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朗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常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讲代读、以练代读,即使遇到不得不读的文章,也是使用朗读带;即使是让学生读,几遍朗读过后也没有什么变化。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重视朗读训练,多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以“朗读”带动学生学习,课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教师示范:以情动人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动作用和感染力量不可忽视。语文教师承担着教授祖国语言的重担,这是我们的光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全情投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所以,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功课。首先做熟读文本、准确感知文意的基础朗读练习,然后下载名家朗读仔细聆听,及时改进他人朗读非常到位而自己尚把握不准之处。朗读是个性化的活动,名家读得再好,也不应简单复制以致失去个性特色。所以,我通常会加入自己的元素,表达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将上述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我才敢走上讲台。
  例如在讲授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一文之前,我发现这篇文章非常适合朗读,若能把作者对家乡、对土地的强烈热爱之情传达出来,一定会感染学生。于是我仔细研读课本,不放过每一个能传递作者情感的字、词、句。情感揣摩到位后,我开始练习朗读,读了四遍,每次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之后又上网听了一些名家的朗读,佩服之余也稍加改进,取选了一组动态图片和背景音乐配合朗读。在上课朗读时,我全情投入,好像自己就是端木蕻良,当读到东北丰富的物产时,那种为家乡丰饶美丽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当想到眷顾思念的关东原野还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内心的痛便喷发出来,愿为家乡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在那样的时刻,我忘记了学生,也忘记了自己,我就是作者的化身。当朗读结束的时候,雷鸣般的掌声使我渐渐回过神来,眼中噙满泪水的我已用深情示范朗读将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让学生感受到朗读不是枯燥的,高水平的朗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经常示范朗读,除了感染学生、带给他们美的享受以外,还激发了他们深情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多元朗读:激发热情
  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愿读、会读、想读,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就非常重要。我认为指导学生朗读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齐读,声音整齐洪亮,加强了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受到训练,常采用齐读的方式。例如讲授光未然的《黄河颂》一课时,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怎么传达?采用了齐读的方式,声如洪钟,气势磅礴。但齐读也有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形成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所以,在齐读的同时运用其他的朗读方式,先默读再朗读,可以促使学生由“理解”进入“感受”的境界。当讲授郑振铎的《猫》时,我先让学生齐读课文15~34段,再默读29~34段,由此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用口,默读用眼用手,一面看,一面圈点批注,二者相辅相成。
  另外,用“自由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用“个别读”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用“分角色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朗读才能和表演才能及时被发现。例如讲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人物夸张的动作、语言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为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预习时认真揣摩角色。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扮演皇帝、大臣、骗子的学生都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其他学生的阵阵掌声,许多没参加分角色朗读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下次我又及时关注到这部分朗读热情被激发的学生,给予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
  三、悉心指导:有效提高
  朗读训练是有技巧可循的。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使用普通话读音准确,停顿恰当,不读错字,不添字漏字;二是流畅,即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朗读;三是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情感,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土地的誓言》的深情、《安塞腰鼓》的激情豪放、《端午的鸭蛋》的平淡有味、《雨说》的柔婉等。个读是最便于指导的,当一个学生读完后,我常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刚开始训练时,其他学生只能说出“很好”“不错”“一般”“不太好”等概括性的评价,随着指导的深入,朗读的声音大小、停顿、重音、语调、感情等均是学生评价的方向。通过学生朗读、生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们对如何正确朗读已有较为清晰的概念,朗读水平也大有提高。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读,一节课不只读一次,不同的学生都来读,但读过后缺乏细致的点评,不要求学生在点评后重新朗读,所以学生的朗读水平一直没有提高。当一个学生的朗读存在问题时,教师除了及时指出外,还应要求他再读一遍,得到指导的学生这遍朗读肯定比上一遍好。每个学生的朗读基础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位学生重读一遍后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进步是肯定的。我认为,指导朗读时要有层进,每读一遍要有进步,而非简单重复。
  例如在教授《猫》一课时,重点赏析写第三只猫的部分。当第三只猫死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我认为朗读课文29~34段很有必要,然而请学生朗读第一遍时,感觉很平淡,其他学生的评价也没有多少感情。显然,该学生对作者的感情揣摩不到位。于是我提问:“作者的难过、懊悔仅仅是因为一只猫死了吗?第一只猫的死,第二只猫的被拐,为何没让作者这么伤心?”学生回答:“因为第三只猫是被作者冤枉的,是含冤而死的,所以作者很内疚。”我接着引导:“如果从标点符号的角度看,什么符号最能传达情感?”学生异口同声说:“感叹号”。我说:“作者为了传达这种强烈情感,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请大家仔细揣摩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接着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揣摩,再请刚才的学生重读:“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该生这几句读得比之前有感情,但还没有达到那种痛心疾首的程度。我说:“你要把你和作者合二为一,把这些话当成是你说的。三句都很有感情,但三句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逐层递进的。第一句仅是感觉到自己错了,感情还不够深;第二句‘我的良心的针’,想一想针刺在心上是不是非常疼痛,不要说心上了,就是其他部位的肉都是疼痛难忍,读该句时想着每根针刺在心上,这种痛彻心扉的感受就能传递给大家;第三句‘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般犯错,别人会给你机会改正,而此处当你想改正错误时已没有机会了,因为猫死了。这种遗憾之情使得全篇感情又上一个台阶。”之后我给学生们两分钟时间大声朗读,练习之后有学生主动举手要求朗读,这次朗读效果甚佳,全班学生很受感染,课堂里弥漫着一种悲伤懊悔的气氛。朗读之余,作者的经历也引起了学生们的深思。   四、关注全体:百花齐放
  有些学生本身的朗读基础就不错,声音洪亮,有技巧,音色纯正,能适时投入感情,所以许多教师喜欢请这样的学生来朗读。我认为,语文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应当致力于培养每位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的能力。所以,几个学生读得好不是真的好,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才是真的好。
  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属于回答问题声音非常小的,一说话脸就红。如何让这部分学生敢读出来是个问题。班里有位女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更别谈朗读效果了。当时我就叫她声音大些重新读,她脸憋得通红也没能读出来,之后我让她坐了下来。课下我及时找她谈心。一般这类学生比较胆小害羞,顾虑较多,然而我发现她自尊心很强,不像有的学生早就对第一名甘拜下风,她虽然和班里第一名是好朋友的关系,但内心不服输的个性是这次谈话的契机。我说:“其实你音色很好,但因为声音小大家没感受到,非常可惜。老师知道你是个不服输的女孩,眼前的困难吓不倒你,老师给你一段时间,先在家里大声地练,等时机成熟了再在课堂上展示。”之后,我经常在放学后单独训练她朗读,她的声音逐渐变得清晰而有感情,学生们都非常吃惊于她的变化。对于学习基础弱、声音小的学生,改进难度会更大,这些学生常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有些自卑。针对这些学生,我从来不说一句刺伤他们心灵的话,我知道造成他们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对于他们,我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在课堂上,根据他们回答的内容给予适当的鼓励,课下经常和他们谈心,指导他们认准课文里的生字词,然后花时间读熟。如果这一步没做到,在课堂上读得结结巴巴,不说别人怎么看,就是自己也不想再读下去,自信又如何建立呢?所以,把字读准、把课文读熟是前提,其次再提高音量、读出感情。几个学生也把我当做朋友,照我说的做了。进步是肯定的,这些学生越读越有劲,越学越有自信。
  为了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我还经常在班里举办经典诗歌、散文朗诵会和演讲比赛等,让每位学生都走上讲台、展示自我。我不怕浪费时间,因为我觉得这个时间花得值。语文不是哑巴语文,不是只让学生做几个题目,语文的能力就有了。读、说的能力及其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们已能轻松面对、各显身手,涌现出一批朗诵有特色的学生。在学校文化节上,我将朗诵不错的学生报到学校参加比赛,获得了好成绩,这对我们热爱语文的师生是一种鼓励。更可贵的是,全班学生都非常喜欢朗读,喜欢读书,喜欢学习,我们为每天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而欣喜不已。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朗读,充分了解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真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有一个女孩,大名叫王菁艺,小名叫明明。一个周末的晚上,明明睡着以后,她的两只眼睛聊起天来。“小主人真是的,那么不注意卫生,房间里都快脏死了,还到处都是书,她却无所谓。按
第一部分选择题A.原始发票一 日.材料盘点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D小题,每小题1分,共C·会计报表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管理当局声明书_ 符合
我院于1980年5月7日接受了30名因炸弹爆炸而受伤的伤员,短时间内接受如此众多的伤员,且伤情又较复杂,这在和平环境下是不多见的;经积极抢救,大多数伤员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二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更广泛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下一代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在交往中认识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厚度不同的Ge薄膜,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样品表现出了室温铁磁性.厚度为12nm样品经过300C退火后,由于颗粒细化,颗粒之间的界面增加,界
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和材料贫乏,作文内容幼稚、空洞,写作思维狭窄,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材料十分陈旧。本来,材料和思想是相互关联和促进的,能思考,就有材料;有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英语担负着承上启下、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厚重基础的任务。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抓学生的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不够,面偏窄,往
这次主题活动,我们收到了将近两千册爱心书籍。许多小朋友在自己捐献的书籍上写下温暖的留言,画上精致的插图。  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吧——
期刊
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改革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对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道路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作为企业
[ 背景] 临床上有时把由气管疾病引起的症状性哮喘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病例报告]6 例气管疾病都以气喘为主要症状,双肺可闻及吸气和呼气性哮鸣音,吸气时更为明显,临床上误诊为支气管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