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重负下的乡村伦理与理想碎片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辛泊平,70年代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 《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歌评论集 《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 《与诗相遇》, 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 《诗选刊》 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在当下,谈论乡村伦理是尴尬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秩序早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乡村,只不过是对城市的拙劣模仿,只是体量不同、热闹程度不同罢了。而那种维系着乡村格局的亲密关系,也因为生存的重负变得暧昧不清,变得支离破碎。乡村已经遥远,田园诗意成了传说。
  或许,正是因为在这种让乡愁无处盛放的背景下,何飞龙的短篇小说《彩虹分割线》才有了刺痛心灵的锋芒,有了让人沉思的维度。
  这是一篇写乡村伦理的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然而,大学生这个身份并没有给这个农家子弟带来让人羡慕的光环,相反,却因为工作和婚姻的双重压力而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这不是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存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学而优则仕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但那仅限于能光耀门楣的仕途,还有现实的利益。“大学生”早已不再是一块让乡下人眼热、让女孩子心动的金色招牌,不再是文明的象征。它只是一种和小商小贩一样的社会属性。所以,“我”毕业后并不成功的求职经历和婚姻状况便成了话柄,成了村人眼里的反面教材。
  “大学毕业后,我在社会上漂了许久,如同浮萍一般。”小说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这种略带伤感的开头,既有成长小说的暗示,也有青春自带的迷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带有速度感的叙述,也加快了后面的叙事节奏。接下来,一份教书的差事便让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有了具体的落脚点,有了继续展开的可能性。从整个故事的展开来看,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因为,如果主人公一直漂着,他和家乡的对话也许便无从打开,他父母对他的要求也就缺乏支点。一份看起来还算稳定的职业,这是对话的前提,是乡村伦理自然呈现的条件。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古老的乡村伦理已经不存在,那种常见的励志故事、亲人相濡以沫的文摘式的情感传说,只能是让中学生感动的心灵鸡汤。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所以,在主人公和父亲之间,我们看到的不是让人鼻酸的惦记与关怀,而是现实的需求和世俗的索取,也是不堪的记忆。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让人极不舒服的阅读体验。在“我”与父亲的对话中,我们感受不到亲情的温度,却感受到了一种似乎是由来已久的警惕与敌意。面对父亲试探性的询问,“我”显得极不耐烦,甚至有一种悖逆之感。
  然而,我們似乎无法痛恨这个有点目无尊长的青年。他并不是天生的不孝之子,是现实的困境冷却了他内心的柔软。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怨气背后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在此之前,家里的电话只是牵挂和问候,那么,主人公自然不会这样。但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每一次电话几乎都是对自己生活的干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剥夺——因为弟弟的婚事,“我”到处借钱;因为父亲的病,“我”不得不辞去刚刚有点起色的工作,甚至还错过了一段可能的爱情……太多太多的不愉快让“我”害怕听到亲人的电话。这是反常的人生状态,但又是那么合乎情理。应该说,作者这样处理是到位的,因为它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人生的经验。
  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弟弟这条线索很有意味。按照古老的伦理秩序,主人公应该先结婚,然后才应该是弟弟。然而,连大专都没有上完的弟弟却捷足先登,先哥哥一步完成了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家庭使命。(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风俗,在我的老家,一个男人,不论是年岁多大,只要你没有结婚,就永远不算成人,就永远只能被某些礼节排除在外)对于主人公来说,弟弟急行军式的婚姻已经让他陷入一种伦理的尴尬处境,更重要的是,他的婚姻还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主人公的身份感和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弟弟的婚事,让主人公一下子陷入了现实与心理的双重困境。
  在村人眼里,弟弟比“我”有出息。这种判断不是源自文化自觉,更不是源自意义追问,而纯粹是一种“食色”伦理,是最世俗的家族繁衍伦理。他们不会关注弟弟的奋斗之路,不会在乎弟弟对父母、对哥哥的过度索求,他们关注的是弟弟作为一个男人的正常反应,他们在乎的是弟弟作为一个男人的世俗担当。而对比之下,主人公则成了正常男人的反面,成了家庭伦理中的零余人。看似奇怪的逻辑,却有着强大的原生力量。在这种认知谱系里,所谓文明是没有分量的,所谓心灵追求是没有形态的。“我”当然知道这人间秩序的现实要求,当然明白这种现实要求是一种违背文明的偏见。然而,“我”却无力改变什么,只能被动地忍受和挣扎。
  在学校公寓,主人公住在十八楼。从窗户看出去,是县城的风光。然而,这种风光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在那里,他经常感觉自己会飞起来。这是一种隐喻,是理想在心灵中的冲动。然而,这种飞翔的感觉只能是瞬间的幻影,更为普遍的梦是关于生存困境的压抑与惊恐。但理想毕竟存在,即使微弱,也是一缕光芒,让人生出对此生的留恋。在小说中,为了凸显这种理想在现实中逐渐暗淡的过程,作者又引出了主人公的大学同学林达。这又是一个对比。相对于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和婚姻困惑,林达在另一种意义上演绎了人生的精神困境。而这一困境虽然两者也有交集,但更多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大多数人眼里,林达绝对是成功者,他家境殷实,事业有成,爱情虽有波折但大体算得上完美。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尘世的价值,而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他在生意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与主人公局促的生存状态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林达的风光人生越鲜亮,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就越具体。当然,这只是一个浅层的对比。在我看来,作者之所以让林达出现在主人公的故事中,更重要的还是对理想的现实关照。在林达心中,主人公是有文化追求的文学青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他们青春年华的诗意见证,是他们曾经只重精神不问去路的激情标志。所以,他才会忽略两个人的身份差异,才会一直珍惜这段存在距离的友情。
  当然,这也许只是林达的感受。对于主人公来说,恰恰是林达的出现,让他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看到了理想在世俗中的尴尬模样。他始终无法进入林达的世界,即使那里有所谓知名小说家。也是借助那位小说家之口,“我”发现了文学在那些人心中并不神圣,而只是一种追名逐利的手段。可以这样说,这一发现让“我”震惊,也让“我”绝望。因为,主人公之所以还能在这不堪的尘世保留着一点尊严感,恰恰是关于文学的记忆和想象。在内心深处,文学可以为尘世的疲倦和屈辱提供一片歇息的天地。然而,现实把这一切撕得粉碎。
  小说的题目叫“彩虹分割线”,其实也暗含了这种修辞定义。在主人公的眼中,彩虹的美丽只是表象,那种无处不在的分割线才是彩虹的常态。那种清晰的断裂,可以彻底抹杀一个青年的梦想,让他回到生命被现实误解与扭曲的原点。小说正是从这个层面上,完成了主人公的多维度考量,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存重负下残缺的乡村伦理,还看到了理想之光被现实的灰尘一点点遮蔽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作者以一种极为冷峻的笔调写出了乡村伦理的冰冷与紧张,写出了生存对亲情没有底线的消费,写出了生存的刀片对亲情冰冷的切割,让人在心理不适的同时,进一步思考乡村伦理的现状与走向。这是这篇小说的亮点,也是这篇小说的精髓。
  从主旨的揭示来看,这篇小说完成得不错。然而,就结构和叙事来看,这篇小说还有许多让人遗憾的地方。首先是小说的结构,林达那条线索的篇幅过多,和家乡那条线索并不对等。而结构平衡,应该是一个小说家始终需要注意的一个方向。其次,这篇小说在叙事上,零碎过多,不干净。很多时候,作者似乎在急于表明态度,交待性的话语过多,情绪化的心理过多,但又缺乏扎实可靠的生活细节支撑,这都在某冲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表现力。应让故事本身说话,而不是作者不时走到读者面前,这应该是小说写作的一个常识。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莲君,女,重庆丰都人。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文学院创作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 《诗刊》 等报刊。出版诗集《水莲》、中篇小说集《梅雨初至》。  梦中的忧郁  夕阳西沉的路边  我梦中的忧郁  与夜莺的啼鸣一样凄凉。  那时,桂花盛开。  我紧裹寒衣  想起你的目光  万箭穿心  遥远而单纯的爱  是否还有伤害  我在蜿蜒的小路徘徊  秋虫飞来飞去  采一枝萝艻草  痛饮往日时光  就像
期刊
1  汽车在山头上几次盘旋上升,跳着S型的舞步,终于开向山的那一边。  章小菊闭着眼,只觉得身体下坠得厉害。路应该是直了一些,但依旧蹦跳厉害。章小菊微微睁开眼,透过车前挡风玻璃,前方低凹处,道路只是一道被松竹挤压出的缝隙,金黄的阳光静静地撩拂在密密的枝叶上。好在车和人一到达,就落入了高大树木形成的幽暗中。  司机是老司机,这条路定是烂熟于心,一手拿一只玻璃杯往嘴里倒一口透明液体(章小菊怀疑那是酒)
期刊
当我交出出租房的钥匙,意味着我与这里一切的缘分已尽。一个人走在夜晚的巷子里,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发现人生充满了戏剧。像一场梦。做梦的那个人此刻正朝着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心走去。朝着现实走去。朝着另一个陌生的自己走去。别了,我的曾经和曾经的自己。都走了,我也得走了。这终究是要离去的。我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有了一种说不清的孤独。相忘于江湖。没想到,留在最后一个谢幕的人是我。  许多个夜晚,我都在讲述,我讲述
期刊
暮 天  我没办法如同一棵树一样  确定不移地生长  所以只能拨开几页书中积尘  成长做一个江边树下摇晃的日落  看过船载了隔岸的春,深深  竹筏引白月  并载了北山与湖  筏上人在打捞春秋  江边鱼跃 水声金黄  它虽见过一万三千岁的星与朝阳  依旧衔半片花,置于我指尖  我便记下:万类正生长  满足地摇晃出一个昏昏暮天  以笑意祝福一切意义 沉入土地  此时三百朵花正在升起  此时 我与半片花
期刊
一  打开百度地图,搜索“淮阴区”,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原本西北—东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在淮阴、泗阳交界处迤逦了并不多长的距离,突然转变流向,以近乎正东正西的走向,打淮阴区穿境而过。出淮阴区境后,在清江浦区延续了一段距离的东西走向,之后陡然转向,又以西北—东南走向向扬州而去……这条奔流不息的人工长河,在此甩下了两道大弯,流水不得不慢了下来,旅人的行程也随之慢了下来。岸边灯火璀璨,酒肆前的
期刊
一家三兄弟先后从事同一职业的事例,古往今来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典故要数春秋时期的扁鹊三兄弟,个个都是杏林子弟。我们一家三兄弟在职业选择上也高度一致,都是电视工作者,被熟悉的人亲切地称为“电视兄弟”。从业至今,兄弟三人分别多次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颁发的各项与电视相关的奖励。在2020年湖南电视台成立50周年之际,我还获得了湖南广播电视台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湖南电视50年纪念奖章,再次为我的从业之路增
期刊
作者简介:谢慧敏,女,深圳市大鹏新区潮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作品散见于 《作品》 《打工文学》 《惠州文艺》 《宝安日报》 《韶關文学》 等刊物。  雨 中  晴空万里的天空  突然变成了黑幕  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  光芒消失得无影无踪  季节是一个变脸的川剧  它时而哭泣,时而欢笑  仿佛人生  经历风雨,也沐浴春光  所以,我们只有  剥去杂念 ,掠去浮尘  一切都那么云淡风轻  一切都那
期刊
作者简介:李星青,女,黎族,1993年出生于陵水河畔。现居昌化江畔。教书、写字。海南作协会员。有诗歌、散文见《诗潮》、《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  黎盆村的月色  月光铺满村庄  无论我躲在任何角落  都可以听见村庄的鼾声  我沐浴在月色里  让纯白从身上缓缓流过  把身体放空  和蟋蟀一起发出呐喊  划破夜色的深沉  伸出手  留住从田边赶来绿色的风  和午夜醒来  那些清晰的梦  谁错过了春天 
期刊
作者简介:大平,安徽枞阳人。中国作协会员。鲁院安徽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 《山花》 《安徽文学》 《北京文学》 《飞天》 《雨花》 《星火》 《阳光》 《黄河文学》 《青春》 《北方文学》 等刊物,约发表文学作品110万字。出版小说集 《火辣阴森的正午》 《蛇》 等。  一  酒香像一群欢蹦乱跳的孩子,跑上来包围了我。  贵州多山。山连着山,山牵着山,山扶着山,山环着山,山抱着山,许多青翠的山,像母
期刊
一  再次上老日家的时候,李主任和我都心有余悸,他家的黑狗确实是有点可怕。李主任老远就找来两条木棍,一条给了我。感觉木棍还比较结实,抵挡几下应该没问题。谁知都到门口里面也没有一点动静,喊了几回都没有回声,黑狗也没蹿出来。围墙门口没有门,我们就走了进去。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们真是大吃一惊了。面前有一个庭,但是年久失修已经稀稀疏疏地长了好些草。靠近围墙脚那里有几棵番薯,长得非常的茂盛。围墙出水口那里还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