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个人看,散文真能说得上是千人千面,每一个人,他的性格、气质、经历、际遇,包括喜怒哀乐,都是不大一样的,因此散文在表达这一点上,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我们喜欢某一个人的散文,那说明你恰巧跟他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价值观念有共同之处。散文写作跟小说、报告文学、诗歌写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当代,包括近现代,包括从远古的文学作品里面,从古《诗经》开始,为什么历朝历代的那么多人油然地从内心喜欢它?散文最基本的品质是什么?怎么样来写散文呢?
  第一,我觉得,散文是最纯粹的、最真诚的、最真实的,是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是内心深处最细腻的一种表达。它是个人经历的诉说,是对社会最复杂的感悟。它的一切都来源于真实,来源于真情景,是发自内心的看法。它不太计较自己的看法是否准确,是否济事,是否对人生有怎样的指导。
  散文最基础的品质就是以上种种特点,有人会说,既然这样,那散文人人都可以写。是的,进入散文的门槛很低,人人都可以拿起笔来写散文,但要把它写好,绝非易事。它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需要经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需要有一定的阅历。
  但仅有这些,够不够呢?还是远远不够的。散文毕竟是文学,文学是要打动人的,是要以情感人的,所以,这里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审美意识。如果你说,我只要是真诚的,只要是真情实感,只要是把自己经历的东西写出来就行,但是你缺乏那种审美的意识,这还不能说它是一篇及格的散文。
  你说的每一句话,表达的每一件事,都要有一种美的东西在里面。起码文字是美的,文采是美的,结构是美的,文章都是合乎章法的。散文与小说不同,散文也要求像诗歌一样,具有一定的韵律,譬如我们今天朗诵的散文,有的听起来特别有韵律美,韵律美是人类精神上的需求,散文也需要。
  第二,有人说我想写成鲁迅那样的文章,我觉得这要根据你个人的兴致、个人的爱好、个人的追求,这是硬学不来的。像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然是“床头屋漏无干处”,虽然是“娇儿恶卧踏里裂”,虽然茅草被风吹散了,但他又想,什么时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表现出一种很高尚的情怀,这就是杜甫的性格,你没这个性格,也不会写。李白就不一样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就是这样一种性格,这是他表现出的,你是个本分人、老实人,你没这个性格,也不会写。如果你是一个会思考的人,喜欢对万事万物进行思考,“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思考的因素在里面,如果你有这样的思考,你就写这样的。
  王惠明写的《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写得挺感人,可你没当过兵,你写不出这样散文。你看别人写的故乡,文章说“回到家后,尘世间的谁是谁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回家了,我感受到了生活给我的温暖,我已不再计较我爹妈、我姐姐在说什么,重要的是我回家了”,在外漂泊是辛酸的,它是含着背后的东西的,作者有这种经历,你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爹妈都在跟前,你能写出这种文章吗?根本写不出来。像鲍尔吉·原野写的草原上的风情、风物,那东西咱写不了,不是咱们无能,是咱们没有那样的生活。有些东西,你没有那样的生活你硬去写的时候,你的文章就会写不好,所以说不要去硬写,一定要写你自己最熟知的事,写最让人感动的题材。
  第三,有时候,譬如说站在草原上,心胸忽然就开阔了,但你作为一个作家,你写“我心胸开阔了”,这谁不会写,小孩儿也会写,所以你要用特别的方式、优美的格调,觉得有时候像母亲的手一样,轻轻地揉着你,让你的心静下来。譬如我不想写一个故事,我只想写事物给我的感受,“雨落在这儿,落在那儿,落在房檐上,落在书上,落在凉台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什么也没有,就从头到尾写一种雨。我曾经看过一个外国电影,是个纪录片,他写雨,他从头到尾拍的都是雨,所有的背景里都是雨,鸦雀无声,我就被这个雨“下到这儿,下到那儿”所感动,这个很大胆,也很成功,因为他能抓住雨的感受,这是一种挑战。
  第四,古往今来写风景的作者很多,如何写得跟别人不一样,我就准确地表达我个人的情怀,这是很重要的,我给大家说说我的个人体会,就是当一个特别复杂的情感你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你应该坚信一点,一定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在等着你,而不是更多的更复杂的描述,不一定非要描述出来不可。
  我写的《母亲》中有一段母亲和她儿子的告别,“顺着多雨的江畔”,这段话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文章除了可感性之外,还要有可视性,只有大家看到了,“顺着多雨的江畔”,不就是有雨有江吗?在表达的时候,“那片天上也爽着小雨”,你说“下着小雨”也可以,但你用“爽”呢让人感觉到有凉爽浇在身上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当时母亲在把这个男人送走前,把给她的钱,又给了他,说“拿着吧,穷家富路,拿着吧”,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男人毕竟是男人,这有特殊的原因,如果你说穷家富路拿着,这个钱呢就有一个新的认识,让你能够接受。你想让别人接受你,你得有个理由,这男的确实身上几乎是一文没有,拿在手里,他像看了半天,说了句“我还来”。我觉得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我们是应该有一点儿含蓄在里面,不能把话全说尽了,那么“我还来”背后不是含着很多话吗?要注意语言下面的暗流,它所表达的一种情绪。“她笑了”,这笑也是一种含蓄的表达,为什么?这么一种关系你还来啥?你要是换一种详细地写,“嗨,来不来无所谓”,这小说的意境就被破坏了,当看到她笑的时候,男的接着说,“房子太旧了,得修一修”,这背后的东西表达得就已经比较饱满了,母亲当时就说,“有你这句话,就够我想的了”,也没明确他可能回来,能说这句话就行,来不来就无所谓了,然后送他上了船,“两人都摆手”,为什么这么说呢,也是增加文章的可视性,“汽笛一声,泪就下来了”,大概就是这么几十个字吧,能把这种离别的情感写出来。   其实,好的散文、小说,都写得很直白,但那个白啊,可不是你上来就学得来的,那不是那么来的,它是经过雕琢,经过繁复,经过冶炼之后,从里面走出来的另一种白,是一种韵味的白,是一种功夫的白,好编辑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它是不一样的。
  第五,散文,是安放灵魂的地方,你在这里面待着,感觉特舒服。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散文它门槛很低,人人都可进来,人人都能去写,但你要把他写好,一定要写你自己的,和你生活有关的事情。比如,他是个鞋匠,要是写鞋他是能写好的,有个人从小喜欢钓鱼,现在成了钓鱼协会的副会长了,他写钓鱼,我一看,厉害,文笔谈不上,但是钓鱼那种感觉,怎么把鱼钓上来,那种文章咱写不了。可是我们身上也有别人写不了的东西,我觉得,写散文等于交好朋友,等于跟一个相爱的人、心心相印的人、可以信赖的人谈心,你不要掩饰自己,不要虚夸,要踏踏实实,要把话说得好,说得有韵味,让这场谈话变得有意义,不要在散文里教训别人。当然,有的人就喜欢在散文里教育别人,就要这么写,我就要写那种,也可以,你只要有那种经历,完全是可以的。
  正如古人讲述的,读的书多,要多读一点儿,写一写,自然就会出现在你的笔端,但我们不喜欢别人掉书袋,说起来就没完,我也不太喜欢,我们看到有些散文大家写的,也不是说我狂妄,这里面有些我不欣赏,就是有些人书读得都不少,而且国学都不错,所以他下笔就好,表达的就准确,能够把他的情怀优美地、准确地、富有审美意义地表达出来,这个读书也很重要。我们每天都要读一点儿书,今年我出去讲课,主要是谈读书。读书要杂一点儿,也没必要光读散文,像报告文学、哲学啊,都可以读一点儿,你不一定读到哪一篇,就会受益。
  记得我在人民大学讲课的时候,有学生站起来提问,问我:“老师,现在有很多人啊,对看微信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浅阅读。你怎么看?”我说:“浅阅读也比不读好,你连读都不读,你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呢?人家多少读一点儿了。但是朋友圈的选择,和你要表达的东西,是要有所区别的。”
  第六,还有一点,散文呢,就像交朋友一样,就像我今天想和鲍尔吉·原野交朋友,恨不能马上就交上朋友,这不大可能啊,如果两三个回合就交上朋友了,那这个友谊可疑啊,而且,他需要一个过程,就是说,我们写一个东西啊,别着急,但你说不着急我把它忘了,我当时老激动了,那把我激动的,恨不能拿起笔在马路边上就开始写,过会儿就忘了,人的思维会活动的,像水一样,说过去就过去了。好办,你带一支钢笔,带一个小本,然后回家就把它写出来,这个写出来和你变成文章写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个写出来是把你最初的想法写出来,不需要文采,什么都不需要,就把你的构思写出来,可能很直,没关系,你把它撂在那儿。等你静下心来啊,写散文跟参禅是一样的,你需要静心啊,心不静是写不好文章的,我心不静时就写报告,说领导交我写个什么,我就胡编乱造,那套词我都会,用得还挺熟,但写散文可不能这样。我曾经在老家住的时候,到礼拜天,这天我把该干的活先干完,然后到小澡堂子里洗个澡,回家泡点儿茶,心全部静下来,开始写,能写出好东西来,即便如此,它只是好东西的最初的雏形,未见得就是一个成品,把它拿过来,放一放,别急,到一定时间你再去写。我觉得还有什么东西需要发掘出来,想一想,还差在哪儿?还有哪些需要改的,哪些还需要深入一点儿。别着急,慢慢的,最后就把它写成了,交给杂志社,发表的时候,才能上一个好位置。
  我当年在文联的时候,我们的主席刚上任,要组织作家,大家好好写一写,争取把文章发表到国家级刊物,找了几个人,也包括我,奖励多少先不说,我觉得那次活动是对的。那位主席穿个风衣,我俩走对面,谁也不说话,我当时也不认识他,也没跟他打招呼。结果在讨论作品的时候,其他人的都点评得很客气,先说写得很好,然后指出一些缺点,轮到讨论我的作品时,那是一顿打啊,我都遍体鳞伤了。他就看我,我就笑呵呵地坐在那儿。我回去以后,坐在窗前,静静地想,先是骂那位主席,骂完了以后我想了一个问题,做了很多假设,如果我文章真的写得好,那位主席敢吗?他不敢。如果我写得绝对比他们好,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来对待我。如果我想写好,如果我想在中国市场立足,得到大家认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作品中必须是中国气概、中国风格、中国情感,作品必须是中国式的、直接国货,别老学外语。后来,我就潜下心来,人家“高不成低不就”,我“低就”了,偷偷地写别的东西,后来就得了全国奖。那位主席在开大会时说:“看看,当初如果没有我的批评,他能得全国奖吗?”所以,我们想写好,想战胜那些蔑视我们的人、轻视我们的人、拿我们不以为然的人,靠什么?靠我们的实力。
  其实,我也不见得就是写作的料,更不见得就是写小说的料。我写的那些废稿,光卖的废搞差不多有一小推车。我写的字,就像钢楷一样,连标点符号都写得相当标准,我是一个笨人。读《红楼梦》时,不认识的字我自己编个“字典”,我是靠这种精神头写作的,我真下了一番苦功夫。你要是没有一个刻苦的精神,是写不好的。所以我说散文门槛低,大家都能进来,但你要把它写好,必须要历经一些艰难,从一楼到九楼,那要下一番功夫。
  我还在《散文选刊》上,看到很多散文写得都不错,譬如周亚鹰的《我是城管》,他要是没有当过城管,他能写这么好,写那么尖锐?不可能。他写的电视剧本《油菜花香》,如果他没有这样大的自然环境,如果没有江西农村的那个生存条件,没有那样一个苦命的二姐,他能写出来吗?像蒋建伟写的《开年大戏》,他如果没有农村的生活,没有戏里那种情感,那种盼望,没有倾泻,他写得出来吗?像王惠明写的军营的生活,正气,健康,明白,通俗,有文采———重要的是,这几个人有真情。其实,写散文和交朋友一样,中国不是有句俗话“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吗?只有这样,你才能把东西写得好了。
  最后,请记住我的一句话:“当你觉得你写得非常好的时候,你才真正地开始懂得什么叫写作,你才刚刚起步。”
  (本文是作者在2015年12月13日上午“2015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上的散文专题讲座,刘高亮录音整理,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子非
  美术插图:知止
其他文献
还在很早的时候,我就读过明代状元杨升庵咏赞抚仙湖的一组七绝诗。诗很美,给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  四百多年前的一代才子杨升庵,如果不因“议大礼”而受廷杖被流放云南,那么,诗人就会错过美丽的抚仙湖。杨升庵的心间起伏着的不只是宦海沉浮的惊涛骇浪,更忐忑着前途未卜的内心焦灼。然而,当他踏入神奇秀美的抚仙湖时,迎接他的山水盛宴竟然让他抛开了世间的一切烦恼,诗人独立船头,放声吟唱:  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
期刊
2015年国庆节前夕,我从广东阳西的建筑工地出发,相约与妻在贵州玉屏火车站会合,一同回乡参加泽维兄令郎的花烛之喜。  妻从内蒙古通辽的家中启程,历经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劳顿,到达玉屏车站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从妻的神色看,虽历经长时间旅途,仍精气爽朗,让我牵挂的心一下落了地。自打妻离开家,我就短信不断,了解她一路的行程情况,我知道妻有晕车的毛病。  战友胜佑兄驾车前来玉屏迎接我们。与胜佑也有十多年没有见
期刊
拜谒应天书院,作别“应天大讲堂”,一位年过六旬的文史专家认真地说:“你们看文化,到了商丘,不去芒砀山,是件遗憾的事情。”  芒砀山,一座浸泡在汉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小山,《史记》《水经注》均有记载。像古埃及的金字塔群、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百慕大三角区、玛雅文明遗址等世界奇观一样;也像中国的西安兵马俑、湖北神农架野人足迹一样,芒砀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2°区域,一脚踏四省
期刊
安丰,苏北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一座与苏南名镇风格迥异、文史内容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安丰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明清时期,由于盐业极盛,曾经名冠“淮南中十场”之首。  安丰,濒临于黄海之滨的这一年轻而又古老之地,成陆于汉代,古称小淘浦、东淘,寄寓东去淘金之意。东晋时隶属于海陵郡宁海县,建镇在唐开元盛世。北宋年间,范仲淹在西溪任盐官,筑成捍海堰(今范公堤)后
期刊
宝塔就站在我老家的后山顶上。  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你一定会肃然起敬,这哪是塔啊,分明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传说,南宋末年,县令在全县征集能工巧匠,花了几天几夜,精心挑选了好几百名匠师,历时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宝塔。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项巨大工程,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走到塔前,你一定会被它的气势所征服。一千多年风沙尘埃的雕琢,一千多年雨雾雪水的滋润,每一块石头都是那样的沧桑、古朴,
期刊
在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我扔下一大堆家务事,提着简单的行囊到了喜鹊鸣叫的地方———茶岔溪。  鸟语花香茶岔溪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恩施最南端来凤百福司镇的新安村,成片的油菜花,房前屋后粉的桃花、杏花,白的李花、梨花,还有樱花、紫堇花……一簇簇,一片片,一团团,有的妖娆,有的妩媚。刚进村口,就听到竹林里喜鹊叽叽喳喳热闹叫个不停。彭兄一声口哨,村口的黄狗、黑狗不但不汪汪,还箭一样飞来,摇头摆尾,迎
期刊
摘 要:为分析不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以南京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PXRF法测定重金属Cr、As、Ni、Pb、Zn、Cu在不同功能区土壤中的含量。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水平评估。结果表明: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论完全一致,其污染程度为Cr>Pb>Zn>Cu>Ni>As。污染负荷综合指
期刊
已经没人能记起什么时候就有了这条巷子,相传是明朝的一位县令大人下令用青砖铺设它。  斑驳的痕迹诉说着时光的久远。巷口的石碑上,字迹已快与石块混为一色。千蹄万印给巷路平添的是凹凸有致,光和影的合作,让你分不清哪是低洼,哪是平坦。青石的颜色也颇有意蕴,当着风口的砖块,已被划成了灰黑,而房檐下无阳的一隅,早已覆满了苔藓,辨认不出是砖青还是藓青。巷的西边,多的是低矮的土房,所以,尽管悠长,却不幽暗。放眼望
期刊
少小离家赴台留美 从事人类遗传研究  1947年,陈士翰在平阳水头中心小学毕业后,家乡再没有适当中学可念。当时台湾教育比较发达,工作机会也较多,1947年初开始在台湾任教小学的父亲陈尚策(1907—1994),建议儿子去台湾继续读书,享受中学教育。1948年1月,12岁的陈士翰和17岁叔叔陈尚贤离开平阳水头,在鳌江匆匆起身坐上一艘二百多吨的人、货混装的渔船赴台湾基隆。此后64年从没返乡,只有把家乡
期刊
提起淮安,人们自然会想起韩信,想起梁红玉,想起吴承恩,想起关天培,想起周恩来……一连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名人、佳人、伟人,耳熟能详,难以忘怀。  然而,水是文明的载体,淮安始终与水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淮安,因淮河而得名,因淮水而得利。  隋炀帝是位雄心勃勃而极具智慧的帝王,他决定挖凿南北大运河,干脆把东西南北都用水连起来,变成一个大水系。在此之前的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帝王能有他这么大的气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