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k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跳出囿于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实行课内外沟通,融洽学科联系,在生活中实践,全方位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构建;开放;教学模式;大语文观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新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语文能力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变教学的封闭式为开放式
  封闭型的语文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上,人为地割断了语文教学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割断了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联系。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只以读了多少书本知识和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只能培养“惟书”的书呆子。
  要冲破封闭式教学的旧框框,代之以开放式教学,必须从“大语文观”出发,把看报、听广播、看戏、看电视、交谈等,都看作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所谓大语文观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应当“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发展。”而开放式教学,是指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同外部事物本质规律的联系,并根据周围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而有效地调节语文教学活动,时时处处把语言文字交流交际的整个社会看作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充分利用课堂之外那个偌大而又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拓宽听说读写的领域,不断提高学生适应各种语文环境的能力。
  二、构建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从下面三方面来实践。
  (一)课内外沟通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以教材为例子,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新大纲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对课外阅读提出量的要求,这在大纲还是第一次。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1.结合教材,扩大阅读面
  教材中每篇精选的典范文章,或有它独特的写作背景,或涉及到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知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中,蕴含更多的信息量,我们要求学生课前参与,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如一位老师教《威尼斯的小艇》,上课伊始,老师即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异常活跃,从本课作者到威尼斯的地理、建筑,再到水城特点及意大利风土人情,学生侃侃而谈,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同时,亦可结合课文,做到课后延伸。如教《少年闰土》,便推介鲁迅的《故乡》给学生,对加深理解文章的主题,对认识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都 是大有裨益的。
  2.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推荐读物
  各年级的学生都有自身的身心特点,如小学六年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宽广些,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感到好奇和注意,开始有了崇拜的偶像,并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那么老师就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科幻小说,推荐优美短小的散文,推荐介绍各行各业的读物以及英雄成长的故事、弱者奋斗成功的故事等等,尽量满足学生对神秘、玄奥、超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浓厚的好奇心。
  3.满足阅读喜好,发展个人特长
  现代教育更要注重个性化。《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和需要——学生自己,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当然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每周开放的阅读课上,学生自己带来的书涉及到方方面面,尽显各人喜好。看到学生孜孜不倦的读书身影,我仿佛看到了每个学生身上的特长在发光,在成长。
  4.以写促读,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辟提醒我们: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略读、浏览的训练,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课内指导和训练是必要的,但主要还是通过课外的探究性学习来历练学生略读和浏览的能力。借鉴于美国的教育,我也进行了以写促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练习。我设计了《我对诗和词的认识》这道尝试作文题(六年级学生初步认识“词”这种文体,学生对究竟什么是词,诗与词有何区别等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导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进行探究,翻阅有关唐诗和宋词的书籍,在大量相关读物中找到相关章节,还要通过“扫描”和“跳读”迅速找到有用的内容,并摘录下来。学生翻阅、查找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略读与浏览的过程;学生完成作文的过程,是获取信息再重组信息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习作中的看法,虽然不算成熟,但往往体现出他们“个人”的东西。
  (二)学科间融合
  小学语文具有极强的工具性。课本所选教材,内容包含极其广泛,古今中外,工农学商,天上地下,江河海洋,鱼虫鸟兽,矿物植物,几乎无所不包。可見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息息相通,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沟通,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们要努力创设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的情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教学《长城》,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山海关、嘉峪关,使学生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学古诗可让学生配画,感情朗诵课文则可配乐,创设情境氛围。同时结合教材开设的语文活动课,往往需要其他学科的指导,如组织学生进行“唐诗中的祖国山河”“畅游中国上下五千年”等读书汇报活动,都需要相关学科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学习为读书汇报活动准备的读书卡片、所写的演讲稿,无一不体现出他们独特的心思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体现出各学科有机融合的极大的优势。
  (三)联系生活实践
  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应冲出教室,冲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做到“既要读有文字的书,又要读无文字的书。”
  1.引导学生关心社会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语)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素材,使学生做到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在作文教学中,我除了教材上的“必写作文”外,还指导学生写老师的“建议作文”,鼓励学生进行“自写作文”。“三本子”作文练习,大大促进了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如在“建议作文”中,结合我市开展的“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我拟订了《我看阳江绿化》《做个好市民》《我为我市旅游出谋划策》等题目,促进学生走出课堂,去关心生活,去搜集相关资料,用笔用心用情描绘出美好的家园。读着一篇篇充满童真、稚气的文章,那大胆的想象,那流淌的真情,令我惊喜异常。
  2.在活动中学语文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拓宽学生语文实践的活动空间。如学生自发开辟的“班级旧物交换市场”,每月一次,凡参加交换物品都得自己设计广告词,“现炒现卖”,既做到利用旧物,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再如举行烹调比赛,到街道去调查、宣传汉语规范字的使用,参加远足活动,给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给街头、电视广告打分,出墙报等等,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能力、显露个性的机会,给学生学习生活注入了鲜活的源泉,学生写出的作文(特别是自写作文)真实可信,情趣盎然。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进行思维训练,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学生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拓宽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渠道,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金和德、姜永志.小学语文教学概论.
  [2]曾洁珍.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
  [3]学习:财富蕴藏其中[R].國际21世纪教育委员.
其他文献
【摘要】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在班上也是好模范。但是,真正优秀的学生还是不多,作为班主任,想把班上最为普遍的大部分变成让自己欣慰的小部分,没有一套有规律的好做法,这可是“纸上谈兵”。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爱心,懂真情,讲策略,从而熏陶和教育学生,让他们学有榜样,树立目标,增强集体荣誉感,使大部分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优秀。  【关键词】习惯;表扬;以身
【摘 要】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胸怀“中国梦”,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的寄语,引导青少年学生知行合一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德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让青少年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不辱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学校德育;新时代;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迈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中国梦”“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为我们开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 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的重要依据。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 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 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
【摘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耐心地培养他们的语感,逐步提高要求,通过各种方法,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感;积累;诵读;提高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语言、语意、语言情感的感受等
【摘要】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 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实践,巧妙捕捉课堂上的“意外”资源,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创造出更精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意外资源;发散思维;数学课堂教学;精彩  教学中,教师常常“意外”,若担心“意外”会打乱我们的教学思路,使自己无法驾驭课堂,而去阻止“意外”的发生,将会使教师错失许多因“意外”而生成“精彩”的良机
【摘要】农村小学的孩子因为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所以更应该大力促进课外阅读。本文从营造家校阅读氛围,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农村小学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摘要】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两者关系也日益密切。通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以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文章通过和自身教学经验相结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里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  在小学的教学中,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摘要】学校的发展之路,通常取决于校长如何做出抉择。而学校的好与不好,通常取决于学校的目标管理方法。所以校长要多强化自己的管理思想,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关注学校师生具体的教学与学习情况,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制定合适的管理目标。一个好的管理目标,进行的顺利的话,会让学校的管理更加合理。  【关键词】中小学校;实施;目标管理  引言:如果把一所学校比作一个公司,那么校长就是其中的总裁,教师就是公司的员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健全,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国家更加注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园足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校园足球成为体育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小学校园引进足球项目,促进了小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向发展,也是为我国储备足球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然而,新的教学项目的引进,进展都不会很顺利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想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通过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