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忧患意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精神是一个具有整体结构的文化精神系统,其表层则是自强精神和中和精神这一对立互补结构,其核心是忧患意识。作者以历史线索和文化形式为经纬来阐释这种中国精神。所以,只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才能深刻理解树立忧患意识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精神;忧患意识
  一、中国精神的含义
  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国家像中国这样饱经风霜。自古以来,中国便内乱不断,外患频仍,而中国的近代史更是一部苦难史。书中所探讨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独立不殆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文化赖以发扬光大,绚丽辉煌的民族灵魂,是那种始终支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仆后继,为民族救亡和振兴事业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
  作者认为中国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基本生存方式为基础,并且以宗法血缘关系的较多保留和水利国家制度的较早产生作为其产生前提。因此,它的基本内涵是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及利益的强烈关怀和责任感,是一种深沉的终极关怀。它是在群体背景中关心个体,其着眼点是群体而不是个体。作为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建构性精神,即具有创造性、推动性的精神动力。因此,中国精神是一个具有整体结构的文化精神系统,其表层则是自强精神和中和精神这一对立互补结构。作者以历史线索和文化形式为经纬来刻画这种中国精神。
  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精神
  作者认为中国精神大成于战国时代,在此前后,它有一个萌生和发展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代的混乱繁复的动荡景象正意味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的时代之中充分汲取思想营养而形成的。秦统一六国就是靠的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和就锐意进取的发展意识,但是缺乏中和精神,趋向僵化和极端,忘记了忧患意识导致了秦至二世而亡,而西汉实行无为而治带来了“文景之治”就是中和精神的外化,这些体现了中国精神在历史上的显发。东汉的灭亡到西晋灭吴,中国又重新获得统一,在此期间,玄学、佛教、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盛是向人展示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的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一统中国的隋朝在其建国初期,颇具积极进取的气势,唐代的贞观之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改革进取的自强精神和协同调协的中和精神的外化体现,这正是中国精神的再进。在宋代对外抗击侵略,对内要求改革的救亡活动中,作为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被充分凸显出来。元代时,中原人士为了减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是为了延续中原文化毅然跨越种族出仕元朝服务于蒙古族统治者;明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批判理学的发展,形成对传统意识形态的严重冲击,最终表现为中国精神的畸变。清时,尤其是清末,在外敌入侵的社会现实面前,中国知识分子以自身固有的忧患意识第一次克服了文化优越心理,虚心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从民族思想史、精神史上这是一次突破;而后五四运动,这种激烈的反传统的文化批判就是包含在作為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中的积极进取的自强精神。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出现了“国民性格”即忍耐性,散漫性和老滑性,并把它们作为归为民族的三大弱点,这表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建设民族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自觉性,也表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程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折,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清基拓路。
  与西方相比,海德格尔提出的“烦”与“畏”的情绪体验,类似与我们所致力求索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的情绪体验,但是实际上有极大区别。我们所描述的忧患意识,从根本上看,是中国特有的集体本位的思想的体现,这个根本不同于西方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就决定了它不同于海德格尔所述的理论,并且由于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的引导,它的进取精神就被赋予乐观的色彩,并且还具备了为西方所无的博大宽弘的中和精神。
  而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既是符合现在中国的治国方略,也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思想路线,作为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形态,它本身又是作为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又切实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华民族于此就能够实现自己百年以来的腾飞之梦。
  三、文化形式中的中国精神
  在对中国精神进行一般历史线索的实践过程的生成描述之后,作者还从各种外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介绍包括中国的宗教,中国思维,中国科学,中国艺术。中国宗教主要分成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但是现在,许多朝山进香的宗教信徒几乎都是“逢庙烧香,见神磕头”,反映了中国民众在宗教上的宽容态度,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中和精神在宗教信仰上的表现。作者从作为思维表现形式的汉文字语言入手,进而介绍以周易象数为主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的内容的历史发展,来分析隐含在我们民族思维之中的民族精神。其中汉字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谐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正相仿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它历史悠久,传承稳定,活力旺盛并且俞趋强大,体现了我们自强中和的中国精神。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力,对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主要分为天文历算,中算数学,系统农学,中医药学。它具有整体性,实用性,直观模式性,相对独立性,集中体现出我们民族精神刚健进取,有所作为的自强风貌,是支撑我们中华民族顽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柱石。中国艺术主要分为古乐,书法和国画。中国古代艺术家关注社会,忧乐人生,本着忧患意识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在自己的艺术中无不灌注深厚浓郁的忧国爱民之情,而且中国传统艺术讲求和谐,注意整体统一体现“中和之美”。
  四、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正集中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精神的特点和内容,并通过时代精神发展中国精神,把中国精神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认为忧患意识的中国精神也包含着爱国主义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爱国爱民精神。以身许国,把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祖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一生征战;文天祥、史可法舍生取义,以身殉社稷;邓世昌血战口舰,殉难黄海,等等,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久为人民所传诵。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怎样正确对待不同国家、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关系,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现实问题。以和谐文化中和意识为主导,使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走向融合,不仅是不同文化的正确发展道路,而且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必由之路。和谐文化认为,文化的转生,不论是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向,还是吸取、借鉴外国文化实现民族文化更新,而应当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和而不同。尤其是对待外国文化,应当在承认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基础上,不分种族、不论大小强弱,一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泽应. 论中国精神对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J]. 齐鲁学刊,2014,(03):70-76.
  [2]袁祖社. “中国精神”的文化—实践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05):14-24.
  [3]李明泉,向荣,肖云. 中国精神:历史内涵与主体性建构[J]. 中华文化论坛,2012,3(03):10-15.
  [4]钟茂森. 中国精神[M].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然而每一个民族,无一例外的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浓厚的地域风情特点,例如婉转秀丽的的江南音乐和粗狂高亢的北方音乐。本文通过对民族音乐风格韵味的初步探究及与民族唱法间关联的深入分析,使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彰显它独特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在学习民族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掌
期刊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图形创意和招贴的深入了解与分析,解决图形是如何由先前的单纯到现在意念丰富。从相关的背景出发,首先阐述了图形创意和招贴的概念及发展,并着重论述了图形创意在招贴中的应用,得出的结论如下:招贴是一种艺术语言的一种方式的呈现,是一种没有边界的视觉语言的形式。  【关键词】:招贴;图形;图形创意;应用  一、图形创意  图形的创意是将创新的思想或概念融入创新视觉形象的思维方式中去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开始慢慢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可是针对目前的情况分析,基于视觉传达设计当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显现出一种视觉疲劳的问题,并且也因此出现了非常多不良的习惯。基于此,当前在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中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着重对这一问题的改善给予关注,因此为了打造一个合理的视觉传达空间,使其能够对人们在信息获取上
期刊
创作中国民族传统舞蹈就应该从对她真正了解开始,有了各个民族传统舞蹈,才使每个舞蹈这么具有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品种,不仅仅是一个身心愉悦、自娱自乐的艺术活动,它更多的还包含着对生命、对历史,对传统,对整个的民族文化的一个了解和参与。所以,对民族传统舞蹈创作来说,编导立足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是重要的一环。  所谓的坚实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舞蹈文化,现在更多的是舞蹈编导脑子里就是动作思维而没有形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论述二胡曲《悲歌》的音乐表现为题,通过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来论述《悲歌》的创作背景,深刻剖析其音乐表现及音乐内涵。以作品的创作背景为主线,进一步发掘其音乐内涵,从乐曲的调式调性上,技术技巧及风格特征上论述其作品的音乐表现.最后在阐述自身演奏中对作品的领悟及感想。  【关键词】:二胡,,创作背景,音乐内涵,表现意境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是弓弦类中流行最广的乐器。刘天华和阿炳
期刊
【摘要】:作为不同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在对画面景深、画面内容色彩以及人物还原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追求和特色。本文在对动画艺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动画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究,并从多个角度对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种不同的动画技术的融合方式进行探讨,帮助动画在叙事和内容表现能力方面得到增强。  【关键词】: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动画艺术;画面表现形式  前言:动画作品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
期刊
【摘要】:“新艺术运动”的兴起,使英国艺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法国人达盖尔摄影术的问世,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变革起了重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而其中的自然科学、哲学也为现代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艺术家们逐渐从传统主题、技法的表现转而关注理念、形式和个人情感的表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大师,如弗兰西斯·培根、卢西恩·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尤恩·乌格罗、亨利·摩尔等艺术家,他们的成功也导致了
期刊
【摘要】:每个人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都不同,都想在自己居住的房屋中加入自己的风格,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室内装饰也有了较高的要求,这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还不是非常的完善,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不足、抄袭严重等方面,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我国室内装饰设计领域很难实现发展和进步。本文将重点分析其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当代中国古传统建筑在新时代中国的影响与传承,关注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表现,通过当代建筑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新时代;传承;表现;融合  引言:  中国传统建筑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根据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我们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带入现代中国建筑体系,更好更直接的向世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酒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中韩两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本文将探究中韩两国的酒文化差异,从而加深我们对两国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酒文化;民族文化  一. 酒的历史  世界各民族在本民族气候和风土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与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果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