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卢旺达战乱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湖北光化水泥厂的一名仪表工,此次到卢旺达是和一帮同事帮该国唯一的一座水泥厂恢复生产。1971年中国和卢旺达建交前,卢旺达几乎没有工业,只有少数手工业和作坊,经济上主要靠锌矿和牛羊皮出口。中卢建交后,中国曾先后帮该国建立了糖厂、饮料厂、啤酒厂;中国还派出“荆州水稻组”帮该国种植水稻;另外,中国还派出桥梁道路工程大队,帮该国建了一条从首都基加利到边境省尚古古的优质公路。可以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卢旺达就和中国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1983年,卢旺达政府工商部派代表团到中国,要求帮他们建一座水泥厂。中国政府答应无息贷款,并委托中国建材部和中国全套设备进出口公司完成这一项目。该项目1984年春破土动工,1985年秋建成投产,年产400#水泥5万吨,成为卢旺达仅次于“锌矿”的第二支柱企业。该水泥厂位于尚古古省马述塞镇。该厂建成后,中国政府交给了卢国政府,但由于卢国技术力量不强,管理不善,自行生产不到一年就严重亏损。于是卢旺达政府又提出要中国政府派技术人员帮助该厂。中国政府便委托中国建材总局对外经济服务公司与卢旺达政府签定了10年托管合同,时间从1986年7月至1996年7月。自此,该厂从厂级领导干部到各科室、车间负责人和主要技术岗位都由中国人员代理。从签定合同到1994年卢旺达战乱前的8年中,马述塞水泥厂生产、销售一直保持良好势头,不仅偿还了一部分贷款,还赢利9亿声朗(250卢朗兑1美元)。
  1994年4月6日晚,卢吁达战乱开始后,中国技术人员全部撤出该厂。年底,卢旺达战乱平息,卢旺达现政府要求中国再派人帮助该厂恢复生产。于是经北京总公司和湖北分公司协商后,此次援卢的主要生产技术人员就由我们厂承担。我们厂共派出6个生产管理干部和16个技术人员,外加1个炊事员,我也有幸被挑上了。
  1995年3月21日,我们乘飞机到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在机场海关按规定入关要开箱检查,但机场人员见我们是中国人便免除了检查。我们一出飞机场就感觉到了气氛紧张,机场外有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好在卢旺达军人对我们中国人十分友好,都伸出大姆指说,“西努瓦(中国),比萨!(好)”
  离开机场驱车十余里进入首都基加利。从外表上看基加利一片和平景象。卢旺达虽只有2.6万平方公里,却有“千山之国”之称,基加利就建在两座山头之上,故道路弯弯曲曲。市内房屋建筑不高,多以两层或平房为主,最高的建筑是一幢三层楼的“邮政大楼”。在使馆区,中国大使馆占地面积最大,建筑也最宏伟,主楼高4层,比起英、法等大使馆的平房犹如鹤立鸡群。
  我们当天在马述塞水泥厂驻基加利办事处下塌。为了欢迎我们,卢方经理特地为我们杀了两只羊,举行了一次宴会,说是宴会,其实就是两样菜,油炸羊肉串和油炸土豆。但羊肉串不像我们国内的那么小气,一串足有半斤多。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车前往马迷塞水泥厂。从基加利到水泥厂有350公里,沿途尽是绿草鲜花,翻译告诉我们,卢旺达位于非洲中部,属亚热带雨林气候,常年23℃左右,全年温差不过四五度,森林覆盖率占全国土地面积90%,是非洲有名的旅游胜地。可惜这么美的环境却被战争破坏了。在1994年战乱中,全国700万人口中。有50万人死于战乱,50万人死于霍乱,100万难民逃到扎伊尔,30万难民逃难到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内乱破坏了优美环境,沿途我们看到战乱带来的疮痍,公路边是一辆辆损坏的汽车,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了破坏。我们还看到在山岗的丛林中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帐篷,翻译告诉我们,那是联合国为难民提供的简易塑料棚。
  从首都至水泥厂的路上,我们共经过了18道由全副武装士兵把守的重岗,对所有来往车辆和行人检查。只有对我们中国人例外,所有岗亭一听说我们是中国人连忙旅行,并向我们招手致意,嘴里还用中国语道一声,“你好!”
  我们在卢旺达生活的一年中,所刮之处,卢旺达人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到集市上买菜,卢旰达人连忙把我们需要的菜送上车,价格还便宜。所有声旺达人,都会一句纯正的中国腔:“你好!”
  为什么卢旺达人对中国人这么友好呢?这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派遣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帮助非洲修筑了“坦赞铁路”。铁路所经之地,大都是人迹罕至、瘴气严重的原始森林和蛮荒之地,加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在修筑这条铁路中,不知有多少中国工人长眠此地。可以说,“坦赞铁路”是用中国人的生命和血汗铺成的。中国人不畏艰苦的勤劳勇敢精神征服了整个非洲,许多非洲国家首脑号召本国人民学会一两句中国话。下午4时许,我们到达了马述塞水泥厂,住进了占地两万平方米的“中国大院”,里面有20栋平房。中国大院的环境十分幽雅,除房子和道路外,其它空余地方都种植了花木、果树:这里的水果不仅生长旺盛。而且常年都有,我们这些中国人饱享了水果之福。
  在我们的协助下,工人很快恢复了生产。但由于该厂处在边界地带,而前政府武装又和现政府武装一直磨擦不断,故有些商人不敢前来购买水泥,因此我们生产一个月7000吨水泥,需3个月才能销售完,在卢旺达的一年期间,我们共帮助该厂生产了5次,共3.5万吨水泥。虽然没有满额生产,但对恢复卢旺达的经济及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每天和当地工厂在一起工作,我逐渐对当地人的生活、风俗、习惯有了~些了解。卢旺达在独立前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故卢旺达人大部分都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全国各地都有教堂:至今的官方语言仍是法语,学校从小学就开设法语课。随同我们的5个翻译全部是法语翻译。由于当地人信奉圣母玛利亚,传说圣母玛利亚有10个孩子,故卢旺达人均以有10个孩子为荣,再加上卢旺达的男子可以娶4个妻子,故一般家庭的孩子都较多。
  卢旺达人的生活水平较低,仍处于半原始状态。我曾到当地农家看过,他们住的房子是用芦苇似的杆子扎起来的,然后用泥巴糊外面。屋里既无床,也无任何家具,睡觉就在铺着草的地上:没有厨房和锅碗盆瓢,吃饭时就在屋外燃一堆篝火,几根木棍支一个架子,上面吊一个瓦罐,罐里烤着牛肉或羊肉,火堆旁煨着主食菜蕉,等牛羊肉烤好,菜蕉也烤熟了,一家人就围坐在火堆旁用手抓着吃。   服饰方面,由于该国没有纺织工业,所以布匹服装全靠进口。男的服装很杂乱,大部分人都打赤脚,少数人穿皮鞋也不穿袜子。女的则比较统一,都是必备的三条布,在家里时就用较短的一条赤身一围,出家门就用长一点的布围着。由于卢旺达人生活比较贫困,有人得了疟疾,就面朝下趴在草地上,让太阳烤,或是找中国人要一盒清凉油含在嘴里。清凉油在卢旺达人眼里是“圣药”,能治百病,不论哪里不舒服,都用清凉油。
  我们临出国前,因得知卢旺达人喜欢清凉油,每人都带了几大盒。果然在卢旺达入关时,值勤人员找我们要清凉油。我们到达马述塞水泥厂后,即有当地人拿菠萝来跟我们换清凉油。我们每次外出,都要带上一些清凉油,如遇上病人,他就会伸手向我们索要;有时在集市上,会有成群的人将我们围住要清凉油。清凉油不仅在卢旺达很受欢迎,在整个非洲都如此。
  由于战乱,卢旺达现在70%都是女人。在这个国家,性方面观念特殊,男人对女人只要有好感,就在对方手心上搔一搔,女的如同意,也在对方手心上搔一搔,俩人就可以随便找个地方在一起。妓女在这个国家公开化,故卢旺达是爱滋病的高发区。
  我们在卢旺达原准备工作两年,谁知一年后我们就撤回了中国,原因是1996年初卢旺达的局势又开始紧张起来。谈到卢旺达的局势还得从声旺达的历史种族谈起。
  16至17世纪,欧洲人在非洲贩卖黑奴,并以跑马圈地来划分自己的领地,由此将一些民族和地域分隔开,以致造成非洲许多国家多年来为边界、种族、宗教而发生战乱。在卢旺达国内就有胡图族、图西族,还有图瓦族。1961年卢旺达独立时,由胡图族执政掌权,图西族的高层领导人流亡到了乌干达,他们虽身在异国,却一直想打回本国,推翻现政权。1994年他们搞到一批导弹,并在4月6日把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乘坐的专机打了下来。趁国内局势混乱,反政府武装从乌干达越过边界向国内进军,由于政府军反击不力,结果从首都基加利一直退到了扎伊尔。反政府武装占领首都后,当天晚上,现总统就号召全体图西族人拿起武器向胡图族报仇。一场大屠杀开始,许多胡图族人为了追随原政府,试图从基伍湖逃难到扎伊尔,结果由于没有船只,许多人在岸边被追杀,另有许多人在泅渡中葬于水底。故在长100多公里、宽几公里的基伍湖上漂满了尸体。大屠杀一直到10月联合国派维和部队进驻卢旺达后才停止。
  联合国维和人员于1996年3月8日撤出卢旺达后,位于扎伊尔和布隆迪边界的尚古古省紧张起来。原政府武装从扎伊尔绕道到布隆迪进入尚古古省。由于我们工作的水泥厂是现政府的经济支柱,故原政府武装开始了一系列破坏活动。
  现政府派有两个连的兵力在我们厂周围严密防范,但防不胜防。3月17日,反政府武装将离厂区10公里处的铁塔炸毁,导致全厂停电半个月;4月初,一股反政府武装窜到厂区附近,至此,我们经常能听到枪声和地雷的爆炸声。最严重的是4月6日晚上10点钟,我们所在地突然停电,紧接着又听见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我们担心炮火袭来,跑出门外躲起来,大约12点多钟,我们见没什么事发生就回屋睡觉。我刚迷糊了一阵,蓦地,窗外枪声密集得像中国过年放鞭一般,反政府武装和现政府武装正在附近激烈交火,密集的枪声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后才逐渐稀疏下来。第二天早上,我们走出大院外,发现街上已经戒严,看不见一个行人。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马述塞水泥,的中方负责人提出“全部人员撤回国”的方案。但中国驻卢大使馆考虑到工作需要以及双边关系,不同意全部撤回。由此中方负责人决定;先期撤回14人,其他人继续留下,我被列为先期撤回的第一批人员。5月20日我终于回到了家乡……
其他文献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年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直追美国,再加上美国国税局(巩8)对华裔移民的海外资产及所得穷追不台,许多移民美国多年的华人,兴起放弃绿卡、公民念头。不过。专家建议,有意不做“美国人”的华裔且停、看、听,务必处理好美国的资产,再挥别美国身份。  专家表示,—般不建议放弃得之不易的美国绿卡或公民身份,更不建议在机场或在中国的美国驻外单位匆促办理放弃手续,因为在不做“美国人”之前,最好由专
期刊
“玉”到底是什么颜色?  在人们的印象里,玉不是白的就是绿的。可《红楼梦》里宝玉戴的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曹雪芹的前80回里面没明写,高鹗续的120回里面也没有写,是不是我们就不知道了呢?  越剧《红楼梦》里宝玉戴的玉是绿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的玉是白色透明的,上边还有好多图案。这两部影视作品影响比较大,给人们的印象也很乱,但《红楼梦》里交待了就另当别论。  在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
期刊
一、留学资质同题。目前的留学市场上,有相当多的中介都没有教育部核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书”,只有当地工商部门发的营业执照,但即使是有营业执照,也要注意“经营范围”一栏中是否仅有“咨询”一项,而没有“留学中介咨询服务”这一项,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挂靠合作形式。这些所谓的留学中介都是不规范的,甚至是不合法的。  建议:如果你真的不幸选择了这样的中介机构,也一定要留
期刊
提到美国的腐败,不能不提所谓的“施转门”。“旋转门”指的是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穿梭交叉的机制。在美国,阻止“旋转门”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多数美国人也认同“旋转门”的存在。  “旋转门”机制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产业或民间部门进^政府的“旋转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商业利益集团游说者进^联邦政府并担任要职,在制订政策和实施政策与管制过程中,偏袒特定的商业利益集团。第二类是由政
期刊
我回国探亲时,亲友曾问我:美国有没有乞丐?我回答:有。尤其是在大城市,经常会看到乞丐。美国人通常将乞丐叫做无业游民、流浪汉。  美国的乞丐,未必是为了填饱肚子。行乞,中国很久前叫讨饭,确实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但在美国,吃,绝对不成问题。美国的食物非常便宜,只要愿意干活,一天的工钱,最低60多美元,足够吃—个星期了。  美国各城市都有许多“食品库”,让穷人去领取免费的面包、火腿肉、花生酱、果酱、饮料
期刊
王刚正在办公室里忙活,见我进来,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热情向我打招呼。小伙子精明干练,浑身充满了青春气息。他告诉我,2002年,他高中毕业后,带着对国外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选择了到英国莱切斯特大学念书。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茫然和手足无措替代了惊喜。语言、学习、生活、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让他压力重重,甚至怀疑当初的决定是否明智。好在他的毅力坚韧,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2005年,王刚选择了回国发展
期刊
季羡林曾在德国留学10年,但他“土性难改”,不沾染一点洋味。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配着颜色朴素的裤子,出门时提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头戴线织浅褐色瓜皮样小帽。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绝不会感到紧张局促。初次和季羡林接触的人,从他身着的中山装,往往会得出他
期刊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之一,而犹太商人又以其独特的经营技巧富甲天下,摘取了“世界第商人”的桂冠。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同时为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史的长廊里,客家人在远离“中心”和“主流”的地方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生活着,并执着地传承着自己的血脉和文化。客家人经历的苦难,和犹太人是何等的相似。说潮州人、温州人是“东方犹
期刊
明朝末年有一位风流情圣,“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他的爱妾,不惜背着叛国的骂名,率兵投降清朝去抢回他的女人。这个男人就是吴三桂,他的爱妾就是“秦淮八艳”之的陈圆圆。吴三桂为“立功”,一路杀到云南,做起了“平西王”,他在昆明建起全国第一大铜殿一金殿,和陈圆圆在这里过起了逍遥生活。  前几天,笔者在彩云之南,见识了那个闻名许久的金殿。  乘车来到昆明市区东北郊7公里处的鸣凤山麓,仰望山峰,只见山势巍峨峻
期刊
许姓起源  1 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日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  2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  3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4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