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场址选择及养殖舍科学设计
养殖场选址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有清洁卫生饮用水,附近无垃圾堆积填埋地、无工矿污染企业,远离居民区;养殖场谢绝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参观,可以减少致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致病因素被带入养殖场引起疾病传播。栏舍布局及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与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抑菌、杀菌,起到净化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动物养殖栏舍做到有效保温、干燥通风,则不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有利于动物良好生长发育繁殖。
2.建立防疫隔离设施
(1)养殖场为了预防和清除外部致病因素,各幢栏舍之间要有5米以上的防疫隔离带,在防疫隔离带的中间种植一排约3米高的树木,其余地面种植本栏舍动物适宜的牧草。在一般人看来是绿化带,实际上它有三种功能:一是绿化作用,为养殖场形成一种小气候使温度更恒定保温,并就地方便提供本栏舍动物需要的青绿牧草;二是为养殖场净化空气,吸除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证动物生态环境及动物安全;三是可以阻挡养殖舍中的致病因素,如阻挡有害气体、病原微生物向附近动物养殖舍飘移传播疾病。
(2)发生传染病时对发病畜禽进行隔离。一旦发现发病畜禽,要尽早抓进隔离室治疗,不让它的排泄物、分泌物中所含病原微生物扩散而造成更大量的动物发病,既可减轻员工对该栏舍患病畜禽管理的工作量,又可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饲养员不仅要负责对动物饲喂饮水和饲料,保持栏舍清洁卫生,还要随时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及活跃程度,对有病的动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才能使其早日痊愈回到正常饲养群体中。
3.层层消毒
这是最简单、最有效、成本最低,但也是最难执行的方法。养殖场要有围墙,大门、生产区、养殖舍门前等要层层设防消毒。人员及有关物品在入场前就开始消毒。养殖人员进入养殖生产区前要洗浴、更换衣服,工作人员衣服鞋帽消毒更换有紫外线消毒室,进出栏舍门时要换鞋并消毒。场内肉食品一般由本场养殖产品解决,不得随意从外面购买。对运输车辆采用喷雾消毒。饲料袋移动前要消毒。这样,才能把外部致病因素拒之门外。
此外,各岗位员工不能互相串岗,各栏舍工具不能互相借用,这也是动物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否则,饲养管理人员就有可能人为地造成在各栏舍间互相传染疾病,使养殖场发生较大面积的疾病流行。对感染疾病的畜禽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畜尸体、粪污应无害化处理。
消毒方式有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火焰消毒、煮沸消毒、生物消毒。
对养殖栏舍采取喷雾消毒,消毒前必须彻底搞好卫生清扫,消毒液对畜禽栏舍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均应喷洒(消毒时使用的水经过加温到有点烫手时,再加入适量比例的消毒液进行喷射,消毒效果会提高几倍)。注射用器及其他器械使用后,要先清洗干净再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工作服采取紫外线照射30分钟消毒。
4.减少动物应激
应激是诱发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如能控制应激,就可能消除动物80%的发病率。常见的应激因素有:天气突变如气温太热或太冷,饲料突然改变,抓捉动物、转场、运输、饲养人员改变,水源变化,打疫苗,突然的噪音或巨大打雷声等。我农庄研制的动物生长因子,经过20多年使用,在野猪、野兔饲料中添加0.4%,在珍禽饲料中添加0.2%,能增强野生动物体质和免疫力,抗应激能力效果明显,还可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5.严格管理
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高执行力的管理人才,是清除特种动物常见的致病因素的切实保障。
上述清除特种动物常见致病因素的5条妙招,是我农庄经过23年畜禽养殖,与各种疾病搏斗,改良了不少措施,采用了不少药物进行对比、摸索,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福建 蓝招衍 阙定锟)
养殖场选址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有清洁卫生饮用水,附近无垃圾堆积填埋地、无工矿污染企业,远离居民区;养殖场谢绝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参观,可以减少致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致病因素被带入养殖场引起疾病传播。栏舍布局及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与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抑菌、杀菌,起到净化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动物养殖栏舍做到有效保温、干燥通风,则不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有利于动物良好生长发育繁殖。
2.建立防疫隔离设施
(1)养殖场为了预防和清除外部致病因素,各幢栏舍之间要有5米以上的防疫隔离带,在防疫隔离带的中间种植一排约3米高的树木,其余地面种植本栏舍动物适宜的牧草。在一般人看来是绿化带,实际上它有三种功能:一是绿化作用,为养殖场形成一种小气候使温度更恒定保温,并就地方便提供本栏舍动物需要的青绿牧草;二是为养殖场净化空气,吸除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证动物生态环境及动物安全;三是可以阻挡养殖舍中的致病因素,如阻挡有害气体、病原微生物向附近动物养殖舍飘移传播疾病。
(2)发生传染病时对发病畜禽进行隔离。一旦发现发病畜禽,要尽早抓进隔离室治疗,不让它的排泄物、分泌物中所含病原微生物扩散而造成更大量的动物发病,既可减轻员工对该栏舍患病畜禽管理的工作量,又可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饲养员不仅要负责对动物饲喂饮水和饲料,保持栏舍清洁卫生,还要随时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及活跃程度,对有病的动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才能使其早日痊愈回到正常饲养群体中。
3.层层消毒
这是最简单、最有效、成本最低,但也是最难执行的方法。养殖场要有围墙,大门、生产区、养殖舍门前等要层层设防消毒。人员及有关物品在入场前就开始消毒。养殖人员进入养殖生产区前要洗浴、更换衣服,工作人员衣服鞋帽消毒更换有紫外线消毒室,进出栏舍门时要换鞋并消毒。场内肉食品一般由本场养殖产品解决,不得随意从外面购买。对运输车辆采用喷雾消毒。饲料袋移动前要消毒。这样,才能把外部致病因素拒之门外。
此外,各岗位员工不能互相串岗,各栏舍工具不能互相借用,这也是动物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否则,饲养管理人员就有可能人为地造成在各栏舍间互相传染疾病,使养殖场发生较大面积的疾病流行。对感染疾病的畜禽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畜尸体、粪污应无害化处理。
消毒方式有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火焰消毒、煮沸消毒、生物消毒。
对养殖栏舍采取喷雾消毒,消毒前必须彻底搞好卫生清扫,消毒液对畜禽栏舍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均应喷洒(消毒时使用的水经过加温到有点烫手时,再加入适量比例的消毒液进行喷射,消毒效果会提高几倍)。注射用器及其他器械使用后,要先清洗干净再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工作服采取紫外线照射30分钟消毒。
4.减少动物应激
应激是诱发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如能控制应激,就可能消除动物80%的发病率。常见的应激因素有:天气突变如气温太热或太冷,饲料突然改变,抓捉动物、转场、运输、饲养人员改变,水源变化,打疫苗,突然的噪音或巨大打雷声等。我农庄研制的动物生长因子,经过20多年使用,在野猪、野兔饲料中添加0.4%,在珍禽饲料中添加0.2%,能增强野生动物体质和免疫力,抗应激能力效果明显,还可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5.严格管理
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高执行力的管理人才,是清除特种动物常见的致病因素的切实保障。
上述清除特种动物常见致病因素的5条妙招,是我农庄经过23年畜禽养殖,与各种疾病搏斗,改良了不少措施,采用了不少药物进行对比、摸索,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福建 蓝招衍 阙定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