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D VS HDV:鹬蚌相争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战关键:行业标准争夺产业链同盟
  大战回合:两大阵营用技术、渠道及政策招术进行“拔河”
  对决进行时:持久战悬而未决
  
  EVD VS HDV:鹬蚌相争
  
  2004年1月1日,新科通过昂贵的空中运输把10万台EVD闪电式地送达全国各分公司,正式拉开了EVD的上市大幕。HDV也在力推自己替代DVD的产品,除了在能否成为国家标准方面各显身手外,在涉及销售渠道、制造厂家、碟片来源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双方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过,此时以索尼、东芝等国外企业为代表主推的蓝光DVD,又斜刺里横杀了出来。
  
  营销事件回放:
  2002年初,东芝、汤姆逊等掌握着DVD各种专利技术的国外企业联盟纷纷向国内DVD制造企业发难,索要专利费。国内DVD企业不堪重负,到2004年年底,国内DVD生产较集中的南方地区已有几十家企业破产。
  国内企业开始寻找摆脱国外企业控制的救命稻草。新一代影碟机EVD,成为很多企业追逐的对象。
  EVD为国内企业“阜国数字”推出,号称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早在2001年就已经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专家鉴定。2003年年底,国内九大碟机生产厂商(上广电,创维,新科,长虹,夏新,万利达,步步高,先科和夏华)组成联盟,宣布将主推EVD。
  2004年3月,凯诚高清联合中百信、中视传播、苏宁电器推出同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影碟机HDV;随即,2004年4月,上海晶晨携手创维、长虹、TCL、康佳等20家企业,打造高清晰度视频光盘产业联盟(HVD联盟),共推DVD替代产品HVD。但不久,HDV联盟和HVD联盟宣布走向相互融合,主推HDV。
  据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2003年中国DVD生产企业有100多家,产量接近1500万台。如果能够成为市场的主导标准,光专利费一项,每年就可以有几千万元的进账。如果再加上提供芯片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收益,下一代影碟机技术标准的拥有者,拥有的将是一座金山。
  为了这巨大的经济利益,EVD阵营和HDV阵营开始了标准争夺战, 2004年5月份,由索尼公司领衔的“蓝光DVD创始者”在吸收了戴尔和惠普两大巨头后,也加快了向中国市场进攻的步伐。
  
  对决解析:
  国家标准之争
  EVD与HDV双方交锋最大的焦点是谁代表了影碟机发展方向?谁可以成为新一代影碟机市的领导者?
  EVD阵营的计划是通过成为国家的行业标准,发动产业链上更多相关企业的参与,使得自己成为产业的发展方向。2004年7月8日,EVD标准如愿地被信息产业部宣布予以公示。按照信产部标准出台的惯例,标准公示一个月内,如果没有异议,就会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对于EVD企图成为国标的行为,HDV进行了坚决的反击。他们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攻击EVD,一方面拖延、抵制信产部的测试。不过,信息产业部在对EVD标准予以公示的同时,表示也会对同样声称代表行业发展方向、并有一定产业基础的HDV、HVD展开测试,综合比较三者的优势,然后确定谁最有资格成为中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产业链之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家电专家、《成功营销》专家团成员陆刃波认为,不是谁的技术新谁就一定是市场的领导者,产业上下游的合作程度、市场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都是影响新技术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任何技术标准都应该以市场为依据。HDV阵营显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争取成为市场的事实标准上。
  EVD技术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成熟,但一直都没有形成产业链,影碟机的正式上市也是被一推再推。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EVD影碟机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力,且片源缺乏。2004年4月,HDV影碟机正式上市时,不仅销售价格比当时的EVD便宜200元,而且还赠送每位HDV购买者200部电影光盘,而当时EVD的片源仅有几十部。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HDV终于打造了一个产业链雏形。
  在产品上市前,HDV倡导者凯诚高清就先后与国美、苏宁分别签订了3000万元和4600万元的包销协议,把自身的利益与销售商实现了有效的捆绑。2004年9月,凯诚高清与影碟机生产企业深圳佑泰签署协议,生产佑泰品牌HDV,而后,另外两家影碟机生产企业万利达和宏图也成为HDV影碟机生产商。2004年年底,凯诚高清宣布,已与TCL、海信、长虹、康佳、厦华五大彩电巨头结盟,共同推广HDV影碟机。此外,TCL还特地推出了与HDV的高清接口DVI接口相匹配的数字高清彩电。在片源方面,凯诚高清已经同十几家国内最著名的音像出版商结盟,据凯诚高清介绍,目前每周能够向市场推广10个以上的HDV制式的电影节目。同时,凯诚高清又通过旗下的三家音像发行公司,购买了大量的好莱坞、香港、欧洲的版权,为下一步的市场推广做准备。
  针对HDV的进攻,EVD阵营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击。2004年12月,继国美、大中之后,EVD得到又一渠道大鳄苏宁的支持。虽然至此EVD已经获得全部主要家电渠道商的支持,但却没有签订硬性销售指标。与HDV相比,合作的紧密性要小很多。这也导致EVD的渠道并不是很牢固,有些卖场里面EVD曾被撤柜。
  此前,新科已经宣布建成年产百万台EVD的产业基地,对于那些还在观望中的影碟机生产商,EVD主推者阜国数字也在积极地进行游说。更为重要的是,阜国数字拉上房地产大鳄今典集团,加速推出EVD碟片。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称,EVD的片源已达到150部,2005年可以达到500部,2006年可以达到1000部。从HDV上市后, EVD的降价就没有停止过,在2004年国庆期间,EVD的销售价格更是跌破千元大关。同时,所有原价28元的EVD碟片都以每张8元的价格销售。
  到目前为止,两大阵营的对决还没有停止的征兆,而且越演越烈。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不论是HDV还是EVD,都打着让国内影碟机制造企业摆脱国外企业控制的大旗。但他们之间没完没了的纷争,有可能会成为鹬蚌之争,得益的渔翁又会是国际企业巨头。
  国际巨头在用专利费打压中国企业的同时,在技术上,开始走一条完全不同于现行DVD的路线:用蓝色激光DVD取代现行的红色激光DVD。由索尼公司领衔的“蓝光DVD创始者”在吸收了戴尔和惠普两大巨头后,宣布将吸纳其他厂商建立“蓝光光盘协会”,该协会将为入会企业就蓝光光盘产品的开发、应用、推广等提供技术支持。
  8月,蓝光DVD创始者组织正式对外宣布,在8月初批准第一版蓝光DVD物理规格的基础上,已经将微软的视频压缩技术吸收到自己的技术标准当中。蓝光厂商已经可以着手准备批量生产光盘,估计2005年内,符合蓝光标准的播放机和光盘将可以在中国量产上市销售。同时,东芝等企业也在通过另外的途径积极推广蓝光DVD。
  “高清碟机标准”牵扯到众多具有强大背景公司的利益。但标准之争如果再拖延下去,无论到时确定哪一个标准,对目前各选一个标准的国内众多家电巨头和拥有标准的公司,都会造成相当大的资源浪费,估计殃及的相关企业至少会有数十亿元经济损失。
  2005年1月13日,国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俊发表声明:至今为止,科技司尚未将“标准提案”上报,至于“标准正式出台”更不可能是近期的事情。
其他文献
案例主体:刀郎营销团队  成功关键词:街头营销  市场效果:似乎在一夜之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和他的歌就像狂风卷着山火一般迅速红遍了整个中国。  除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定位外,“刀郎”在定价、渠道和终端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刀郎走红的意义绝对不止于他本人,更为重要的是开拓了一个更广泛的新市场,让人们看到中国内地大量二、三线市场的巨大潜能。    营销事件回放:  如果单从唱片销量上看,2004年的中
期刊
案例主体:招商银行、中央电视台  成功关键词:与强势品牌跨业结盟  市场效果:率先与强势媒体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品牌攀附、传播影响、优质客户开发、主营业务延伸上都占得先机。    招商银行与中央电视台之间的战略结盟,可谓在创新中各得其所。双方的结盟恰恰表明了跨行业为企业提供整合资源服务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招商银行来说,与中央电视台的战略结盟,意味着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将比对手获得更多的品牌影
期刊
案例主体:TCL海外事业本部  成功关键词:海外营销当地化  市场效果:海外新兴市场成为了TCL新的利润中心,增强了TCL走向国际化的信心。    李东生认为,实现国际化,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屡战屡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才有可能成功;二是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实现跨文化的整合,建立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三是发挥协同效益。TCL海外事业部对这三句话的理解和实践,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智慧运用,也带给中国
期刊
案例主体:珠江啤酒集团  成功关键词:渠道互补 资本合作  市场效果:RONG>布局国外市场的同时,还为本土市场留下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当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珠啤与英特布鲁此次在市场上的合作就正如后者,带来的结果就是双赢。    营销事件回放: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
期刊
动作:企业多次易主,渠道建设混乱,产品新者不成,老者衰态。  悬疑:战略走向何方?如何重振品牌?    要解决好健力宝的问题,必须有能力处理好银行与企业的矛盾、政府与企业的矛盾、老股东之间的矛盾以及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矛盾。  谁有能力解决这重重矛盾,健力宝将走向何方,依然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营销事件回放:  2002年,张海通过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掌握了健力宝约40%的股份。
期刊
动作:万明坚下课,融资受阻,  斥巨资收购阿尔卡特持续亏损的手机业务。  悬疑:合资能否出现合力?换帅影响大局?>    TCL通讯:走向阿尔卡特雷区?  战前换帅之后,TCL手机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阵脚。有人才能做事,何时能真正发挥协同效应,真正享受合资带来的好处,恐需时日。  至于何时能叫板全球一线手机供应商,对TCL手机而言,更是后话。因为那需要等待TCL穿越跨国收购雷区之后。    营销事
期刊
动作:F1大赛落户上海  悬疑:豪华舞台的营销价值应如何看待?投资者收益如何?    和奥运会一样,F1也是一个营销大舞台。很多城市曾因举办奥运会元气大伤,很多企业因赞助不当一蹶不振。F1是否能给参与各方带来丰厚回报,显然也是未知数。正如F1组委会副主任邱伟昌说的,“申办F1不易,要办好且连续7年使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不易。”    营销事件回放:  2002年10月21日,国际汽联副主席、F1掌门
期刊
动作:战略失误后的烂摊子以及应收账款的“脓包”被捅破  悬疑: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产权制度何日改革?    长虹:从战略沉睡中苏醒?  过度倚重CRT背投、突击出口美国,是2001年春天倪润峰二度出山后的两大举措,但3年后看来,这两大举措为长虹带来的仅是短暂的账面繁荣。  2004年8月,赵勇向内部发放了一份完成于2001年5月的一篇论文《由长虹的实践浅论国企改革的一些问题》,目的是引起中高层对长虹
期刊
案例主体:广东加多宝公司  成功关键词:定位  市场效果:一个在区域市场默默无闻了七年的弱势品牌,在两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崛起,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王老吉:变脸“老凉茶”   文/本刊记者 林思勉    作为“清热解毒去暑湿”的药饮,“凉茶”是典型的地域概念,束缚了向全国市场的推广。而“上火”概念在整个中华文化圈都有普遍的认知,所以当红色王老吉喊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宣传口号时,便成功开创了一
期刊
决战关键:联盟与分工  大战回合:找到伙伴互补短板各自出招  对决进行时:2005竞争更激烈    百事立顿VS 可乐雀巢:同盟者之战     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煦说,“百事将负责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立顿冰红茶,我们将借助全球排名第一的立顿品牌做大中国茶饮料市场”。  可口可乐中国对外事务经理赵彦红说,“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这次可口可乐(中国)在非碳酸饮料上的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