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辛泊平,70年代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 《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歌评论集 《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 《与诗相遇》, 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 《诗选刊》 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在当下,谈论乡村伦理是尴尬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秩序早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乡村,只不过是对城市的拙劣模仿,只是体量不同、热闹程度不同罢了。而那种维系着乡村格局的亲密关系,也因为生存的重负变得暧昧不清,变得支离破碎。乡村已经遥远,田园诗意成了传说。
或许,正是因为在这种让乡愁无处盛放的背景下,何飞龙的短篇小说《彩虹分割线》才有了刺痛心灵的锋芒,有了让人沉思的维度。
这是一篇写乡村伦理的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然而,大学生这个身份并没有给这个农家子弟带来让人羡慕的光环,相反,却因为工作和婚姻的双重压力而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这不是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存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学而优则仕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但那仅限于能光耀门楣的仕途,还有现实的利益。“大学生”早已不再是一块让乡下人眼热、让女孩子心动的金色招牌,不再是文明的象征。它只是一种和小商小贩一样的社会属性。所以,“我”毕业后并不成功的求职经历和婚姻状况便成了话柄,成了村人眼里的反面教材。
“大学毕业后,我在社会上漂了许久,如同浮萍一般。”小说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这种略带伤感的开头,既有成长小说的暗示,也有青春自带的迷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带有速度感的叙述,也加快了后面的叙事节奏。接下来,一份教书的差事便让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有了具体的落脚点,有了继续展开的可能性。从整个故事的展开来看,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因为,如果主人公一直漂着,他和家乡的对话也许便无从打开,他父母对他的要求也就缺乏支点。一份看起来还算稳定的职业,这是对话的前提,是乡村伦理自然呈现的条件。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古老的乡村伦理已经不存在,那种常见的励志故事、亲人相濡以沫的文摘式的情感传说,只能是让中学生感动的心灵鸡汤。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所以,在主人公和父亲之间,我们看到的不是让人鼻酸的惦记与关怀,而是现实的需求和世俗的索取,也是不堪的记忆。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让人极不舒服的阅读体验。在“我”与父亲的对话中,我们感受不到亲情的温度,却感受到了一种似乎是由来已久的警惕与敌意。面对父亲试探性的询问,“我”显得极不耐烦,甚至有一种悖逆之感。
然而,我們似乎无法痛恨这个有点目无尊长的青年。他并不是天生的不孝之子,是现实的困境冷却了他内心的柔软。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怨气背后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在此之前,家里的电话只是牵挂和问候,那么,主人公自然不会这样。但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每一次电话几乎都是对自己生活的干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剥夺——因为弟弟的婚事,“我”到处借钱;因为父亲的病,“我”不得不辞去刚刚有点起色的工作,甚至还错过了一段可能的爱情……太多太多的不愉快让“我”害怕听到亲人的电话。这是反常的人生状态,但又是那么合乎情理。应该说,作者这样处理是到位的,因为它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人生的经验。
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弟弟这条线索很有意味。按照古老的伦理秩序,主人公应该先结婚,然后才应该是弟弟。然而,连大专都没有上完的弟弟却捷足先登,先哥哥一步完成了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家庭使命。(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风俗,在我的老家,一个男人,不论是年岁多大,只要你没有结婚,就永远不算成人,就永远只能被某些礼节排除在外)对于主人公来说,弟弟急行军式的婚姻已经让他陷入一种伦理的尴尬处境,更重要的是,他的婚姻还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主人公的身份感和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弟弟的婚事,让主人公一下子陷入了现实与心理的双重困境。
在村人眼里,弟弟比“我”有出息。这种判断不是源自文化自觉,更不是源自意义追问,而纯粹是一种“食色”伦理,是最世俗的家族繁衍伦理。他们不会关注弟弟的奋斗之路,不会在乎弟弟对父母、对哥哥的过度索求,他们关注的是弟弟作为一个男人的正常反应,他们在乎的是弟弟作为一个男人的世俗担当。而对比之下,主人公则成了正常男人的反面,成了家庭伦理中的零余人。看似奇怪的逻辑,却有着强大的原生力量。在这种认知谱系里,所谓文明是没有分量的,所谓心灵追求是没有形态的。“我”当然知道这人间秩序的现实要求,当然明白这种现实要求是一种违背文明的偏见。然而,“我”却无力改变什么,只能被动地忍受和挣扎。
在学校公寓,主人公住在十八楼。从窗户看出去,是县城的风光。然而,这种风光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在那里,他经常感觉自己会飞起来。这是一种隐喻,是理想在心灵中的冲动。然而,这种飞翔的感觉只能是瞬间的幻影,更为普遍的梦是关于生存困境的压抑与惊恐。但理想毕竟存在,即使微弱,也是一缕光芒,让人生出对此生的留恋。在小说中,为了凸显这种理想在现实中逐渐暗淡的过程,作者又引出了主人公的大学同学林达。这又是一个对比。相对于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和婚姻困惑,林达在另一种意义上演绎了人生的精神困境。而这一困境虽然两者也有交集,但更多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大多数人眼里,林达绝对是成功者,他家境殷实,事业有成,爱情虽有波折但大体算得上完美。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尘世的价值,而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他在生意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与主人公局促的生存状态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林达的风光人生越鲜亮,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就越具体。当然,这只是一个浅层的对比。在我看来,作者之所以让林达出现在主人公的故事中,更重要的还是对理想的现实关照。在林达心中,主人公是有文化追求的文学青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他们青春年华的诗意见证,是他们曾经只重精神不问去路的激情标志。所以,他才会忽略两个人的身份差异,才会一直珍惜这段存在距离的友情。
当然,这也许只是林达的感受。对于主人公来说,恰恰是林达的出现,让他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看到了理想在世俗中的尴尬模样。他始终无法进入林达的世界,即使那里有所谓知名小说家。也是借助那位小说家之口,“我”发现了文学在那些人心中并不神圣,而只是一种追名逐利的手段。可以这样说,这一发现让“我”震惊,也让“我”绝望。因为,主人公之所以还能在这不堪的尘世保留着一点尊严感,恰恰是关于文学的记忆和想象。在内心深处,文学可以为尘世的疲倦和屈辱提供一片歇息的天地。然而,现实把这一切撕得粉碎。
小说的题目叫“彩虹分割线”,其实也暗含了这种修辞定义。在主人公的眼中,彩虹的美丽只是表象,那种无处不在的分割线才是彩虹的常态。那种清晰的断裂,可以彻底抹杀一个青年的梦想,让他回到生命被现实误解与扭曲的原点。小说正是从这个层面上,完成了主人公的多维度考量,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存重负下残缺的乡村伦理,还看到了理想之光被现实的灰尘一点点遮蔽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作者以一种极为冷峻的笔调写出了乡村伦理的冰冷与紧张,写出了生存对亲情没有底线的消费,写出了生存的刀片对亲情冰冷的切割,让人在心理不适的同时,进一步思考乡村伦理的现状与走向。这是这篇小说的亮点,也是这篇小说的精髓。
从主旨的揭示来看,这篇小说完成得不错。然而,就结构和叙事来看,这篇小说还有许多让人遗憾的地方。首先是小说的结构,林达那条线索的篇幅过多,和家乡那条线索并不对等。而结构平衡,应该是一个小说家始终需要注意的一个方向。其次,这篇小说在叙事上,零碎过多,不干净。很多时候,作者似乎在急于表明态度,交待性的话语过多,情绪化的心理过多,但又缺乏扎实可靠的生活细节支撑,这都在某冲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表现力。应让故事本身说话,而不是作者不时走到读者面前,这应该是小说写作的一个常识。
在当下,谈论乡村伦理是尴尬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秩序早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乡村,只不过是对城市的拙劣模仿,只是体量不同、热闹程度不同罢了。而那种维系着乡村格局的亲密关系,也因为生存的重负变得暧昧不清,变得支离破碎。乡村已经遥远,田园诗意成了传说。
或许,正是因为在这种让乡愁无处盛放的背景下,何飞龙的短篇小说《彩虹分割线》才有了刺痛心灵的锋芒,有了让人沉思的维度。
这是一篇写乡村伦理的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然而,大学生这个身份并没有给这个农家子弟带来让人羡慕的光环,相反,却因为工作和婚姻的双重压力而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这不是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存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学而优则仕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但那仅限于能光耀门楣的仕途,还有现实的利益。“大学生”早已不再是一块让乡下人眼热、让女孩子心动的金色招牌,不再是文明的象征。它只是一种和小商小贩一样的社会属性。所以,“我”毕业后并不成功的求职经历和婚姻状况便成了话柄,成了村人眼里的反面教材。
“大学毕业后,我在社会上漂了许久,如同浮萍一般。”小说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这种略带伤感的开头,既有成长小说的暗示,也有青春自带的迷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带有速度感的叙述,也加快了后面的叙事节奏。接下来,一份教书的差事便让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有了具体的落脚点,有了继续展开的可能性。从整个故事的展开来看,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因为,如果主人公一直漂着,他和家乡的对话也许便无从打开,他父母对他的要求也就缺乏支点。一份看起来还算稳定的职业,这是对话的前提,是乡村伦理自然呈现的条件。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古老的乡村伦理已经不存在,那种常见的励志故事、亲人相濡以沫的文摘式的情感传说,只能是让中学生感动的心灵鸡汤。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所以,在主人公和父亲之间,我们看到的不是让人鼻酸的惦记与关怀,而是现实的需求和世俗的索取,也是不堪的记忆。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让人极不舒服的阅读体验。在“我”与父亲的对话中,我们感受不到亲情的温度,却感受到了一种似乎是由来已久的警惕与敌意。面对父亲试探性的询问,“我”显得极不耐烦,甚至有一种悖逆之感。
然而,我們似乎无法痛恨这个有点目无尊长的青年。他并不是天生的不孝之子,是现实的困境冷却了他内心的柔软。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怨气背后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在此之前,家里的电话只是牵挂和问候,那么,主人公自然不会这样。但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每一次电话几乎都是对自己生活的干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剥夺——因为弟弟的婚事,“我”到处借钱;因为父亲的病,“我”不得不辞去刚刚有点起色的工作,甚至还错过了一段可能的爱情……太多太多的不愉快让“我”害怕听到亲人的电话。这是反常的人生状态,但又是那么合乎情理。应该说,作者这样处理是到位的,因为它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人生的经验。
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弟弟这条线索很有意味。按照古老的伦理秩序,主人公应该先结婚,然后才应该是弟弟。然而,连大专都没有上完的弟弟却捷足先登,先哥哥一步完成了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家庭使命。(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风俗,在我的老家,一个男人,不论是年岁多大,只要你没有结婚,就永远不算成人,就永远只能被某些礼节排除在外)对于主人公来说,弟弟急行军式的婚姻已经让他陷入一种伦理的尴尬处境,更重要的是,他的婚姻还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主人公的身份感和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弟弟的婚事,让主人公一下子陷入了现实与心理的双重困境。
在村人眼里,弟弟比“我”有出息。这种判断不是源自文化自觉,更不是源自意义追问,而纯粹是一种“食色”伦理,是最世俗的家族繁衍伦理。他们不会关注弟弟的奋斗之路,不会在乎弟弟对父母、对哥哥的过度索求,他们关注的是弟弟作为一个男人的正常反应,他们在乎的是弟弟作为一个男人的世俗担当。而对比之下,主人公则成了正常男人的反面,成了家庭伦理中的零余人。看似奇怪的逻辑,却有着强大的原生力量。在这种认知谱系里,所谓文明是没有分量的,所谓心灵追求是没有形态的。“我”当然知道这人间秩序的现实要求,当然明白这种现实要求是一种违背文明的偏见。然而,“我”却无力改变什么,只能被动地忍受和挣扎。
在学校公寓,主人公住在十八楼。从窗户看出去,是县城的风光。然而,这种风光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在那里,他经常感觉自己会飞起来。这是一种隐喻,是理想在心灵中的冲动。然而,这种飞翔的感觉只能是瞬间的幻影,更为普遍的梦是关于生存困境的压抑与惊恐。但理想毕竟存在,即使微弱,也是一缕光芒,让人生出对此生的留恋。在小说中,为了凸显这种理想在现实中逐渐暗淡的过程,作者又引出了主人公的大学同学林达。这又是一个对比。相对于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和婚姻困惑,林达在另一种意义上演绎了人生的精神困境。而这一困境虽然两者也有交集,但更多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大多数人眼里,林达绝对是成功者,他家境殷实,事业有成,爱情虽有波折但大体算得上完美。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尘世的价值,而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他在生意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与主人公局促的生存状态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林达的风光人生越鲜亮,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就越具体。当然,这只是一个浅层的对比。在我看来,作者之所以让林达出现在主人公的故事中,更重要的还是对理想的现实关照。在林达心中,主人公是有文化追求的文学青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他们青春年华的诗意见证,是他们曾经只重精神不问去路的激情标志。所以,他才会忽略两个人的身份差异,才会一直珍惜这段存在距离的友情。
当然,这也许只是林达的感受。对于主人公来说,恰恰是林达的出现,让他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看到了理想在世俗中的尴尬模样。他始终无法进入林达的世界,即使那里有所谓知名小说家。也是借助那位小说家之口,“我”发现了文学在那些人心中并不神圣,而只是一种追名逐利的手段。可以这样说,这一发现让“我”震惊,也让“我”绝望。因为,主人公之所以还能在这不堪的尘世保留着一点尊严感,恰恰是关于文学的记忆和想象。在内心深处,文学可以为尘世的疲倦和屈辱提供一片歇息的天地。然而,现实把这一切撕得粉碎。
小说的题目叫“彩虹分割线”,其实也暗含了这种修辞定义。在主人公的眼中,彩虹的美丽只是表象,那种无处不在的分割线才是彩虹的常态。那种清晰的断裂,可以彻底抹杀一个青年的梦想,让他回到生命被现实误解与扭曲的原点。小说正是从这个层面上,完成了主人公的多维度考量,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存重负下残缺的乡村伦理,还看到了理想之光被现实的灰尘一点点遮蔽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作者以一种极为冷峻的笔调写出了乡村伦理的冰冷与紧张,写出了生存对亲情没有底线的消费,写出了生存的刀片对亲情冰冷的切割,让人在心理不适的同时,进一步思考乡村伦理的现状与走向。这是这篇小说的亮点,也是这篇小说的精髓。
从主旨的揭示来看,这篇小说完成得不错。然而,就结构和叙事来看,这篇小说还有许多让人遗憾的地方。首先是小说的结构,林达那条线索的篇幅过多,和家乡那条线索并不对等。而结构平衡,应该是一个小说家始终需要注意的一个方向。其次,这篇小说在叙事上,零碎过多,不干净。很多时候,作者似乎在急于表明态度,交待性的话语过多,情绪化的心理过多,但又缺乏扎实可靠的生活细节支撑,这都在某冲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表现力。应让故事本身说话,而不是作者不时走到读者面前,这应该是小说写作的一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