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教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反思起点
  
  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的方法为快乐。这是三年级课堂练习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o“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教学中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否则学生本应具有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被形式化的海洋所淹没。
  
  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例如,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要求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3)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有条理。
  
  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巩固学生反思习惯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这方面,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的:
  1、集体讨论促反思。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就是集体讨论和交流。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让他们获得创造性的认识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各自的理解,不同的侧面,有利于丰富思考方法,反思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要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单是强调记忆。因此,为了学生正确地建构数学概念,采用集体讨论、争辩的方法促进个人反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撰写日记促反思。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反思习惯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但未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以及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等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宣泄出来,记录下来。
其他文献
如果说被需要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根本需要,那么懂得欣赏就是人存活的根本前题。欣赏就意味着接受,意味着肯定,意味着愉快地认识、理解、珍重自己及他人。欣赏的目光能给人带来价值感,并易使人更自信、自尊、自爱,更注意发掘、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一位母亲特有的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待每位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对学生行为的肯定,是激励学生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努力做好班主任
期刊
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职业道德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其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目的在于“使人正确地完成某一件事”,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水平,使学生能够有能力完成工作的要求;发展学生的职业道德目的是在于“使人做正确地事”,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学生在遇到职业道德问题时,首先避免做不正确的事,而后选择做正确的事。因此,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在现今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
期刊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画家达·芬奇在学画鸡蛋时,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的确是这样,这就是个体的特殊性,因而就存在差异性。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差异既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我们要承认并尊重它,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期刊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统传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分散式经营向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的转变,而农业也面临着人口多、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困扰。按照生态农业和生态系统工程原理,采取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科学配置生物种群,建立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和形成良性循环系统的生态果园,是果树高产、高效、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果树产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一、山区果树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    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
期刊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期刊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
期刊
【摘要】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很重要途径便是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因而重新认识和讨论语文教学与文化已不可延缓。关于高中语文教学和文化渗透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课标文化”已被重新写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对教师的要求。3、语文教学中承载文化教育的原因主要在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质。4、语文课标的“文化性”决定语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如何对待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呢?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
期刊
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我到学习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思维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积极思维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