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寻理路 议论有真“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文体,要求论点准确明晰、论据典型丰富、论证严谨合理。在一般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来展开教学。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怀疑与学问》一课的教学为例,精准分析了肖老师议论文教学的特点:以“思”为核心,在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层层剥茧,从而厘清文本思路,揭示文本内涵。
   关键词 议论文教学;教学案例;教学思路;肖培东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从文体特点而言,其论点准确明晰、论据典型丰富、论证严谨合理。一言以蔽之,议论文教学应重理性、重逻辑。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讲议论文往往中规中矩,围绕三要素,套路固定,似乎思路明朗,然而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却微乎其微,甚至学生学完议论文,依然不知如何思考,如何说理。肖培东老师的《怀疑与学问》一课教学,以“思”为核心,在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层层剥茧,为议论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可操作的实践之路。
  一、思有跡:过渡句中明思路
  1.一言探路
  议论文中的思路有迹可循,然而如何探路?对于如何理清本文思路的问题,肖老师的处理极具智慧。他并没有让学生划分文章的思路,而是提出了一个很巧妙的问题:“既然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大家找找看,课文哪一段的第一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作用?我们一起读一下。”学生马上找到了文中非常重要的过渡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此句一出,文章思路已明。接下来,肖老师让学生将这个句子分成两个句子,这个做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是简单的句子的化一为二,更是思维的一种延伸。
  学生起初对于如何将一个长句化为两个短句不是很清楚,他们在思维上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障碍,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恰是学生思维的可生长点。肖老师的解决方法是很巧妙的,他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把“肖老师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这个句子变成两个句子,学生马上明白了方法,于是,问题迎刃而解。此环节看似简单,然而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作为一个长句子,学生是从整体上理解怀疑对于学问的作用,但是分成两个句子,两个句子都以“怀疑”为主语,这种强调的意味让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怀疑对学问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同时会初步思考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2.各归其位
  把句子进行“分割”并不是最终目的,肖老师提出了对思维的更高要求,让学生把两个句子放到文中合适的位置。句子应该放到什么位置,这需要分析,需要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路有整体的把握,并且能够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做到这些,尚未达到要求,还应找到这两个句子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判定其最终当归于何位。
  从学生的课堂回答来看,这个问题对于他们而言很有难度,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以下是教师进行引导的片段。
  师:有说第四段的有说第五段的,到底是哪一段?我们得考虑四五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全文一二段讲的什么?
  生:提出中心论点。
  师:第三段说的什么?
  生: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师:但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索。怎么思索呢?看第五段——
  生: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师: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这样你就考虑到了,第一句话放在第几段前面?
  生:第三段。
  从师生对话中,笔者发现,教师有意识地将前后内容进行勾连后,择定一段具体分析,提炼出三个词语“怀疑”“思索”和“辨别”,进而引导学生找到第一句话的恰当位置。此中包含分析、归纳、辨识等思维活动,学生在逐渐明晰两个句子的位置的时候,也对文章的思路有了更深的理解。肖老师抓一言以探思路,让长句变短句,让短句归其位,集中而明确地指向了议论文分论点的顺序与论述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思无痕:辨析语言探逻辑
  这篇议论文有很明显的暗示结构的过渡句,也有暗蕴其中的隐晦无痕的思想的流淌,这些思想融于文字中,因而想要窥见思想的“原形”就必然离不开思想的载体——语言。议论性的文章重在说理,赏析议论文的语言应紧紧抓住一个“理”字,从其独特的语言呈现形式中窥见这种形式之下作者思想的走向。肖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这里“常常”这个词能不能删去?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你来说。
  生:因为它是逐步递进的。
  师:“常常”不是递进,“常常”是反复地去做一件事。一次的怀疑行不行?
  生:不行。
  师:对,不行的,做学问就要持续性地去思考,去怀疑。再来看看,“常常”后边有几个动词呀?
  生:“怀疑”“辩论”“评判”“修正”。
  师:那这四个动词之间的顺序能不能打乱?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先怀疑,之后才能辩论、评判、修正。
  这段对话以词语辨析为主,而词语的辨析都是结合具体语境完成的。议论文重说理,因而对于词语的品析当重在分析词语中所蕴含的道理和逻辑的体现。因而,肖老师从“常常”中引导学生理解做学问应持续地思考、怀疑,这是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则是关注到作者论述的逻辑性,词语的顺序应合“理路”。
  综上可知,议论文中语言赏析之本为逻辑。肖老师以词语探源,意在让学生到文本细微处体会逻辑的合理之美,感受议论文的语言之妙,这种对于思维的训练是无痕而有效的。
  三、思生疑:变换思维生疑问
  上课之初,肖老师便定下阅读基调,要稳而慢。这种基调的设定其实就给予学生一种暗示,学术文章,要细品,不可急躁读之。待分析之后,肖老师又让思维走向更高的阶段。   1.“换”境见“幻”景
  肖老师的课堂常有“移步换景”之境,移思维之步,换解读之景。他深谙“换”术,“换”术出,“幻”象至。所谓“换”者,乃变换、改换之意;“幻”者,有迷惑、设悬之意。肖老师的很多课例都有“换”术之妙。如在《皇帝的新装》中,肖老师将“皇帝的新装”换成“皇帝的心装”,一字之差,境界全出,“新”何以成“心”?学生在思维的深度拓展中解“疑”明主旨。
  这节课中,肖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读。读的时候呢,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篇文章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当中的某个短句、某个短语做标题,你会选课文当中的哪个短句,或哪个短语?”一问激起千层思。学生在教师刻意设置的“幻境”中努力“拨开迷雾”,找到“出口”。以下的教学片段中,肖老师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哪些不可以做标题,从而渐渐接近标题的内核。
  师:现在我们班同学认为有八个短语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大家联系全文思考一下,你觉得这八个标题中哪一个标题是有问题的、不可以的?
  生: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因为其他几个题目都是说怀疑,这个没有说怀疑。
  师:为什么这个标题不可以呢?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生:怀疑與学问。
  师:对,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所以标题一定要针对“怀疑与学问”去思考对不对?因此,刚才那个标题讲的其实是什么?一起说——
  生:学问的基础。
  师:所以这个标题淘汰掉。同学们再思考,这七个标题中,哪个标题还有问题?你来说。
  生:第四段,做学问的基本条件。本文的题目是《怀疑与学问》,这个题目没有涉及“怀疑”。
  教师在引导学生一步步排除掉不“合格”的题目后,学生自然明确了题目的相关要素就是与“学问”和“怀疑”同时相关,这种逆向思维法让正向的思想呼之欲出。
  还有更高明的“换”术:肖老师让学生把作者开篇引用的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放到文章结尾,文章的结构因而发生了改变:由总分变为分总。此种变化,有如魔法,师者点示,学生表演,可谓:“换”中有乾坤,思维在其中。有意设“幻境”,“疑”中见真景。
  2.学疑当思疑
  这节课中最有思维挑战性的地方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一种怀疑的精神,这也是跳出文本外,疑在行文中。文本解读更高的境界不是全然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是学会发现和质疑,这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也是思维培养的最高阶段。
  文章讲怀疑与学问,教师让学生真正学会怀疑:“同学们,写文章的人希望我们学会怀疑,去做学问,可是他们的文章有没有让我们产生怀疑的地方呢?让我们看最后一段,有没有哪个词说得不严密?”以怀疑的眼光从文本中发现问题,这是对学生的极大考验。然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点点找到了语言中不合逻辑之处。如学生找到“都是这样起来的”中“都是”二字过于绝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发现。如果教师仅仅停留于找到这个词语本身,那么学生很可能知道不可能全部都是如此,这只是对词语的敏感,但思维亦就此止步,难往深处行,不知论证上当如何实现与之“对接”。肖老师抓住这个点,引学生潜入文本深处,找到生活中的一个反例,来证明“都是”过于绝对。学生思维很快打开,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又生出疑问,戴震的例子与其证明的观点之间相符吗?学生又陷入了更大的头脑“风暴”。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把文章论述的怀疑精神真正应用到课堂中,从文本中学怀疑,用怀疑学文本,这正是学以致用的典型示范,也是思维培养的最佳手段。
  议论文教学本不易出新,若要探深更是艰难。肖培东老师执教的《怀疑与学问》一课,行理路,重“思”心,“思”与“行”合,“思”随“行”动。教师在课堂上“三思”而行,行之有效。当然,如果以学习和怀疑的精神观肖老师此课,其中可挖掘之处尚有很多。作为教师,学习课例不仅局限于“术”,更应悟教学之“道”。运思入文,则议论文“真心”可见。如是而观,一课所得,多矣。
  [作者通联:辽宁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南宁市三关学校开展了一次“少年模拟法庭”活动,活动中,所有的法庭角色全都由三美学校的学生们自主扮演,案例则是取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青少年相关的真实案件,一切过程也全都按照真正的法庭审判程序进行……    同学们是不是很仰慕电视法庭上法官、律师们的风采?2009年2月26日,记者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了南宁市三美学校。  走进学校教务处办公室,一抬眼,有三位小同学紧张而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1945年7月16日凌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轰”的一声,蘑菇云腾空而起,强大的冲击波掀起猛烈的气浪。参加试验的人们全都伏在附近的掩体里,等待着试验的结果。突然从掩体里跃出一个人,他向着原子弹爆炸的试验场飞跑,一边跑一边从衣袋里掏出一把纸片,举在头上迎风撒去。纸片立即像长了翅膀一样随着气流飞翔起来。他又马上转过身大步追赶被刮走的纸片。躲在掩体的人这才看清楚了,他是有
天色是那么恬静、安详,一如母亲的脸。我举目远眺,俯首沉思……今夜我的心仿佛乘着月光飞回了遥远的过去。  写下这个标题,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便深深地浸透了我的全身。  小学三年级时,母亲将我从家乡送到南宁上学。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我又好奇又高兴,不住地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有很漂亮的教室,有友好的同学。”她莞尔一笑,摸着我的头轻轻对我说:嗯,刚来到这里,也许有些陌生,但你要勇敢些,多和同学们交流
在80年代初期,《哦,香雪》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为人们所推崇的是文革反思之类的重大题材。直至孙犁大加赞赏后,这篇小说才被人们发现、推崇,并一举获得1983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成为了铁凝的成名作。孙犁当时写到:“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文本解读,我们不妨抛开传统的小说解读方法,而是
诗歌由于语言凝炼、情感含蓄,不易理解。其实,诗歌理解的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就是读者既有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①由于读者视域和文本视域之间往往存在差距,而直观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其衍化出感性直观、理性直观和本质直观,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文艺作品的入口。为此,可用直观在读者和文本之间牵桥搭线,激活理解所需的四个因素:前见、语言、间距和解释
文史逸趣    一字碑 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有一块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鹅”字碑;在福州鼓山上,也有一块由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题写的“寿”字碑。这两块碑虽然都只刻着一个字,但由于它们均出自名家大手笔,因此仍然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一字嫁妆 我国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得知女儿备办嫁妆后,便特地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
自从上了初三,我的睡眠就糟糕透了,午睡几乎都没睡着,有时看着室友睡得香香的,自己都急得哭了起来。如果临近考试,晚上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我曾尝试过很多办法,如听音乐、数数等等,但都无济于事。因为睡不好,我几乎每天都是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太累了。珍珍姐姐,我该怎么办呢?  梧州想睡的女孩  有实验表明,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偶尔的睡不着觉就像偶尔不吃一餐饭
蛋白留痕    在鸡蛋壳上写字,字可以“跑”到蛋白里,蛋壳上却毫无痕迹。你说怪不怪?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自己做一做这个小试验。  准备材料:生鸡蛋一只 毛笔 醋酸一小瓶硫酸铜溶液 一玻璃杯  试验步骤:  1 洗去鸡蛋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  2 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升学了,新学校、新班级里有许多新同学,却没人和自己搭话,只好默默想念从前的老同学;好不容易凭自己的努力挤进了实验班,课余看着早已打成一片的同学们聊天玩耍,感觉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搬新家了,宽敞的房子、漂亮的小区、整洁的小路,可少了好朋友们熟悉的身影,心里寂寞极了;第一次自己坐火车,却不好意思与邻座的人谈话,唯有苦闷地听MP3……  以上情景你遇到过吗?交个新朋友真的那么难吗?  《读者文摘》上曾有
主持人:  百年奥运,一朝梦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我们杂志社奥运会之前举行的“学苑创造杯”奥运知识竞赛也引起大家的热切关注,很多同学用文字表达了他们对奥运会的关注。为了感谢同学们对这次话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精选一些同学的作品刊登出来,希望能以此表达我们共同的感动。    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北京也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举国上下都在期盼2008,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