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西太极拳”传人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_590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到李春苓老师作古的噩讯后。着实地惊讶了一番。心想他那么结实的身体。年近八旬每日仍然坚持打拳、练功,怎么说走就走了,真叫人感慨唏嘘,不禁勾起了我对往事的追忆。
  十年前,我家在马家沟河畔居住,与李春苓老师算是街坊。听左邻右舍介绍李老师是练形意的老把式,因此对他崇敬有加。祖父在世时曾与形意名家赵贤才、李修政、杨式太极名家金德寿关系密切,累年不辍坚持练拳。由于家风传承,加上酷爱传统武术,传到我这辈不敢使“家学”荒废,所以我一直习武不辍。而且收藏并拜读了薛颠编辑的天津国术馆发行的《形意拳术讲义》、刘殿琛编著的中国书店出版的《形意拳术抉微》、姜容樵编著的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出版的《形意杂式捶》、(孙禄堂著)孙剑云编的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孙禄堂武学录》、尚济编著的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形意拳技击术》、特别是有幸收藏有山西形意名家张希贵老师签名的《中国武术规定套路》(笔者曾接受张老师传授形意拳、形意枪)和由李天骥、李德印编辑的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形意拳》(保存有李德印“持之以恒、身心双修”的墨宝)。
  闲暇时,我喜欢到公园里锻炼身体,经常看到李老师身边围绕着一群年龄不等的男女弟子们在练功。出于好奇,一有时间我就站一边看热闹,一来二去,我们就认识了。但真正使我萌发向李老师学功夫的是,一次李老师家买大米,他竟一口气把一麻袋大米从一楼扛到七楼,那一年他六十五岁,真没想到一个干巴巴的小老头还挺有实力。这件事当时令大家赞叹不已,我对他也刮目相看,于是就加入了李春苓老师的练功行列。有缘对李老师和他的形意太极拳有了进一步了解。有人讲李老师倔犟、沉默寡言,我不敢苟同。一旦遇到谈得来的人,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日久见人心,我发现李老师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十分质朴善良。
  在盘架子、练功力时他总是喋喋不休地强调:“练什么得什么,要刻苦打拳。把身体练结实了。”他还讲,他的老师杨永蔚不但功夫好,力气也不小。两臂平展能同时举起两把伪满时期消防用的铁锨,他又讲与俄国大力士射搏的武林名人吉万山练功时身边就有形状各异的石锁,想必那些石锁决不是摆着玩的。所以练武之人,练力气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在接触中他还现身说法地讲了他的习武经历和习武感受,讲到动情处,他总是要对坚持练功取得收益和不坚持练拳半途而废的弟子大加褒贬。由于我是操练形意太极的受益者,所以对李春苓老师的肺腑之言感同身受,并牢牢记在心间。在上大学时,我不慎患了肩周炎,看过几次医生,针灸、拔火罐、糊膏药、按摩都试过,始终也未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平时还没有什么,只是一遇阴雨天就隐隐作痛,真是闹得我寝食难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做梦也没想到,与众不同的形意太极拳的练功方法使我祛除了病痛,恢复了活力。其实像我这样通过习练形意太极祛除顽症的练功者并不在少数。有一位练了一辈子武把式的老前辈深有感触地说:“练了一辈子武术,老了老了。没想到这看似平平常常的形意太极,竟使我脱离苦海,彻底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它真是太神奇了。”这是对形意太极拳造福社会的真实写照。
  在练功时,李春苓老师讲,他所传授的十二形都是从他演练的形意太极中提炼出来的。当时我由于年轻,出于好奇,不满足五形拳和单调的功力对练,便在大家都散去时,静静站在李老师身边仔细观察这套被誉名为“山西太极”的拳法,一招一式地模仿,渐渐地从中领悟了一些东西。特别是我的燕形、熊形、虎形、蛇形等都是经过李老师单独传授指导而额外偏得的。在开拳燕形时李老师说,过去人喜欢穿“鞭鞋”,为了减少磨损,鞋前面镶一块铜质装饰,对练或者打斗时,为了降低伤害安全起见,就在小腿上戴上中间加过软草的铁瓦。另外燕形讲究轻灵,打好燕形动作要利索。雀跃这个招式很重要,要单独反复操练。在李老师的教诲和鼓励下,我照章操练,果然获益匪浅,心中着实感动。看起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世事洞明皆学问”在李老师身上得到了验证。
  李老师常讲,练武之人,要注重武德,他的许多徒弟都非常注重这方面的修养,涌现出许多“勇敢市民”和助人为乐式的活雷锋。他的得意弟子人称“赵老虎”的赵希凤就是其中的典范人物。李老师性格耿直倔犟。在他身上真正显示出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犟劲。凡是獐头鼠目、油嘴滑舌之徒,他都不屑一顾;反之对憨厚实在的学生,他不仅“有教无类”而且“情深恭敬少,知己谈笑多”地与你谈笑风生。使人感到亲切与温馨。在生活中,他总是不失时机地告诫弟子说,练武术不仅为了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要发扬风格,讲究武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李春苓老师走了,虽然我们在公园的练功场里再也看不见那个满头乌发、身材瘦小且衣着简朴,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冬去春来常年坚持不懈在公园练功的老人了,但是他的习武经历与生涯的确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喜好武术的年轻人的奋发图强。
其他文献
“公知”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缩略词,原本指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但在信息网络化的微博时代里,“公知”们自相矛盾者有之,自爆其短者有之,煞气毕露者有之,斯文扫地者有之……最终,“公知”一词就如“专家”“教授”一般,几乎沦为贬义词——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
期刊
蔡澜曾经在香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英国一项访问了四千位男女的研究,两性各自列出心目中异性最不可抗拒的二十种魅力。其中男性的魅力包括:微笑、亲切、慷慨、爱家庭、懂得自嘲、拥有宽阔的肩膀……女性的魅力则少不了美好的身材、乳沟、长腿,以及看起来在男性魅力特质之中也排在前列的幽默感、懂得自嘲以及调皮捣蛋。依我看,有无两性魅力的门槛就在于从容与否。  中国历史人物里没有几个真正从容的人。孔老夫子的名训
期刊
认识万能青年旅店这几个家伙时,是在通县的草莓音乐节,他们就坐在我们共同朋友卖CD地摊位旁的草地上,等着晚点上台演出。我是他们的粉丝。  这个现在中国最火的乐队来自石家庄,大部分成员也都是在石家庄长大。在此之前,我对这个城市毫无所悉(除了三鹿奶粉),但他们让这个工业城在中国摇滚史上留下了印记。  乐队最早是由主唱/吉他董亚千、作词者姬赓和其他朋友在1996年组成。那时,他们不过是终日无所事事、十几岁
期刊
一场暴雨引发一系列“伤城”故事,不少素材都可发展为电影情节。如同以“恐怖主义和英雄主义对抗”为国家主题的美国应运而生了新《蝙蝠侠》三部曲一样,六十年一遇的大雨及其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极有可能催生一部“旧瓶装新酒”的商业大片。家喻户晓的大禹治水故事正是此时最恰当的题材。  假如拍摄一部《大禹治水》,乍一看它是部主旋律电影,过程和结局几乎众所周知,但细细看来远非如此。围绕这次中华民族史上最艰难抗洪抢险事件
期刊
2010年8月8日是香港精武体育会成立88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举办重大的庆祝活动是我们武术团体和武术工作者加强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可喜可贺!  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武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自从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倡强种强国、天下为公的尚武精神以来,弘扬尚武精神的工作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精武体育会这
期刊
     
期刊
电话:23843238  传真:27827603  Email:chinwoohk@gmail.com  参加资格:凡本会会员,均可参加(先行人会,新学员须年龄六岁以上)  学习:凡经报名及缴交学费后,即可开始学习(如中途退学,所交费用,概不发还。)  报名:每周一至六下午二时起至晚上九时,在本会秘书处报名。  会址:九龙弥敦道300号华丰大厦13字楼B-C室(佐敦地铁站B1出口)
期刊
忘了是荒木经惟还是森山大道说,要是有一种装在眼球上的相机就好了,一眨眼就拍一张照片。我说傻瓜啊,你不是已经有这么一部相机了吗?那就是你的眼睛嘛。这倒是我一贯的观点,摄影如何都取代不了眼睛直接观看的感动,胶卷和记忆卡也取代不了记忆的心。心的记忆会磨损会碎裂会融化甚至会被自我修改,但因此从心的裂缝渗透进了心里、铭刻了一辈子的也只有这种记忆。  但我们的心因为脆弱而太珍贵,只能装载一些非装不可的记忆,万
期刊
同样是西红柿,1950年、1999年和2004年种植出来的会有什么不同?  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惊讶地发现,随着西红柿个头越来越大,其中部分营养元素正逐渐减少。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蔬菜和水果身上。  果蔬营养今不如昔日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生化学院退休教授唐纳德·戴维斯一直致力于研究食品的营养。他曾领导一科研小组对美国农业部从1950年到1999年记录的43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这些
期刊
太极拳爱好者,要想入得太极大门,从脚下练起是太极拳入门功夫的必由之路,也是捷径。  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天早晨,在长安公园,马虹恩师为我们辅导。一位刚练拳不久的学员请马老指点。  这位学员练完拳,马老重点强调:练拳要脚下生根。  初学陈氏太极拳主要是培根,就好像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一棵大树失去了根,就会枯死。练太极拳脚下乱动,是根节不明,上边拳打的对也不对。因为太极拳的力是从根节发起,太极拳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