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的主课题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如果能够实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真正落实。我们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实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6-02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因为它的基础性特别强。语
文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还能教给学生运用这些语言
文字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
(一)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参与能力都得到提高,真正实现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品质。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无疑都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和雕琢,创造出了超越现实的艺术美。学生通过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为之感动和兴奋,从中受到启发,甚至有的学生在会产生亲自创作艺术美的冲动。从这一点上来说,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审美素质的完美结合,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三)语文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语文作品不是以情感人就是以理服人,带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最终被确定出现在课文中的,这些文章都凝聚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都体现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有力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入对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情操。因此说,语文作品的学习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四)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思辨性或者很强的叙事性,还有的作品非常幽默、风趣,这些都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既然语文学科如此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提高语文学科的奇特效果呢?笔者以为,要做到这一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与学是两张皮。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权。显然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也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自主创新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品行和各方面素质。
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和谐统一
(一)教师要学会启发诱导
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要想上好一节课,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就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就要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教师启发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从教学目标上,从教材特点上,从教学方法上,从多媒体的运用上等方面,从而真正把知识变为学生的能力。教师启发诱导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分析、探究、发现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语文课文中涉及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很多生动逼真的描写、抒情,有简练有力的议论,有趣味横生的说明,也有精妙的比喻、精辟的哲理等,这些都为语文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
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内容能让学生增长很多的知识和见识。比如,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趣闻趣事、某地的风土人情等。
那么,教师经常用到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呢?其中就有多维思考法。
所谓多维思考法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常用的问句形式有“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应仅仅停留在是与非的问题,而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三)要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一位好的教师不是看他讲课有多么的好、多么的生动,而是要看这位教师能不能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和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学生在用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这就是进步。当然,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显得肤浅和怪异,这时教师不能随意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要大力鼓励,及时指正。
(四)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敢想敢说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对不对呢?需要进行验证。在验证时,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再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见解。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让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谈论自己的理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是素质教育的保障,反之,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工夫,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梦溪.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7)
[2] 杨书览. “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7)
[3] 杨琪.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课外语文. 2016(11)
[4] 李练兵. 论小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时代教育. 2016(14)
[5] 王厚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J]. 新课程(中学). 2016(05)
[6] 盘云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 新校园(中旬). 2016(05)
[7] 李积秀.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新校园(中旬). 2016(05)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实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6-02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因为它的基础性特别强。语
文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还能教给学生运用这些语言
文字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
(一)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参与能力都得到提高,真正实现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品质。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无疑都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和雕琢,创造出了超越现实的艺术美。学生通过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为之感动和兴奋,从中受到启发,甚至有的学生在会产生亲自创作艺术美的冲动。从这一点上来说,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审美素质的完美结合,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三)语文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语文作品不是以情感人就是以理服人,带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最终被确定出现在课文中的,这些文章都凝聚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都体现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有力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入对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情操。因此说,语文作品的学习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四)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思辨性或者很强的叙事性,还有的作品非常幽默、风趣,这些都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既然语文学科如此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提高语文学科的奇特效果呢?笔者以为,要做到这一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与学是两张皮。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权。显然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也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自主创新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品行和各方面素质。
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和谐统一
(一)教师要学会启发诱导
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要想上好一节课,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就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就要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教师启发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从教学目标上,从教材特点上,从教学方法上,从多媒体的运用上等方面,从而真正把知识变为学生的能力。教师启发诱导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分析、探究、发现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语文课文中涉及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很多生动逼真的描写、抒情,有简练有力的议论,有趣味横生的说明,也有精妙的比喻、精辟的哲理等,这些都为语文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
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内容能让学生增长很多的知识和见识。比如,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趣闻趣事、某地的风土人情等。
那么,教师经常用到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呢?其中就有多维思考法。
所谓多维思考法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常用的问句形式有“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应仅仅停留在是与非的问题,而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三)要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一位好的教师不是看他讲课有多么的好、多么的生动,而是要看这位教师能不能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和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学生在用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这就是进步。当然,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显得肤浅和怪异,这时教师不能随意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要大力鼓励,及时指正。
(四)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敢想敢说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对不对呢?需要进行验证。在验证时,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再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见解。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让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谈论自己的理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是素质教育的保障,反之,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工夫,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梦溪.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7)
[2] 杨书览. “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7)
[3] 杨琪.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课外语文. 2016(11)
[4] 李练兵. 论小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时代教育. 2016(14)
[5] 王厚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J]. 新课程(中学). 2016(05)
[6] 盘云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 新校园(中旬). 2016(05)
[7] 李积秀.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新校园(中旬).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