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事”管理应善始善终

来源 :师道(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老师从规模较大的M校退休已有月余。在某周末的饭局上,G老师的学生、现在M校任教的L老师“惊闻”G老师已经退休,颇有感慨。在夸赞了G老师勤恳敬业、关爱学生、不务虚名等诸多美德之后,还自罚两杯,同时又恭敬地为G老师敬上两杯,以示自己对老师的关心不够和对老师的由衷敬意。随后,L老师借着酒意无不郑重地言道,学校这“人事”做得不地道,老教师退休了,居然让他们“花自飘零”,没有造任何声势,在学校工作一辈子,就这样给打发了。G老师接L老师的牢骚苦笑道:“‘花自飘零水自流’,除一纸退休文件外,别无他物。不过‘平平淡淡才是真’嘛,一切总要归于平淡。再说,领导也都挺忙的……”
  上述事件告诉我们,M校在人事管理上已经让教师感觉到遗憾。由此可以猜想,在M校悄无声息退休的,G老师可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同时,L老师有些牢骚,G老师有些苦楚,也决非个别现象,只不过这样的牢骚和苦楚在特定情境下,往往存于内而未表于外罢了。
  其实,着意于横向观察,在当前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类似现象并不少见。它们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结业”总结不够,即使是对教师职业生命的“始业”亦把握欠佳,虽然在教师“从业”期间定会有数不尽的鞭策。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既无始业开局,也无结业总结,仅有从业过程中的驾驭和驱赶;二是注意始业开局,轻视结业总结,重始轻末,虎头蛇尾;三是始业与结业确有一定形式的存在,但重形轻质,浅尝辄止。
  众所周知,学校管理一般包括对人事、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方面的管理,其核心是人事管理。广义的学校人事管理主要是部署引领“人要做事”和“事有人做”,而狭义的学校人事管理主要是围绕教师、依靠教师、发挥教师的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但问题是,要让教师做好服务,首先就要服务好教师,这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不二选择。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对此必须倍加珍惜,倍加呵护。一所只知道呼喊“教师要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而不知道“如何关爱教师”的学校,其教育思维是片面的;一群只知道在平时鞭策教师竭力奉献而不知道在关键节点尊崇教师的管理者,其举措是欠妥的。恰如M校这样,一纸文件或许另加几句好话即把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老师“打发”退休,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比如应有的程序和环节,应有的尊重和推崇,应有的温度和高度等。
  从教师角度而言,“始业”“从业”“结业”本就是他们职业人生和事业生命的完整链条;从管理者角度而言,由“始业”开环至“结业”闭环本就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人事项目。其间,明显体现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特征。只有当这种关系处于良性平衡状态,学校事业方能维持管理与被管理的和谐共振,否则就可能带来杂音与失衡,影响学校的声誉以至办学效益。因此,学校人事工作既要尽量避免芜杂冗余的繁文缛节,追求意蕴非凡式的大道至简,同时又不能因所谓“工作繁忙”、所谓“无此必要”或其他不可名状的原因而对必要的事务删繁就简。苟简的结果带来的不僅是管理者工作的空白和缺憾,更是被管理者心理上的失意和抱憾。如此,还极易使被管理者产生一种错觉,即我的将要“始业”或行将“结业”,不过是来校打工的开始或终结,教书育人不过是一种聊以维持生计的职业,而不是倾力而为、孜孜追求的事业。希望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能够以恬淡、积极之态对待管理者的“删繁就简”,且无怨无悔地投入工作和事业,其实是对教师进一步的榨取。管理者的态度和举措,定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心情和积极导向的构建。
  事实上,对教师的“始业”和“结业”关怀,意义重大。就“始业”而言,它意味着对新教师的引领和帮扶,对新教师的希冀和感召;就“结业”而言,它意味着对老教师的厚爱和肯定,意味着对老教师的信赖和留恋,意味着对老教师余热发挥和精神传承的激励和期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教师的“始业”和“结业”,实质上就是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实质上就是管理者爱心的用心播撒和校园文化的逐步弘扬。教师也需要诗意来滋润灵魂。“始业”和“结业”作为教师完整职业生命的组成篇章,不应被漠视和简化,否则可能造成所谓“师为校本”以及“感情、事业、待遇留人”的失真。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正如G老师的苦楚和L老师的牢骚可以相互影响且可能进一步扩散一样,甚至可能形成不易控制的“蝴蝶效应”,进而使人们产生学校已趋向人文荒漠的印象。
  自然,为教师退休和教师始业造势,不是简单的会议说明或媒体公布,更不是俗气地献以财物或邀请赴宴,同时也不是搞花拳绣腿、叠床架屋类的不实之举,而是要用心用情用智,因人制宜,随势而作。总之应给教师一种离职或入职的仪式感,让教师感觉到组织有温暖、人情含温馨,进而领略生活和事业的“诗和远方”。比如,对于即将退休的教师,除常规上应该为其授予“光荣退休”证件外,还可以请求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闪亮登场,向在职教师讲解学校历史,讲述个人的成长故事,以求现身说法、传送经宝之效;还可以利用校内媒介展示他们获得的荣誉、撰写的教案、研究的课题、发表的文章、参加活动的多彩图片,以及同事和学生对其赞美评价的诗文等,以丰硕的成果、美好的回忆激发在岗师生潜心育人的职业热情。对于刚入职的老师,除通常应该进行的“始业”培训和颁发“聘任证书”之外,也可以生动的形式组织新教师欢迎会,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办学理念,使新老教师真切地体会到“学校是我家”的温暖,促发他们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参与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来。
  一位校长坦言,现在的学校外延发展已很充分,什么设施和物件都不欠缺,而欠缺的就是内涵,此可谓“微言大义”。学校内涵发展的着眼点显然是校园人群,而在这一人群中教师显然处在核心位置。做好教师人事工作,不可谓不重要。为此,作为学校人事管理者,多用些心思和智慧,尤其是对新老教师的“进退”,给予更多关照,力求有始有终、善始善终,既是工作职责所在,也是内涵发展所需。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蓄力·爆破:教师专业阅读之旅  编者按:  为引导广大教师潜心阅读,以情思丰沛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承担育人使命,广东教育学会与广东教育杂志社于本年度联合主办“读而不辍 学识有成”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征文活动。在活动的有力推动下,“教师阅读”将成为教育人文视野中更加重要的主题,特别是闪现着专业之光的阅读将更加体现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师专业阅读,首先体现为阅读中对教育教学的高
期刊
中考那年,我落榜了。仅以一分之差,我与重点高中擦肩而过。  知道成绩的时候,我感到五雷轰顶。平时年级排名前50名的我万万没想到,中考居然被甩到了100名之后。那几天,我不敢出家门,唯恐别人问及分数,更不敢到母校去看那张鲜艳而又刺眼的“喜报”。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我浑浑噩噩。落榜,如巨大的乌云一般一直占据在我的心中,阻挡了阳光的射入。  熬过了混沌的暑假,金黄的九月,我和同学们离开了家乡,以一名择校生
期刊
以可行的方法论作为工具,以进步的价值观作为支撑,这是我的阅读追求,也是我的写作目标和教学目标。我为了追求这个目标,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的专业阅读既有纯粹满足自己好奇心、试图寻求一些问题的答案的一面,也有学以致用、为教学与写作寻找借鉴的一面。我将其分成三块: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的跨界阅读,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学、逻辑
期刊
“世界何其大,莫能安书桌!”在我的工作簿扉页上赫然记着这么一句话,那是我干了六年兼职编辑之后回到学校再次听到来自会议讲话中的刺耳的“自以为是”而写下的,以此时时警醒自己:即便在这酱缸的浸染中,也要让自我保持一种阅读的自觉以“自洁”,几乎可以说,除了上课,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大家之书”上。或许有人会说,而今的阅读更多的是线上阅读,大数据的资源很多,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阅读,此语不假,但却忽视了“
期刊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場旅行。既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自由和快乐,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宣泄和释放,更可以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洗礼和升华。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提升了我的专业成长,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一、读书:对我的人生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家里是买不起书读的。再者,求学是在乡村小学,也没有什么书可读。但可能是命运的驱使
期刊
教师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加一个修饰语——“专业”。专业阅读不仅能够助力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可以涵养教师的职业生命,让我们在持续的职业生活里一路前行,不断拓展自己的现实与心灵世界。  专业阅读助我走出职业倦怠期  教师工作琐碎,职业生涯枯燥,难免产生职业懈怠。工作的第十年里,曾有一段时光,我有了逃离教育的想法。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除了教书,我还能干什么?细细思量,吓出一身冷汗。再次回望
期刊
1  生命教育在中国大地上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首先,是因为中国社会正开始由谋生向乐生的文化转型,谋求更高的生命质素已成为各社会阶层人们的共同愿望。其次,也因为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美好生活添彩”的自觉努力代表着教育正当的价值追求,其正当性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同。再次,还因为生命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落实——从学校文化建设到教学内容,从师生关系到课堂氛围的营造,从校本课程建设到主
期刊
一次阅读行为,对我而言,是我与自己的一次密谈,我经由阅读的途路而抵达我内在的心灵。在嬉戏或者对他人夸夸其谈时,我从来无法探知我心灵的广度与深度,阅读犹如静观,使我们重新获得丈量自己心灵疆域的尺度。  像面对一面镜子,借由阅读我窥见自己的骄傲与无所不在的缺陷。当我回顾我人生的有知之年,阅读成为历史,构建了我生命的现在和未来——它并不完善也不伟大,但它呈现出一种态势:趋向于丰富与独立。我的阅读史成为我
期刊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挑战性的学习,全身心投入整个活动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完成新知的自我建构,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数学的教与学活动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就应以思维发展为核心,让数学思维贯穿于数学课堂的始终,进而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情境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得到重视。目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归纳为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思维品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环节,单元整体教学属于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单元内容视为整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综合化、整体化,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指向思维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