层面的价值升华,也可以是写作策略层面的实践运用。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都是以作者笔下的动物为例,教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让学生感受这些动物的独特特点,并在对比中感受作者在描写动物特点过程中的写作方法。为此,首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紧扣描写动物的核心语句感受动物的基本特点,如变色龙外形的丑陋、捕食的快捷、变色的狡黠,再如金蝉在脱壳过程中的生动有趣。其次,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写作方法后进行小结:由于作者对变色龙并不熟悉,所以全文都是借助于南非工人之口来进行转述的,使得描写更具有信服力;而描写金蝉脱壳时,作者是依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不同的阶段展开。
  这样的总结使学生体会到写一个主题,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心理体验的感知效果就会形成较大的差异,从而在尝试自主性小结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主题价值、写作策略形成更加深入的感知,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奠基。
  “一切为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更是阅读教学应该积极落实和遵循的认知。因此,“一切为了学生”,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意识、总结学习方法,还需要保证全体参与,尊重他们的认知基础和自主发现。教师只有教学生之所需,促学生之所学,才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作者以为,教师应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专业课知识吃力导致不感兴趣不愿听课的现状,利用科学故事、形象比喻等引导课堂的愉快气氛,使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使课堂达到最大效果。  关键词:电子专业;愉快课堂  近年来,随着大学本专科甚至研究生的扩招,考大学已经不再是过独木桥,难度系数已大大降低,稍具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更愿意考取高等学府,所以中专招生的素
在教學中,教师要强化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融通,即借助随文练笔的方式,将学生的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进行有机整合。这与课标对语文课程“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定位不谋而合。在语用理念下,随文练笔不仅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更契合了文本的内在语境。教学中应将阅读感知与练笔实践进行有效融合,寻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教师可以基于不同文体的特质,设计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为学生进行高效的语用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三种意识,全面提高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职生;意识;职业素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职业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不得不进行深思:今天的中
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对话是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应围绕教材编排的内容,精心组织学生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对话欲望  创设一定的对话情境,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意境,积极调动已有的经验与教师、文本、同伴进行对话,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生發新的认知。在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时,如果教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仅靠学生自主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课外阅读纳入到课内教学体系之中,通过“课外阅读课内化”巩固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效。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探索。笔者结合她的“课内海量阅读”浅析对“课外阅读课内化”的思考。  一、基于“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简介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战略伙伴型工学合作的新模式,并系统介绍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协同高职技术开发中心构建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战略伙伴型工学合作;工学结合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
摘要:本文从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冷就业现状的思考入手, 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及计算机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定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如何走向市场的方案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市场  一、问题提出  对计算机人才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计算机类人
在于永正老师的经典课例中,古诗词类的教学虽不多,但同样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他的《卜算子·咏梅》的课堂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共分为4个活动板块:看注釋明词意、作比较鉴梅花、读背景悟情感、背诗词赏书法。这节课给予了我宝贵的启示,即鲜明的课程意识。于老师把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咏梅”词整合起来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资源整合方式。在这节课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语用训练,但往往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语用训练舍本逐末,效果大打折扣。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呢?我尝试通过“变”的方式,解构文本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在“变”中发现作者语用表达的智慧,积累语用的内在规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助力。  一、变换文字,
广东农村劳动力培训通过考核最高获1900元补贴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本省户籍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单项职业能力培训、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可享受一次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贴最高可达1900元。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职业技能鉴定舞弊最高罚5万元  为了防止职业技能鉴定作假,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