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虽然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对口就业率却处于较低水平。以闽南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为例,调查分析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方向,提出了提高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就业方向;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7-0058-03
  为了调研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厘清就业方向,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打基础,我们对闽南地区11所开设会计专业(包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等专业或方向,下同)的民办高职院校(不含已专升本的民办高校)2012届—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也调研了一些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及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一、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率及就业方向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率。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共计21所,其中,闽南地区(厦门、漳州、泉州)15所。2010—2016年,闽南地区开设会计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从2010年的3所增加到2016年的11所,各校的会计专业数从4个增加到25个。从毕业生人数看,闽南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2012—2015年每年的毕业生为1 000多人,但2016年毕业生达到了2 239人,预计2017届—2019届毕业生每年新增2 300多人,约为2015届之前的2倍;从毕业生就业率看,2012—2016年,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7.86%,2012年,最低的就业率也达到94.01%,均处于较高水平;从对口就业率看,2012—2015年,对口就业率從10.81%上升到54.43%,2016年,为32.26%,2012—2016年,平均对口就业率为34.41%,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明显偏低(见表1)。
  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就业的质量。其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成立比较晚且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民办毕业生的素质与公办同类毕业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2)社会对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文凭及能力存在信任问题,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聘用民办毕业生有所顾虑;(3)会计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会计岗位市场竞争激烈,民办毕业生不占优势;(4)小型及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小微企业)工作的薪资普遍较低,也使得大量毕业生转行从事非会计工作。
  2.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根据调研资料,2012—2016年毕业生的平均对口就业率为34.41%,其行业分布如下:在小微企业就业的占75.29%(其中,对口就业率为26.35%,岗位包括记账、报税、成本核算以及出纳岗位等);在会计中介机构就业的占6.43%(其中,对口就业率为6.43%);专升本(包括参军入伍)5.33%;大中型企业就业约占5.75%(其中,对口就业率为0.63%);银行金融行业就业占4.02%(其中,对口就业率为0.96%);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占1.64%(其中,对口就业率为0.02%),自主创业占1.54%。
  上述资料表明,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最高的为小微企业,其次是会计中介机构且全部为对口就业。但从就业所占的比例来看,会计中介机构中就业的比例仅占6.43%,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3.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流向。根据调研资料,毕业生在福建省内就业的占86.29%;在福建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厦门、福州、泉州)地区就业的占76.73%;回生源地就业的占27.95%;福建省外就业的占12.86%,其中50%属于自省外的生源。由此可见,省内就业是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域,这同毕业中女生占75%以上的比例有关一定关系;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占76.73%,这同发达地区小微企业比较集中有关。
  (二)毕业生就业观念及用人单位要求
  1.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调研资料表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从就业单位来看,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单位依次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金融行业、外资或大中型企业。上述三类单位对毕业生的资质要求比较高,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进入,大部分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为小微型企业;从所获得的薪资来看,毕业生对薪资的期望值通常在3 500元以上,并期望工作单位能提供住宿,能有比较好的福利。但现实工作单位能提供住宿和良好福利的较少,且从事会计工作岗位毕业生的起薪线普遍较低,2015—2016年,起薪线为1 500~3 000之间,2015—2016年,平均薪资为2 221元,毕业生所获得的薪资福利与期望值有着较大偏差。毕业生普遍认为,当前生活成本高,所获得的薪资福利难以满足生活需要;从工作岗位来看,现在用人单位一般是“一人多岗”,如小微企业通常只设会计、出纳岗位2人,会计工作要承担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报税、统计工作等;出纳工作往往需兼文秘、办公室文员,等等。由于工作人员少,一些单位要求加班,职员空余时间少,工作压力大,毕业生理想中的会计工作能“轻松”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从社会认可角度来看,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普遍不高,也使得民办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心理落差较大。
  2.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根据2015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情况看,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毕业生分别占比19.83%、31.26%、25.75%、23.16%。非常满意及满意的占51.08%,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占48.92%。由此可以见,学生对就业满意度总体不高,还有23.16%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非常不满意,这也是导致毕业生频繁换工作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民办高职会计专业热门,但对口就业不热门,加之薪资偏低等原因,使得民办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偏低。
  3.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根据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稳定性较差。工作半年内跳槽的约占30%左右,工作满一年跳槽的约占50%,三年内跳槽的约占90%。跳槽的主要原因依次有如下五个方面:(1)对工作岗位不满意,工作压力大;(2)结婚怀孕产子,雇保姆费用高且不放心;(3)对用人单位的薪资及福利不满意;(4)地域选择问题;(5)其他原因,如出国、进修深造等。笔者认为,这些学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没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对社会及工作岗位的认知还处于适应期,个人的知识能力还有待验证和提升,对就业还处于一个逐步成熟阶段。   二、提高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率、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社会的认可度以及技能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民办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质量上。为此,尝试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一)主动降低招生数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由于招生关系到对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往往从经济效益出发忽视了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民办高校大量招收会计专业学生,一方面,加剧了会计专业市场对口就业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加剧了民办高校师资紧张的狀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因此,民办高校应从就业市场的大局出发,充考虑对口就业市场压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主动调整招生结构,减少会计专业招生人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减轻未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压力。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调研资料表明,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小微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在当前国家提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的小微企业将不断涌现,也必然使代理小微企业会计事务的会计中介机构的业务得到不断拓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根据相关资料推算,我国的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以厦门市为例,每年新增企业户数在1万户左右,按每户1个会计人员计算,也需要近1万个会计人员。小微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也必然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当适应这种变化,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面向小微企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可以适应小微企业的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对口就业市场的需要,以提高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加强与会计中介机构的合作,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中介机构是培养会计综合技能的最佳场所。民办高职会计专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考虑加强与会计中介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综合能力。利用会计中介机构师资及技术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适应小微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可与会计中介机构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会计中介机构及小微企业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实现毕业与对口就业的“零距离”。
  3.加强职业道德、品德修养,提倡工匠精神。小微企业与大中企业一样,同样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会计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品德修养方面的培养,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和“干一行爱一行”的就业观念,加强会计综合能力的训练,提倡工匠精神,提高就业稳定性,努力提升社会对民办毕业生的认可度。
  (三)加强实训设施建设,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小微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的实训基地,以提升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民办高校可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1)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建设与会计竞赛相结合,电算化与手工相结合,模拟与实战相结合,通过竞赛提高民办高校知名度,同时,为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打下基础;(2)建设校外实践训地。以会计中介机构为合作伙伴,以“现代学徒制”为“切入点”,坚持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实战型”的专业毕业生。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战”能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要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就应当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1)建立教师信息系统,聘请企业事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结构;(2)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支持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兼职,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指导能力;(3)打破职称和学历的限制,引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综合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4)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进修和提高,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执业资格或行业职称的考试,允许对已取得执业资格或行业职称的教师,到会计中介机构兼职和锻炼,不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实战”能力,并在高校职称评定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5)加强师资队伍的后继教育和培训,定期选派主干课程教师到相关的院校进修、培训和交流,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吸收示范院校的先进经验,巩固和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三、结语
  总之,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口就业率偏低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民办高职院校没有找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普遍存在的师资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短期行为等问题。民办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事实证明,小微企业以及会计中介机构是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民办高职院校只有找准自身的位置,“互利共赢”,才能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 杨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培养模式的思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3(11):17-20.
  [2] 丁丽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3):114-116.
  [3] 高丽英.金红霞.高职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5(1):206.
  [4] 张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以武汉交通职业院校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434-436.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以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深化转型与人才结构性短缺,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转型契机,职后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应用型人才职后教育为视角,通过介述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应用型人才职后培养的理念与实践,阐释我国企业应用型人才职后培养的理念向路与实践范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与企业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职后培养;理念;实践  作者简介:谢雪琼,女,上海电气风电集
期刊
摘 要:从高职“大学语文”人文学科的教育使命与教学困境出发,立足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野,综合考察现有教学模式实效性差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并创造性地将实践教育的理念引入人文课程教学中;突破了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促进了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联系;形成了“四模块一体式”的系统化教育模式,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总体架构;人文实践教育  中
期刊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学校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向岗位实践的拓展,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顶岗实习形式的普遍采用,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遭受伤害的事故不断发生,学生顶岗实习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正日益严重。当前,司法救济是对受害学生顶岗实习权保护的最后屏障。
期刊
摘 要:作为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精英人才培养机构,法国大学校于18世纪创立至今,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运行方式。其中,以“工学交替”为特点的校企合作成功做法最为瞩目。作为法国大学校的典型代表,作为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巴黎中央理工学院践行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途径,其学生社团活动,企业参与学校教学以及“中央理工人”培养计划均对我国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法国大学校;校企合作;合作;途径
期刊
摘 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微观、中间、外层和宏观等四个空间系统对1996年至2015年这20年期间25位职业教育专家型教师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纵向对比在前后十年时间,影响教师成长因素的差异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是影响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主要系统,其中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和师生关系是最关键因素。而前后十年对比发现,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对职校教师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期刊
摘 要:分析了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各课程的教学项目进行整合,形成网络共享资源库;对共享型专业教学项目库的网络平台、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项目库的使用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项目库;网络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7-0074-04  高等职业教育是
期刊
摘 要:文化认同既是组织凝聚力产生的前提,也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农业高职学院文化建设研究的核心。立足于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分传统,从文化认同之文化认知、情感归属、行动卷入三维度切入,运用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分析框架,对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行为卷入与认知水平高低和情感归宿感强弱密切相关,存在认同危机。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分析框架与数理统计的相关性基本契
期刊
摘 要:积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为围绕这一使命和目标,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了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区域间协同育人等举措,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路径、运行机制和主要发展理念。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能力;服务社会;协同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7-
期刊
摘 要:在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之后,欧美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再工业化潮流。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走向工业4.0的过程中,我国首先要补齐工业2.0、工业3.0的短板。回顾美国和日本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二者在处理生产设备与劳动者技能关系上分别采取了去技能化与再技能化的战略。为了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比较现实的选择是推行再技能化战略。在此背景之下,以服务再技能化战略
期刊
摘 要:“缺乏法人资质,寻求法人地位”是我国现行职教集团普遍性存在状态。通过对广东食品药品职教集团的事业法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模式引入了多元化的办学力量,拓宽了办学基础,实现了权力制衡。同时,存在决策层存在两个权力中心、联结方式上并未体现出实质性变动,监督层更具有象征性意义等问题。最后,得出“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体现出改革的稳定性,事业法人地位的获得对集团具有双重影响,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真正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