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边的行者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最后一个走向温泉的。
  平缓开阔的坡地上,泉眼冒着神秘的白气,在暮色中氤氲漫开。泉边围着土石垒砌的矮墙,看去仿若一个祭场。一泓温泉流入侧旁的沟渠,把它的温柔、它的热力,透进阿里坚硬干砾的身躯中,渗向不知所终的地方。
  四周悄然无声,偶尔有几声水鸟的清啼,从圣湖玛旁雍措方向传来,划破夜的静寂,在空气中留下一丝悠长的震颤。如果不是远处零星散落的几户藏民的土屋,你会以为只有你一人在这天地之间孤处。
  我高撸衣裤,将极度疲乏的躯体,投入这温润、柔和的泉水中。西行阿里已半月有余,当一捧热水都成梦中的奢望时,竟遭遇了这眼温泉,怎能不心怀感激,虔谢大地的恩赐!泉水汩汩突涌,我用身体体会着它的热烈与柔情,体味着它的脉动与呼吸。生命的感觉,从未像此刻,在这无垠的高原上,在这无言的雄阔天地间。如此强烈地凸显出来。
  蓦然,一团黄色掠过我的视野,悄无声息地落在泉的那边。“印度苦行者!”不用费力辨识,我的心就认出了他。几天前,在神山冈仁波齐见过他。第一瞥就令我震颤:我想起了圣雄甘地。同样瘦小的身材,同样枯干的面容,同样有力而冷峻的大鼻子。他身着单薄的黄色僧袍,在塔尔钦营地屋外的廊下打坐。周围人声嘈杂,他却闭目静心,无觉无知。在他的身旁,是一根布满尘土的木杖,一个颇带古风的两耳水壶,还有一个朴拙的木钵,这便是他全部的行囊。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进入遁世期的印度教教徒。
  虽然扫过的目光只是短短几秒,但从那刻满沧桑的脸上,却仿佛读出了他一生的岁月。是的,他该是在童稚未泯的时候,就踏上了命定的宗教人生少时辞别父母,去追随宗教导师诵经习文、熟研“吠陀”;成年后,也曾返回家中,娶妻生子,以尽延续家族香火的义务;当儿女成人、华发初染时,他再次割舍尘缘,隐入“净修林”,日与神对,梵思精进;而如今,他已走出密林,进入宗教人生的最后阶段,一杖、一壶、一钵,居无定所,食无余裕,以化缘苦行去唤醒尘俗之人的生命感觉。他将如闲云野鹤般游走于苍茫大地,不知所终,不知何止,直到最后的解脱……
  高原的静夜,因了苦行者的到来,更添加一层隐秘的气息。
  泉边,他拉起了僧袍,露出了双腿,在温润拍打着的泉水中浸泡。这是一双怎样的腿啊!枯干如柴,几乎没有一丝生命液体流动滋润的痕迹。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力量,它支撑着苦行老人,翻越高寒的喜马拉雅山口,从印度走向了西藏,走向了阿里,走到这人烟稀少、天地无言的绝域?
  瞬间,一股激动而悲悯的情绪如漫堤之水,盈满全身。
  我眼前闪过几天前同行的印度香客。他们被我戏称为“豪华团”:浩浩荡荡上十辆车,行旅用品一应俱全,帐篷也细分为睡觉的、吃饭的、如厕的……。每到一地扎营时,有专事杂务的夏尔巴人忙碌着支帐篷,烧茶做饭,而这些朝圣的印度医生、教授、律师、商人们,则悠闲地聊天观景,在草原上活动久困车中的肢体。这些人高大、壮硕,朝拜神山时,需骑在牦牛背上,方能翻越海拔达56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而眼前这位苦行老人,孓然一身,以步当车,风餐露宿,踽踽独行于雪域高原,却仅有一杖、一壶、一钵!
  都在走着,行着,人与人是多么地不同啊。
  我知道,在现代印度,真正能严格依照印度教四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生活的人,已寥寥无几。在冈仁波齐山脚下,印度香客的帐篷比比皆是,白发的苦行者却独坐寒风,孤守冷寂,在屋檐下静待漫漫长夜。他为什么不走向他同胞们的营帐?他为什么要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守卫他的理想?是什么神明给了他如此巨大的定力,可以弃绝俗世的安乐与奢华?
  冈仁波齐充满睿智地保持着沉默。
  天地无言,梵我无言,湖山无言。
  无言的静寂中,我坐了很久很久。不是贪恋水的温情,也不是倾听夜的深沉,不思不想中已是读着一份心的哲言,却又无书无言无声无语。
  回到驻地,已是深夜。我惊奇地发现,印度苦行者竟然在我们那间简陋的大客舍里。美国来的音乐教授正在与他交谈,老人的英语有着浓重的印度口音,语调变化极为丰富,令人想起同样富于装饰性变化的印度音乐,虽然不太好懂,但说得纯熟流利,显然,他是一位受過很好教育的老者。烛光在土墙上投下他瘦小摇曳的身影,我看见他眼中有光,这是一双多么平和、宽仁而又深含着智与力的眼睛啊!
  我静静地坐下,痴痴地如面对一个梦。
  我没有加入交谈,也不愿以打探的方式去搅扰他内心的宁静,更不想让任何具象的东西来破坏这份和谐,这份欢喜,这份自在。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说话,但可能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自说自话,即便是同胞、朋友、亲人,也未必能进入对方的语言场。在这个“探路者号”已登陆火星,人类基因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克隆自己的时代,这位苦行者却顽固地坚守着印度几千年来的净修林生活,坚守着他那古典的理想。我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在他高度内敛自省的心中,一定有着他的太阳和月亮,有着他的鸟语和花香。我不能洞悉他的心灵,但我由衷地敬重他。
  苦行者又在屋外的廊道里静坐了一夜,严守着他的修持。
  第二天早起开门,大地一片空茫……
  他是我西藏之行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位导师般的哲人。
  我不知道他发了什么大愿,走上这漫漫苦行之路。但它的确唤醒了我身上久久沉睡的宗教感。这里所谓“宗教感”,并非必须加入某个教派或披上僧袍。不,我说的宗教感,意义要宽泛得多。它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企望圆满又心存敬畏,追求某种永恒之物的坚韧向往。它主要是精神的、情感的。我们可以作为观光客去惊羡西藏的美丽,也可以作为探险者,为这块遍布历史的土地丈量文明;还可以独行者的姿态,用高原的自然和人文来充盈渴望激情和挑战的心。但是,当我走过了几千里藏区,朝拜了神山,沐饮了圣湖后,苦行者却以他瘦小的身影,给了我一个永恒的提问:“为什么走?”
  人当然是个行者,不然,为什么我们的圣贤要把“行千里路”与“读万卷书”并列为人生要义呢?但“怎样行?”“为什么行?”还是一个终极的叩问。
  “行”是“好”的同义词,“行”也是“走”的同义词。那么,“走”就一定会“好”吗?会不会愈走愈糊涂?愈不明白?愈是问题?
  而看见他的“行”,在我这儿激发出“好”,难道不正是他所愿吗?他并没有仅仅是“苦”,仅仅是“走”,因为,他已经是“行”了。
  这位不知名讳、身世、来处、去向的苦行者,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人。行,而且苦,又是在这极端艰苦的雪域高原,没有绝大的意志,没有持身如律的戒定,没有投身大化的智慧,说什么“行”,说什么“走”呢?
  私以为,印度重梵行、中国重读行、德国重思行。梵行应然是超越的,读行必然是世俗的、思行当然是内省的。这位苦行者明亮深邃的眼睛告诉我,他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肉体躯壳,“走”出了世俗悲欢,“走”到了“行”和“好”的至高境界。
  行者,得大欢喜者。
其他文献
21天的藏北旅行。  行程过半时,东风大卡司机突然对我说:“哎,你们得给小费了。”  小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旅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稀罕物,更别提什么“小费”,那不纯粹是外国才有的玩意儿吗?  我脱口而出的反问里带着极大的惊奇,对“国情”心知肚明的大卡司机立马改了口:“中国人就算了,但外国人必须给。”  外国人?我乐了:“你没见那个日本人这两天已经开始卖自己的东西了吗?”司机不吭声
期刊
当一枚珍珠落在沙滩上,它的绚烂夺目令人关注。当一颗白沙落在沙滩上,它的平淡无奇则被忽视。可那能代表着它不被承认与尊重吗?难道柔软舒适美丽的沙滩不是由无数平淡无奇的沙子默默地奉献任人踩踏构成的吗?  沙子固然没有珍珠珍贵,可依旧淹没不了它不可替代的价值。世间万事万物皆如此,每个人和物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关键在它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了价值,做出了应有的奉献。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被日本步步紧逼
期刊
蒋勋说:“我想青春的美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年少的人们在接触世界时,元气满满,认为自己想守护的,就可以守护,即使没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武艺,没有万人之上的权势。  青春时不顾一切的坚守,这种孤独很少人懂,在为了梦想全心全意奋斗时,累了,痛了,只有自己才明白。初中时喜欢一部电影《怦然心动》,朱莉对布莱斯的爱不是卑微到尘埃的喜欢,她选择
期刊
在电影《荒野生存》中,年轻的克里斯托弗放弃了城市里令人羡慕的工作,獨自一人去阿拉斯加的荒野流浪。  他曾对那些不理解他的人说:“我只想要寻找我的生命的真正价值。”寻找自己的价值便是“我在”的一种具体表现。  而当今社会,总有人刻意迎合他人的喜好,追逐他人的脚步,曲意逢迎,矫揉造作,没了主见,丢了自我,失了“我在”。  究其原因,不过是他们的极度不自信,想要获得他人的赞美与追捧,认为这便是成功,殊不
期刊
月色清冷,穿过云隙漏在沟水上,潺潺流水之上氤氲着朦胧的雾霭,映出了那个踽踽独行的身影。  白衣依旧素雅,容貌却不复华妍。  她握着一条窄窄绢帛,上面寥寥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君已无意,妾复何恋!恍惚间,耳畔似又响起绿绮寒泉翠瀑般的琴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那个遥远的长夜,月光也如这般清朗,酒席之上,交觥错筹,谈高论阔。新寡的她,听闻那高朋中有着闻名既久的才子。  她小心立于
期刊
四月,听着便心中甚暖,似乎这个月,已经注定了的正春之色,百花争艳,山醒水明,四时皆安。你说,是不是千年前也有人同我这般伏案,举头便是满眼温柔,落笔即是如花长安。  昨晚那一宿烈风,吹出了今日澄净的天,尘沙遍起,挥手就埃,也不知道正绽的花,有没有担惊受怕,有没有放弃自己,放手而落下。正春色,谁也不想见落花,大概花难以预料这场突如其来的夜袭吧。黄昏,晚霞却比正午都刺眼,那不如我们闭着眼睛遐想吧。  那
期刊
外公爱喝酒,爱喝酒坊的酱香酒。  这酒用淀粉反复发酵,其味突出,幽雅细腻。外公的身上,总萦绕着浓郁而热烈的酱香味儿。  外公在老宅边围了个小院,雨天听雨,晴日便端了木椅侍弄娇嫩的花植,他的右手总提着一个古铜色酒壶。外公还没去打酒时,我仿佛都能嗅到酱香酒的味儿。  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外公一起去酒坊打酒。黄昏的夕阳抚得人暖洋洋的,走在街巷,看着暖和的夕阳穿透四方格的窗户,印在爬满了藤蔓的土墙上。
期刊
作者照片  閱读哈萨克斯坦的文学作品,我熟悉了阿拜。在和哈萨克斯坦阿拜研究专家交流中,我进一步认识了阿拜。许多研究者评价道:阿拜是哈萨克草原上空翱翔的雄鹰,是哈萨克草原上驰骋的骏马,是哈萨克文学中的北斗星,是哈萨克文化的守望者,是哈萨克草原文明的传播者。在大量阅读阿拜的作品后,我深深地敬佩作为诗人的阿拜才是其魅力所在。  阿拜·库南巴耶夫(1845~1904),原名易卜拉希姆·库南巴耶夫,“阿拜”
期刊
作者照片  这座城市的十一月末,阳光晒得还很暖和。那天,我合上书本,踢踏着打算出去走走。一路走到环城公园,又想独赏秋景,于是便沿着清幽的小径走去。没走几步,抬眼突然看见老黄头在前方的空地上,半蹲半立,举止怪异。我琢磨着过去吓吓他,悄悄走近,细一看:哎呀,不得了!他怎么在填土坑呢?  老黄的头发全白了,身体纤弱得像要被风吹断,看这动作感觉像是要给自己挖坟墓一般。我看他神态痴痴然的,心下想着:这人不会
期刊
十月前后,鸡蛋花开了。  我们小区的鸡蛋花着实有些不一样,不说别的,单说这花的成色,便新奇得很。  鸡蛋花一般是花蕊部分黄黄的,而后这黄便向外扩散,散着散着,黄就变白了,多像鸡蛋里的蛋黄和蛋清呀!我们小区的鸡蛋花却不一样,黄色扩散完后,隔个一厘米的距离,又变黄了,少得可怜的白色根本看不清。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个小太阳,可爱极了。  小时候,我不大会爬树,可独独能爬上这棵开鸡蛋花的树。因此,我从三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