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很多人以“中年少女”这个词自诩,这是“中年少女”一般性特征,常见的几条 :喜欢粉红色、每天都在纠结怎么防脱发、爱逛淘宝开始注重养生、关心家居用品多过衣服包包、想和小鲜肉谈恋爱、莫名其妙开始买金首饰、看到护肤品有抗衰功能才有安全感、放假只想在家呆着记性一天不如一天、没有那么喜欢自拍了、懒得交新朋友、习惯性单身、只想赚钱……
心境越发的平和了,喜欢平平静静,只想抱着泡好枸杞水和花茶的保温杯去养老,与世无争,长命百岁。
很庆幸,中了好几条,于是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自己是一枚中年少女。不过在这坦坦荡荡后面,的确也隐藏着一丝不解和好奇。比如,怎么时隔差不多有一个世纪漫长的青春期后,怎么突然又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粉色?!
看着自己衣橱里最近一季中购进的各种粉色系衣物,觉得这真是一个有点奇妙的话题。记得自己狂爱粉色也就是幼稚园小班的那几年,但是这个粉红色的回忆不太漫长,在青春期粉色简直成了最被嫌弃的颜色,更别提进入成年期开始在时尚圈成长奋斗,成天一身黑,粉色几乎是作为对立面被嘲讽和批判的。
但是,突然某一天的某一个时段、某一段感情里的某一个情绪转折,突然就调到了粉色频道。似乎只有各种粉才能让自己拥有最大值的舒适度。
同时发现,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的。比如范冰冰,在红毯、影视作品和媒体露面,她在造型上对于美的追求,有点类似屡破世界纪录的女子跳高选手,每次都是一次次冲击。但是在私底下,比如生日聚会、逛街和自拍,她近期的私服几乎就是各种粉色配一头乌发。
人生的转角再次遇上粉?是久别重逢,还是从未走远?
刚好在这个困惑期在飞机上读到一篇文章,马里兰大学教授Jo B. Paoletti一直致力于研究儿童服装在颜色上的意蕴长达30年时间。最近,出版了一本有关儿童服装研究的新书,这本书就叫做《粉色与蓝色:在美国分辨男孩和女孩》。在接受杂志采访时,她说道:“这是一段有关中立服装的故事。”在医院的育婴室里我们很容易区分男婴和女婴——粉色和蓝色的毛毯是区分的关键。但是这种以颜色区分性别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久。
直到上世纪40年代儿童服装才开始发生改变,而且和性别产生了联系。在这之前,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都穿着性别中立的服装——脆嫩洁白的衣裳,直到6、7岁。根据一家叫做Earnshaw’s Infants’ Department的贸易刊物出版社于1918年6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一般来说粉色代表男孩,而蓝色代表女孩。原因是粉色是一種更加坚决果断和强烈的颜色,所以适合男孩,而蓝色由于更加的柔和和秀丽,所以穿在女孩身上更漂亮。”
随着厂商和零售商的崛起,粉色和蓝色在1940年开始成为了一种性别规范。婴儿潮一代出生的女婴穿粉色衣服,而男婴穿蓝色衣服。但是接下来的几代人对这种规范发起了反抗。随着女权运动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展开,男女皆宜的服装再次回归,而且女童们穿上了更加男性化的服装。
“女权主义者们的一个观点是通过服装这种方式女孩子们成了屈从性的角色。”Paoletti说。
80年代新浪潮的女权主义者从小就穿不分男女的服装长大,她们在给自己的孩子选择衣服时采取了不一样的路线。“虽然她们依旧是女权主义者,但是她们以不同于婴儿潮出生的女权主义者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事情。她们认为即使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她们也可以是一名非常娇柔的外科医生。”
怎么粉色和蓝色还雌雄莫辨了!看来,中年少女喜爱粉色,与小孩时期只为配合眼睛的颜色相比,没有那么简单。
心境越发的平和了,喜欢平平静静,只想抱着泡好枸杞水和花茶的保温杯去养老,与世无争,长命百岁。
很庆幸,中了好几条,于是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自己是一枚中年少女。不过在这坦坦荡荡后面,的确也隐藏着一丝不解和好奇。比如,怎么时隔差不多有一个世纪漫长的青春期后,怎么突然又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粉色?!
看着自己衣橱里最近一季中购进的各种粉色系衣物,觉得这真是一个有点奇妙的话题。记得自己狂爱粉色也就是幼稚园小班的那几年,但是这个粉红色的回忆不太漫长,在青春期粉色简直成了最被嫌弃的颜色,更别提进入成年期开始在时尚圈成长奋斗,成天一身黑,粉色几乎是作为对立面被嘲讽和批判的。
但是,突然某一天的某一个时段、某一段感情里的某一个情绪转折,突然就调到了粉色频道。似乎只有各种粉才能让自己拥有最大值的舒适度。
同时发现,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的。比如范冰冰,在红毯、影视作品和媒体露面,她在造型上对于美的追求,有点类似屡破世界纪录的女子跳高选手,每次都是一次次冲击。但是在私底下,比如生日聚会、逛街和自拍,她近期的私服几乎就是各种粉色配一头乌发。
人生的转角再次遇上粉?是久别重逢,还是从未走远?
刚好在这个困惑期在飞机上读到一篇文章,马里兰大学教授Jo B. Paoletti一直致力于研究儿童服装在颜色上的意蕴长达30年时间。最近,出版了一本有关儿童服装研究的新书,这本书就叫做《粉色与蓝色:在美国分辨男孩和女孩》。在接受杂志采访时,她说道:“这是一段有关中立服装的故事。”在医院的育婴室里我们很容易区分男婴和女婴——粉色和蓝色的毛毯是区分的关键。但是这种以颜色区分性别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久。
直到上世纪40年代儿童服装才开始发生改变,而且和性别产生了联系。在这之前,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都穿着性别中立的服装——脆嫩洁白的衣裳,直到6、7岁。根据一家叫做Earnshaw’s Infants’ Department的贸易刊物出版社于1918年6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一般来说粉色代表男孩,而蓝色代表女孩。原因是粉色是一種更加坚决果断和强烈的颜色,所以适合男孩,而蓝色由于更加的柔和和秀丽,所以穿在女孩身上更漂亮。”
随着厂商和零售商的崛起,粉色和蓝色在1940年开始成为了一种性别规范。婴儿潮一代出生的女婴穿粉色衣服,而男婴穿蓝色衣服。但是接下来的几代人对这种规范发起了反抗。随着女权运动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展开,男女皆宜的服装再次回归,而且女童们穿上了更加男性化的服装。
“女权主义者们的一个观点是通过服装这种方式女孩子们成了屈从性的角色。”Paoletti说。
80年代新浪潮的女权主义者从小就穿不分男女的服装长大,她们在给自己的孩子选择衣服时采取了不一样的路线。“虽然她们依旧是女权主义者,但是她们以不同于婴儿潮出生的女权主义者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事情。她们认为即使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她们也可以是一名非常娇柔的外科医生。”
怎么粉色和蓝色还雌雄莫辨了!看来,中年少女喜爱粉色,与小孩时期只为配合眼睛的颜色相比,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