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探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 2015 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互联网 ”已渗透各行各业。“互联网 ”对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2018 年 4 月,教育部发布了 《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全两高一大 ”的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了2.0时代。目前,许多中小学正处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摸索阶段,积极探索“互联网 ”背景下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目标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智慧校园项目也正式启动和试点。对此文章结合德润园小学建设智慧校园的实践过程,分析了“互联网 ”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校园;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18-02
  一、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现状
  浙江大学早在2010年就提出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建设智慧校园,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关于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10—2018年11月,全库涉及“智慧校园”的文献有2663条,以“高校智慧校园”“小学智慧校园”为主题的文献分别是1076和92条。从这些数据可得出,国内许多地区都在对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宁波市将建设成200所智慧校园;深圳市通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实行以示范校引领区域智慧校园建设的先进模式。智慧校园的实际建设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自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国外智慧校园建设利用了相關交流平台,营造社交学习环境;利用云计算手段,实现了云平台的有效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空间;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基础设施,通过传感器构建传感物联监控校园,实现安全校园的建设;依靠大数据技术有效分析课程开发,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低能耗智慧教师,实现学校节能减排,支持学校的创新发展。
  二、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智慧校园的建设,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建设或已建好基于智慧校园的信息硬件和软件基础工程,比如计算机教室、iPad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覆盖等相对完善的硬件设施。但是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大部分学校一般缺乏整体专业顶层设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没有系统规划,导致智慧校园建设存在内容庞杂、分工不清、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慧校园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智慧校园的建设涉及人力因素、环境配备、设备资源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它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结合各学校实际因地制宜。但现今大多数学校的建设现状却是无系统规划专业人员,缺乏顶层设计。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和建设智慧校园进程中,主要依托校长理念和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设计。而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学校信息技术培训、信息化设备维护人员,且大部分信息技术老师也仅仅只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缺乏系统规划能力。但建设智慧校园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大部分学校都处于一边摸索一边建设的阶段,往往只满足于解决当前的一些局部的需求,无法进行系统的、长远的规划和设计, 参与部门有时候都是各自为政,这违背了建设智慧校园的初衷。
  (二)智慧校园建设重硬轻软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即在硬件设备配置上都是高标准,但在最重要的软件系统方面却投入较少。智慧应用平台也是停滞不前,严重忽视了软件平台系统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性,致使各系统分散不成体系。智慧校园的核心建设应该体现以应用为本,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设计,才能体现智慧化校园的先进性。
  (三)智慧校园建设系统分散独立,不能整合统一
  在“互联网 ”背景下,各个学校和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 智慧管理”,开发了许多信息平台系统,但与学校的各类应用系统互不兼容。这给学校自身建设智慧校园带来了一定矛盾冲突,如何将这些系统与智慧校园有机整合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智慧校园建设缺乏系统流程优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思想和互联网思维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大家都渴望“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路,低碳环保”的办公模式,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数据杂乱,流程繁杂,以致不能满足“互联网 ”的业务发展需要,师生办事依然忙碌,线下流程亟须上线, 各个业务系统的流程更亟须优化。
  三、德润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思路和对策
  关于“互联网 ”背景下的智慧校园,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更倾向于“以人为本”,即将信息化与资源、人、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和谐建构, 形成一种“和谐自然”的智能校园系统。
  我校以课题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规划创新应用,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优秀团队,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经费投入,智慧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化,从学校实际出发,从五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现状分析、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证措施。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筛选骨干教师组建强有力的实施团队;组织建设团队到北上广等智慧校园建设水平高的中小学调研学习。通过调研培训能提高建设团队的信息素养,让其充分理解智慧校园并科学发展规划。
  (二)以课题引领,促智慧校园建设   为了让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偏路,需要不断进行科学系统论证,在理念、技术和应用中保持先进性,让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智慧校园建设,早在2014年就开始进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微课平台建设,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微课资源建设,当年获得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优秀团队称号。2016年申报省级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学校高效管理的创新研究”并立项,2017年申报长沙市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深度应用探索”,并成为长沙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通过课题引领,找准目标,精准发力,不断论证,促使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更具科学性。
  (三)以问题为导向,按需所建
  通过全体教师大会、教代会提案、教研组研讨等方式收集一线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如学校督导室主任和卫生教师在检查教案、卫生、安全隐患等方面发现问题还要通知整改,最后还要到现场回头看。针对这些困难,设想是否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解决。通过建设小组的研究及讨论,形成建立督导系统方案,已开发出“红黑榜”督导系统,该系统能发现问题并能及时有效地点对点、点对面地进行图文并茂反馈,已获得上级教育部门肯定且已推广至全区使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常用的存储工具是U盘和移动硬盘以及云盘,U盘和移动硬盘两种存储工具经常被遗失且不方便携带,云盘的局限性在于下载速度慢,一个较大文件的下载和上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鉴于这些问题和教师们的日常教学需要,学校搭建了局域网共享资源库,分类保存各类资源,建有教师们的个人文件夹、学校各部门文件夹、学生作品文件夹、常用软件资源库、照片资源库、视频资源库、课件资源库、教案资源库等。不仅解决了不用携带存储工具的问题,也解决了传送速度问题,还真正实现了教师资源共享。通过收集教师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再利用教育信息化解决教师实际困难,让智慧校园建设更具科学性。
  (四)融合创新,推进体系化智慧校园生态
  通过确立智慧校园信息生态观,构建智慧信息化校园环境,搭建智慧校园平台,创新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目前各级部门都有对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各自为政、各司其职,但存在混杂、使用起来容易混淆等问题。对此应整合已有应用系统,逐步将已有各类应用系统如学籍、安全、资产等迁移到智慧校园核心平台,同时,围绕学校各项业务搭建资源管理平台及学生管理系统等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教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职能服务平台。
  (五)鼓励创新探索,提升校园智慧
  智慧的核心在于创新创造。我校一直注重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全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鼓励教师运用好智慧校园,把优秀的线下课程迁移到线上,并积极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新模式,形成直播课堂、在线课堂、在线培训等一系列典型应用教学平台。此外,我校还建成了大数据精准教学直播平台,实现日常作业精准推送、反馈以及在线校本培训。通过体系化激励,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教师深入思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
  (六)智慧互连,城乡结对,拓展智慧校园的辐射引领作用
  在学校深度建设智慧校园的工程中,我校與乡村薄弱学校开展网络结对活动,现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已与雨敞坪镇南冲小学、莲花镇龙洲小学及邵阳、怀化等农村薄弱学校实现资源共享,线上教研、线上备课进行互动交流,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效互动的网络体系。
  综上所述,建设智慧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做好科学规划的顶层设计,根据实际需求,构建智慧校园架构模型,坚持建设、开发、管理、应用和研究的思路。唯有利用好智慧校园,才能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中小学现代化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教技〔2018〕6号.2018-04-18.
  [2]陈良生,王益华,周 顺.智慧校园建设探索与区域推进模式研究——以合肥市市属高中智慧校园统筹建设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3):71-75.
  [3]段石林.“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6):218-219,226.
  [4]辛建平.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4):287-288.
其他文献
随着时光流逝,老亲的背影渐行渐远,变得模糊。我们自己也进入老境,记忆自然淡化。幸有老照片在,还能勾起许多可能丢弃的往事。我们的五位祖父 (或外祖父) 马裕藻、马衡、马鉴、马准、马廉与沈氏三兄弟 (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以及钱玄同都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是同事,也是浙籍同乡,有些还是同学 (同为章太炎弟子)。他们都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又接受了西学教育,同情或参加了民主革命,是一群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坚实奠基,因材施教是有效教学手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以生为主,立足小学生德育学情,灵活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德育个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以生为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5 文章编号:1674-120X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致力培养小学生必备的信息技术素养。纵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各个知识章节的编排大多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也是完成信息教学任务的过程。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来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可操作性。文章以甘教版信息技术《贺卡的制作》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任务驱动来组织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任务驱动
在古代热带水果中,以汁多出名的椰子也是南方进贡北方的重要特产,《三国志》 所记士燮进贡果品中的“邪”就是椰子,又称“胥邪”,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 《上林赋》 中即谓:“留落胥邪,仁频 (槟榔) 并闾。”  嵇含 《南方草木状》“椰树”条称,椰子“叶如栟榈,高六七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外有粗皮,次有壳,圆而且坚。剖之有白肤,厚半寸,味似胡桃,而极肥美。有浆,饮之得醉。”  椰子过去还有一个俗名叫“
《田中奏折》 真伪之辩由来已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研究的思路突破以往的中日关系局限,注重当时苏、日、中三国的战略博弈,无疑会有更宽广更深刻的视野与理解。  奏折之缘起  1929年12月,由史量才等主办的南京 《时事月报》 刊文 《惊心动魂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田中奏折》 的内容始为人们所知,轰动了世界。不过对奏折的来历却有不同说法,这里按大致顺序作一罗列。  (一) 王
摘 要:文章立足于语文课程理念精髓,深入浅出地剖析如何采取相应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个性学习,以及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剖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导学方法、引导实践探究策略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培养、发展和完善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策略;实践;探究;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7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学界的两位巨匠—— 李四光与鲁迅先生也曾发生过一场较大的纷争,而且这段伤了和气的恩怨一生未解。  要说清李四光与鲁迅的这场纠纷,先要从20年代颇为知名的女风云人物杨荫榆说起。    杨荫榆生于1884年,江苏无锡市人,少年时代在家乡上小学,随后入苏州景海女中、上海务本女中念书,1907年由官派到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留学,1913年回
摘 要:生態学把人、自然与社会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自然生态主题教育活动是生态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亲自然教育理念备受推崇的学前教育领域,围绕主题活动进行自然生态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亲近社会与自然,感受自然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培养探究兴趣与能力,这对幼儿的发展大有裨益。文章就幼儿园的自然生态主题活动的组织原则进行了阐述,并以“神奇的植物种子”为例探讨自然生态主题学习
一个是挈妇将雏走上逃难之路的书生,一个是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战地记者,两位同是浙江一师出身的故交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意外相逢,本是难得的幸事,岂料共聚晚餐之后,分隔异地的两人忆及此事时,有不同观感。从 《一饭之恩》到 《一饭之仇》,两人在报纸上你来我往,引发一场争论,此后便形同陌路,乃至绝交。丰子恺、曹聚仁两人因何断交,时至今日,仍有相关研究者关注。丰子恺先生幼女丰一吟长期致力于研究父亲生平与创作,本
儿女四散,各谋生路,有毁有誉;孙辈曾孙,几经沉浮,重获平静  一百年前的6月6日,袁世凯带着他破碎的皇帝梦离开人世。“他如果不做皇帝,中国也不会分裂,他自己可能也不会暴卒。”美籍华裔历史学者唐德刚如此评说。一个人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却有可能打乱历史的进程。袁世凯在百年前中国剧变之时,无疑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这是他的能耐,也带来了他的复杂。“历史人物至少要一百年后才看得清楚。”他的曾孙袁宏宇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