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生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外婆家的茶是最香的,也是我最喜欢喝的。
  外婆喜茶,也种茶。
  茶树种在山坡上,一排排的,平时总给修剪得整整齐齐。清明前,我便随外婆进了“茶山”。
  外婆种的茶叶,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嫩茶尖矗立在枝头,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难以辨认,有淡青,有翠绿,有墨绿,只见一片深深浅浅的绿,像一条瀑布,从上奔涌至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绿,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我走进茶树,仔细端详着,中间宽,两边细的叶片上勾勒出一条条精致的叶脉,细而有力,嫩叶正茂盛地长着,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那富有生命的绿,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在流淌。
  外婆走了过来,对我说;“囡啊,你看外婆种的茶长得好吧”语气里有抑制不住的自豪。“囡,快帮外婆采茶。俗话说‘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是个草’,清明前采的茶品质最佳,但采茶时期很短,切不能耽误了时间”。外婆一边采茶,一边继续对我说;“你看,只一个嫩芽的我们称它们为“莲心”,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初展的为“雀舌”,正说着,只见外婆的手轻轻掐住嫩芽,微微一拗,两片茶叶便落入篮中。外婆的手在茶树间飞舞,那双苍老的手转眼变得年轻活泼起来。外婆还在不停地说着她的茶,好似在夸耀自家的孩子一般,我似懂非懂地點点头。
  霞光慢慢地淡去,拖着一条长长的红尾巴。外婆只好收工了。带着竹篮子,外婆领着我们朝村口的一个小木屋走去。
  木屋十分简陋,此时在屋顶上方,孤零零地吊着一个只灯,原来是炒制茶叶的茶作坊。
  屋前已经排了一户人家,也是茶农,他们身边正放着一天的劳动成果,自己则正和炒制的人聊天。汗水味和着茶香味扑面而来,嘻笑声也传入耳畔。
  小木屋左右分半,左边堆着柴火,右边起了两个灶台。几个壮汉早已经开始工作了,他们戴着手套,把茶叶倒入锅中,把手伸向锅的底部,再把茶叶“翻”到上层去,原先翻上去的茶叶又再次落入底部,大汉又再把茶叶“翻”到顶层,周而复始……灶口边是女主人,她时时都紧盯着火苗,不时地添加一些柴火。在炒制过程中,控制火候是炒制茶叶好坏的关键之一。男人女人额前早已淌满了汗珠。据外婆说,他们从下午一直工作到子夜,一天也不过只能炒制完成二十斤左右,是个辛苦活。不知过了多久,壮汉们把“炒”好的茶叶铺开晾着,我以为已经做完毕,凑上去想摸一下,壮汉连忙挡住我说:“碰不得,这只是一道工序,现在的茶叶热着呢,一会儿微凉了,还得再来一回。我一惊:“这么复杂呀!”
  夜已深,柴烟飘起,向四周扩散,逐渐消失,外婆依旧站着守着,我早已站在外圈,周围的浓烟让我的眼经受不住。壮汉们依旧不停地炒制着,绿色的嫩尖在锅里翻转、跳跃,如一支春之舞。
  我此刻终于明白了,我为何喜欢外婆家的茶了。因为茶中有外婆和外婆一样的农家人的生活,有着他们对生活的那份情怀。
  喜欢外婆家的茶,喜欢那种苦涩中带着点甘甜的独特味道。那种淡淡的苦涩,从舌尖滑过,流入心里,有一番清爽,一丝甘甜。一个人的时候,冲一杯绿茶,看着它在干瘪的外形,暗淡的颜色,因为水的注入就绽放美丽的容颜,散发清淡的香味,而它沉入水底时,人们在青绿的水中回味她的美。
  茶如生活,生活如茶。抿一口香茶,品甘苦人生。
  点评
  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感悟。采茶,做茶,品茶,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品茶亦如品人生,茶香中有着苦中带甜的独特味道,有着对生活的情怀,蕴含着朴实而深刻的哲理。
  (指导老师:杨淑敏)
其他文献
家人的爱似一缕阳光,可以温暖我们的心,也可以刺伤我们的眼;家人的爱像一杯香醇的酒,可以让我们缓解伤痛,却也能令我们深陷其中。  有时,爱是一个拥抱,是一句慰问,它让我们愉悦;有时,爱也可以是溺爱,让家人迷了眼,让我们失了本心,忘了感恩,忘了自己前方的路,甚至跌入陷阱。  校园中的那幕,给我留下的是一张父母心甘情愿的脸,是一副孩子无动于衷的表情。这是爱的麻醉,在父母自以为是的爱里,孩子渐渐失去了感恩
期刊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授业”就是传授知识;“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玉不琢,不成器”,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语文教师更要言传身教,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语文课堂究竟应该怎样渗透德
期刊
互动的年代,无“问”不成课,这是阅读教学的现代进行时。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问得得当,是清晰课堂教学结构的中心句,是互动的催生剂,是理解文本的导向,是实施多重对话的纽带。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技巧。  一、存在现状  作为一名教师深
期刊
对于“微课”这个概念,在我的理解里,这和我们现在时下的“微博”“微信”似乎多少有些衔接。曾经一度,我是抨击“微博”这种信息渠道的,它的知识的片段性让更多的人对于文化的汲取满足于只言片语的浅层阅读,而后期通过参与互动,我发现这种方式更迅捷地满足了知识大爆炸这个时代,让我们更快地介入,更好地吸收。我想,这所谓的“微课”该有异曲同工之妙。  谈及微课程,不得不提微课堂。  一、“微课”提供了真正的个性化
期刊
一、语文新课标中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及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能力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则是以探究这种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可见,探究性学习是满足语文新课标要求并且能够集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探求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
期刊
影视资源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了音乐、美术、绘画等众多艺术,通过各种故事情节对生活进行诠释,带给人们美的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研究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意义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结合书本开展教学活动,缩小了学生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对教师不像以往那样惟命是从,他们有时会有自己的鲜明态度,表现在课堂行为上,课堂意外事件就比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语文课上,学生思维活跃,活动积极,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意外事件的发生常常会让一堂课陷入困境甚至被迫中止,所以能够巧妙而艺术地处理这些意外事件,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意
期刊
众所周知,育德于美、以美育人是每一名教师的追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对怎样育德于美、以美育人心存困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实作文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行之有效的育德于美、以美育人的方式。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审美创造训练,因为用文字描述自然美和人生美,表达美好的情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
期刊
我的抽屉里安放着一条裤子,上面有一个较大的补丁。每当看到它,我的心里就有了深深的忏悔之意。  那是去年清明节的前夕,我要代表学校参加祭奠革命先烈的活动,叔叔特意给我买了一套我最爱的耐克运动服。收到衣服,我一蹦三尺高,试穿了几番后嘱咐妈妈千万把新衣服收好,看到妈妈把衣服熨平后整整齐齐地挂在我的衣柜里,我做家庭作业也忽然轻松了些。  活动提前一天举行。回家后我高兴地翻找我的新衣服,可是,衣柜里竟然没有
期刊
浪不知疲倦地涌上来。如千万匹愤怒的疆马,有力地拍击着高耸的礁石,激起千万朵浪花,又化为雪白的泡沫,恋恋不舍地退去。  浪无声无息地涌动,就像那时我无声无息地流泪。  那个夜晚,天色昏暗。整幢教学楼里,只剩下一个我。风顺着玻璃窗吹过,发出类似婴孩般的尖锐哭声,我握着眼前的成绩单,将头埋到厚厚的校服里,与风共鸣。  多少次我汗流满面地在琴键上驰骋,却被老师批评得一无是处,但又不得不鼓起勇气听他的斥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