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许多中国的专家和学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是平等的、双向的,它不仅仅是目的语文化的交流,也是本土语言文化的交流。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略的状态。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教材中母语文化缺失。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知识载体。然而母语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课题主要通过分析《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中中國文化内容含量,以及对教材使用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探索由于教材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过少,以至产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英语教材 母语文化 缺失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成为了国际化的语言,在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事实上,对于跨文化交际,文化和语言一样重要。因此,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加强目的语文化学习。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经常把焦点放在目标语的学习上而不是母语文化的学习。尽管学习英语很多年,学生仍不能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最后变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障碍。教材文本中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研究《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以及对它的使用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负面影响。
相关知识
(1)文化
目前为止,对文化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不下100种。文化狭义的定义是指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和社会机构组织等其他方面的精神创造及结果。对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对文化的分类也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从三个层面上分:高雅文化、深层文化、流行文化。另一种流行的分类方法是将文化分为两种:“有巨大创造力的文化”和“有较小创造力的文化”。另一种在中国较有影响力的分类方法是从它在交际的功能角度划分的:“文化交流信息”和“文化知识信息”。本文主要研究教材文本中的文化。Martin and Lixian Jin认为文本中的文化内容不仅仅包括母语文化还包括目的语文化和国际语文化. 根据之前的分类,本文中的教材文本文化内容分为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没有边界的文化,这里的母语文化是指中国文化。
(2)教材
教科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外使用的所有的教学材料。在传统意义上,教科书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教科书。Eli Hinkel说,教科书引起注意因为它们不仅提供基本的信息源,也是传播文化,体现价值,并作为个人和国家智力发展的跳板。
(3)外语学习目的:
学习外语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外国文化并用外语进行交流。另一个目的是学习介绍中国,习俗、价值观以及用英语将中国文化传播给外国人。
(4)方法
以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分布情况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总体情况为研究问题。以《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作为研究的材料。以长沙理工大学的四百多名非英语高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方法,用来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问卷调查的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这本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外国文化很熟悉,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不能匹配中英文成语谚语。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低的原因
教科书是教学的母体,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系统性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存在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这门课程分为四卷,其中包括64篇。64篇文章中有一篇文章,第7单元涉及中国文化,占总数的1.6%。虽然有45个文本涉及外国文化,占总数的70.3%。也有一些无国界文章,占28.1%,其中主要介绍了实用的知识。因此,教科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足够的中国文化教育。
建议
(1)教科书中合理分配母语文化文本和外语文化文本
关于本土文化的地位,刘长江发表了一篇题为“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的文章。本文论述了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明确提出“文化教育不应只着眼于目标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学。”在选择大学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时,在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英语文章的选择中有一定的比例,同时,也应选择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文章。例如,所选的文章或诗应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和中国的。因此,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平衡目标文化与母语文化的比例。
(2)在课程教学中多导入母语文化以及实践
《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的练习是以文本内容的分配为基础的。为了提升中国文化的输入,编者可以增加中国文化在每个单元设置一些主题,编者有必要介绍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短语,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表达式之间做比较。在教材中,编者也可以添加学生自主阅读的部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唐诗的英文翻译,宋词和元曲,寓言故事,从中文翻译而来的英语经典名著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英语能力。
(3)补充材料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是教科书。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使用的所有材料。其他教材应该补充中国文化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加母语文化知识的传授。
总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较严重,导致在使用这本教材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考虑到这点,我们从文本内容,练习和课后的补充材料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学校选择和编制这本教材提供参考。但是,这个调查只是从目前在长沙理工大学就读的学生中间展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有局限性,并且因为少数量的调查问卷不能具有完整的代表性。因此,研究结果仍有待证实和进一步的调查。
作者简介:蒋凌姿,出生:1991.5 性别:女;名族:汉;籍贯:湖南;学历:硕士;毕业院校:长沙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教材 母语文化 缺失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成为了国际化的语言,在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事实上,对于跨文化交际,文化和语言一样重要。因此,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加强目的语文化学习。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经常把焦点放在目标语的学习上而不是母语文化的学习。尽管学习英语很多年,学生仍不能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最后变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障碍。教材文本中母语文化的缺失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研究《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以及对它的使用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负面影响。
相关知识
(1)文化
目前为止,对文化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不下100种。文化狭义的定义是指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和社会机构组织等其他方面的精神创造及结果。对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对文化的分类也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从三个层面上分:高雅文化、深层文化、流行文化。另一种流行的分类方法是将文化分为两种:“有巨大创造力的文化”和“有较小创造力的文化”。另一种在中国较有影响力的分类方法是从它在交际的功能角度划分的:“文化交流信息”和“文化知识信息”。本文主要研究教材文本中的文化。Martin and Lixian Jin认为文本中的文化内容不仅仅包括母语文化还包括目的语文化和国际语文化. 根据之前的分类,本文中的教材文本文化内容分为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没有边界的文化,这里的母语文化是指中国文化。
(2)教材
教科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外使用的所有的教学材料。在传统意义上,教科书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教科书。Eli Hinkel说,教科书引起注意因为它们不仅提供基本的信息源,也是传播文化,体现价值,并作为个人和国家智力发展的跳板。
(3)外语学习目的:
学习外语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外国文化并用外语进行交流。另一个目的是学习介绍中国,习俗、价值观以及用英语将中国文化传播给外国人。
(4)方法
以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分布情况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总体情况为研究问题。以《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作为研究的材料。以长沙理工大学的四百多名非英语高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方法,用来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问卷调查的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这本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外国文化很熟悉,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不能匹配中英文成语谚语。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低的原因
教科书是教学的母体,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系统性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存在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这门课程分为四卷,其中包括64篇。64篇文章中有一篇文章,第7单元涉及中国文化,占总数的1.6%。虽然有45个文本涉及外国文化,占总数的70.3%。也有一些无国界文章,占28.1%,其中主要介绍了实用的知识。因此,教科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足够的中国文化教育。
建议
(1)教科书中合理分配母语文化文本和外语文化文本
关于本土文化的地位,刘长江发表了一篇题为“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的文章。本文论述了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明确提出“文化教育不应只着眼于目标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学。”在选择大学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时,在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英语文章的选择中有一定的比例,同时,也应选择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文章。例如,所选的文章或诗应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和中国的。因此,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平衡目标文化与母语文化的比例。
(2)在课程教学中多导入母语文化以及实践
《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的练习是以文本内容的分配为基础的。为了提升中国文化的输入,编者可以增加中国文化在每个单元设置一些主题,编者有必要介绍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短语,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表达式之间做比较。在教材中,编者也可以添加学生自主阅读的部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唐诗的英文翻译,宋词和元曲,寓言故事,从中文翻译而来的英语经典名著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英语能力。
(3)补充材料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是教科书。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使用的所有材料。其他教材应该补充中国文化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加母语文化知识的传授。
总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较严重,导致在使用这本教材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考虑到这点,我们从文本内容,练习和课后的补充材料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学校选择和编制这本教材提供参考。但是,这个调查只是从目前在长沙理工大学就读的学生中间展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有局限性,并且因为少数量的调查问卷不能具有完整的代表性。因此,研究结果仍有待证实和进一步的调查。
作者简介:蒋凌姿,出生:1991.5 性别:女;名族:汉;籍贯:湖南;学历:硕士;毕业院校:长沙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学、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