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3月,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中国,又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冲锋号。然而,国外疫情却日益严重,如何防止疫情“倒灌”的同时又要发挥中国经济的免疫力和战斗力,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难题。这一次,中国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自我恢复的同时助力全球抗疫,实属不易!
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目前多数省份已调低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要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应优化复工复产中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地区间协调,通过点对点运输等促进务工人员尽快返岗。
此次会议的信息量很大,也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定下主基调——既要防控疫情,也要复工复产,这两点如同天平的两端,如何精准平衡,需要智慧和巧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近百万亿元,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近9亿劳动力人口和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正是有着良好的经济运行基础,我们才有底气应对疫情冲击并管控好风险。
截至3月16日24时,中国现有确诊病例8976例(其中重症病例28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8679例;而相比前一天,中国新增确诊病例只有21例(其中武汉1例,境外输入20例)。中国13个省区市实现现有确诊病例清零。这意味着中国的疫情基本上已经控制住了。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至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而作为第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如何抓住最后两周复工复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提高较快,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西、重庆等已接近100%。
100%的复工率,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百分百努力。以上海为例,从有序复工到全面复工复产复市,背后是密集出台的纾困助力政策以及全市各级党政干部的积极作为。为了减少疫情对上海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上海迅速推出了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28条”措施;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和上海前期已出台的社保减负措施,预计共为上海企业减负近900亿元;上海银保监局推出“18条”举措,提升支持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的质效,包括保障信贷投放、单列信贷计划、鼓励银行减免利息、加快理赔服务等。此外,为调研企业复工困难,上海市2009名干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8023家企业。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局面下,境外输入再次拉响中国疫情防控警报。
从3月5日国家卫健委首次将境外输入病例纳入疫情数据统计以来,境外输入病例连续13天呈增长态势,并连续4日超过本土新增病例,成为中国近期确诊病例增量的主体。防止境外输入带来的疫情传播甚至扩散风险,成为当下中国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
民航局从3月4日至16日,共执行13架次赴疫情严重国家的运输任务,其中7架次临时航班接回中国公民1101人。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3月16日24时,中国累计有境外输入病例143例,其中,宁夏、甘肃、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南、山东、云南、广西、陕西等十多个省份“入列”。而北京和上海连续5天出现境外输入病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候选人张文泽表示,中国防疫重点已逐渐从以前的“内防扩散”到“外防输入”,某些口岸的机场和开放导致疫情的反复,可能性相对还是比较小的。中国在早期疫情防控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其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境外输入压力最大的北京,近期连续发布多个“入境令”,严防死守首都入境大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自3月10日起正式啟用3号航站楼D区作为集中接受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进港航班的处置专区,随后又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际进港航班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3月15日,北京出台新规,从16日零时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包括无症状者),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3月16日北京又召开会议,要求严格公务机进京管理,入境人员谎报瞒报者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还将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而同样承受巨大入境压力的上海,实施“无缝式衔接”转运,保证疫情重点国家和地区来沪旅客从“落地到隔离”不和社会公众接触,形成从机场到社区的“闭环式管理”。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从3月13日零时起,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坐拥世界级航空枢纽的浦东新区,成为了真正的“前线”。截至3月13日上午7时,浦东新区已投用18个隔离点,共接收机场转送重点国家入境人员4961人。各部门紧密协作,确保机场、隔离点、社区间形成严密无缝的“闭环”。 医疗机构发现病例后两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检测机构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疾控机构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目前多数省份已调低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要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应优化复工复产中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地区间协调,通过点对点运输等促进务工人员尽快返岗。
此次会议的信息量很大,也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定下主基调——既要防控疫情,也要复工复产,这两点如同天平的两端,如何精准平衡,需要智慧和巧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近百万亿元,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近9亿劳动力人口和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正是有着良好的经济运行基础,我们才有底气应对疫情冲击并管控好风险。
截至3月16日24时,中国现有确诊病例8976例(其中重症病例28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8679例;而相比前一天,中国新增确诊病例只有21例(其中武汉1例,境外输入20例)。中国13个省区市实现现有确诊病例清零。这意味着中国的疫情基本上已经控制住了。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至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而作为第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如何抓住最后两周复工复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提高较快,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西、重庆等已接近100%。
100%的复工率,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百分百努力。以上海为例,从有序复工到全面复工复产复市,背后是密集出台的纾困助力政策以及全市各级党政干部的积极作为。为了减少疫情对上海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上海迅速推出了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28条”措施;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和上海前期已出台的社保减负措施,预计共为上海企业减负近900亿元;上海银保监局推出“18条”举措,提升支持企业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的质效,包括保障信贷投放、单列信贷计划、鼓励银行减免利息、加快理赔服务等。此外,为调研企业复工困难,上海市2009名干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8023家企业。
中国防疫重点已逐渐从以前的“内防扩散”到“外防输入”,某些口岸的机场和开放导致疫情的反复,可能性相对还是比较小的。中国在早期疫情防控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其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严防疫情“倒灌”,做好“闭环”管理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局面下,境外输入再次拉响中国疫情防控警报。
从3月5日国家卫健委首次将境外输入病例纳入疫情数据统计以来,境外输入病例连续13天呈增长态势,并连续4日超过本土新增病例,成为中国近期确诊病例增量的主体。防止境外输入带来的疫情传播甚至扩散风险,成为当下中国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
民航局从3月4日至16日,共执行13架次赴疫情严重国家的运输任务,其中7架次临时航班接回中国公民1101人。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3月16日24时,中国累计有境外输入病例143例,其中,宁夏、甘肃、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南、山东、云南、广西、陕西等十多个省份“入列”。而北京和上海连续5天出现境外输入病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候选人张文泽表示,中国防疫重点已逐渐从以前的“内防扩散”到“外防输入”,某些口岸的机场和开放导致疫情的反复,可能性相对还是比较小的。中国在早期疫情防控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其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境外输入压力最大的北京,近期连续发布多个“入境令”,严防死守首都入境大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自3月10日起正式啟用3号航站楼D区作为集中接受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进港航班的处置专区,随后又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际进港航班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3月15日,北京出台新规,从16日零时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包括无症状者),均应转送至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3月16日北京又召开会议,要求严格公务机进京管理,入境人员谎报瞒报者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还将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而同样承受巨大入境压力的上海,实施“无缝式衔接”转运,保证疫情重点国家和地区来沪旅客从“落地到隔离”不和社会公众接触,形成从机场到社区的“闭环式管理”。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从3月13日零时起,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坐拥世界级航空枢纽的浦东新区,成为了真正的“前线”。截至3月13日上午7时,浦东新区已投用18个隔离点,共接收机场转送重点国家入境人员4961人。各部门紧密协作,确保机场、隔离点、社区间形成严密无缝的“闭环”。 医疗机构发现病例后两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检测机构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疾控机构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