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要多一点游戏精神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学习“预测”为主线组织内容。通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學叫》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如何根据相关线索进行多角度预测,已经初步构建了“边读边预测”的学习模型。将看图想象、续写故事作为本单元习作内容,正是对这一策略的进一步运用。据此,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确定为:能够根据插图内容发现有关线索,进行符合情理的预测,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续写未完的故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学段目标,本次习作指导还要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将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错词病句,注意词句、标点符号的正确、规范等方面。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如何有效地达成目标?三年级上学期是起步作文关键期,要想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实现教学增质增量,笔者以为还需要多一点儿游戏精神的注入。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情感投入、写作内需,努力实现教师生动地教,学生快乐地写的理想境界。
  儿童在生活中最喜欢游戏,游戏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儿童精神。具有正确儿童观的老师,课堂都有充分的游戏精神的体现。教育语境下的“游戏精神”表现为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尊重信任的教学态度,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游戏精神”具有自由性、愉悦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的本质特征。
  习作教学起步阶段,教师容易急功近利,期待一篇篇精彩佳作横空出世,往往人为地缩短学生的过渡发展期,结果导致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写作时就已经开始讨厌写作。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尤其要以游戏的精神来观照外物和自己的教学活动,尊重儿童内心对游戏精神的呼唤,让教学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情趣化,满足情感需要,激发写作动机,唤醒心灵诉求。
  唐萍老师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具有游戏精神的老师,自带一种与儿童相似的气质——孩子气。于永正老师曾说:“老师脸上要有孩子气,不能总是一本正经的。”老师脸上缺少孩子气,课堂也就少了很多儿童味。唐萍,也是这样一位自带孩子气的老师。课堂以外十足的女神范儿,一进入课堂,亲切的笑容、热切的眼神,立刻变成孩子王。这份孩子气,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可贵的气质,体现的正是建立在正确儿童观基础上的游戏精神,折射出的是对儿童的尊重和爱。一切教育源于爱。有爱,已然成功了一半。
  具有游戏精神的课堂,擅长向游戏借力,玩转各种游戏推进教学。本次习作,建立在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课初设计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猜猜我是谁”,意在回顾提炼课堂内外学到的几种预测策略,给思维做个热身操,同时顺利过渡到插图内容,悄然无痕。开场游戏,只是在习作知识的呈现上做了简单的“变形处理”,却起到了振奋精神之妙用,能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游戏场,不可小觑。
  具有游戏精神的课堂,常常创设充满体验性的教学情境,变在场听为上场学,让学习真正发生。本次习作内容围绕李晓明即将到来的生日展开。一年一度的生日,是每个学生最期盼的日子。为同学策划一个生日,就像“过家家”一样,本身具有游戏的趣味。如何将插图上的内容转化为真实的游戏体验?唐老师请班上戏剧社团的学生通过表演再现情境。生动的情境,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点明了李晓明闷闷不乐的原因。表演骤停,音乐戛然而止,但孩子们善良、友爱之情被瞬间点燃。“我们一定要为李晓明过一个难忘的生日”,此刻,内心奔涌的情感顺利转化为强烈的写作动机。这样的设计,不仅生成了课堂精彩,解决了“为什么写”的教学难题,更实现了作文的育人功能。流淌着情感的文字最动人。学生亦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教育。
  具有游戏精神的课堂,更具有创造性。如果说阅读时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是在玩“破密码”的游戏,那么运用预测的方法续编故事就是在按照游戏规则“编密码”。张爱玲说写作就是做游戏,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写作类似用文字编码,创造一个游戏的世界。那么,“编什么”“怎么编”,这个游戏才更有创造性、更受欢迎?“写什么”“怎么写”这次习作才更好玩、更有趣味?唐老师用一个词语“特别”,再一次突破了难点,玩出了新意。对于处在十岁左右的孩子,生日好写,但不容易出彩。因为,作为常有的生活体验,虽然有话可说,但受个人经验的约束,想象又容易落入平淡难出彩。在熟悉中植入新鲜元素,在平常中寻找不平常。让想象随心所欲不逾矩,让思维尽情游戏有创新。唐老师为学生搭建了想象的支架:特别的时间、特别的地点、特别的方式、特别的效果。因为特别,这个生日游戏更好玩。
  具有游戏精神的课堂,总能让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课终,唐老师抛出了橄榄枝—向学校公众号《半亩方田》投稿,算是给游戏一个终结,类似于游戏币的奖励。这篇作文到底“写得怎么样”?那就用投稿来证明吧。这是课堂指导的延续,激励学生进一步认真修改,因为有读者在等待。笔者以为,如果唐老师能在习作评讲环节注入更多的游戏精神,设计“最佳生日会策划案”评选,发挥习作的交际功能,则更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情感投入。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完成一次作文练习,而是在做一件有趣的事情。
  听唐老师的课,总是忍不住为她大气的教学风格、灵动的教学智慧暗暗喝彩。人总是要有点儿精神的。我常戏称唐老师是位精神很足的女超人。课堂亦如此,也是需要有点儿精神的。对于三年级的起步作文,如果要注入点儿精神的话,我以为,首先应该是游戏精神,一种有助于学生敢写乐写能写的精神。
  (作者单位:泰州市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六上《盼》一文是笔者参加凤凰研修营活动教学展示的课文。这一课的教学历经磨砺,最终得到了凤凰母语教科所沈高明主任的肯定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并被推荐为江苏省名师送教展示课。  试教课:面面俱到,浮光掠影——贪多求全不得法  《盼》选自作家铁凝的短篇小说集《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刚拿到课文进行解读时,脑海中浮现一个字—“长”,但是写得真好,作家将小主人公盼望穿雨衣的心理描写得细腻生动、淋漓尽致。这么
期刊
一、文本分析(略)  二、学情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略)  四、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 抓住中心句,梳理课文脉络  1. 回顾中心句,“万物”包含了哪些?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板书的提炼,简单回顾文章的脉络。(相机板书:植物、动物、事物、人)  2. 由学生质疑:人在夏天里是怎样成长的?  3. 找到文末关键句。(出示: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人“也是”一样,人和什么一
期刊
一、字谜导入,开启表达模式  师:让我们在猜谜中开始愉快的学习旅程吧。池中碗,绿而圆。水珠滚,蜻蜓吻。  生:(异口同声)荷叶。  师:你们眼中的荷叶——  生:荷叶圆圆的,很可爱。  生:荷叶大大的,像个盘子。  生:荷叶绿绿的,很迷人。  师:对啊,荷叶在我们眼里是这么绿、这么圆、这么大,都长到我们心里啦。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而有特色的东西,(出示苹果、梨、桃花等圖片和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期刊
很多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好的习作令人赞不绝口,而有些习作却词不达意、杂乱无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每次集体批阅习作的时候,老师们都觉得疑惑:作文是靠教的吗?那又该怎么教?  “越读馆”系列丛书之一《远在远方的写作课》给出了答案:写作的天赋没法教,而写作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这种技能就像驾驶技能,只要经过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大多数人都能掌握。  明白了这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读与写脱节的现象,不少教师只关注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写的有效指导。基于教材的编写特点,如何使用好单元教材,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让每一个学生的读写能力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呢?结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新使用教材,使读写巧妙结合  统编语文教材
期刊
一、案例描述  1.依据文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训练表达。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的身份都是小记者,准备好进入闯关环节了吗?第一关:请快速读完课文第1~2自然段,借助“新闻信息采集表”的提示,给大家介绍一下钱塘江潮到来前的景象。  生: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小记者小胡。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现在我和其他观潮者们都在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此时,江面十分平静,人们昂首东望,满心期
期刊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写了李大钊作为父亲时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以及作为革命者时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这篇文章究竟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又有哪些是值得选取的教学内容呢?先从题目看起,“回忆”二字点出了文章的文体特征与主要内容。“十六年前”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自然不是简单的交代时间
期刊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意味着新时代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在于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的语文运用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而且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1]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需要回归生活,教师需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原
期刊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初步感知“小说”  1.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是小说单元。(板书:小说)关于小说,有这样两句话,请同学来读一读。你对小说有哪些了解?也可以结合你读过的小说谈一谈。(出示: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 师:小说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种提炼。虚构,使得小说一波三折、出现巧合和出人意料
期刊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和“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在教学时,教师应在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下对单元编排和内容进行审视,把握单元的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细化教学设计任务。下面,笔者谈谈具体做法。  一、解读单元特点,确立核心知识  (一)论说类单元体系建构  纵观教材论说类单元编排体系,可以发现“由观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