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策略建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云南省加入新课程改革的高考也已有两年,从这两年高考备考时学生答题情况看,语文学科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表现为知识点张冠李戴、概念不清等;二是解读文本信息的能力差,表现为不能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三是答题不规范,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
要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体现、落实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能力上有所突破,最大程度地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语文备考工作。
1.研透考纲,从考点入手,注重基础,详讲知识要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之源,有必备的可用的武器。
注重指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将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快速地提取信息,准确地调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方能信马由缰,游刃有余。
众所周知,基础知识是根本,离开了基础,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不管如何命题,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考的竞争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竞争,丢掉基础,就会丢掉高考。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谁抓住了基础,谁就是成功者。因此要把夯实基础放在复习战略的第一位,将主要精力用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上,用在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夯实上。我认为复习过程中每一环节上不能图快,要步步为营,决不盲目赶进度。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主干知识,仍然是新高考成功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能力根植于知识,从知识中考查能力。离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只要在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努力做到以基础知识为支撑点,以能力为再生点,以思维训练为落脚点,一定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掌握高考主动权。
2.教学与训练同步优化,要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和进度,模糊伦次,讲求实效,针对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合适的难度和容量,降低教学要求,挑选练习,让学生“力所能及”的做,让他能做,敢做,讲求策略,提高备考效率。
在教学中,重点内容重点讲,主要知识滚动讲,分出板块专题,大小专题交叉讲,避免枯燥乏味,又提高效率,哪里薄弱强化哪里,不需要搭花架,摆龙门阵,做到有的放矢,直奔考点。教学方式要优化。要注重典型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参与和体验,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建模,教会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程序化套路和规范的解题模式。
在训练中,训练方法要优化。一是要明确训练目的:教什么,练什么,同步检测,坚决反对教与练脱节;二是要注意反馈和跟踪检查:要精选题目,及时训练,及时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及时矫正纠错抓关节点;三是要坚持“考必纠,纠必考”,以考集中检查,纠正后再考加以巩固,不解决问题不罢休。
高考有个规律叫做“难题得分少,容易题丢分多”,命题者会让你高高兴兴、心甘情愿的丢分。所以一定要抓中低档试题。即使好学生和优秀学生也是如此。在考试中,照常有些高分学生犯低级错误,就是中低档试题丢分。毕竟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因此难题得分少比较正常。但“容易题丢分多”就不正常了。训练中要重点抓那些会做但没得到分、没做对的题。反对教与练的脱节,要通过教与练让学生打通相关板块,举一反三,节约时间,注重实效,提高效率。
3.跳出题海,落实反思,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中坚持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捕捉做题灵感,形成属于自己的做题能力。
高三必须要做足练习,做够试题,但作为领路人,教师自己必须要清楚做多少叫做足够,要明白为什么做,培养学生能力既要深入题目,又要跳出题目,注意总结归纳提升,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规律,总结归纳解题方法。要敢于跳出题海认真抓好“反思”。一模之后,各区各地模拟试题蜂拥而至,冲刺阶段的复习,黄金时段的复习最怕进入题海。“会做的题反复练,会使考生的智力不断下降;不会做的题反复练会使考生的心理一次次受打击”,这就是练习无度的后果。
“熟能生巧”是指技能而言,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能力,是以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的较高层次的能力,属于学生个体的思维是不能复制的。高考冲刺复习就其本质而言是提高思维品质,增加思维的活动量,因此冲刺阶段复习要抓住“反思”这个环节。努力做到“做对一道题掌握一套题,掌握几个规律”;“做错一道题,汲取一个教训,在正式高考时努力做到一题不二错”。预备一个错误记录本,将考试中的错题记录下来,收集、整理、改正错误,错误就变成了宝贵资源。
4.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备考应注重拓宽学生视野,要新课程重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重视知识的应用,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实际,要引导学生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能将所学过的学科知识联系并应用于新情景、解决新问题,学以致用,能把新课改的理念潜移默化揉进知识运用的过程中。
探究性试题越来越多,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大势所趋,对这类试题光靠搞“题海战”很难奏效。必须在复习中真正地实实在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对探究问题自主构建,这样才能学会思考探究,从而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出的创新能力。
在高三语文学复习备考中,除了做以上几个方面外,教师还要和学生多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对产生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指导学生做到劳逸结合。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考试是一场竞争,竞争的对象就是同等水平的教师和考生,目标就是超越他们,获胜的有力武器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而高考是通过分来进行衡量的,只要你目标坚定,努力探索,狠抓教材知识整合和解题能力提升,一定会羽翼矫健,金榜题名,飞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策略建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云南省加入新课程改革的高考也已有两年,从这两年高考备考时学生答题情况看,语文学科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表现为知识点张冠李戴、概念不清等;二是解读文本信息的能力差,表现为不能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三是答题不规范,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
要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体现、落实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能力上有所突破,最大程度地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语文备考工作。
1.研透考纲,从考点入手,注重基础,详讲知识要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之源,有必备的可用的武器。
注重指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将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快速地提取信息,准确地调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方能信马由缰,游刃有余。
众所周知,基础知识是根本,离开了基础,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不管如何命题,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考的竞争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竞争,丢掉基础,就会丢掉高考。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谁抓住了基础,谁就是成功者。因此要把夯实基础放在复习战略的第一位,将主要精力用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上,用在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夯实上。我认为复习过程中每一环节上不能图快,要步步为营,决不盲目赶进度。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主干知识,仍然是新高考成功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能力根植于知识,从知识中考查能力。离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只要在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努力做到以基础知识为支撑点,以能力为再生点,以思维训练为落脚点,一定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掌握高考主动权。
2.教学与训练同步优化,要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和进度,模糊伦次,讲求实效,针对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合适的难度和容量,降低教学要求,挑选练习,让学生“力所能及”的做,让他能做,敢做,讲求策略,提高备考效率。
在教学中,重点内容重点讲,主要知识滚动讲,分出板块专题,大小专题交叉讲,避免枯燥乏味,又提高效率,哪里薄弱强化哪里,不需要搭花架,摆龙门阵,做到有的放矢,直奔考点。教学方式要优化。要注重典型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参与和体验,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建模,教会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程序化套路和规范的解题模式。
在训练中,训练方法要优化。一是要明确训练目的:教什么,练什么,同步检测,坚决反对教与练脱节;二是要注意反馈和跟踪检查:要精选题目,及时训练,及时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及时矫正纠错抓关节点;三是要坚持“考必纠,纠必考”,以考集中检查,纠正后再考加以巩固,不解决问题不罢休。
高考有个规律叫做“难题得分少,容易题丢分多”,命题者会让你高高兴兴、心甘情愿的丢分。所以一定要抓中低档试题。即使好学生和优秀学生也是如此。在考试中,照常有些高分学生犯低级错误,就是中低档试题丢分。毕竟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因此难题得分少比较正常。但“容易题丢分多”就不正常了。训练中要重点抓那些会做但没得到分、没做对的题。反对教与练的脱节,要通过教与练让学生打通相关板块,举一反三,节约时间,注重实效,提高效率。
3.跳出题海,落实反思,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中坚持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捕捉做题灵感,形成属于自己的做题能力。
高三必须要做足练习,做够试题,但作为领路人,教师自己必须要清楚做多少叫做足够,要明白为什么做,培养学生能力既要深入题目,又要跳出题目,注意总结归纳提升,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规律,总结归纳解题方法。要敢于跳出题海认真抓好“反思”。一模之后,各区各地模拟试题蜂拥而至,冲刺阶段的复习,黄金时段的复习最怕进入题海。“会做的题反复练,会使考生的智力不断下降;不会做的题反复练会使考生的心理一次次受打击”,这就是练习无度的后果。
“熟能生巧”是指技能而言,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能力,是以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的较高层次的能力,属于学生个体的思维是不能复制的。高考冲刺复习就其本质而言是提高思维品质,增加思维的活动量,因此冲刺阶段复习要抓住“反思”这个环节。努力做到“做对一道题掌握一套题,掌握几个规律”;“做错一道题,汲取一个教训,在正式高考时努力做到一题不二错”。预备一个错误记录本,将考试中的错题记录下来,收集、整理、改正错误,错误就变成了宝贵资源。
4.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备考应注重拓宽学生视野,要新课程重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重视知识的应用,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实际,要引导学生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能将所学过的学科知识联系并应用于新情景、解决新问题,学以致用,能把新课改的理念潜移默化揉进知识运用的过程中。
探究性试题越来越多,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大势所趋,对这类试题光靠搞“题海战”很难奏效。必须在复习中真正地实实在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对探究问题自主构建,这样才能学会思考探究,从而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出的创新能力。
在高三语文学复习备考中,除了做以上几个方面外,教师还要和学生多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对产生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指导学生做到劳逸结合。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考试是一场竞争,竞争的对象就是同等水平的教师和考生,目标就是超越他们,获胜的有力武器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而高考是通过分来进行衡量的,只要你目标坚定,努力探索,狠抓教材知识整合和解题能力提升,一定会羽翼矫健,金榜题名,飞向成功的彼岸。