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的形成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生成感受、深化体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本文从教学方式的角度,阐述在道德与法治课中,通过学习者自身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与自我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形成良好品德,生成品德核心素养。
【关键词】对话 感受 体验 自我完善 自我教育 品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67-02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最优秀的教学标志。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生师对话、生“我”对话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让学生把道德修养内化为自身修养,实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自我教育。
以往,我们常常忽视了让学生说出内心想法,在品德课上,只要求教育出未来的结果,一味地要求学生不要这样,应该这样,忽视了教育对象“学生”的内心思想道德生成的过程,品德教学蒙上了“说教”的色彩。新课程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是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多元、多维、多向交流互动的过程,这一互动过程是一种快乐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生成内心感受,深化个体体验,实现价值引导,内化良好品德,沉淀出道德核心素养。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内心感受。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材作为“活性因子”激发、引导学生和它产生相互作用,形成生本间的“对话”。文本的功能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去“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结论,转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这个心智结构是一个全新的意义世界。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文本在学生面前好像是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现象,一个与儿童毫不相关的“他”,而更像是一个面对着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学生相伴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伙伴。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对话中与文本中的画面进行自然的对话交流,在活动、交流中重构知识,生成新的内心感受。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深化内心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为全班交流、情境表演营造了对话的平台,借助对话这一平台,学生彼此交换意见,交流收获,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1.在合作交流中对话,深化内心体验。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是学生与学生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一课,学生从感性上已经知道要节约用水,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该怎样节约用水?”。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由地球上的水资源贫乏想到缺水的生活是那样糟糕,从而体验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接着,节水计划就诞生了,学生按照节水计划在家、在校实践着,并随时与同学交流,在生与生的对话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
2.在情境表演中对话,深化内心体验。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情境中的人物,学生与学生间极易产生对话的强烈欲望与冲动,并能利用学习材料自由充分地进行对话。蒙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自然地就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三、学生与老师对话,实现自我完善。
教学就本质而言是师生一起交流、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言行,肯定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自我完善。 在师生对话中要注意,对话的“发言权”不能仅限于老师一方,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老师的评价、反馈要及时、恰当,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老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言行起引领作用,学生也能主动地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认识,实现自我完善。
四、学生与自我对话,实现自我教育。
与自我对话,强调在自我体验、自我展示中引发内心反思,促进内心感悟的升华,实现自我教育。杜威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这自我更新的过程不仅是适应、生存还包括超越、发展、创造。通过与自我的对话,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生活图景经过“重构”,学生在内心深处与自我对话,对自己当前的生活进行分析、反思,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反思,通过与自我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現现实生活图景与美好生活图景的链接点和相悖点,并且以相悖点为切入口,让学生开展调查、分析,使良好品德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说出自己真实想法时,引起学生的道德意识反刍,激起心灵的震撼,从而形成良好品德。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内容来自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课堂只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真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使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为现实行为。因此,生“我”对话不是一节课可以实现的,是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甚至是一生。当学生经历了认知生成、内化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这些过程还不够,他们还要经历社会生活的真实实践,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是再也不会丢下的道德核心素养。
有专家指出,“只有在对话中的儿童才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对话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对话就不可能有教学”。在教学中,对话就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入,引领学生由表层感受到深层体验,由自我感悟到自我完善,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塑造良好品德,形成道德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标准解读》
【关键词】对话 感受 体验 自我完善 自我教育 品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67-02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最优秀的教学标志。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生师对话、生“我”对话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让学生把道德修养内化为自身修养,实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自我教育。
以往,我们常常忽视了让学生说出内心想法,在品德课上,只要求教育出未来的结果,一味地要求学生不要这样,应该这样,忽视了教育对象“学生”的内心思想道德生成的过程,品德教学蒙上了“说教”的色彩。新课程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是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多元、多维、多向交流互动的过程,这一互动过程是一种快乐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生成内心感受,深化个体体验,实现价值引导,内化良好品德,沉淀出道德核心素养。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内心感受。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材作为“活性因子”激发、引导学生和它产生相互作用,形成生本间的“对话”。文本的功能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去“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结论,转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这个心智结构是一个全新的意义世界。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文本在学生面前好像是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现象,一个与儿童毫不相关的“他”,而更像是一个面对着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学生相伴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伙伴。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对话中与文本中的画面进行自然的对话交流,在活动、交流中重构知识,生成新的内心感受。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深化内心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为全班交流、情境表演营造了对话的平台,借助对话这一平台,学生彼此交换意见,交流收获,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1.在合作交流中对话,深化内心体验。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是学生与学生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一课,学生从感性上已经知道要节约用水,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该怎样节约用水?”。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由地球上的水资源贫乏想到缺水的生活是那样糟糕,从而体验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接着,节水计划就诞生了,学生按照节水计划在家、在校实践着,并随时与同学交流,在生与生的对话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
2.在情境表演中对话,深化内心体验。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情境中的人物,学生与学生间极易产生对话的强烈欲望与冲动,并能利用学习材料自由充分地进行对话。蒙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自然地就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三、学生与老师对话,实现自我完善。
教学就本质而言是师生一起交流、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言行,肯定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自我完善。 在师生对话中要注意,对话的“发言权”不能仅限于老师一方,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老师的评价、反馈要及时、恰当,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老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言行起引领作用,学生也能主动地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认识,实现自我完善。
四、学生与自我对话,实现自我教育。
与自我对话,强调在自我体验、自我展示中引发内心反思,促进内心感悟的升华,实现自我教育。杜威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这自我更新的过程不仅是适应、生存还包括超越、发展、创造。通过与自我的对话,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生活图景经过“重构”,学生在内心深处与自我对话,对自己当前的生活进行分析、反思,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反思,通过与自我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現现实生活图景与美好生活图景的链接点和相悖点,并且以相悖点为切入口,让学生开展调查、分析,使良好品德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说出自己真实想法时,引起学生的道德意识反刍,激起心灵的震撼,从而形成良好品德。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内容来自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课堂只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真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使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为现实行为。因此,生“我”对话不是一节课可以实现的,是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甚至是一生。当学生经历了认知生成、内化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这些过程还不够,他们还要经历社会生活的真实实践,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是再也不会丢下的道德核心素养。
有专家指出,“只有在对话中的儿童才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对话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对话就不可能有教学”。在教学中,对话就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入,引领学生由表层感受到深层体验,由自我感悟到自我完善,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塑造良好品德,形成道德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