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科学成果,不具有首创性,因此中学数学的创造教育不是去创新未知识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应是创设一事实上的条件、环境、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从中发现“新”的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出问题的本质,提示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创新教育,就是学生的“创新”活动,而这个活动过程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传统的、文化习俗听、应试教育的重负,我国教育中相当一部分学校从低年级起,实行就范式的教育,而不是创新式的教育,学生被动接受地学习,缺少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就范式教育无视创新人格培养,以“大运动量”、“灌注式”和密集评价,剥夺、封闭和泯没了人的创新精神,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个体头脑中发生变化的结果,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真正地占有自己的头脑。
  “创新”是有层次的,对于中学生而言,不应把创新理解为能完成多少项发明小创造,而应注重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在学习活动中的探索,领悟到对于他本身来说是以前未曾认识的规律,或掌握某种从前未掌握的方未能,并在这样的发展中形成独立发现规律和掌握方法的兴趣,形成积极的、不因陈守阳的探索心态和求真求新求效的主动精神。
  二、让学生主动发展,给学生以忠义听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而现在的数学教学现状,多是教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灌输,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缺少独立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供“创新”的机会,学生独立思考是促使他们创新的重要条件。
  例1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cos(α+β)= cosαcosβ- sinαsinβ
  这个公式的证明方法,学生往往不易掌握。笔者曾作过宁磋的数学试验,在两个平行的教学班讲授该公式,在第一个教育班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把证明过程完整板演,而在第二个教学班则不讲授证明方法,只要求学生独立看教材的证明,找出关键之处。结果,一段时间后,考查该公式的证明,结果是第二个教学班的学生掌握较好。可见,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的条件,对于牢固掌握知识是重要的。
  因此,在讲课时,不应照本宣科,对于教材上的内容,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教师再作分析,有些例题可要求学生先不看解答,自己先做,后对照解答,检查自己的做法。做作业时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力求一题多解,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指导学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数学的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动力知识的能力。指导学法,当然有许多具体的做法,笔者着重强调的是: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善于创造成功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获得由积极思考而带来的快乐。教师要营造使学生不断取得思考成功的环境,对于好的学习方法、好的解题方法,要加以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数学的兴趣和继续前进的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师要注意培养、激发和利用学生的交流动机,让他交流数学学习经验和体会,以求提高与创新。
   2、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习惯。教师应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用创造与内心的体验的方汉来学习数学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这样,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从而具备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
  四、运用数学方法论指导数学教学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徐利治教授认为,数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和讨经数学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法则的。中学数学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宝藏,例如,抽象概括、数形结合、归纳猜想等。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观念、数学精神和数学能力,即要学生学会创造性运用数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去解决包括来自数学和其他学校以至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这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往往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五、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些年来,在高考逐年加大了应用的考查力度,这对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以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为学生创设问题空间,强化联系实际的问题,例如,利息计算、物价问题、概率统计等,在教材内容中增加问题解决的编制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的能力,甚至更高层次的能力数学建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全过程的机会,举一些简单的建模例子,如函数y=ax2+bx+c是抛物体运动状态的模型,指数函数可以作为存款与投资效益的一种模型等。教师可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解、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激发状态,长期坚持,可促使学生的自信心、探索创新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才情的人才,中学是人一生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我们从事中学教育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 激发学生语文才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人文修养关注情商发展   首先、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的共鸣
期刊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兴趣、能力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它的开设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目的的重要举措。语文活动课有别于文化课,设计好活动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扩展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有关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于课外。由此可见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调适该从何入手?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浅谈
期刊
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经过了两年的说话训练,两年的习作练习,对于作文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一般来说,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学期都要经历很多次的作文课,作文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众多学生比较棘手的一道最大难题。随着近年作文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大,话题作文也越来越流行.我发现我班学生作文跑题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话题作文。这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  那么什么是话题作
期刊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素质教育中,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小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寓乐于教   小学生有猎奇、求异、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信息刺激手段,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活泼有趣,让学生在兴奋快乐、积极思考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1、利用有趣的实物,多彩的挂图,即兴的简笔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引
期刊
抓好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是有科学道理的,有良好的开端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应着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上下功夫。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初次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印象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主观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抓好初中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作文课应该怎样上?成了众多语文教师致力解决而又悬不能决的羁绊。于是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上。的确,报刊杂志上许多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都颇有可取之处,但是真正结合教材使广大教师有本可依的范例却并不多见。原因有三:  1、打擦边球,在作文外围扎营寨。  见诸于报端的作文类指导,往往在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奠定文学基础上下功夫:如何取一个作文的
期刊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育终极目标的完成,也不会造就创新的人才和创新的民族。   一、 兴趣——动力之源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需要,就会自发的产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兴趣的
期刊
听力作为英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却始终成为困扰许多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棘手问题,笔者从影响听力理解的基本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听力技巧训练与指导提出一些建议。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基本因素   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巧及其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而且与听者的其他方面,如语言能力、文化知识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语音是影响听
期刊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 ,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