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素质教育是利用音乐思维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合理的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本文通过分析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联系,研究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创新思维 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思维 高校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89-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要“让创新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心理专家莱曼对不同领域中的成功人士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他们年龄与成就的比较得出不同领域工作者最有创造性的年纪。他的研究显示,青壮年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黄金时期”。而高校在读大学生年龄区间则在17-22岁之间,正处于黄金时期前的预备阶段,在校期间受到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未来的发展,进而也影响了全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音乐学习的意义
  1.音乐能够拓展人的想象力
  音乐非语义性的特征决定了它离不开想象。人们听贝多芬的《命运》会感受到难以言喻的感动与震撼,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不屈意志,并不是它具体的表现了这些内容,而是通过对于节奏、旋律的把握,渲染了情绪。当音乐昂扬有力时,人们感受到精神振奋;当音乐平和时,人们感到希望;当音乐再次转折为激昂时,人们自然地联想到了命运的转机……但是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欣赏着基于一定鉴赏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而得到的。在欣赏时,通过想象从音乐中感受到了精彩的情境,能够开拓想象力。
  2.音乐能够提高思维的灵活
  思维灵活性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在从与他人不同的认知角度去看待事物,能够以未被发现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的思维不受到固有程式的拘泥。通过音乐素质教育,能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正如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能够观察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物,并能在这些东西上发现美”。思维灵活就具有主动性,能够使思维开阔,把生活美转化为艺术美。贝多芬行走在琉森湖畔,但皎洁的月光不单单是照在他一个人身上,而其创造性,使得这日常的情景展现以世人了难以言喻的美,创作出了优美的《月光》。
  3.音乐能够提高开发智力
  佩里斯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两半球功能是有区别的。他把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脑是创新脑型,负责视觉、听觉、发散思维等功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右脑充分活跃起来,在美妙的意境中得到提升,使归属右脑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在音乐欣赏中,平时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也得到了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左脑实际上也在工作,因此,也有利于左右脑协调,智力发展。
  由此可见,音乐素质教育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形成完善的音乐素质教育模式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提高左右脑协调联动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与音乐思维的联系
  (一)创新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
  何克抗教授认为“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2],邵瑞珍教授认为“创新性思维是人在创新活动或创新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3]
  尽管大家说法不一,但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总归创新就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新的事物。而创新思维就是能够捕捉到事物的思维。
  (二)音乐思维
  音乐思维是人类自然形成并发展的一种能力,他对于人的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就此,古今中外对此有着众多的经典论述: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席勒曾说:“我们听完一段美妙的音乐,感觉就会活跃起来。”我国传统六艺中,也把乐放在重要的位置。《礼记·乐记》里说:“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三、音乐素质的教育界定
  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不同于应试教育(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的提高或者知识的掌握,而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完善的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审美趣味得到提升,而且能够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创新思维。而音乐素质教育(Musical quality educantion)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的目的不是教授学生本专业的技能技巧,从而培养出一批机械式的音乐机器。而是运用音乐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发展的全面性。因此,我所认为的音乐素质教育就是注重思维的塑造,再通过这种塑造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上,以体现通过素质性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此,我们要明确一点,音乐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行为,其面向的不仅是学习音乐本专业的人群,更多的是面向非本专业的学习人群,而教学任务则是通过切合实际的普及音乐教育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其实很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孔夫子早有“礼崩乐坏”的说法来感叹伦理道德文化的日渐消散导致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现象,这足以证明“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虽然当代许多教育学者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但事实是在应试教育仍占主流地位的今天,音乐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的。
  (一)教学理念的落后
  现阶段,落后的教学理念还广泛的存在于各大高校的非音乐专业的教育体制中。这种理念把教学当作技能的传授或知识的教育,并没有从根本认识到学生个人素质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唐代诗人刘珂有云“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闋,雅韵诎然清。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诗文不仅精妙的诠释了音乐之美,更生动的诠释了音乐对人思想境界的重要性。在古人眼里,乐和礼是一刻也不能没有的,并且如果能够欣赏音乐来修养自身的心灵,那么深刻体会乐的作用并用以陶冶内心,平和善良宽容的心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可见,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家都认识到了音乐对于人思维的重要作用。   在思维上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陈旧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既没有因材施教的针对性,也缺少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高校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有独特的想法和自己的个性的。因此,启发式的教育往往是重要的。如孔子在阐述同样问题但在面对不同的弟子时,他会给出不同的解答,这当然不是其自己的认知混沌,而是他非常明白这些弟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我们也应该以此为鉴,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教育资源的稀缺
  由于大多高校不够重视音乐教育,导致在这方面的资源投入非常贫乏。虽然近几年一些高校也在音乐教育资源方面加强了投入,也有所收获。但这种投入从整体来看显得还是很乏力。
  四、如何改观音乐素质教育培养的现状
  (一)明确音乐素质教育的地位
  首先,在我国发展的大社会气候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究其根本是社会各界不重视音乐的教育所导致的。这种不重视从中小学的音乐课程被占以成为常态的现象这一件事情上就能够表现,这直接加剧了受教育者从接受教育起自身就对音乐学习在潜意识上产生了不重视。加之如今的高校的对于音乐教育的松懈就更导致了音乐教学的滞后,让受教育者在完全思想成型之前错失了最后一次变革思想的机会。
  因此,作为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明白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要在实践中尽量结合自己的优势,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优化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内容
  如上文所说,音乐素质教育不是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相较而言,它更有普遍性。侧重的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由于高校学生各自专业不同,想要对他们进行最合适的教育就必须要配合不同的学科特点来进行。
  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与学生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音乐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真正让学生获益,为自身创新提供帮助。同时,还要把高校音乐教育同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区别开来,分清文化层次上的特点,制定适应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三)注重音乐教师队伍的扩充和培养
  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相应的高校音乐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这就要求校方注重对音乐师资队伍的扩充。同时,也要注重的是对师资质量的提升。老师是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主体,高校必须重视起音乐教师能力的培养,提供资金支持,让音乐教师能够通过进修、培训、交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保证教学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
  (四)营造积极的校园音乐环境
  中國有句老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的成长会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只有营造了活跃的校园音乐氛围,才能保障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落实。如建立相关艺术团体,组织学生学习、排练艺术表演;或者通过广播等方式播放高雅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陶冶情操,获得音乐思维的提升;也可以组织著名艺人或专家进入高校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当音乐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时,其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也就得到了最广泛的发挥。
  五、结语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无疑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它符合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巨大动力。对于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探索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发掘可行途径。
  完善我国音乐教育培养模式,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最终实现全社会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王璐凡.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研究[J].音乐时空,2014,(2).
  [3]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煜东(1993.8-),男,甘肃省天水市人,硕士学历。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高校本科教学在学校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OBE教育模式正好有助于本科教学课程的开展,其是基于“产出要求”这种新型教育理念的,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未来工作需求来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目标,进而规划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及评价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本科教学而言是有着诸多益处的,故教师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OBE教学模式,以此来促使教学成果达
期刊
【摘要】针对地基处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阐述项目驱动型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从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评估等三方面探讨了项目驱动型教学在地基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地基处理 课程 项目驱动型 教学改革 实践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6年强基计划及教学建设项目(002
期刊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是基于学习成果的国际主流工程教育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水平,我们将OBE教学理念引入典型零件全过程设计与制造教学过程中。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在课程中的运用,强调通过因材施教和改革考核方式,切实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
期刊
【摘要】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居住小区规划》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延续了本科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的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主动性不高。以高职建筑学专业的《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理念,对课程性质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创新课程设计,在自主化、立体化、实境化三个维度进行探索与实践,以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对创新性国家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要求。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使得网络课程在教学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凸显,作为理论性以及实践性比较强的电工电子技术更需要网络的辅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传统电工电子教学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说明了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同时指出了发挥网络课程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重要性的注意事项,从而为电工电子网络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网络课程
期刊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存在很多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设定很低,而且教学内容很松散,没有针对性,教学的组织形式更是没有明确的纪律。所以,对于高职院校心里健康教育有必要进行深化改革,倡导幸福健康的心理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符合积极心理学,以此为知道和核心,进行高职学校数学心里健康教育课程,实现相应的目标。改变现在的一些劣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使用责任制带教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耳鼻喉科护生共58名,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9名)和观察组(29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观察组则接受责任制带教模式,将两组研究对象出科时的各项考核成绩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的各项考核成绩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通过一对一形
期刊
【摘要】为解决新形势下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利用移动互联工具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热点难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微言航语”移动互联先锋行动,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移动互联技术相融合,搭建智慧学工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云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 网络思政教育 微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军队医学在职教育是我军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随着军队改革稳步推进,军队继续教育承担的任务与责任越来越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完成军队医学保障工作,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更新教育理念、以胜任为目标、因材施教,同时院校应该完善各种评价机制,从制度上、待遇上、风气上提高院校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最终,通过继续教育将我军医学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包装上的图案设计是产品辨识度的关键。当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包装设计都盲目的采用外来的设计元素,忽略了我国传统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广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到传统图案的魅力,并运用到包装设计中来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包装设计课程中传统图案运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传统图案 包装设计 教学研究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