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之美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的兴趣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兴趣更有利于兴趣的持久保持。调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帮助学生发现英语这门语言自身的魅力,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本文主要从感受英语字母的简洁之美、感受英语朗读的意韵之美、感受英语文化的认知之美、感受英语学习的意趣之美四个方面,简述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之美,从而为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学习兴趣   审美需要   英语学习   语言之美
  一、问题: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影响英语学习興趣的因素多种多样,教育心理学把兴趣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是由所学内容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间接兴趣往往是由于对老师、家长、学校的信任或是由于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产生的,例如:为了集体的利益,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或任务,因而支配自己去坚持学习;或者为了得到父母、教师的赞赏,同学、朋友的尊重,在考试中得到好分数,在竞赛中取得胜利等等。间接兴趣往往需要意志力的参与,一旦由于原先引起兴趣的意义消失或是目标达到后会减弱。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若无特殊情况,大多能长期持续下去,并且愈来愈浓厚。因此,更多地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二、分析:现阶段影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直接和间接兴趣共同起作用的,到底哪种因素影响更大?邹建毅在他的论文《关于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英语学习初期,全部学生都喜欢英语,但是学生喜欢英语的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喜欢英语的绝大多数学生是觉得上英语课有趣,其次是自己的成绩好。
  这个结果显示了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刚开始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但随着年级的增长这个比例逐渐下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两大因素——“有趣”即直接兴趣,“成绩”即间接兴趣,“有趣”正在消失,而“成绩”逐渐成为影响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到了高年级不喜欢英语课程的学生人数不断上升,有的甚至放弃或拒绝学习英语。这点其实是十分令人担扰的,同时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也由于各种原因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往往会更多地从激励的角度去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很少想到去深入挖掘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魅力,让学生从语言本身找到有趣的因素。
  三、思考:感受语言之美对应着我们审美需要的满足
  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他们一开始对英语学习表现的兴趣往往出于新奇感,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这个时期一过,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新奇感的下降而减弱直至消失,而此时需要英语教师及时干预,除了树立学习的目标和意义,这些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本身产生兴趣,帮助学生去寻找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魅力,这种魅力直指人的“审美”需求。
  对比我们的汉语,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最喜欢母语的什么?不少人会说唐诗、宋词、元曲、小说、散文,读之令人愉悦,这种愉悦对应的是审美,这让人联想到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讲到,“审美”也是人的一种需要,并且是介于“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等级较高的需要。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方面的“大阅读”已成趋势,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体会语言之美。而我们的英语教学的目标如果过于单一地只指向于外在的、间接的目标和意义,恐怕一旦目标和意义的参照物消失,这种兴趣就会消失。因此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之美,是对英语学习直接兴趣的满足,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长久保持非常重要。
  四、措施:帮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之美的教学实践
  1. 感受英语字母的简洁之美
  英语只有26个字母,这26个字母的搭配,完成了英语世界人们的所有表达。这26个字母竟然能够同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一样,满足人们日常的所有表达,大道至简,令人赞叹。即使是许多复杂的表达,在英语中也常会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进行简化,久而久之变成了大家所习惯的表达。比如说: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成USA,重要人物very important person缩写成VIP,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成WTO,等等。英语字母之美,体现在其虽然简洁但却极具包容性。简洁的字母同中国的易经虽说是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代表,但在其无穷的变化组合方面,在其可以对整个世界进行解释和表达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感受英语朗读的意韵之美
  “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手法之巧、风格之新。”这是笔者在网上读到的句子,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有其独特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英语的元音的长短——圆润饱满的长元音和双元音、短促有力的单元音,还有连读、略读、弱读、押韵、拟声等,而其寓意与音韵的结合,往往更能通过朗读来让我们体会到语言在多层次、多方面的多重之美。
  例1:元音的节奏美
  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shore.
  他在海滩上卖贝壳。
  这个句子中长、短元音的分布是“长短长短,短短长长”,在朗读的过程中体现了抑和扬、长和短的错综分布与节奏的变化之美。
  例2:重读的起伏美
  Bobby throws a banana skin on the ground.   波比把一块香蕉皮扔在地上。
  英语句子中的名词和动词一般需要重读,而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我们统称它们为“小词”,一般不需要重读。这个句子中加粗的单词一般需要重读,on虽然是小词,一般不需要重读,但这里为了体现对这个行为的不认可,on也一起重读了,同时整个句子体现了“轻重”这个节奏的反复,读之有起伏之美。
  例3:略读、弱读的流畅美
  You shouldn’t do that.(你不应该那样做。)
  这句话中shouldn’t中尾音/t/与后面do中的/d/音放在一起,一般把前面的/t/进行弱读或略读,保证了整个句子朗读的连惯性,体现了英语朗读中行云流水般的流动美。
  例4:拟声的形象美
  语言是抽象的,但拟声可以赋予抽象的语言以形象,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的美感。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圣诞歌曲Jingle bells,Jingle一词读来有如铃儿般清亮有声。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还有一些英语单词将拟声与实义巧妙结合,如:clap(拍手),pat(拍打),roar(吼叫)等,读来生动、形象,极具现场感和音响感。
  例5:音韵与内涵相结合的多重美
  著名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
  Yesterday is history.  昨天是历史。
  Tomorrow is mystery .  明天是谜团。
  But today is a gift.  只有今天是天赐之物。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 那就是它之所以被称为礼物(现在)的由来。
  这四句英语台词体现了内容、音韵、用词等多层次美的统一。第一、二句押/ri/这个韵,第三、四句押/t/这个韵,使人感受到了押韵美;gift和present这对近义词的使用加强体现了英语词汇的丰富及语言的变化之美;present一语双关(既有“现在,此刻”之意,又有“礼物”之意),产生了对前一句“today is a gift”的呼应美。这四句台词两处押韵、同义反复、一语双关,读之琅琅上口,结构巧妙、寓意丰富之美令人赞叹。
  3. 感受英语文化的认知之美
  文化是什么?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潘娜校长说过,文化是历史,文化是故事,文化是内容。我想说,文化还是对世界、对价值、对自己的思考。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英语是感受英语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此为目的,何乐而不为?英语文化的认知之美,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层次:获取新知的乐趣和思维成长的乐趣。
  (1)获取新知的乐趣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从五年级起,在多数单元中都增加了Culture time这一部分,摘录两例如下:
  5A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Culture time
  <F:\阅读教科研\阅读教科研20年3月\image1.png>
  6B 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Culture time
  <F:\阅读教科研\阅读教科研20年3月\p30.png>
  我们看到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丰富,包含了餐饮、自然、文学、语言、服饰等多种方面,这种对于世界风土人情的了解,无疑是让学生们喜爱英语学习的一个很好的立足点。
  (2)思维成长的乐趣
  英语教学往往偏重话题和交际,指向的是语言的工具性,缺乏人文性的解读,这就抑制了学生思考的深度,无法获得思考的乐趣。如译林版小学《英语》6A Unit 5 Signs的Story time中,讲述的是三位外国小朋友Mike,Helen和Ben三人在一家综合性购物中心的活动。哥哥Mike和姐姐Helen能够非常好地照顾他们的弟弟Ben,当看到“Wet floor!”标志时及时提醒并扶住了弟弟Ben;他们三人又能主动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在饮料店能够做到“No littering”,在书店“No eating or drinking”;他们还能有勇气纠正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在小饭店里吃面时,面对成年人在吸烟,能有礼有节地提醒:“Please don’t smoke here.”能够照顾年幼者,体现了关爱;能够在没有大人陪伴下去买饮料、买书,进小饭馆吃面,则体现了相当程度的自立。
  这里起码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一是没有大人陪伴,能在公共场所照顾好自己;二是能学会合理花钱并解决自己的温饱;第三也是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三个孩子不仅能够很有教养地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还能对不遵守秩序的成年人提出意见,其自信和勇气着实让人欢喜。相反我们自己哪怕是大人也很少会主动对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说“不”,这体现了直率、自信与忍让、怯懦的区别,确实把问题坦率地说出来,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品质,领悟中西方价值取向的不同,充满人文、自由、包容的心智和情怀,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的含蓄和内敛,又有英语文化中的自由真诚、勇敢进取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感受英语学习的意趣之美
  有一种乐趣是只有英语学习者才能体会到的,我将之分为语境的意趣、语法的意趣、翻译的意趣。
  (1)只存在于英语语境中的文字意趣
  电影《指环王》中,有一句台词:No man can kill me. 其实戒灵王的意思是:“没有人能杀掉我。”但是刚铎公主打倒戒灵王之后说:I’m no man. I’m a woman. 她的意思是:“我不是男人。我是一個女人。”这里产生了一种语言理解方面的错位,让人必须重新去理解man的意思。man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男人”的意思,另一个则是“人”的一种统称。很明显这里戒灵王和刚铎公主各自对man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因此让人看到了一种语意方面错位的冲突之美,让人会心称妙。   (2)感受英语语法构建的时态意趣
  说起英语的语法,不少学生肯定感到头疼,而体现英语语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的是其时态的复杂和多样,共有十六种时态,都是通过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进行表达。但英语动词的不同形式,在语言上又可以体现其简洁和寓意的深刻。2008年我国遭遇了汶川地震的自然灾难,在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其中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英文频道主持人说的一句话令我非常感动,正好和我们六年级学过的三种基本时态相匹配,我也把这句话教给了自己的学生:
  We were, we are and we will be together.
  (面对灾难)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在一起。
  简单的几个be动词的变化:were过去式,are一般现在时中的形式,will be一般将来时中的形式,把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时间的概念全部包含在了里面,让人体会到了时间永恒的震撼。
  (3)感受中英翻译的意趣
  翻译的意趣体现在中、英两种语言的双重审美上。比如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诗句,恬静、自然,读之令人陶醉、遐想: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许渊冲翻译柳宗元的《江雪》,格律工整、意境唯美: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在他的著作《持续的幸福》中指出,“投入和兴趣”是获得持续幸福的动力之一。幸福的关键是可持续,那么可以促进持续幸福的兴趣如何持续和保持?感受语言本身的美指向了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是持久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英语语言之美不可胜数,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审美意趣,是让学生保持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是一种直接的、内在的、持久的學习动力,值得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深入思考和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小学文言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要让学生对较为陌生、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感兴趣,重点在于让他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乐趣。本文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和中华优秀古文经典的研究,挖掘适合学生阅读的趣味素材,开发按需发生和按序发生的阅读内容;并按照一定的学习路径,为各个年级学生编写趣味横生的文言文学习手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快乐,获得滋养,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部编版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编排的比重,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统编版教材首篇小古文《司马光》的教学为例,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建设性策略,以达到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丰富生命体验的目的。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 儿童文言 教学策略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逐步产生了一种将自身置于核心素养语境中思考的自觉,即语文教学始终要关注四件事:语言的建
期刊
【摘要】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学的熏陶。,儿童文学作为儿童阅读的精神食粮,与阅读能力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掌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号,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分析能力;品读儿童文学的人物故事,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可以拓展学生的联想维度。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儿童文学阅读能力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期刊
【摘要】从四个方向观察实际的物体或者实际物体的照片、直观图,是学生在维度的变化、图形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中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从物体的总体结构和主要特征入手进行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图形,实现三维物体和二维图形之间的转化,进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整体观察 特征辨析 抽象方法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第一学段“课程内
期刊
【摘要】儿童诗独特的文体特质和课程价值,规定着儿童诗教学核心价值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本文从课程目标与教学行为两个视角,审视儿童诗教学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课程目标体系建构、教学样态的实践探索,为儿童诗教学内容的创生作出结构性的建构,让广大语文教师从心理接受到价值认同,并成为儿童诗教学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自觉。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 核心价值观 审视 建构  儿童诗是一种立足于儿童视角,体
期刊
“十二岁以前的事”出自徐冬梅、郭初阳、蒋军晶、张学青等名师编著的《我的母语课》5B第三单元,由两篇儿童小说《烟斗》《小狗》组成。《烟斗》讲述了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乔伊的故事——他每天放学后都到道先生的铺子里看那些烟斗,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抽抽烟斗,长大成人,成为一个男子汉。这些烟斗中有一只特别引人注目,总让乔伊目不转睛,让他陶醉在长大的梦境里。一天,小乔伊在不知不觉中拿走了烟斗,经历了心灵上的折磨与
期刊
【摘要】读民间故事,情节与角色最吸引学生,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文学美感和文化气息易被学生忽略,然而这些正是民间故事宝贵的言语生长点。民间故事教学应删去繁琐的内容分析,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比照中感受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在讲述中体验民间故事的文学美感,在延展中浸润民间故事的文化气息,着力提升言语智能。  【关键词】民间故事 文体特征 文学美感 文化气息 言语生长点  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文学,
期刊
她是一名智慧的教育管理者,与她交谈,会被她坚毅的目光、亲切的神情、睿智的谈吐吸引;她是一名成功的引领者,与她同行,会为她坚持的精神、全面的能力、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她是一名可敬的好老师,做她的学生,会因生动的课堂、用心的启迪而幸福无比。她就是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大丰“新教育”领头人陈慧君。  采访时,学校正积极筹备“新教育”二十周年年会。大丰是“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的家乡,谈起
期刊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写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吹跑衣服等几件事,告诉学生“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结合生活识字等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使劲”“哗啦哗啦”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期刊
【摘要】生态结构化教学的核心,是让“点”状知识能够根据多重关联组成知识块、知识链和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将“点”状知识植根“线”状学习中,建立结构化基础关联;将“点”状知识植根“块”状学习中,建立结构化局部关联;将“点”状知识植根“网”状学习中,建立结构化整体关联。  【关键词】多重关联 结构化教学 认知结构  数学结构化教学是重视过程的教学,重视知识的前因后果、发生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