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灯火阑珊处,回首相看(二)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他文献
整整过去十七年后,我的小船又在落日黄昏中,到了这个地方停靠下来。冬天水落了些,河水去堤岸已显得很远,裸露出一大片干枯泥滩。长堤上有枯苇唰唰作响,阴背地方还可看到些白色残雪。  石头城恰当日落一方,雉堞与城楼皆为夕阳落处的黄天衬出明明朗朗的轮廓。每一个山头仍然镀上了金,满河是橹歌浮动(就是那使我灵魂轻举永远赞美不尽的歌声)!我站在船头,思索到一件旧事,追忆及几个旧人。黄昏来临,开始占领了整个空间。远
期刊
杏花春雨江南  当梨枝点染上梨花洁白的呼吸,当清风歇在杨花坠上,当燕子的尾巴剪下一线潋滟的日光,春天翩翩归来。  一朵橙黄色的花苞,在参差披散的绿意间,亭亭半开,娟秀雅致。那一抹橙黄干干净净,冰清似玉,未染一丝一毫的人间烟火。春天好似刚刚从这里经过,那朵小小的迎春花是从春天的袖襟上落下的花饰。  春天总是如此地活泼,步履轻盈。  春天是一个信笔涂鸦的少年,碧绿的那一痕是扶柳堤岸,杏黄的那一抹是蝴蝶
期刊
入伏时节,酷暑难熬,树叶间除了夏蝉时不时疲乏地短短叫一阵子外,再听不见大自然的任何声音,马路上的汽车来往声和商场卖力聒噪的音响声,徒然在人心里增加了一份燥热和烦闷。  临近大暑,心情因连日来的烦恼之事的羁绊,显得更加焦躁。每每想到心烦却无可解处时,总会心生人生无望的莫名惆怅。想到生命中有很多人还要我去照顾,生活里的鸡零狗碎还要我来打理,只得给自己鼓劲打气,将目光投至更远的地方,试图从外界的一丝一迹
期刊
在外求学多年,也是在浮世红尘中走过一遭,虽说谈不上风雨舛途,但也算不得是半生顺遂。虽未体会过灯红酒绿,却也初识到了人情冷暖。人世的繁华像是一张有着美好面目的大网,轻易地就将人卷入滚滚红尘之中,难以挣脱,无法自拨。只是,在阅过繁华之后,越发明白宁静简单的珍贵。  比起城市的热闹喧嚣,我更喜欢故乡小村庄的平和宁静。又或者说,那座村里有让我渴望回归的事物。其实我并不是多擅长与人交往,在面对一起生活多年的
期刊
书架上的书是多么冷,是我们的手指与眼睛的关注,才让它们温暖起来,如一颗坚硬的水果糖,在舌尖一点一点地变甜。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之影响,不可谓不大。  读书,除了堂皇的求知理由外,大多是想在书中找一同伴,让书中的某个人或某句话将自己埋藏深处的记忆保存起来,或者替自己找回当初失散的感动。譬如曾经浪擲的涛声,或是未经起身已错过的相约,亦或是梦中不便与人言的美丽的邂逅……  唯有在书中才能
期刊
晚上九点,长安街的灯火格外明亮,最引人注目的天安门广场上人群簇拥,霓虹纷然。黑色的天空中点缀着一个个小眼睛,北京夜景真美!我摇下车窗,六月份凉爽而又些许潮湿的风抚上我的面颊,让我瞬间仿佛忘了身在何处。  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爸爸单位的车上,去机场为即将出国工作的爸爸送行。这,是我第一次去机场送人。爸爸从上车开始就一直小声在接跨洋电话,我很希望他能回过头来和我聊天,于是为了吸引父亲的注意,我开始故意叽叽
期刊
我静静地、静静地凝视着面前的一棵树。它高大茁壮,每一片叶子都晶莹可爱,在阳光下透着令人怜惜的亮,像玛瑙一样。浓密的叶子向大地投下一大片阴影,黝黑的树干如我一样沉默。我们默默地相互注视,有太多太多的话。它说,它不想走。  明天,拆迁队就要来了,来砍掉这片土地上最后的一棵树。即使它看过了沧海桑田,经过了世事变幻,保留着这里最后的天真烂漫,但他们还是要伐掉它。我无言,我保护不了它,给不了它一个家,我只能
期刊
清晨。早起。  阳光透过氤氲的雾弥漫而来,多情地洒落在窗台的牵牛花上。花蔓顺着铁架一路缠绵,绿得几近浓稠,引人一低头的温柔。花色或红或紫,浓淡深浅,在仓促忙碌的世界里,盛大而隆重地开放,不知温柔了谁的时光。想起有人唤之为朝颜,小小的欢喜里有小小的悲情,一瞬的绽放,一瞬的绚烂。明知道这春天是一则谎言,却仍不可救药地甘于被骗。它把所有的风情都展露在你面前,肆意、直白、天真,可是又温柔得让人心疼。  即
期刊
我想,菜园子的青春,奶奶的青春和老屋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就如,奶奶掉了第一颗牙齿,菜园子的菜上长满了虫,无人问津的老屋终于崩塌,而居住在老屋里的人也像水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把这个叫做老去?那么什么才能被叫做青春?  在奶奶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能咬断草绳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菜园子郁郁葱葱,在夜半会有蝉鸣蛙叫时,我想它是青春的;男人们早早离家工作,女人们升起炊烟袅袅,小孩儿在
期刊
一直很喜欢水墨的艺术,或浅或深的墨痕,重重叠叠,组成一个个奇妙的图案,图案周围是恰到好处的留白,这样方成一幅佳作。因为有了留白,整幅画都仿佛活了起来,留白之处,自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是留白的艺术,却也不仅仅是艺术。  一篇文章,需要适当的“留白”,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一件家具,需要适当的“留白”,才能经受夏暑冬寒而不裂;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留白”,为自己留几分余地,才不至于在危急关头走投无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