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有着“东方橄榄油”的美称。长期以来,虽然国家大力倡导、补贴扶持,但由于高产油茶林普及率偏低、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油茶产业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油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难以发挥,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因此亟需政府、企业、农民形成合力,让油茶冲出“深闺”引领我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茶多酚、角鲨烯、维生素E、锌等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被美称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全身是“宝”。油茶的主产品茶油,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同时加工剩余物茶枯饼、茶籽壳可以提炼茶皂素、抛光粉饼生产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各种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印染、造纸、化学纤维、农药等领域,这些都为提升油茶产业效益积累了巨大空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特别是作为单一树种,国务院前所未有地批准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足见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对保障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意义。
站在国家粮油安全战略的高度,国家林业局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从政策、资金、技术推广等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油茶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累计完成新造油茶林1360万亩,改造低产林1342万亩,茶油产量由2008年的20多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51.8万吨,产值由110亿元增加到420亿元。有些地方,小小油茶果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尽管经过多年来国家不断贴补扶持,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加工提炼初级等多种原因,油茶产业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致使种植林农抵御风险程度低,种植积极性也大受影响。
与橄榄油相比,尽管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优于橄榄油,其营养价值也超越了国际原先认为最高营养的橄榄油,并富含ω—3脂肪酸,但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高端食用油的概念并未确立,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更是无人问津。如何改变油茶的这一困局,让茶油冲出“深闺”引领国内高端食用油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向前健康发展,正引起各方人士的深思。
不断扩大的油茶面积与
混乱的茶油市场
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仅仅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和油茶林基地建设就可以使我国茶油产量超过250万吨,能把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8个百分点。这对于一个过渡依赖食用植物油进口的国家来说,其意义不言自明。而且油茶种植不与人争耕地,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因此被社会各方寄予厚望。
“油茶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栽植历史悠久,全国14个省(市、区)适宜油茶生长,分布较广,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展潜力巨大。”江西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表示,在全国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他建议将油茶产业列为国家精准扶贫项目,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江西非常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全省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油茶具有经济效益高、收益长的特点,符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策略。油茶产业链的前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开始整地、造林到后期的抚育、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给山区贫困农民提供了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机会。”阎钢军介绍,当前江西省粗榨毛油的价格超过40元/斤,而高产油茶品种树龄可超过80年,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以上。如果一户经营10亩高产油茶,进入盛产期后年纯收入将超过1万元。
据介绍,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重点扶持攻坚特困县有38个,贫困村3400个,贫困人口276万,绝大部分在山区。而油茶在江西省山区种植历史悠久,各地均有分布,是山区特别是赣南原中央苏区最具特色的经济林资源,油茶发展的群众基础好。湖南、广西等南方油茶重点省区也是如此。
在被冠以“中国油茶之乡”的湖南常宁,小小的油茶果成了常宁老百姓的致富果。油茶园成了常宁的一大特色景观,山上裸露山地均被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油茶树,一条水泥道路可直接通往山上,风吹树动,部分油茶树现已挂果。在荫田镇江山生态油茶开发公司的白马基地,每棵油茶树根部被铺设草甸,用来保肥保湿,在大三湘油茶基地,除了经济效益为主的普通油茶树,在油茶林间隙全部栽种了具有观赏性质的红花油茶树。
2015年常宁市年产茶油5000吨左右,年产值5亿余元,每个散户以种植3亩油茶为例,增收近3000元,若村民加入公司化运营模式中,一年可通过油茶增收2?3万元。
一方面政府大力倡导将油茶产业纳入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尝到了种植油茶甜头的农民热情非常高,两者的结合促使油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提高。据统计,2013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77.65万吨,同比2012年的172.77万吨增长了2.82%。2014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82.2万吨。而茶油的销量也由10万吨猛增到2015年的50万吨以上。
油茶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茶油的终端市场却非常混乱,一斤茶油的价格由20元至200元不等,差距很大。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中外高端食用油产业联盟秘书长赵亮对记者说,茶油的市场非常乱。为什么这么乱?首先是标准不明确,由于没有茶油调和油的标准,也没有压榨油和浸出油的标准,很多商家打着茶油调和油的幌子实际上基本没有添加茶油,在坑害消费者。其次,茶油真正的市场还没有形成,虽然目前产量在急剧扩大,但市场没有扩大,尤其是北方市场茶油占的比重太少。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建平一直致力于油茶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油茶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市场,“一是产量低;二是商品转化率低,许多油茶产品没有走进市场,而边远山区农户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三是油茶籽的加工发展严重滞后,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价格没有反映出价值,这样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四是茶油调和油的影响,我多次提出来最好不做茶油调和油。因为没有行业标准的调和油一定会将市场搞乱。”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黎祖交教授针对茶油市场乱象对油茶产业的生产者、经销者提出了建议,现在茶油的市场标准比较乱,价格也比较乱,这当中假货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经销非常重要,应当诚信为本、货真价实。作为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并牢牢地记住,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和核心利益就在于吃上有利健康的茶油,用上有利健康的茶油副产品。油茶籽要好,生产出来的茶油要好,要经得起国家的检测,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搞坑蒙拐骗的勾当,不以牺牲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谋取不义之财。
“企业打价格战是企业自己不想做市场。价格战最终伤害的是企业本身和市场,打价格战企业永远培养不了中高端的用户。”赵亮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提起高端食用油,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橄榄油,而近些年橄榄油也一直占据国内销售量的第一位。在北京的超市中,各种品牌的橄榄油往往会占据一个货架,茶油则很少能够看到。因为老百姓一提到好油首先是橄榄油,而不是茶油,尽管茶油的营养价值比橄榄油要好。
“人家希腊做得很到位,邀请世卫组织专家到地中海去做调研,调研之后橄榄油产品就卖到了美国、东南亚等国。”赵亮充满羡慕地说。
赵亮指出,要建立茶油市场,一是政府要建立一整套较高的茶油标准,使监管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茶油企业老总、职工都要尽可能多的了解茶油知识,主要是向市场中的客户介绍吃茶油的好;三是因为建油茶基地3~5年间产业是见不到回报的,所以企业必须把30%的资金留出来,把整个资金链要规划好,做品牌,做市场。
相关资料显示,油茶从栽种到投产一般需要6年,到盛产则需要8年以上,投产前的6年共需投入资金2200~2500元/亩,仅第一年就需投入1200~1500元/亩,之后第2~6年每年管护成本至少200元/亩,一般林农尤其是贫困户难以承受如此大的投入。
湖南省神农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翔告诉记者,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油茶从种植到产出人力成本较高,很多油茶企业户很难长时间坚持下来。这样的问题在全国很多油茶基地同样存在。
“油茶栽植到投产大约需要6年,期间除部分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外,一般情况下,油茶种植户在前6年没有收入,也就是说前6年每亩2000多元的投入,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和资金流,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成本,一般企业难以承受。”江西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说。
阎钢军建议国家将油茶造林项目的补助标准提高到600元/亩,并在投产前的第2~6年每年安排100元/亩的抚育管护费用,使总补助达到1100元/亩,以进一步提高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他还建议国家加大用于油茶产业发展的贴息贷款规模,延长贴息期,进一步减轻经营者的融资成本和压力,激活企业和大户发展油茶产业的活力。
黎祖交告诉记者,我国的油茶产地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要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要帮助这里的农民脱贫致富。“农民都不愿意去种油茶,为什么?他获利太少了,还不如种别的。所以我建议每位经销者更多地从农民的角度、加工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油茶籽和茶油收购的价格等关键环节上适当地给予让利,让生产者和经销者之间获利比重尽可能趋于均衡。另一方面,也请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财政专项补助和金融贴息贷款方面进一步向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尤其是油茶种植和油茶加工的从业者倾斜。”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教授认为,油茶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应该是在未来,油茶产业的市场是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找到与这种高端市场嫁接的新型的销售模式和商务模式。他认为,油茶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特别是那些龙头企业,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亟待延伸的油茶产业链
油茶产业是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型产业。中国油茶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90%,而且种植油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山海经》中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可见油茶和中国这方土地的关联之深。
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湖北、安徽等省区,并且现在还在向北扩张。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建平认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前景符合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要求,一是产业链长。产业链的关联度高,油茶的深加工所需的原料、包装、技术等,都带动到了相关行业,也带动了劳动力就业。二是市场空间大。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在增加,同时国内油料生产增长乏力,因为现在国外大量的油料进口,再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国内油料种植面积在减少。第三是油茶的增产潜力非常大,通过低产林改造会大大提升单位产量。
目前,我国人均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已接近20公斤,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用量的2倍多。如果有更多更好的茶油进入居民家庭,不仅能够有效遏制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减少也会成为可能。
有关资料显示,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83万吨,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吨,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企业有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到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目前可年产茶粕68.39万吨,茶皂素1.86万吨, 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资源利用水平较高。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设计产能都能满足。2015年11月,记者在全国第一家茶油生产厂家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厂区内冷冷清清,根本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也看不到忙碌的员工。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老总祝洪刚告诉记者,现在是油茶籽收购期,企业所有员工都去收购油茶籽了。而一年中,他们企业专门用于榨油的时间大约就是二个月左右,附近根本没有那么多原料供给。 在浙江省常山县黄塘村,记者看到村民正在用古老的方式榨油,经过捣碎、烘烤后制成的油茶饼通过古老木工机械挤压一点点滴出茶油。油坊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茶油供游客购买,每斤40元,只是成本价。
周建平介绍, 一般油茶籽的含油量在40%~60%之间,蛋白质是9%,在油料里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茶油油酸占到74~87%,亚油酸在7%~14%。另外也含有油溶性的成分类胡萝卜素等。茶油的气味非常清香,沸点很低,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是理想的煎炸油。
在谈到榨油的技术问题时,周建平说,油茶的加工技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就是把油茶籽拿出来压榨,最后得到茶油,压榨需要高温肯定会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另外,古老的榨油机不可能把所有的油提取出来,一般会剩余7~12%。与橄榄油的加工比较,油茶籽加工主要是进行了高温高压,而分散压榨与集中浸出导致原料中生物与化学污染的发生,降低了茶籽油的安全性。茶籽油的过度精炼,损失了大量的油溶性物质,使茶籽油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现在的茶油与橄榄油确实是有差距的,我们的原料是好的,但加工方面浪费掉了资源。如果我们使用冷榨的方法,油的质量会好很多。”
茶油为什么比橄榄油好呢?周建平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油茶的生长周期长,“比如肯德基39天养出来的鸡,它的味道为什么没有土鸡好?就是生长期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在设计工艺上,茶油要进行研磨、提取、分离、油和水再进行分离,得到了有机茶油,这个茶油不需要再处理了,就是原滋原味的茶油。而这个茶油也可以进行深加工,成为护肤品。
赵亮则认为,油茶的产业链再去增加附加值的话,应该从油以外部分入手,比如榨完油剩下的渣子等,里面还含有很多黄铜、茶多酚等成份,水溶性都不错,而且提取不是很复杂,开发保健品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茶油是我们手里的东西,它的整个产业链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想怎么把整个产业链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做好,这可能是我们战胜橄榄油的途径。”赵亮说。
一直在做化妆品研究的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成教授利用茶油已经试制出茶油洗发水、洗涤液、香皂等产品。他认为,化妆品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主要方向应该来自于天然的植物油脂。
“我们的茶油是中国独特的油,和橄榄油比起来,虽然茶油某些特征和营养物质优于橄榄,但仍在化妆品里面用的比较少。这主要还是我国的化妆品研发和国外的化妆品研发具有很大的差距。” 杨成说。
茶油具有丰富的不饱和油酸、亚油酸等成份,它具有很好的保湿、抗刺激、抗过敏的效果,其中含有大量的角鲨烯,可以消炎和抗菌,具有优异的营养功效。
杨成介绍说,茶皂素是天然的乳化剂,具有很好的消炎、防腐作用,达到清洗、去头屑、止痒的效果。茶油系列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比如洗发水、护发素、护发精油、沐浴露、护肤精油、洗洁精等,都比传统日用品提高了档次。传统洗涤剂的残留是比较大的,而现在利用茶油制作的洗涤精提高了档次。“所以我想我们的日化与油茶结合应该会有广阔的路,我们会坚持从这个方向走下去。”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崇明一直关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他用一些详实的证据介绍了油茶的健康性和保健功效。
皮肤的好坏是由内在和外在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比如紫外线、灰尘、雾霾会在皮肤细胞里产生氧自由基,使皮肤失去弹性和水分。应对这一问题一是通过使用大量的抗氧化的物质,二是对于已经损伤的皮肤促进修复。所以现在的护肤品里有大量的抗氧化剂,比如维C、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提供保护的作用。
“茶油无疑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有维生素E、A和角鲨烯物质。它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皮肤细胞的恢复和生长,这已被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证实。茶油具有养颜生发,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所以如果我们以茶油作为基础,开发护发素和护肤品,其对皮肤表面的疗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吴崇明认为,开发茶油的护肤品肯定是很好的道路,不仅深化油茶的利用,还可提高它的药用价值,是很有价值的方向。
黎祖交教授认为,从油茶产业生态系统的主体上说,一定要兼顾好油茶产业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生产的目的是消费,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发展油茶产业的目的也是为了消费。正是消费者对健康茶油及其副产品的不断需要,拉动着油茶产业这一整条生态产业链的不断前行。因此消费市场的建立尤为重要。
在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祝洪刚手拿一块茶油香皂对记者说,这是他们刚刚研发的新产品,使用效果非常好,对人的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样一块香皂在市场上可以卖到60元,而它的原料主要是榨完油的剩余物。
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部主任胡堪平看来,现在的油茶产业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特征一是产品的精细加工,另外就是衍生品的开发,这也是油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胡堪平把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叫做油茶产业发展的3.0阶段。他认为,创新驱动应该成为这个产业发展阶段的强劲动力,首先是通过工艺创新,然后是科技创新。“我想不管是对企业还是整个油茶产业行业来说,创新都是未来在市场竞争当中争取占有一个主动位置的重要策略和动力。”他说。
黎祖交教授针对油茶产业生产经营的环节给出了建议,他认为一定要培育好油茶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油茶产业从整体上说是一个由上下游诸多生产经销环节组成的综合协调的生态产业链,包括油茶籽的收购和茶油的加工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停留在原来粗加工水平上,它的产业价值就比较小,如果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价值链就高了,所以科学技术在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形成合力促进油茶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油茶产业等木本油料产业,对于改善民生具有多方面的效应。不仅有利于扩大生态资源总量,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也有利于优化现有食用油消费结构,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山区农民群众就业增收。 小小的一棵油茶应该说包含着生态绿色发展的大乾坤。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油茶本身,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农民和大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带动的产业。
多年来,虽然国家贴补扶持,但由于油茶是长周期、长效益的产业,前期投入比较大,现有资金补助标准低,而全国多数企业和农户存在资金缺口问题,油茶的采摘技术、加工提炼工艺较为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大部分老油茶林仍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和效益低,造成油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难以发挥,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怎样破解上述问题?需要从政府到企业、种植户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林业局针对推动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出了六条要求。一要突出发展重点。要落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研究和确定适于当地生长并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木本油料树种,分树种制订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发展目标和任务。二要加强种苗管理。扎实抓好木本油料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建设,加强主要木本油料树种良种选育及品种审(认)定工作,狠抓良种基地、定点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切实提高良种壮苗生产供应能力。三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支持木本油料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积极研发适宜木本油料种植、收获、加工机械设备,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努力提升木本油料产业的科学化水平。四要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木本油料加工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五要坚守生态品质。制订和完善木本油料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生产标准、油脂产品及相关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六要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而企业则应通过改进茶油提炼工艺,提高单位油茶的出油量,通过与农户–合作社–科研单位的合作运营模式,对油茶进行统一改造、管理、加工;通过工艺创新,利用自主专利技术对初级山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成高级营养植物食用油;然后,将废弃的茶枯、果壳加工成油茶系列产品。这样不仅延长了油茶的产业链,而且可以实现油茶产业向着绿色生态之路的升级转型。
在福建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就看到了他们对茶油、茶枯饼等原料进行综合开发的系列产品,有茶油去屑洗发水、茶油沐浴露、茶油紫草消炎膏、茶油护手霜、茶油天然洗洁精等。他们通过改进茶油提炼工艺,利用自主专利技术对初级山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成高级营养植物食用油,针对三高患者、孕妇等不同人群区分功能来精炼;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变废为宝,将废弃的茶枯、果壳加工成油茶系列绿色环保的洗涤日用品。
福建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春辉告诉记者,2012年春辉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七善科技中心,开发利用茶油、油茶枯、中草药等提取物,在医药护肤、化工肥料上投入科研,还将茶籽壳进行干燥粉碎,作为香火的原料,提取茶皂素等综合利用。目前公司油茶每亩总产值达到3560元,比以前整整提高了10倍。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主体多为独立、零散的小农家庭,不只在生产方式上有别于组织化、专业化的工业生产,林农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也有别于产业工人的整齐划一。因此,林业科技的转化和推广尤为艰难。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则就油茶产业发展给出警告,他认为很多扶贫产业的失败就在于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是以压低价格或者剥夺农民为代价的产业,最后农民不干了,没有好的原料这个源头,就影响了产业的发展。所有的农业都应该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以农民为主体。所以在油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一定要构建一个既能发挥农民积极性,又能让农民得到利益的组织和产业体系。
张孝德教授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山沟里的绿色优质产品大量存在,但在城市里已经形成的具有消费能力的中国3亿中产阶层却找不到真正的生态产品,高端市场是存在的,但需要宣传。
黎祖交教授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油茶产业的宣传推广也是产业链当中的一个环节。为什么中国的茶油比国外的橄榄油在许多方面都优越呢?既然这样好,为什么价钱卖不上去?原因有多方面,这里就包括宣传问题。黎祖交教授呼吁媒体,能够多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吴敬学认为,油茶产业应该算是特色大农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农业生产特别是特色农产品有强烈的地域选择性,特色农产品有垄断性。所以,未来在贫困山区油茶生长环境良好,资金应该密集地投向这里。再就是,油茶产业应该是生产、经济效益、健康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因为它属于功能性食品,新医药都是万亿级产业,要抓两头、带中间。另外,籽种和精深加工的涉种企业,带动中间的新型加工主体,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木本油料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由此提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上。这就需要林业、农业、科技、贸易、金融等多部门联动向木本油料产业共同发力,从种植、加工、深加工,到市场和融资形成一条龙扶持体系,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向前快速发展。
专家表示,以产业升级带动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反哺产业创新是我国油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油茶产业向着综合循环利用,绿色高效发展的转型更是代表了我国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政策导向的催生下,担负“绿色油库”历史使命的油茶产业,能否在各方期许的目光下,走向产业壮大的发展历程?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尽管这一路程还将艰辛遥远,但在政府、企业、林农的共同努力下,其前景是光明的。
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茶多酚、角鲨烯、维生素E、锌等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被美称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全身是“宝”。油茶的主产品茶油,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同时加工剩余物茶枯饼、茶籽壳可以提炼茶皂素、抛光粉饼生产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各种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印染、造纸、化学纤维、农药等领域,这些都为提升油茶产业效益积累了巨大空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特别是作为单一树种,国务院前所未有地批准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足见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对保障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意义。
站在国家粮油安全战略的高度,国家林业局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从政策、资金、技术推广等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油茶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累计完成新造油茶林1360万亩,改造低产林1342万亩,茶油产量由2008年的20多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51.8万吨,产值由110亿元增加到420亿元。有些地方,小小油茶果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尽管经过多年来国家不断贴补扶持,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加工提炼初级等多种原因,油茶产业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致使种植林农抵御风险程度低,种植积极性也大受影响。
与橄榄油相比,尽管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优于橄榄油,其营养价值也超越了国际原先认为最高营养的橄榄油,并富含ω—3脂肪酸,但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高端食用油的概念并未确立,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更是无人问津。如何改变油茶的这一困局,让茶油冲出“深闺”引领国内高端食用油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向前健康发展,正引起各方人士的深思。
不断扩大的油茶面积与
混乱的茶油市场
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仅仅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和油茶林基地建设就可以使我国茶油产量超过250万吨,能把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8个百分点。这对于一个过渡依赖食用植物油进口的国家来说,其意义不言自明。而且油茶种植不与人争耕地,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因此被社会各方寄予厚望。
“油茶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栽植历史悠久,全国14个省(市、区)适宜油茶生长,分布较广,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展潜力巨大。”江西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表示,在全国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他建议将油茶产业列为国家精准扶贫项目,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江西非常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全省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油茶具有经济效益高、收益长的特点,符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策略。油茶产业链的前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开始整地、造林到后期的抚育、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给山区贫困农民提供了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机会。”阎钢军介绍,当前江西省粗榨毛油的价格超过40元/斤,而高产油茶品种树龄可超过80年,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以上。如果一户经营10亩高产油茶,进入盛产期后年纯收入将超过1万元。
据介绍,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重点扶持攻坚特困县有38个,贫困村3400个,贫困人口276万,绝大部分在山区。而油茶在江西省山区种植历史悠久,各地均有分布,是山区特别是赣南原中央苏区最具特色的经济林资源,油茶发展的群众基础好。湖南、广西等南方油茶重点省区也是如此。
在被冠以“中国油茶之乡”的湖南常宁,小小的油茶果成了常宁老百姓的致富果。油茶园成了常宁的一大特色景观,山上裸露山地均被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油茶树,一条水泥道路可直接通往山上,风吹树动,部分油茶树现已挂果。在荫田镇江山生态油茶开发公司的白马基地,每棵油茶树根部被铺设草甸,用来保肥保湿,在大三湘油茶基地,除了经济效益为主的普通油茶树,在油茶林间隙全部栽种了具有观赏性质的红花油茶树。
2015年常宁市年产茶油5000吨左右,年产值5亿余元,每个散户以种植3亩油茶为例,增收近3000元,若村民加入公司化运营模式中,一年可通过油茶增收2?3万元。
一方面政府大力倡导将油茶产业纳入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尝到了种植油茶甜头的农民热情非常高,两者的结合促使油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提高。据统计,2013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77.65万吨,同比2012年的172.77万吨增长了2.82%。2014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82.2万吨。而茶油的销量也由10万吨猛增到2015年的50万吨以上。
油茶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茶油的终端市场却非常混乱,一斤茶油的价格由20元至200元不等,差距很大。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中外高端食用油产业联盟秘书长赵亮对记者说,茶油的市场非常乱。为什么这么乱?首先是标准不明确,由于没有茶油调和油的标准,也没有压榨油和浸出油的标准,很多商家打着茶油调和油的幌子实际上基本没有添加茶油,在坑害消费者。其次,茶油真正的市场还没有形成,虽然目前产量在急剧扩大,但市场没有扩大,尤其是北方市场茶油占的比重太少。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建平一直致力于油茶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油茶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市场,“一是产量低;二是商品转化率低,许多油茶产品没有走进市场,而边远山区农户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三是油茶籽的加工发展严重滞后,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价格没有反映出价值,这样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四是茶油调和油的影响,我多次提出来最好不做茶油调和油。因为没有行业标准的调和油一定会将市场搞乱。”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黎祖交教授针对茶油市场乱象对油茶产业的生产者、经销者提出了建议,现在茶油的市场标准比较乱,价格也比较乱,这当中假货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经销非常重要,应当诚信为本、货真价实。作为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并牢牢地记住,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和核心利益就在于吃上有利健康的茶油,用上有利健康的茶油副产品。油茶籽要好,生产出来的茶油要好,要经得起国家的检测,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搞坑蒙拐骗的勾当,不以牺牲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谋取不义之财。
“企业打价格战是企业自己不想做市场。价格战最终伤害的是企业本身和市场,打价格战企业永远培养不了中高端的用户。”赵亮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提起高端食用油,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橄榄油,而近些年橄榄油也一直占据国内销售量的第一位。在北京的超市中,各种品牌的橄榄油往往会占据一个货架,茶油则很少能够看到。因为老百姓一提到好油首先是橄榄油,而不是茶油,尽管茶油的营养价值比橄榄油要好。
“人家希腊做得很到位,邀请世卫组织专家到地中海去做调研,调研之后橄榄油产品就卖到了美国、东南亚等国。”赵亮充满羡慕地说。
赵亮指出,要建立茶油市场,一是政府要建立一整套较高的茶油标准,使监管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茶油企业老总、职工都要尽可能多的了解茶油知识,主要是向市场中的客户介绍吃茶油的好;三是因为建油茶基地3~5年间产业是见不到回报的,所以企业必须把30%的资金留出来,把整个资金链要规划好,做品牌,做市场。
相关资料显示,油茶从栽种到投产一般需要6年,到盛产则需要8年以上,投产前的6年共需投入资金2200~2500元/亩,仅第一年就需投入1200~1500元/亩,之后第2~6年每年管护成本至少200元/亩,一般林农尤其是贫困户难以承受如此大的投入。
湖南省神农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翔告诉记者,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油茶从种植到产出人力成本较高,很多油茶企业户很难长时间坚持下来。这样的问题在全国很多油茶基地同样存在。
“油茶栽植到投产大约需要6年,期间除部分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外,一般情况下,油茶种植户在前6年没有收入,也就是说前6年每亩2000多元的投入,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和资金流,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成本,一般企业难以承受。”江西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说。
阎钢军建议国家将油茶造林项目的补助标准提高到600元/亩,并在投产前的第2~6年每年安排100元/亩的抚育管护费用,使总补助达到1100元/亩,以进一步提高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他还建议国家加大用于油茶产业发展的贴息贷款规模,延长贴息期,进一步减轻经营者的融资成本和压力,激活企业和大户发展油茶产业的活力。
黎祖交告诉记者,我国的油茶产地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要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要帮助这里的农民脱贫致富。“农民都不愿意去种油茶,为什么?他获利太少了,还不如种别的。所以我建议每位经销者更多地从农民的角度、加工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油茶籽和茶油收购的价格等关键环节上适当地给予让利,让生产者和经销者之间获利比重尽可能趋于均衡。另一方面,也请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财政专项补助和金融贴息贷款方面进一步向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尤其是油茶种植和油茶加工的从业者倾斜。”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教授认为,油茶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应该是在未来,油茶产业的市场是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找到与这种高端市场嫁接的新型的销售模式和商务模式。他认为,油茶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特别是那些龙头企业,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亟待延伸的油茶产业链
油茶产业是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型产业。中国油茶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90%,而且种植油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山海经》中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可见油茶和中国这方土地的关联之深。
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湖北、安徽等省区,并且现在还在向北扩张。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建平认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前景符合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要求,一是产业链长。产业链的关联度高,油茶的深加工所需的原料、包装、技术等,都带动到了相关行业,也带动了劳动力就业。二是市场空间大。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在增加,同时国内油料生产增长乏力,因为现在国外大量的油料进口,再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国内油料种植面积在减少。第三是油茶的增产潜力非常大,通过低产林改造会大大提升单位产量。
目前,我国人均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已接近20公斤,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用量的2倍多。如果有更多更好的茶油进入居民家庭,不仅能够有效遏制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减少也会成为可能。
有关资料显示,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83万吨,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吨,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企业有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到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目前可年产茶粕68.39万吨,茶皂素1.86万吨, 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资源利用水平较高。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设计产能都能满足。2015年11月,记者在全国第一家茶油生产厂家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厂区内冷冷清清,根本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也看不到忙碌的员工。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老总祝洪刚告诉记者,现在是油茶籽收购期,企业所有员工都去收购油茶籽了。而一年中,他们企业专门用于榨油的时间大约就是二个月左右,附近根本没有那么多原料供给。 在浙江省常山县黄塘村,记者看到村民正在用古老的方式榨油,经过捣碎、烘烤后制成的油茶饼通过古老木工机械挤压一点点滴出茶油。油坊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茶油供游客购买,每斤40元,只是成本价。
周建平介绍, 一般油茶籽的含油量在40%~60%之间,蛋白质是9%,在油料里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茶油油酸占到74~87%,亚油酸在7%~14%。另外也含有油溶性的成分类胡萝卜素等。茶油的气味非常清香,沸点很低,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是理想的煎炸油。
在谈到榨油的技术问题时,周建平说,油茶的加工技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就是把油茶籽拿出来压榨,最后得到茶油,压榨需要高温肯定会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另外,古老的榨油机不可能把所有的油提取出来,一般会剩余7~12%。与橄榄油的加工比较,油茶籽加工主要是进行了高温高压,而分散压榨与集中浸出导致原料中生物与化学污染的发生,降低了茶籽油的安全性。茶籽油的过度精炼,损失了大量的油溶性物质,使茶籽油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现在的茶油与橄榄油确实是有差距的,我们的原料是好的,但加工方面浪费掉了资源。如果我们使用冷榨的方法,油的质量会好很多。”
茶油为什么比橄榄油好呢?周建平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油茶的生长周期长,“比如肯德基39天养出来的鸡,它的味道为什么没有土鸡好?就是生长期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在设计工艺上,茶油要进行研磨、提取、分离、油和水再进行分离,得到了有机茶油,这个茶油不需要再处理了,就是原滋原味的茶油。而这个茶油也可以进行深加工,成为护肤品。
赵亮则认为,油茶的产业链再去增加附加值的话,应该从油以外部分入手,比如榨完油剩下的渣子等,里面还含有很多黄铜、茶多酚等成份,水溶性都不错,而且提取不是很复杂,开发保健品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茶油是我们手里的东西,它的整个产业链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想怎么把整个产业链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做好,这可能是我们战胜橄榄油的途径。”赵亮说。
一直在做化妆品研究的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成教授利用茶油已经试制出茶油洗发水、洗涤液、香皂等产品。他认为,化妆品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主要方向应该来自于天然的植物油脂。
“我们的茶油是中国独特的油,和橄榄油比起来,虽然茶油某些特征和营养物质优于橄榄,但仍在化妆品里面用的比较少。这主要还是我国的化妆品研发和国外的化妆品研发具有很大的差距。” 杨成说。
茶油具有丰富的不饱和油酸、亚油酸等成份,它具有很好的保湿、抗刺激、抗过敏的效果,其中含有大量的角鲨烯,可以消炎和抗菌,具有优异的营养功效。
杨成介绍说,茶皂素是天然的乳化剂,具有很好的消炎、防腐作用,达到清洗、去头屑、止痒的效果。茶油系列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比如洗发水、护发素、护发精油、沐浴露、护肤精油、洗洁精等,都比传统日用品提高了档次。传统洗涤剂的残留是比较大的,而现在利用茶油制作的洗涤精提高了档次。“所以我想我们的日化与油茶结合应该会有广阔的路,我们会坚持从这个方向走下去。”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崇明一直关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他用一些详实的证据介绍了油茶的健康性和保健功效。
皮肤的好坏是由内在和外在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比如紫外线、灰尘、雾霾会在皮肤细胞里产生氧自由基,使皮肤失去弹性和水分。应对这一问题一是通过使用大量的抗氧化的物质,二是对于已经损伤的皮肤促进修复。所以现在的护肤品里有大量的抗氧化剂,比如维C、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提供保护的作用。
“茶油无疑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有维生素E、A和角鲨烯物质。它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皮肤细胞的恢复和生长,这已被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证实。茶油具有养颜生发,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所以如果我们以茶油作为基础,开发护发素和护肤品,其对皮肤表面的疗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吴崇明认为,开发茶油的护肤品肯定是很好的道路,不仅深化油茶的利用,还可提高它的药用价值,是很有价值的方向。
黎祖交教授认为,从油茶产业生态系统的主体上说,一定要兼顾好油茶产业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生产的目的是消费,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发展油茶产业的目的也是为了消费。正是消费者对健康茶油及其副产品的不断需要,拉动着油茶产业这一整条生态产业链的不断前行。因此消费市场的建立尤为重要。
在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祝洪刚手拿一块茶油香皂对记者说,这是他们刚刚研发的新产品,使用效果非常好,对人的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样一块香皂在市场上可以卖到60元,而它的原料主要是榨完油的剩余物。
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部主任胡堪平看来,现在的油茶产业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特征一是产品的精细加工,另外就是衍生品的开发,这也是油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胡堪平把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叫做油茶产业发展的3.0阶段。他认为,创新驱动应该成为这个产业发展阶段的强劲动力,首先是通过工艺创新,然后是科技创新。“我想不管是对企业还是整个油茶产业行业来说,创新都是未来在市场竞争当中争取占有一个主动位置的重要策略和动力。”他说。
黎祖交教授针对油茶产业生产经营的环节给出了建议,他认为一定要培育好油茶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油茶产业从整体上说是一个由上下游诸多生产经销环节组成的综合协调的生态产业链,包括油茶籽的收购和茶油的加工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停留在原来粗加工水平上,它的产业价值就比较小,如果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价值链就高了,所以科学技术在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形成合力促进油茶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油茶产业等木本油料产业,对于改善民生具有多方面的效应。不仅有利于扩大生态资源总量,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也有利于优化现有食用油消费结构,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山区农民群众就业增收。 小小的一棵油茶应该说包含着生态绿色发展的大乾坤。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油茶本身,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农民和大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带动的产业。
多年来,虽然国家贴补扶持,但由于油茶是长周期、长效益的产业,前期投入比较大,现有资金补助标准低,而全国多数企业和农户存在资金缺口问题,油茶的采摘技术、加工提炼工艺较为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大部分老油茶林仍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和效益低,造成油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难以发挥,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怎样破解上述问题?需要从政府到企业、种植户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林业局针对推动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出了六条要求。一要突出发展重点。要落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研究和确定适于当地生长并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木本油料树种,分树种制订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发展目标和任务。二要加强种苗管理。扎实抓好木本油料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建设,加强主要木本油料树种良种选育及品种审(认)定工作,狠抓良种基地、定点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切实提高良种壮苗生产供应能力。三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支持木本油料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积极研发适宜木本油料种植、收获、加工机械设备,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努力提升木本油料产业的科学化水平。四要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木本油料加工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五要坚守生态品质。制订和完善木本油料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生产标准、油脂产品及相关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六要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而企业则应通过改进茶油提炼工艺,提高单位油茶的出油量,通过与农户–合作社–科研单位的合作运营模式,对油茶进行统一改造、管理、加工;通过工艺创新,利用自主专利技术对初级山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成高级营养植物食用油;然后,将废弃的茶枯、果壳加工成油茶系列产品。这样不仅延长了油茶的产业链,而且可以实现油茶产业向着绿色生态之路的升级转型。
在福建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就看到了他们对茶油、茶枯饼等原料进行综合开发的系列产品,有茶油去屑洗发水、茶油沐浴露、茶油紫草消炎膏、茶油护手霜、茶油天然洗洁精等。他们通过改进茶油提炼工艺,利用自主专利技术对初级山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成高级营养植物食用油,针对三高患者、孕妇等不同人群区分功能来精炼;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变废为宝,将废弃的茶枯、果壳加工成油茶系列绿色环保的洗涤日用品。
福建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春辉告诉记者,2012年春辉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七善科技中心,开发利用茶油、油茶枯、中草药等提取物,在医药护肤、化工肥料上投入科研,还将茶籽壳进行干燥粉碎,作为香火的原料,提取茶皂素等综合利用。目前公司油茶每亩总产值达到3560元,比以前整整提高了10倍。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主体多为独立、零散的小农家庭,不只在生产方式上有别于组织化、专业化的工业生产,林农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也有别于产业工人的整齐划一。因此,林业科技的转化和推广尤为艰难。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则就油茶产业发展给出警告,他认为很多扶贫产业的失败就在于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是以压低价格或者剥夺农民为代价的产业,最后农民不干了,没有好的原料这个源头,就影响了产业的发展。所有的农业都应该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以农民为主体。所以在油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一定要构建一个既能发挥农民积极性,又能让农民得到利益的组织和产业体系。
张孝德教授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山沟里的绿色优质产品大量存在,但在城市里已经形成的具有消费能力的中国3亿中产阶层却找不到真正的生态产品,高端市场是存在的,但需要宣传。
黎祖交教授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油茶产业的宣传推广也是产业链当中的一个环节。为什么中国的茶油比国外的橄榄油在许多方面都优越呢?既然这样好,为什么价钱卖不上去?原因有多方面,这里就包括宣传问题。黎祖交教授呼吁媒体,能够多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吴敬学认为,油茶产业应该算是特色大农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农业生产特别是特色农产品有强烈的地域选择性,特色农产品有垄断性。所以,未来在贫困山区油茶生长环境良好,资金应该密集地投向这里。再就是,油茶产业应该是生产、经济效益、健康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因为它属于功能性食品,新医药都是万亿级产业,要抓两头、带中间。另外,籽种和精深加工的涉种企业,带动中间的新型加工主体,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木本油料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由此提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上。这就需要林业、农业、科技、贸易、金融等多部门联动向木本油料产业共同发力,从种植、加工、深加工,到市场和融资形成一条龙扶持体系,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向前快速发展。
专家表示,以产业升级带动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反哺产业创新是我国油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油茶产业向着综合循环利用,绿色高效发展的转型更是代表了我国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政策导向的催生下,担负“绿色油库”历史使命的油茶产业,能否在各方期许的目光下,走向产业壮大的发展历程?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尽管这一路程还将艰辛遥远,但在政府、企业、林农的共同努力下,其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