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随意加温降温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上的事,凡是与人合作的,而自己又处于配角地位的,不必对工作有过分的挑剔,也不要有一种不满。工作中不懂的事多请教,懂了的事不卖弄、不刁难,以服从命令听指挥为职责,这必须牢牢记住。这如同一位足球世界名将,他去一支新的球队,他绝不会指东指西、骂这骂那,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态度。好的球星,一定是有一身好本领,又懂得尊重弟兄们,才会赢得尊敬,赢得声誉。
  工作中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如同足球明星、篮球明星一样,干事如打球,要通盘考虑,要有计划,要思考对不同的事如对不同的球队,吃透每件事不同的性质,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可应对自如。在接到工作、任务时,我们千万要谨记,不可加温,不可降温,才能把事情做得令人放心。
  不少年轻人接到工作任务后,喜欢到处宣扬,逢人便说,以此来造声势,也以此来证明自己受重视受信任的程度。这类人属于“加温”型的人。你交一项普通工作给他,他對人说“接到一项重要的工作”。他去见一个科长,他说“有一个重要领导听他的汇报”。你叫他蒸鱼蒸8分钟,他会给你蒸16分钟,搞得那鱼蒸得老柴似的,你夹一块鱼肉嚼了5分钟,还很难吞下肚子。本来两天可以干完的活,他给你干一个星期,他还要事前开誓师大会,事中开研讨会议,事后总结,搞得每一个人神神经经,个个都像演艺圈的主角。
  这些人有人喜欢吗?有的。喜欢这类人的人高兴地表扬:“呵、呵,这人会来事。好、好、好!”但是,不少人很怕这类人,张总的女儿要结婚,他会把消息传遍神州大地,让认识张总的人都知道。张总因此心跳加速了,老担心别人认为他是以新方法去讨礼金。李副处长有一次去政府部门联系工作,遇到穿制服的同学,寒暄几句,恰好被这类人看见了。三天后,认识李副处长的人都关切地问:“你没事吧,听说有人把你押走了。”总之,不少人觉得这类人喜欢搅风搅雨,华而不实,不可同道。
  有一类人喜欢降温,什么事交给这类人,他都不动声色降温处置。工会爬山,上头有人说可以用工会费解决午餐,但要用钱恰当,不能大手大脚。他一听,每人买两个老馒头,用胶袋包一撮榨菜,每人一支矿泉水。吃得那些工会同仁们腮帮子鼓鼓的就是咽不下去,觉得自己变成了山里的剿匪战士,吃着干粮准备战斗。你问他,为啥这么省、这么抠?工会费应该支出的还是要果断支出。他说:“嗬,这老馒头店整个城里才三家,凑齐了馒头搞活动很不容易,包这榨菜包两个小时,真不容易哩。”大伙听到,就说:“老馒头好,好。”这类人,降温,减料,收紧,都是一把好手。你说泡茶的时候茶叶别放太多了,他就往杯里扔七八片茶叶,搞得那些喝茶的人老问:“茶叶涨价了吗?”他嘻嘻一笑,说:“食疗,食疗。”有人希望讨论会大家发言短一点,他说:“每人十句话,十全十美,十句话不短了。”搞得那些发言的人,扳着手指讲话,最后大家一齐扳手指,像划拳一样。这类人有没有人喜欢?有的。他们说这类人是管家型人才,会过日子,会严格控制各类支出,小心做事。不喜欢这类人的人也不少,他们认为这类人抠门,在难为别人的同时难为自己,干什么事总是苦大仇深,缺乏生动活泼和不拘一格。
  加温和降温,出来创业的人都要十分注意。尤其是与人共事之时,干集体之事时,切不可随意加温、降温。每一件事,要吃得比较准,领会得比较准,做事要尽可能得哥情得嫂意,要周全一些。
  遇繁事去掉繁文缛节,遇小事不可掉以轻心,该化简时努力化简,该稳健积聚时练好内功。不偏不倚,不厚此薄彼,这才是执行型的好手、高手。就业者、创业者,共勉,这是一个很考验人的试题。把题考好了,才叫领会好,干得好。
  说不定有的年轻人觉得这不加温、不降温有点儿小题大做,这种感觉通常是文科思维的一种见解;理工科,以及医学,一丝一毫都不能轻易加加减减。很简单,就算裁衣,你腿长41,给你加至46,你的皮带估计要系到胸口;你腰围41,给你减至31,你怎么穿呢?不能提着裤子去上街吧。
  (温莉荐自《点亮一盏心灯》)
其他文献
“任何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的人,永远都品尝不到成功的滋味。”营销教授这样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一笑置之,不以为然,可在实际遭遇失败时,才深感此言不虚。  当年,我来到中东卡塔尔成立了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因为是初次创业,所以非常盡心,从选址到细节都不敢有半分大意,并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快捷出租车公司”。可刚开业两个月左右,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人们纷纷逃离该地区,公司转眼间深陷困境。
期刊
一位企业家到一所中学里演讲,其间他用两道智力题来考学生。  第一道题:一个人临终前立下遗嘱——把他的17只羊分给3个儿子,大儿子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幺分九分之一,并且规定,3个儿子分到的必须是活羊。一位牵着一只羊的老头路过,听到这件事,就对他们说,我来给你们分羊吧。请问,老头怎么分呢?学生迅速给出答案:“老头把自己的那只羊借给死者的3个儿子,于是,他们就有了18只羊,老大分到二分之一,9
期刊
我父亲有个习惯,就是爱吹牛,那天,他和我侃了他和老妈的故事,他说,这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他所有的故事一般都是这样开头:“我们老薛家,在当时那地儿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别人都快饿死了,我们家里还有余粮呢。你知道你妈和我是怎么认识的吗?”  “那时你妈都快饿死了,穿着开裆裤到我家门口,敲着花鼓要饭。我看她可怜,给了她一个馒头。好啦,死丫头就不走了,每天都来我家要饭,赶
期刊
在网络空间里,有一股颓废气息颇为流行,而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想的、说的、做的也颇受这股气息的影响。不少年轻人要么以“佛系”自居,要么以“废人”来自嘲,要么认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消极与彷徨似乎正在吞噬部分青年的灵魂。  深究原因,不外乎是受不健康文化舶来品的侵蚀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一些网络作品夹杂颓废、腐朽元素,潜移默化影响我国年轻受众。一些网络平台无限放大“你已经被同龄人抛弃”的毒鸡汤,让
期刊
“饮鸩止渴”是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喝毒酒来解渴,寓意人急功近利,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完全不顾后果。在这个成语中,“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那么这种叫做“鸩”的鸟到底长啥样子呢?  《山海经》中说:“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之头,雄名运日,雌名阴谐也。”  古人认为“鸩”这种鸟像雕,爱吃毒蛇的头,所以它自己也变得很毒。但是,在中国迄今为止,也没有
期刊
即使碰到闰年,2月都是一年中最短的月份。这是一个“细思极怪”的设计。  网上流传,奥古斯都(Augustus)好大喜功从二月挪了一天放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8月(August),才造成了现在局面。这个说法显然并不了解这位凯撒养子兼继任者、原名屋大维、罗马帝国最牛逼的皇帝,同时也不太了解罗马人。  如果抛开与我们生活、情感联系密切的华夏文明不谈,对现代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发明和创造,很多是来自罗马人。比如
期刊
去年11月,乾隆皇帝的一件“御制蓝绸捻金银绣金龙十二章吉服袍”在伦敦拍卖,原本估价在一百万元人民币,而最终以415万元被国人拍回。如果您关注过丝织品拍卖市场就能知道,现在每年上拍的龙袍、蟒袍有几十件,已不算什么稀罕物件。2004年,清乾隆刺绣十二章纹龙袍以163.18万元成交;2006年,清乾隆御制镶珠黄缎十二章纹龙袍曾拍出1468万元;2014年,清乾隆蓝色绸平金银绣云龙纹龙袍以184万元成交。
期刊
90歲的“DNA之父”詹姆斯·杜威·沃森上热搜了,并非因为什么了不得的科研成就,而是被冷泉港实验室——这所曾濒临倒闭最终被他发展成世界生命科学圣地的实验室剥夺了所有荣誉头衔。  这位15岁考上芝加哥大学、25岁发现DNA双螺旋结构、34岁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在今年1月播放的纪录片《美国大师:解码沃森》中说,“DNA研究的先驱提到一种观点,基因导致了白人和黑人在智商测试上的平均差异。”
期刊
在这个上至80岁、下至8岁人人都玩“朋友圈”的年代,圈中的亲子互动成了一大“亮点”。关注子女,大多数父母都会浏览孩子的每一条朋友圈,然而子女的朋友圈却或多或少屏蔽了父母。如何在朋友圈中打交道,成了老年人与子女一道“难题”。老人过度关心与说教让子女“抓狂”  今年1月,在加拿大留学的张宇徉在朋友圈晒了一组和男友交往的图片。过年回家时,家里的亲朋好友谈论起此事时,年过花甲的黄荣玉才知道女儿交了男朋友。
期刊
旅行中,“中国胃”这事儿也是许多人的乡愁。但是讲真,你会为了寻找一个合口味的中餐厅而在异国他乡寻寻觅觅吗?依我性格,并不会——这不还有日料韩国料理各种亚洲风味以满足口福嘛。所以当《米其林粤菜指南》上市,我是震惊的。  作为一个(什么都吃的)南方人,在海外,吃饭,需要看个粤菜指南?  美国旧金山的Mister Jiu's成为了这本《米其林粤菜指南》的美国唯一上榜米其林餐厅。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至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