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展开研究。分析了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类型;从运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微课资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两个方面,探讨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数学;构建。
引言: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微课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在多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小学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也应及时与时俱进,借助微课视频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让体育课堂更为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能素质与体育爱好的进一步发展。
一、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类型
纵观当前小学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应用微课的情况,可发现其对微课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运用互联网,搜集网络中现成的微课资源;其二是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微课资源。对于前者,针对小学特殊教育的特点,教师在搜集网络上的资源时,应切实考虑这些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后者,教师在搜集、排布微课视频中选用的素材时,也应考虑这些素材是否能够被学生有效接受,尽可能制作出更适合被特殊群体学生观看、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的微课视频。
一般来说,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应用的微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演示类微课:这种微课会以画面演示的方式展现体育课堂中的动作要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讲授类微课:这种微课以语言讲述为主,视频中的讲授人会将本节体育课中的知识内容,例如对体育动作的心得、训练方法与学习技巧细致地讲述出来。相较于演示类微课以直观形象感知的方法传授知识,这种微课更多是运用了语言传达信息的方法传授知识,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练习类微课:对此种微课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微课视频中的内容,亲自完成对学生的技能指导,规范其对体育动作的掌握。由此可见,这属于一种建立在课堂实践基础上的微课模式。
表演类微课:这一微课通常由课任教师亲自设计完成,教师应细致组织教学内容,运用肢体语言,以表演的形式在微课中呈现教学内容,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这属于一种建立在学生视觉欣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的实情,酌情选择、应用上述几种类型的微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运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在完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夠在学生的注视、等待、研究、行动中完成。”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对于特殊教育小学中智力、听力存在障碍的学生们来说尤其如此。例如,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因先天的缺陷,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较为迟钝,应变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对一些相对复杂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若教师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枯燥单一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很难起到有效的课堂效果[2]。但智力障碍的学生也有其优势,例如他们的形象、直观思维能力一般较强,对于这一点,听力障碍学生也是一样的,听力能力上的缺陷,会让他们更擅长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理解知识与周遭的世界,因此教师运用微课中生动有趣的教学元素,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其学习热情,也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在对微课的实际设计中,教师应加强对色彩感染力强的图像的运用,以满足学生的视觉体验为目标,设计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同时加强对肢体语言、蒙太奇等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微课设计元素的应用,让微课在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这里以对“袋鼠跳”的教学为例。教师可提前在互联网中搜集与袋鼠跳相关的动画视频素材,以诙谐幽默的动画还原大自然中袋鼠跳跃的场景,形象逼真地展现袋鼠的动作技能。在课堂中,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这一微课视频,在活跃了学生的兴趣后,再引领学生对袋鼠的跳跃技巧展开学习,让学生依据自己对动作的理解,模仿袋鼠的技巧,施展自己的跳跃本领。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拍摄学生学习袋鼠跳的动作影像,运用多媒体设备展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自己在本堂课中的学习成果,唤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
总之,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种直观形象的微课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让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更为高效地达成。
运用微课资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毋庸置疑,智力障碍的学生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记忆方式,也更多偏向于无意识记忆,记忆事物的目标较不明确,记忆内容也较为散乱,对事物的认知,通常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不足[3];听力障碍的学生虽然记忆力与认知能力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听觉来学习知识,也常会为他们带来众多的困难,他们更擅长视觉记忆,对形象直观的事物也有着较强的感知能力。
由此可见,对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学,教师还是应加强对直观、形象素材的应用。教师可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联合图片、影像等直观的教学素材,充分融合到微课之中,再在课堂中播放出来,在综合运用暂停播放、重复播放、慢动作播放等方式下,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更为持久的形象记忆,让学生过目不忘、记忆犹新。以对“立定跳远”的教学为例,立定跳远动作中的腾空动作,常是学生学习中最为困难的部分,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教师便可运用色彩、动作感染力较强的图片、影像、flash动画、课件制作微课,将立定跳远在腾空动作中的起跳、腾空、落地等细节全面展示出来,再以慢动作、影像定格、暂停、重播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观看,直到全面理解。这就有利于实现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特殊群体学生虽然在智力、听力等方面不如常人,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与常人无异的,许多学生都想参与体育比赛,但他们对体育赛事规则的理解又存在许多困难。对此,教师便可开发与体育赛事相关的微课视频,运用直观的图片、视频讲解体育赛事的规则、裁判方法、战略战术等,让学生在观看体育比赛的同时,接受到体育理论知识的良好熏陶,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总之,对于那些课堂教学中学生长期难以理解,在学习上存在瓶颈的内容,教师可应用微课,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感知,将抽象的体育技能变为具象的动作解析,以动带静、化难为简地完成教学,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突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构建更为高效的体育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借助微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唤起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有效感知,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冯秀梅.创新观念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践[J].学周刊,2021(08):181-182.
张澍晗. 智障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的个案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1.
[3]何敏学,辛玲,郑超.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演进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02):274-278.
关键词:微课;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数学;构建。
引言: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微课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在多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小学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也应及时与时俱进,借助微课视频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让体育课堂更为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能素质与体育爱好的进一步发展。
一、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类型
纵观当前小学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应用微课的情况,可发现其对微课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运用互联网,搜集网络中现成的微课资源;其二是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微课资源。对于前者,针对小学特殊教育的特点,教师在搜集网络上的资源时,应切实考虑这些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后者,教师在搜集、排布微课视频中选用的素材时,也应考虑这些素材是否能够被学生有效接受,尽可能制作出更适合被特殊群体学生观看、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的微课视频。
一般来说,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应用的微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演示类微课:这种微课会以画面演示的方式展现体育课堂中的动作要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讲授类微课:这种微课以语言讲述为主,视频中的讲授人会将本节体育课中的知识内容,例如对体育动作的心得、训练方法与学习技巧细致地讲述出来。相较于演示类微课以直观形象感知的方法传授知识,这种微课更多是运用了语言传达信息的方法传授知识,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练习类微课:对此种微课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微课视频中的内容,亲自完成对学生的技能指导,规范其对体育动作的掌握。由此可见,这属于一种建立在课堂实践基础上的微课模式。
表演类微课:这一微课通常由课任教师亲自设计完成,教师应细致组织教学内容,运用肢体语言,以表演的形式在微课中呈现教学内容,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这属于一种建立在学生视觉欣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的实情,酌情选择、应用上述几种类型的微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运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在完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夠在学生的注视、等待、研究、行动中完成。”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对于特殊教育小学中智力、听力存在障碍的学生们来说尤其如此。例如,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因先天的缺陷,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较为迟钝,应变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对一些相对复杂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若教师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枯燥单一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很难起到有效的课堂效果[2]。但智力障碍的学生也有其优势,例如他们的形象、直观思维能力一般较强,对于这一点,听力障碍学生也是一样的,听力能力上的缺陷,会让他们更擅长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理解知识与周遭的世界,因此教师运用微课中生动有趣的教学元素,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其学习热情,也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在对微课的实际设计中,教师应加强对色彩感染力强的图像的运用,以满足学生的视觉体验为目标,设计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同时加强对肢体语言、蒙太奇等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微课设计元素的应用,让微课在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这里以对“袋鼠跳”的教学为例。教师可提前在互联网中搜集与袋鼠跳相关的动画视频素材,以诙谐幽默的动画还原大自然中袋鼠跳跃的场景,形象逼真地展现袋鼠的动作技能。在课堂中,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这一微课视频,在活跃了学生的兴趣后,再引领学生对袋鼠的跳跃技巧展开学习,让学生依据自己对动作的理解,模仿袋鼠的技巧,施展自己的跳跃本领。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拍摄学生学习袋鼠跳的动作影像,运用多媒体设备展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自己在本堂课中的学习成果,唤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
总之,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种直观形象的微课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让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更为高效地达成。
运用微课资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毋庸置疑,智力障碍的学生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记忆方式,也更多偏向于无意识记忆,记忆事物的目标较不明确,记忆内容也较为散乱,对事物的认知,通常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不足[3];听力障碍的学生虽然记忆力与认知能力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听觉来学习知识,也常会为他们带来众多的困难,他们更擅长视觉记忆,对形象直观的事物也有着较强的感知能力。
由此可见,对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学,教师还是应加强对直观、形象素材的应用。教师可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联合图片、影像等直观的教学素材,充分融合到微课之中,再在课堂中播放出来,在综合运用暂停播放、重复播放、慢动作播放等方式下,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更为持久的形象记忆,让学生过目不忘、记忆犹新。以对“立定跳远”的教学为例,立定跳远动作中的腾空动作,常是学生学习中最为困难的部分,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教师便可运用色彩、动作感染力较强的图片、影像、flash动画、课件制作微课,将立定跳远在腾空动作中的起跳、腾空、落地等细节全面展示出来,再以慢动作、影像定格、暂停、重播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观看,直到全面理解。这就有利于实现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特殊群体学生虽然在智力、听力等方面不如常人,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与常人无异的,许多学生都想参与体育比赛,但他们对体育赛事规则的理解又存在许多困难。对此,教师便可开发与体育赛事相关的微课视频,运用直观的图片、视频讲解体育赛事的规则、裁判方法、战略战术等,让学生在观看体育比赛的同时,接受到体育理论知识的良好熏陶,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总之,对于那些课堂教学中学生长期难以理解,在学习上存在瓶颈的内容,教师可应用微课,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感知,将抽象的体育技能变为具象的动作解析,以动带静、化难为简地完成教学,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突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构建更为高效的体育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借助微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唤起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有效感知,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冯秀梅.创新观念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践[J].学周刊,2021(08):181-182.
张澍晗. 智障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的个案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1.
[3]何敏学,辛玲,郑超.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演进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02):2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