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飞扬 艺术生长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le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中国雕塑年鉴展于2013年6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序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杨自鹏理事长、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女士、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朱雪芬女士、两岸四地合作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闫佳林先生等领导,及著名艺术家钱绍武、张得蒂、张润垲、曹春生等150余位包括艺术家、批评家、雕塑爱好者、媒体朋友在内的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展览至7月8日闭幕。
  本次年鉴展由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以及国家大剧院主办,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及《雕塑》杂志社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上海欧派城市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辰坤雕塑艺术有限公司、中国北京酒厂国际艺术园协办,得到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及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的支持。展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范伟民先生,总策展人为孙伟先生,学术主持人为翁剑青先生及宋伟光先生。
  本次年鉴展的主题为“语言的飞扬”。艺术作为文明的高级形式照亮了人类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今,在生活方式趋于“天下大同”的当代社会里,艺术越发成为建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尊的必然追求。然而这种身份认同和自尊,皆具体呈现在艺术语言之中。对于艺术而言,语言既是不同艺术门类得以确立的基础,也是不同艺术家得以自立的基础。艺术的语言也是多层面的,既包含本体层面,也包含社会层面,还包含精神层面、情感层面等等。年鉴展以“语言的飞扬”为主题,正是对当下艺术创作丰富多元现状的描述,也希望雕塑家们以多样的语言作丰富的表达,无论吟唱、呐喊、低语、自白、倾诉……
  年鉴展本着梳理过去两年内雕塑创作生态的目的,秉持着“包容多元形态、坚持深度和品质,鼓励本土和原创”的原则,既关注成熟雕塑家的新突破,也重视逐渐走向成熟的70后、80后雕塑创作力量;既关注主流雕塑业界创作状态,同样将目光锁定以多元形态丰富雕塑语言所进行的艺术实验。参展的110多件作品主要来自于中国雕塑家近两三年来的新鲜创作,主要是对收录《2013中国雕塑年鉴》中的作品的再度精选。其中既有80余岁的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的新作,也有处于中流砥柱地位的雕塑名流的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青年雕塑家的创作,它们所呈现的蓬勃创造力、精湛技艺和用心投入,不得不令人发出后生可畏的赞叹,也从中看到了中国雕塑发展的不可小觑的潜力。
  参展作品中,既包含典型学院风格的作品(比如田世信的《沈均儒》、孙伟的《杨善洲像》、蒋铁骊的《肖像研究——六祖慧能》),也有工艺美术的精品(比如尹详明的《跃马》、郑东梅的《轻花》);既有超写实的语言(比如焦兴涛先生的《真实的赝品》、钞氏兄弟的《百科》),也有超现实的荒诞(比如马文甲的《传奇》、袁佳的《鲈鱼和大葱》),还有概括的、浪漫的、抒情的、古雅的、唯美的、极简的多种表达;既有具像写实的作品,也包含抽象形式的创作(比如范伟民的《Man》、朱尚熹的《扭动的空间》、张超的《游离》、徐升的《波动》等),以及观念装置、行为互动的作品。比如水下长廊中有一组作品“植着”,将照片种在了花盆里,这些照片是艺术家通过博客和微博向公众征集而来的自己与音乐、表演、歌舞等艺术相关的照片,短短一个星期内竟然征集到了1000多张,艺术家从中选择了150张照片参加展览。这个互动很有趣,也很具有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具有行为的意义,我们把艺术的种子栽种下来,将不知不觉盛开鲜花。另一件《谁借走了我的影子》来自新加坡艺术家杨子强,这是个视频的表演,4个穿着艺术家特制的服装的女性代表了艺术家的影子,她们在公共空间里游走、交谈,话题由艺术家根据场域而设定,亦具备很多的偶然性。
  从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中国雕塑近两三年来发展的几个趋势。第一,这几年随着市场的低迷,雕塑创作逐渐回归理性。那种对不锈钢的、烤漆的、卡通的雕塑的追捧逐渐冷淡下来,越来越多的雕塑家开始自我审视,开始一种文化的寻根,试图从中国本土文化当中建立自我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自信。当下的文化回归,并没有停留在浅层次的符号挪用之上,不是弄个中国结,搞个青花瓷就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是深入到文化精神层面的表达。这也可以说是一股风潮,带着更多的正能量吧。具有这种中国文化气质的作品在展览中,占据了将近40%的比例。我们文化中所特有的对山水的热爱和体悟,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对生命诗意的追求,在霍波洋、陈云岗、王志刚、张永见、陈钢、蔡志松、谭勋、郑路、丁浩、冉净密、杜彪、蔡磊、王瑞琳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各有呈现。比如,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中的典雅和古韵,霍波洋先生作品中的寂寞诗意,陈云岗先生作品中的仙风道骨,张永见先生作品的浑然天成、谭勋作品中的盆中山水、郑路作品中水在空中泼洒瞬间的淋漓酣畅等等,都足以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文人的气息。我们的雕塑家们自觉地捡拾起了那些失落在岁月风尘中的文化珍珠,寻根于本土文化,雕塑于当代语境。
  另一个趋势是对抽象形式的重新学习。随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通过持续举办抽象雕塑研修班、抽象展览和论坛的积极行动,雕塑院校和个体雕塑家中有一批人开始反思和重新认识抽象的形式,并进行一定的教学实验和实践探索,一些年轻的学子在老师的影响下也纷纷进入此领域,比如四川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都培养了一批较为擅长抽象形式创作的毕业生。本次展览中,从50后、60后、70后、80后雕塑家中,分别选择了一些抽象形式的作品。
  第三,青年雕塑家的崛起。有一批优秀的70后、80后雕塑家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接受了良好的学院训练,具有较好的市场意识,也有旺盛的创造力,虽然不及前辈的老辣,却具有更加敏锐的触感和接受、运用新事物的能力。这次展览中70后、80后艺术家的比例大约是50%。诸如李伟、刘知音、王立伟、欧鸣、李遂、马文甲、张超等人,表现都非常优秀。
  其实,在大剧院这样一个特别的场域中,去谈“艺术的语言”,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大剧院本身就融汇了多样的艺术语言,包括建筑、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等等。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和独特感受,而处在同一个时代之中,同为社会一员的艺术家也分享着许多共同的东西,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通感”。这个“通感”不仅仅属于艺术家,而属于全人类。只是诗人用诗的语言,音乐家用音乐的语言,画家用绘画的语言,舞蹈家用身体的语言,雕塑家用雕塑的语言,建筑师用建筑的语言,各自“说话”,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对生命的感怀,对历史的追思,对未来的畅想,对文化的批判,对艺术本体的探求……当雕塑年鉴展遇上大剧院,相信在听觉享受之外,我们可以期待一场更加丰美的空间艺术的视觉盛宴。点缀于剧院空间的展陈方式,也多维度地展示了雕塑艺术与剧院空间和剧院文化的互动,充分彰显出了国家大剧院这一国家级表演艺术殿堂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
  雕塑年鉴展在大剧院举办的另一个深层次意义在于,拉近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雕塑与戏剧艺术在中国,都属于受众群体比较少的艺术门类,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西方社会那样的雕塑文化和戏剧文化,而并非我们的人民没有鉴赏的能力。艺术,作为文明的高级形式,是人性冲动的体现,也因为对人性发展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获得更高价值。正因如此,“中国雕塑年鉴展”自2009年创办以来,就自觉地以“以专业水准向社会普及雕塑艺术”为己任。国家大剧院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的地标性建筑以及具有国际范的表演艺术中心,与公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联系,也使得雕塑年鉴展能够超越专业领域,融入社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展览期间,组委会还将联合国家大剧院举办数场雕塑普及讲座或沙龙。
  年鉴展作为两年一度的对中国雕塑领域艺术创作的呈现,展示了艺术家们自身的创造力、智慧和技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件作品的成功也离不开许许多多为雕塑家服务的雕塑企业,尤其是通过视频来展示的公共艺术作品,更能反映出雕塑生态圈中企业的重要作用。因此,借年鉴展开幕的契机,组委会特别举行了“2012年度中国20强雕塑企业”授牌仪式。这项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雕塑》杂志社联合发起,目的是增强中国雕塑企业的责任感,提升中国雕塑企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和加工制作水平,实现“让雕塑更精彩,环境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愿景!获得此殊荣的企业是由组委会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原则下,组织专家委员会,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原则,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综合考量2012年°各企业的规模、年产值、工艺质量、综合实力等指标后评审产生的。
  由于在作品选择上的严格把关和对布展的精心设计,这次年鉴展得到了参加展览研讨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在去权利化、行政化,扶持青年人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大剧院方面反馈而来的信息来看,观众对此次展览也比较认可。身处艺术展览遍地开花的年代,我们期望今后能一直以高品质来要求自我,搭建更好的平台来让语言飞扬,让艺术生长!
其他文献
栏目主持:李冰  本期主题:传统雕塑“时代转换”说  原始社会,先民砸石打磨,抟泥烧陶的行为,就是造型“雕”和“塑”的最初表现,映现着那时代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以实用和美观为先导,中国雕塑艺术产生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无论是陶彩泥塑、竹木牙雕,还是凿石琢玉、冶铁铸铜,以其丰富的造型经验和美学内涵,映射着人类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欲望。  随着西学东渐,现代文明与华夏传统相交融,社会也随之变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系列活动的正式启动。也展示了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文明古都之一的郑州,决心把自身打造成现代文化大都会的意志和具体实施的宏伟方略。仿佛令人依稀听到了3600年前古老商都重新崛起于东方大地的坚实足音。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国内应征作品700余件,国外100余件,经过遴选,最后评选出56件作品参展。同时特邀28位国内著名雕塑家
大塚康生(1931-2021)日本动画师  大塚康生去世没出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悼念,但宫崎骏一定更寂寞了。2018年4月高畑勋去世后,宫崎骏从东映动画公司时期起就合作的前辈就所剩无几了。  2021年3月15日,在东京池袋举办的东京动漫节颁奖典礼上,吉卜力工作室的负责人铃木敏夫宣布了大塚康生过世的消息,他说:“大塚康生先生在今天早上离开了我们,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天。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照顾,愿他安息。”
[Anthony Stones FRBS]撰稿冯向红[Lily Feng]翻译    “艺术有着自身魅力的感染力……她给人以感动、启示和深思……好的艺术作品需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和社会的评判,还需要与包括种族主义的偏见在内的因素做斗争……”(摘自I·沃特斯2005年演讲)    I·沃特斯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左翼社会党主要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之一,他于1930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的Solihull地区,于20
内容摘要:鼓浪屿作为福建厦门的一个小岛,因其特殊的历史和人文原因,岛上建筑独具一格,风格秀丽,形式多样,展现出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雕饰作为建筑艺术文化的精华,不仅展现了建筑构件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并在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生活与建筑本身高度地融合与统一,集中外化了建筑的精神和气质。本文试从鼓浪屿建筑中雕饰用材、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研究和探讨雕饰在鼓浪屿建筑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色。  关键词:雕
现在大家似乎都喜欢跟“土豪”这些高大上的交朋友,而“人民”似乎是灰头土脸早被人遗忘了,所以在北京798 -些艺术区里, “艺术为人民服务”这类话经常被一些前卫机构无厘头拿来挪用,更多被视为是一种反讽或者调侃。  其实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民共和国,国家最广大主体的人民,却被自己的人民视为最底层,甚至有人把“人民”异化称之为“草民”“贱民”。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建
2020年12月31日,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十六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与创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创作管理处主办,围绕郅敏的雕塑艺术展开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教授介绍了他的艺术实践经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内院外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这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中的转化生成进行深入探寻的论坛,论坛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
玻璃艺术目前似乎还是玻璃专业艺术家圈内的玩意,在艺术界中还算不上普及,但近几年有两个重要的国际玻璃展,在艺术界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个是北京789白盒子当代艺术展《剥离·玻璃国际艺术展》。这个展主要是中央美院的几个当代的雕塑艺术家,像隋建国、展望、吴永平、卢征远等不是完全做玻璃的艺术家,和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艺术学校玻璃系主任Michael AllenRogers,他引荐国际团队来参展。国际策展人
[摘 要]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单向度理论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他用犀利的语言批判了现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人的单向度性、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性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性。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尔库塞;人的异化;单向度;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
编者按:  在刚过去的2014年年末,国外大师级的艺术家作品在中国一些著名展览馆和艺术区均有展出,包括毕加索、罗丹等知名大师作品展,抢尽了国内许多展览的风头,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经典复古艺术潮。虽然,大师名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但由于国门的进一步开放,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传播,人们的审美眼界与艺术诉求越来越高,只有精心策划、视角多元的展出才能成为吸引人们的真正亮点。毕竟,现代人看待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