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多种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的习惯。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探究,没有发挥出比较阅读的教学作用。本文从比较阅读这一教学方法入手,简述其发展内涵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以期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比较阅读;古诗词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以往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都是以简单地讲解诗词含义、背诵诗词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重视对诗词语句的解释,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而导致了教学课堂呆板、枯燥,极大地影响了诗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大力地改进教学方案,更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内涵
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阅读,通过对照分析其中的共通之处和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以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课内古诗词或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诗词或文章,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对诗词的内容或表现形式等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使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有了“数量的增加”,更是有了“质量的提高”。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在晋代的时候就有相关的记载,同时这种学习方法在近代又得到了中外教学专家的认可和改良,成为了当前较为科学的一种学习方式[1]。
二、比较阅读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较阅读法是一种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化和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和品质的养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得以扩大,在不断接触和丰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内涵及思考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提高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
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下是必要的,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在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上升,对于阅读的质量也要有所追求,不再无目的、无效率的阅读,学着抓住文本特点,在字斟句酌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思考。和比较阅读法的有效结合正是为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了最佳的帮助。
(三)能够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比较阅读方法的有效运使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有了量的增加,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一篇诗词的学习拓展到多篇诗词的学习,从诗词内部结构和写法的阅读拓展到诗词外部背景等,这样一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和总结,有效地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
“有比较才能够有长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不同的地方,在學习和了解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很多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如果不进行比较,可能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发现其中的各种关系,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各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比较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够使人们有效地抓住知识的本质内涵和必要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一)比较点的确定
在开展比较阅读教学之前,最主要的就是要确定比较点。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对学习中的比较点进行选择与确定,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准确的比较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教师适当地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比较点可以是多篇古诗文共同的思想主题、文章体裁及表达方式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前确定好比较点,把古诗文拿出来加以比较和判断,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诗文情境,深刻体会古诗的人文主题,并学会不同古诗的表达方式。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以古诗的题材、背景、结构、文章的写法等作为比较点展开学习。在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教师可以引用《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这些描写李白和友人的诗词,同时还可以去了解一些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李白的性格特征和为人处世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词中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谊[2]。
(二)异中求同的比较
求同比较是指在教学中从不同诗词或教材的比较中探求相同之处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小到字词解释,大到全文的分析鉴赏,都可进行求同比较。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事物的共同之处,找到他们的相关规律,从而开阔思路、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时候。一般的学习过程是:朗读诗歌、简介背景、品析词句、悟出主旨、背诵积累。但是,如此的古诗学习极其重复枯燥,学生已经严重的审美疲劳了。这时,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方式。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陆游的《十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在给学生介绍了诗词背景,简要地疏通文义之后,就可以引出辛弃疾的《破阵子》,将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加以类比,并向学生们提问这两首诗词的共同之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会发现:两首诗词的作者人生经历、思想感情十分相近;都有相同的志向和抱负;描写的战斗情境都是在梦中;战斗情况激情昂扬。这样,一经比较,诗词的内容和主旨都能够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同中求异比较
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古诗的背景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从中找出各自的特性,揭示个性特征。通过这样的辨异比较,就能见微知著,正确把握这些诗词写作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古诗《草》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老舍的《草原》,引导学生联想到《北京的春节》、《济南的冬天》,比较文章的写作风格,分析比较同样的“草”的不同区别。在“比”中求异,在“比”中加深认识,在“比”中提高教学效果。比较阅读的应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新的阅读方法,就像一面放大镜,把古诗文的本质特征突显出来,为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而近年来比较阅读的运用,却给了教师新的教学思路。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堂教学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探索,解决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使比较阅读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新,陈淑丽.情境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9):74.
[2]李莉.比较法在高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3(33):100-101.
【关键词】:比较阅读;古诗词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以往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都是以简单地讲解诗词含义、背诵诗词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重视对诗词语句的解释,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而导致了教学课堂呆板、枯燥,极大地影响了诗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大力地改进教学方案,更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内涵
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阅读,通过对照分析其中的共通之处和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以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课内古诗词或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诗词或文章,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对诗词的内容或表现形式等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使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有了“数量的增加”,更是有了“质量的提高”。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在晋代的时候就有相关的记载,同时这种学习方法在近代又得到了中外教学专家的认可和改良,成为了当前较为科学的一种学习方式[1]。
二、比较阅读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较阅读法是一种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化和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和品质的养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得以扩大,在不断接触和丰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内涵及思考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提高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
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下是必要的,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在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上升,对于阅读的质量也要有所追求,不再无目的、无效率的阅读,学着抓住文本特点,在字斟句酌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思考。和比较阅读法的有效结合正是为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了最佳的帮助。
(三)能够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比较阅读方法的有效运使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有了量的增加,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一篇诗词的学习拓展到多篇诗词的学习,从诗词内部结构和写法的阅读拓展到诗词外部背景等,这样一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和总结,有效地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
“有比较才能够有长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不同的地方,在學习和了解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很多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如果不进行比较,可能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发现其中的各种关系,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各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比较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够使人们有效地抓住知识的本质内涵和必要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一)比较点的确定
在开展比较阅读教学之前,最主要的就是要确定比较点。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对学习中的比较点进行选择与确定,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准确的比较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教师适当地展开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比较点可以是多篇古诗文共同的思想主题、文章体裁及表达方式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前确定好比较点,把古诗文拿出来加以比较和判断,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诗文情境,深刻体会古诗的人文主题,并学会不同古诗的表达方式。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以古诗的题材、背景、结构、文章的写法等作为比较点展开学习。在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教师可以引用《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这些描写李白和友人的诗词,同时还可以去了解一些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李白的性格特征和为人处世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词中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谊[2]。
(二)异中求同的比较
求同比较是指在教学中从不同诗词或教材的比较中探求相同之处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小到字词解释,大到全文的分析鉴赏,都可进行求同比较。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事物的共同之处,找到他们的相关规律,从而开阔思路、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时候。一般的学习过程是:朗读诗歌、简介背景、品析词句、悟出主旨、背诵积累。但是,如此的古诗学习极其重复枯燥,学生已经严重的审美疲劳了。这时,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方式。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陆游的《十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在给学生介绍了诗词背景,简要地疏通文义之后,就可以引出辛弃疾的《破阵子》,将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加以类比,并向学生们提问这两首诗词的共同之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会发现:两首诗词的作者人生经历、思想感情十分相近;都有相同的志向和抱负;描写的战斗情境都是在梦中;战斗情况激情昂扬。这样,一经比较,诗词的内容和主旨都能够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同中求异比较
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古诗的背景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从中找出各自的特性,揭示个性特征。通过这样的辨异比较,就能见微知著,正确把握这些诗词写作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古诗《草》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老舍的《草原》,引导学生联想到《北京的春节》、《济南的冬天》,比较文章的写作风格,分析比较同样的“草”的不同区别。在“比”中求异,在“比”中加深认识,在“比”中提高教学效果。比较阅读的应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新的阅读方法,就像一面放大镜,把古诗文的本质特征突显出来,为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而近年来比较阅读的运用,却给了教师新的教学思路。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堂教学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探索,解决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使比较阅读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新,陈淑丽.情境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9):74.
[2]李莉.比较法在高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3(3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