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习作教学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近几年,我在如何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使他们用文字表达出真情实感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换个方式讲评,点燃习作兴趣
习作课的气氛轻松、愉快,才能使学生的思想不受限制和束缚,才会有自由奔放的表达。习作课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要成为他们自由表达思想的开放型课程。一堂作文课,往往是对上次作文的讲评和对这次作文的辅导。讲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教师讲评,亦可学生自评、互评。我还进行了“习作擂台赛”,让孩子读自己的习作,向其他人挑战,被挑战者也上台读,请学生中的评委打分、点评,然后评出本次擂台赛的擂主,并佩以绶带或由教师颁发小奖品。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人了,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了。上次写得不好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下次一展风采,上次寫得好的同学又要迎接新的挑战,还需努力。这个讲评活动,像一把火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创作激情,像奔腾的江水冲走了阻塞学生文思的暗礁与砂石。
二、拥抱广阔生活,摄取丰富素材
1.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人生最美的课堂,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大雨倾盆,打得门窗叭叭作响,还有的雨珠跳进了教室。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兴奋地望着这些透明的精灵,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这时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放下书,让他们到走廊去观察,然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的思路被这即兴的生活场景打开了,学生兴趣盎然,抓起笔把观察到的细节描述出来,连最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文章中表达了他们各式各样的情感,我没有去改变他们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他们的真情实感,是最可贵的东西。
2.观察儿童的生活,把有意义的内容提炼成素材
儿童的生活有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前两种情况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为习作内容。“小浣熊”方便面中的卡片在孩子中风靡,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课余爱好。看看那些卡片尽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我不是简单地没收和撕毁,而是加以引导:如果大家这么喜欢画片上的人物,回去翻翻书,咱们开个班会来说一说《水浒传》中的英雄。侃过以后,我让他们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李逵小传》《林冲小传》《武松小传》等出来了,虽然不尽完美,但也写出了孩子们眼里的“浪里白条”、“及时雨”、“玉麒麟”等。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调动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又将他们的“旋风卡”活动引入正确的方向。
3.鼓励学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与之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学习的父亲。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进行深入采访。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学、同事,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有特点、有个性、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三、巧用精美课文,强化日常练笔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课文学完以后,对课文的某些内容进行练笔,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学了《田忌赛马》,让学生以《话说齐威王从得意洋洋到目瞪口呆》,写出齐威王由赢到输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了古诗,把写景的古诗改写成借景抒情的散文;学了《开国大典》,仿其写法习作《记一次庆祝大会》;学了《八只小猫》,仿写自己喜爱的工艺品,抓住工艺品的外形进行合理想象;学了《鱼游到了纸上》,以《一个举止特别的青年》为题写聋哑人爱鱼达到忘我的境界;学了《心愿》以《中国迷》为题写小维勒尼克一家,等等。
四、激发个性想象,拓展习作空间
《新大纲》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作文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思维活跃受限制少,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发展创新思维极有帮助。中年级可以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给故事的开头编童话;给两个词编童话;根据两件事编童话,例如桌子和板凳的对话等等。高年级可写《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我驾飞船去太空》《这里有火险》,如写《孤岛日记》,除了要写主人翁被困孤岛的心情和被救的快乐之外,还要画出想象中的孤岛环境,发求救信号及愉快登船等情景图。两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写完,有一位同学说:“老师,照我这样想下去,一个本子也写不完。”我内心一阵惊喜,让他们回家继续写,有人竟写了六、七千字,编的故事生动形象,情节跌宕起伏,简直可以做电影脚本。
一、换个方式讲评,点燃习作兴趣
习作课的气氛轻松、愉快,才能使学生的思想不受限制和束缚,才会有自由奔放的表达。习作课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要成为他们自由表达思想的开放型课程。一堂作文课,往往是对上次作文的讲评和对这次作文的辅导。讲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教师讲评,亦可学生自评、互评。我还进行了“习作擂台赛”,让孩子读自己的习作,向其他人挑战,被挑战者也上台读,请学生中的评委打分、点评,然后评出本次擂台赛的擂主,并佩以绶带或由教师颁发小奖品。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人了,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了。上次写得不好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下次一展风采,上次寫得好的同学又要迎接新的挑战,还需努力。这个讲评活动,像一把火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创作激情,像奔腾的江水冲走了阻塞学生文思的暗礁与砂石。
二、拥抱广阔生活,摄取丰富素材
1.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人生最美的课堂,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大雨倾盆,打得门窗叭叭作响,还有的雨珠跳进了教室。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兴奋地望着这些透明的精灵,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这时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放下书,让他们到走廊去观察,然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的思路被这即兴的生活场景打开了,学生兴趣盎然,抓起笔把观察到的细节描述出来,连最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文章中表达了他们各式各样的情感,我没有去改变他们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他们的真情实感,是最可贵的东西。
2.观察儿童的生活,把有意义的内容提炼成素材
儿童的生活有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前两种情况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为习作内容。“小浣熊”方便面中的卡片在孩子中风靡,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课余爱好。看看那些卡片尽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我不是简单地没收和撕毁,而是加以引导:如果大家这么喜欢画片上的人物,回去翻翻书,咱们开个班会来说一说《水浒传》中的英雄。侃过以后,我让他们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李逵小传》《林冲小传》《武松小传》等出来了,虽然不尽完美,但也写出了孩子们眼里的“浪里白条”、“及时雨”、“玉麒麟”等。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调动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又将他们的“旋风卡”活动引入正确的方向。
3.鼓励学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与之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学习的父亲。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进行深入采访。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学、同事,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有特点、有个性、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三、巧用精美课文,强化日常练笔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课文学完以后,对课文的某些内容进行练笔,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学了《田忌赛马》,让学生以《话说齐威王从得意洋洋到目瞪口呆》,写出齐威王由赢到输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了古诗,把写景的古诗改写成借景抒情的散文;学了《开国大典》,仿其写法习作《记一次庆祝大会》;学了《八只小猫》,仿写自己喜爱的工艺品,抓住工艺品的外形进行合理想象;学了《鱼游到了纸上》,以《一个举止特别的青年》为题写聋哑人爱鱼达到忘我的境界;学了《心愿》以《中国迷》为题写小维勒尼克一家,等等。
四、激发个性想象,拓展习作空间
《新大纲》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作文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思维活跃受限制少,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发展创新思维极有帮助。中年级可以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给故事的开头编童话;给两个词编童话;根据两件事编童话,例如桌子和板凳的对话等等。高年级可写《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我驾飞船去太空》《这里有火险》,如写《孤岛日记》,除了要写主人翁被困孤岛的心情和被救的快乐之外,还要画出想象中的孤岛环境,发求救信号及愉快登船等情景图。两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写完,有一位同学说:“老师,照我这样想下去,一个本子也写不完。”我内心一阵惊喜,让他们回家继续写,有人竟写了六、七千字,编的故事生动形象,情节跌宕起伏,简直可以做电影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