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给语文教学插上彩翼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用电教媒体,优化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事物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多彩的情感。
  1、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电教媒体综合性决定了电化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从而能缩短教学时间,增强教学密度,实现从形象的感知过渡到理性的顿悟。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很难达到。例如《詹天佑》一文第三部分写的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二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工作方法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三张图片,即“人字形线路图”和“两端向中间凿进法”与“中部凿井法”。 此图表明了山势及坡度,突出了工程的艰巨,箭头则标明了凿进的方向。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二、妙用电教媒体,发展智能。
  电教媒体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先进的视听手段的运用,不但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思维、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1、提供凭借,培养自主能力。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电教手段中电教媒体的综合使用就是帮助学生思维升华的有力凭借。引导学生根据声音和图像演示的客体。因此在学生创造性的复述中,提出了多种合情合理的办法,显示了他们“创造自己的思想”的才干和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力。
  2、发展认识,把握事物联系。
  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去正确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教学中,多种媒体的配合使用,能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例如课文《捞铁牛》说的是宋朝的一位名叫怀丙的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出八只大铁牛的事。怀丙和尚说: “铁牛是被水冲走了,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做实验固然可以说明问题,但能否另辟蹊径呢?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制作课件,既展示了当时捞“牛”的困难,滔滔黄河水,铁牛沉入于泥中,又分步昭示了捞“牛”的全部过程,让学生明白船、沙、绳、牛这几样事物之间的联系,搞懂了水托船的力量比铁牛的重量大时,就把铁牛捞起来了。这就是怀丙说的话的道理。实践证明,学生的认识过程随着电教媒体显示的作用获得了质的飞跃。这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认识,掌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过程。
  三、巧用电教媒体,陶冶情操。
  电教媒体教学具有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获得了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赢得潜移墨化的教育效果。
  1、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精心设计电教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鮮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观,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①动手演示,品悟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富有生动的情节性,有的是介绍一种常识,有的则寓理于文。表面看来,这类课文平凡无奇,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无疑将成为学生渴求知识好奇之火的助燃剂。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动态的课件,结合演示和讲解,揭示了蝙蝠飞行的原理后,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演示“飞机夜航,追击敌机”课件。学生很快明白“夜航机上的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敌机这个障碍物,无线电波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飞机收到信号就可以对敌机作出反应──打得它有来无回。”
  ②再现生活,情感体验。
  电影、电视、录音等视听工具具有景、情、声的特点,用它们创设立体的教学情境,再现教材的意境和形象,能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输送更多的积极情感的“营养”,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陶冶情操。
  ③沟通内外,自主探究。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电教手段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或在家长帮助下)制作录音带。磁带上录下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情、语调、还录下了家长的评议意见。然后利用语言兴趣活动时间组织交流、评比。播放录音时,你可以从各人或是洋洋自得,或是垂羞,或是抿嘴微笑,或是一本正经的不同神态中观察到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极大关注和满身心的欢乐。
  2、丰富情感,陶冶心灵。
  课文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的模拟直观,更能激起丰富的想象,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共鸣,陶冶静化学生的心灵。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 大海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课文《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赞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配合教材,给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只听得喧哗的浪涛声中传来了几声海鸥的鸣叫,是那么逼真,那么使人神往!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大海, 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上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成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犁开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同时,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河山壮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深深地爱。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二十一世纪丛书》
  2、《山东教育》
  3、《现代教育科研杂志》
  4、《现代教育导报》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教育,关注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成效提高不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薄弱环节,对于生物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产生了消极影响。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整合教育资源,结合学生
期刊
从2010年秋季开始,我省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地理教师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品尝新课程改革给师生带来的诸多成功喜悦,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顾虑。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我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困惑和思考。  一、考纲暂时缺失,如何应对高考  要想使课改目标落到实处,高考改革势必配套进行。但实施新课改近一年了,仍未见到与新课程配套的高
期刊
随着畜牧业从散养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发展以及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不断推进,由于没有形成农牧结合的良性机制,农牧业经营一直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流动发展模式,即:“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污染浪费”,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即产品的高产出、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以及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其实质是对农牧业采取掠夺性经营,使农牧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这是当前发展畜牧业乃至整个高效生态农业面临的突出問题。  “
期刊
小学一年级是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语文老师从学生第一次写字开始,就要下功夫进行扎实有效地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以下是我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姿势正  写一手好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我在接手一年级时,会在第一节写字课把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先教给孩子,用口诀儿歌协助动作,提高自制力:每每孩子们背起“—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
期刊
作为一名职高的英语教师,对职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大部分都存在着普遍的现象: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够明确。有的同学连最起码的英语字母都认不全,更不用说阅读英语文章。然而,英语在今后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培养他们较高的英语阅读能
期刊
农村学校大多偏远,学校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民的孩子,这些孩子中许多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椐统计有接近一半父母都外出打工,还有相当一部分或是父亲在外,或是母亲在外,孩子们就寄养在公婆、外公外婆家,或是亲戚家,管理十分差,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许多还从小就宠惯着,这些孩子行为习惯差,自立、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差,特别是英语能力特别差。学校教育由于相对滞后,这就对我们这些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面临着许多艰难、
期刊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思品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在感受、联想、想象、创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那么如何让创新的花朵在思品教学课堂开放呢?  一、营造创新学习氛围  一是让学习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空间中,让他们尽情地“自由表达”。实践证明,浓厚的适宜的氛围,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
期刊
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面有所欠缺,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屡犯班级或校园纪律,个性和价值观有些偏颇的同学,是老师眼中的“弃儿”,是同学心中的不上进份子。而我要说的是,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庸才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学不会知识的。差生其实并不差。  那么什么导致这些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不尽如人意呢?我想浅析一二。第一,教育要从父母抓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正确的督导,准确的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定位,这会
期刊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